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基金打听满天飞

基金打听满天飞

发布时间:2021-05-26 01:00:40

❶ 什么是基金股票可以从企业方面了解,基金又从哪看出这个基金是好和坏呢

基金,通常是我们把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为基金。股票上市后,我们可以通过企业方面了解其经营情况,基金又从哪看出这个基金的好和坏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本人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平时是这样了解基金的业绩情况的,供你参考:
1 通过互联网的途径,如搜索基金管理公司的网站。通常来说,公司新闻动态、基金公告等等公开披露的信息,这是我们投资者了解基金管理公司的一个窗口。
2基金评级机构 目前国内的基金评级机构有很多家,如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还有第三方机构的基金评级,会定期在其网站以及证券媒体上公开披露。
3基金代销机构,包括基金代销银行、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
通过网上阅读相关的文章是我最常用的方法。如基金的净值、市价、日交易情况等等。
每一只证券投资基金,都是由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往往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着多只基金,每只基金有自己的管理团队,投资风格不尽相同,因此,同一家基金管理的多只基金其业绩是不一样的。
通过纵向比较基金的投资过往业绩可以得知该基金此前的投资业绩水平; 通过横向比较同类别及整体的趋势,可以了解其基金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其投资业绩水平;还可以了解资产管理的规模,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其实力情况。

❷ “金牛奖”们满天飞,跟着奖项买基金靠谱吗

奖项只能代表基金的过去业绩,说明基金过去表现不错,但是不能完全靠这个判断基金未来走势,还是要综合当下的市场形势来判断这样才比较靠谱,推荐你去看凯石财富的报告,可以帮助判断当前的市场趋势。

❸ 基金抱团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如何看待

之前一直有粉丝留言提问,很多基金持仓的股票重合度非常高,真的存在基金经理抱团的现象吗?如果有的话,该如何利用这一特点,辅助我们来判断板块投资价值呢?正好我近期看了一个节目,是聊相关话题的,对我有不小的启发,这篇文章我就来说说我的看法。


聊一聊基金经理抱团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挑选基金,如何进行投资。文章内容较长,内容也比较杂,但是干货的内容比较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看一遍没有完全理解,建议收藏多看几遍。



公募基金抱团现象不是如今特有


我挑选了一些成立时间足够久的基金,回顾基金历史持仓可以发现,抱团现象并不是如今特有的,而是一直存在的现象,毕竟这是公募基金运作流程,以及投研机制造就的必然结果。


早在几年前基金公司也同样在抱团金融地产、钢铁、煤炭、有色等板块,这些板块也确实是当时成长性最好,最赚钱的几个优秀板块,你可以说这是时代的选择,也可以说这是专业的力量,让基金公司选出了当时最优秀的板块。


如今,随着时代以及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板块出现轮动,原本高速成长的几个传统行业已经过了成长期,白酒、消费、医疗、新能车以及互联网就接过了接力棒。


顺应史趋势,但不要过度迷恋某个板块


一旦经济大环境、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机构关注的板块也会发生改变。没有哪个行业能永远强势,永远保持高速增长,机构能放弃金融地产转而“抱团”白酒,当白酒失去高成长性时,机构一样会放弃白酒板块转而“抱团”其他板块。


所以我想说的是,我们首先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和趋势,精选出最符合时代潮流的板块,如今白酒、消费、新能车等就是趋势所在,不要逆趋势去投资;然而我们也不能对某个行业或板块过分痴迷,没必要天真的认为白酒会永远高速增长下去,保持理性思考,同时保持对这些明星基金重仓行业的关注,当行业基本面发生改变,或者行业出现过热现象时,也要及时改变,做到顺势而为


优选板块比死盯估值更重要


最后说一个题外话,这一点是我非常想聊的一个话题,今天一起说了吧:


我发现很多投资者真的是对估值存在不小的误解。很多刚开始接触基金的投资者,都存在过分迷恋估值的情况,总是刻板地觉得低估才值得买入,高估就不值得投资也有人会刻板地认为低估就代表绝对的安全,高估就意味着绝对的危险。所以很多人的选择逻辑是优先选择低估的行业或者指数,高估的行业或者指数坚决不碰。然后最后却发现低估的一直跌一直低估,高估的一直涨一直高估,最后直接迷茫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投资误区,首先估值只能作为参考,只能代表相比这个指数本身或者行业本身,目前的价格是便宜还是贵,把每个指数地估值放在一起比较高低,也就是横向比较意义不大。


