⑴ 纳雍在什么地方
一、历史沿革、区位、气候
纳雍县原属大定府(今大方县),民国卅年(1941年)成立纳雍县设治筹备处,因县南有一纳雍河,即以纳雍为县名(亦取纳民雍熙之意)。同年7月1日,成立纳雍县政府。
纳雍位于贵州西北部,毕节地区南部。地处东经104°55′40″至105°38′04″,北纬26°30′16″至27°05′54″,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48公里,总面积244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476米,最低海拔1050米,全县辖25个乡镇,479个行政村,28个居委会。2006年末总人口81.82万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13%。全县有耕地52.27万亩(习惯亩),旱地占92%。
全县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3.6℃,平均日照1179.9小时,年均降雨量1243.5毫米,无霜期268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于玉米、水稻、洋芋、烤烟、甘桔等农作物生长。
二、自然资源、民族风情、旅游
纳雍是一个资源丰富,开发前景较好的县,现已探明的地下资源有煤、铅锌、大理石、硫铁、莹石、白云石、石灰石等20余种矿藏。其中,无烟煤储量123亿吨,占全省储量的14.4%,位居第四位,可开采量68亿吨,煤质优良,属低硫低灰高发热的优质无烟煤;铅锌地质储量10万吨,品位高、易开采;大理石储量68.626亿立方米,可逐层开采,自成板材,层面平整的黑色大理石被专家命名为“纳墨玉”,还有虎皮、水浪花等十多种品种,均可制成板材、地面砖、工艺品;铁矿储量103万吨,硫铁矿储量74万吨。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6万千瓦,现仅开发1万多千瓦。
1982年以来,纳雍依托《中国3356项目》、长防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农业开发项目等,植造了大量的用材林和经济林,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1.22%,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县内盛产烤烟、生漆、核桃、茶叶、竹荪、杜仲、黄柏、天麻等经济作物,有宜烟地面积30多万亩,是北京等国内烟厂的原料生产基地。有宜牧地面积80余万亩,发展畜牧业条件较好。2006年,全县大牲畜存栏数为22.23万头(匹)。
纳雍属多民族聚居区,全县共有苗、彝、白、布依、回、侗、壮等2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66%。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有苗族的“跳花坡”、“打嘎”,彝族的“搓子舞”,布依族的“六月六”,穿青人的“打亲家”等,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特别是舞姿古朴、骄健、惊奇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曾多次出国演出获得好评。此外,苗族的蜡染和刺绣也别具特色,令人赞叹。
纳雍是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区,盲谷、伏流、峰林随处可见。主要旅游景点有小三峡之称的总溪河风光,雄奇壮观的吊水岩瀑布,碧波荡漾、杜鹃喷香的过狮河水库以及桃园洞、彭家洞、宣慰洞、白龙洞等离奇古怪的溶洞景观,还有万寿桥、奢香行宫、古战场猴儿关,红军路过枪杆岩等历史遗迹。
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纳雍凭借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煤电开发战略,经济社会迈上了新台阶。2006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20178 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 28.95 万吨,烤烟产量 58021担。社会消费品零售达到4545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6.64 亿元。财政总收入5011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4 元。
四、基础设施建设
纳雍境内有省道S307毕节—纳雍三级柏油路,省道S213纳雍—水城二级水泥路,纳雍至大方公路、纳雍至六枝公路、纳雍至织金公路、纳雍至赫章公路全部改造为三级油路以上等级,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992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正在筹建的纳水地方铁路预计2008年投入运行。建成110千伏、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并入国家电网运行,县城开通了42套闭路电视节目,电信宽带、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县25个乡(镇)。新汽车站、农贸大街、工贸街、沿河开发区建成投入使用,城南开发区、发展大道、纳(雍)六(枝)公路入城通道、纳(雍)水(城)公路入城通道正开工建设,万吨级水厂建成投入使用。
⑵ 织金至纳雍高速公路什么时候通车
金黔在线讯厦蓉高速公路贵州境内的织金至纳雍高速公路,将于本月底正式开工建设,这条高速公路概算总投资为66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
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织金至纳雍高速公路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织纳高速公路起于织金县城东北7公里外的大木嘎,与拟建的厦蓉高速公路清镇至织金段终点顺接,途经绮陌乡北侧、板桥、以那,过纳雍县老凹坝、乐治、龙场,全长约71公里
⑶ 毕节的经济
毕节,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现代山地高效生态农业、新能源、新型建材、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服务外包和呼叫中心等多种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
毕节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已探明矿产60多种,磷矿储量名列全国前茅,煤炭远景储量居于长江以南之冠,铁矿、铜矿、铅矿、稀土矿储量处在贵州第一;生物资源多样,动植物资源2800多种,有全国、全省如马铃薯之乡、白蒜之乡等众多“地理标志”;水能资源丰富,河湖水系纵横交错,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0条。
⑷ 贵州在建一条双向四车道高速,投资多少呢长多少呢
贵州省现如今大家都比较的熟悉了,以往的贵州因为山区较多,交通不便,所以经济发展状况不是很出色,但是现如今随着交通网不断的完善,贵州的经济发展速度提升了很多,而且有了便捷的交通之后,贵州众多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众多的山区也为贵州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今的贵州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大省。
纳雍至赫章高速公路的建设将有效地完善黔西北高速公路网,同时也有效地带动了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方便人们的出行,大家对于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不是很期待呢?
⑸ 织金至纳雍307省道改造好了没有
织金至纳雍的高速通了(过路费不到40),S307省道也修得差不多了。
⑹ 纳雍的经济实力怎么样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纳雍凭借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煤电开发战略,经济社会迈上了新台阶。2006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20178 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 28.95 万吨,烤烟产量 58021担。社会消费品零售达到4545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6.64 亿元。财政总收入5011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4 元。
⑺ 毕节地形资料
毕节市是典型的岩溶山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05°36′——106°43′,北纬26°21′——27°46′之间,东部和南部与本省遵义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接壤,西部和北部与云南省、四川省毗邻。 正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境内多山,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400米,最高点赫章韭菜坪2900.6米,为全省最高点,最低海拔457米,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土地破碎。全区总面积26844.5平方公里,高原山地占93.3%,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大水系,长江流域面积占95.38%,珠江流域面积占4.62%,是乌江、赤水河、北盘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毕节市大部分地方属北亚热带温凉湿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适中。各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01.8—1780.2小时,年平均气温10 5—15.0℃ ,一月平均气温17——4.3℃,七月平均气温17.6——24.9℃,稳定通过10℃的有效积温2544.6—4617.1℃;年平均降水量848.6—1394.4毫米,月变率大,70%左右的降水量集中在5至9月;无霜期 205—297天。 境内山清水秀,平畴谷幽,风光秀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适宜。
⑻ 厦蓉高速纳雍到织金段占用田地每亩赔款多少
各地标准不一 您到当地 国土资源局查询 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