例如沪深300高估,只能代表相比指数本身,目前的价格相对贵一些;中证红利低估,只能代表相对自身,它目前的价格相对便宜;我们不能说沪深300就比中证红利更贵,就比中证红利更危险,实际上在我看来,危险程度相差并不大,因为一旦沪深300开始持续下跌行情,中证红利也难独善其身,大概率还是会跟着跌的。


我认为正确的投资逻辑应该是:首先精选出优秀的行业或者指数,例如主要消费、中证白酒、中证医疗、CS新能车、沪深300、创业板50等等,先对行业或指数进行筛选,只选出那些长期表现相对优秀的作为投资备选随后根据估值的高低来判断该指数目前是相对便宜还是贵,再进一步决定目前该投入还是观望,还是只部分投入。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先精选出优秀的指数或者行业,然后在相对低估时提前布局,相对高估时及时减仓降低风险锁定收益;而不是先判断高估还是低估,然后在不考虑指数是否优秀,是否值得投资的请款下,单纯因为低估就买入一些并不优秀的指数或者行业

❹ 基金一直在下跌,股市一片混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反弹啊,赔的受不了了啊~请教高招

在一个长期趋势下! 最关键的是买入时机,而不是哪支基金.如果你在一个长期下跌趋势中买入,那你亏损的概率远远大于赚钱. 基金以股票型基金为主,所以股票市场的长期趋势基本上决定了基金的长期趋势.所以多关注股市的运行状况来决定是否投资基金.在大盘没扭转颓势前建议持币观望.如果是被套的基民,那卖出时机也很关键可以使你的损失减少,在股票市场超跌后的反弹快要结束的时候,提前赎回会使自己的损失减少,这次反弹如果没有利好消息支撑大盘可能反弹在3050附近结束,而如果有利好消息支撑可以看高3300. 大盘之前上演了绝对的疯狂,短时间内连续的大涨大跌,演绎的很精彩,但是背后的东西缺值得人注目.每次大涨都是一些不疼不痒的利好来维持股市的运行.靠这种非实质性的边缘性利好消息来维持的这种短时间的大涨能够持续多久,值得考虑哟.油气涨这点价这种利好,对油气企业的巨额亏损来说不具备实质性的作用,这也是短线游资在狙击,后市仍然不是很乐观,而近3个交易日大盘再次出现被5日和10日线双线压制的情况,昨天大盘在市场传言有七大救市政策将出来救市,正好出现在6.24,产生了昨天的纪念行情,机构后面的意图请谨慎对待,请各位投资者回忆下以前的经历吧,每次政府要出真正的利好政策的情况下都是突然出来的,都是在市场悲观情绪到达顶点资金不敢抄底的时候出来,而不是市场利好传言满天飞,各类资金谨慎抄底的情况下出现的,而且每次这种由于传言带来的普涨,在之后交易日传言没有兑现的情况下将会在心理上造成一种失落恐慌,带来一波悲观出货杀跌,所以个人觉得,这次仍然是机构放出的假消息,借6.24这个纪念日拉高出货,机构上次印花税出来前机构可是悄悄的吃货,而不会把他们提前得到的消息放出来.这对他们将产生不利,所以,在熊市的情况下,传言利好到处飞时就要小心了,机构可能又要拉高出货了.这个交易日2830是大盘上方的压力点位(今天大盘已经突破了该点位,只要收盘时站稳了就有看高3050这个区域的机会,但是如果大盘再次失守2830后弱势下探,建议逢高降低仓位了,大盘有再次破位下行考验2500点的可能.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现在下降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 如果非要谈下面有什么支撑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实最强的支撑位已经失守了。当然如果政府愿意出台实质性的解决大小非的政策,那产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现在这种小打小闹了,不过个人觉得不是太现实,近20万亿的资金本来政府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政府会愿意自己来掏钱?? 这段时间的新股以不可思议的疯狂数量发行没有断过,国家降低印花税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顺便满足股民要求的同时(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资金在现在的点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连续的大量新发基金也是借市场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么都没出,还是散户的钱)去接大小非,市场在短时间火暴的情况下,又引诱其他场外的资金介入,新股发行的资金压力也短暂缓解了,一箭多雕。而后市如果再次发出一些非实质的利好政策,不排除仍然是为了新股着想的而不是广大投资者。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国有股减持造成的,05年熊市进行时印花税调低的结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后主力再次出货,大盘再次震荡下行探底创下新低,现在的情况和当时有点类似可以谨慎参考。 但是在弱势状态下一个小小的负面消息可能因为恐慌的心理被数倍放大,请已经介入的散户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随时关注有没有什么利空消息再出来。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在大盘没有选择方向前,严格控制仓位会让你风险降到最低的。 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
记得采纳啊

❺ 玩基金真的不会亏吗

我们一般所说的基金风险小但是并不表明基金没有风险 说基金风险小是因为基金是分散组合投资的 所以他可以很好的避免由于个股的短期波动对资产造成的风险 也就是说基金可以很好的甚至是完全帮助您的资金回避市场的非系统风险 但是 正是由于基金的分散投资 资金量很大 投资面很广 所以当市场的大势向下扭转的时候 几乎所有的证券都在下跌 基金也是无能为力的 也就是说基金并不能很好的回避市场本身的系统性风险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牛市的时候 基金能挣很多钱 但是熊市来临 基金照样亏欠 甚至比一些亏的比一些聪明的散户还要惨 毕竟资金量太大 要全身而退很难

❻ 今年发行了好多新基金,也不太懂,都说买些基金能够抗击通胀,求推荐顺便说一下理由,手里钱不多

今年基金发行是有点泛滥,特别是9月,各类基金满天飞,我买的是长盛的泛资源主题基金,现在大部分商品都涨价,也就是那些知名度好一些的牌子,利润比较大,且中国人又太爱注重面子问题,所以这些名牌发展的一直都挺好,我比较看中泛资源基金的这个投资方向,个人见解而已~

❼ 今天去买了博时增长和广发聚丰两支基金

全额就是你要买多少钱的他就给你多少钱的基金,配额就是按比例配售。比如这只基金要发行100亿元,却募集到200亿元,那么他就要按比例来分,也就是说只能卖给你一半,你的两万要退给你一万。不知你明白了没有。按比例配售只是针对新发型和拆分后的基金,博时增长和广发聚丰不在此列。
你买的这两个没有配额这一说,都是全额的,放心吧。

❽ 这些天买什么基金比较好

持币观望
如果想买就买净值低的
定投 广发聚丰
定投成功了然后撤销定投就可以
这个基金不错
而且第4季度也有好的表现
就是暂停申购了,只好做定投

❾ 基金为什么天天跌!什么时候才能涨上去啊

基金以股票型基金为主,所以股票市场的长期趋势基本上决定了基金的长期趋势.所以多关注股市的运行状况来决定是否投资基金.在大盘没扭转颓势前建议持币观望.而已经被套的投资者建议在连续超跌后的一波反弹是逢高赎回,这样可以使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大盘之前上演了绝对的疯狂,短时间内连续的大涨大跌,演绎的很精彩,但是背后的东西缺值得人注目.每次大涨都是一些不疼不痒的利好来维持股市的运行.靠这种非实质性的边缘性利好消息来维持的这种短时间的大涨能够持续多久,值得考虑哟.油气涨这点价这种利好,对油气企业的巨额亏损来说不具备实质性的作用,这也是短线游资在狙击,后市仍然不是很乐观,而近3个交易日大盘再次出现被5日和10日线双线压制的情况,昨天大盘在市场传言有七大救市政策将出来救市,正好出现在6.24,产生了昨天的纪念行情,机构后面的意图请谨慎对待,请各位投资者回忆下以前的经历吧,每次政府要出真正的利好政策的情况下都是突然出来的,都是在市场悲观情绪到达顶点资金不敢抄底的时候出来,而不是市场利好传言满天飞,各类资金谨慎抄底的情况下出现的,而且每次这种由于传言带来的普涨,在之后交易日传言没有兑现的情况下将会在心理上造成一种失落恐慌,带来一波悲观出货杀跌,所以个人觉得,这次仍然是机构放出的假消息,借6.24这个纪念日拉高出货,机构上次印花税出来前机构可是悄悄的吃货,而不会把他们提前得到的消息放出来.这对他们将产生不利,所以,在熊市的情况下,传言利好到处飞时就要小心了,机构可能又要拉高出货了.这个交易日2830是大盘上方的压力点位(今天大盘已经突破了该点位,只要收盘时站稳了就有看高3050这个区域的机会,但是如果大盘再次失守2830后弱势下探,建议逢高降低仓位了,大盘有再次破位下行考验2500点的可能.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现在下降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

如果非要谈下面有什么支撑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实最强的支撑位已经失守了。当然如果政府愿意出台实质性的解决大小非的政策,那产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现在这种小打小闹了,不过个人觉得不是太现实,近20万亿的资金本来政府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政府会愿意自己来掏钱??
这段时间的新股以不可思议的疯狂数量发行没有断过,国家降低印花税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顺便满足股民要求的同时(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资金在现在的点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连续的大量新发基金也是借市场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么都没出,还是散户的钱)去接大小非,市场在短时间火暴的情况下,又引诱其他场外的资金介入,新股发行的资金压力也短暂缓解了,一箭多雕。而后市如果再次发出一些非实质的利好政策,不排除仍然是为了新股着想的而不是广大投资者。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国有股减持造成的,05年熊市进行时印花税调低的结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后主力再次出货,大盘再次震荡下行探底创下新低,现在的情况和当时有点类似可以谨慎参考。
但是在弱势状态下一个小小的负面消息可能因为恐慌的心理被数倍放大,请已经介入的散户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随时关注有没有什么利空消息再出来。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在大盘没有选择方向前,严格控制仓位会让你风险降到最低的。
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

❿ 延迟退休的传闻满天飞,是否是真实的,到底何时公布

如何修改退休年龄?人社部的方案研究几年了还没公开,
最快也要2018年公开征求意见,2019年再次修改完善后颁布,颁布之后至少5年(2024年)才开始实施。
反对过快调整及突然袭击。
建议1:
2024年起,原来50岁退休的每4年提高一岁,原来55岁退休的每8年提高一岁。
2024年 原50岁 原55岁
2028年 51岁
2032年 52岁 56岁
2036年 53岁
2040年 54岁 57岁
2044年 55岁
2048年 56岁 58岁
2052年 57岁
2056年 58岁 59岁
2060年 59岁
2064年 60岁 60岁
到2064年统一60岁退休,再根据国家财力和社保基金积累决定是否调整退休年龄。
短期内社保空账的对策:2017年国务院出台政策,央企等国企划转10%的股权给社保基金,增强社保基金实力。
(参照:2016年,102家央企利润总额1.2万亿元,10%就有1200亿元。)
建议采取更多措施,比如:
A:公务员人数和行政支出每年递减2%(随着政府管理水平提高、及大陆人口几年后就开始减少、再保留上千万公务员已无必要)。
B:各地当年度财政资金有结余的一律上缴,严惩年度突击花钱上万亿的荒唐行为。
C:税收资金每年划拨社保基金递增2%,进一步提高社保实力。
不要一味提高退休年龄,让百姓缴费四十年(20岁到60岁甚至更高)、只领几年养老金就死亡。
建议2:建立灵活(弹性)退休制度。参考《公务员法》第88条,推广到全民。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
建议对全民都给予允许弹性退休的政策。对于下岗失业、生病的职工,更应该允许提前退休。
建议3:把五花八门的养老保险种类(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军人养老保险等)
统一为“公民养老保险”,待遇尽量公平并有保底和封顶,比如,最低待遇不可低于当地最低
工资的60%(福建在2010年已有此政策),最高不可以高于当地社平工资2倍。

阅读全文

与基金打听满天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山东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 浏览:579
信托pj证券 浏览:938
中国银行香港人民币汇率今日 浏览:944
嘉富诚资金 浏览:897
外汇储蓄现钞账户 浏览:748
工行贵金属诈骗案件审理 浏览:538
上海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933
平房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浏览:42
厦门银行外汇 浏览:562
维港投资集团 浏览:836
代码000457基金净值 浏览:674
信托贷款委托贷款 浏览:107
2000美金等于多少人民币2018 浏览:99
股票大资金流入是什么颜色 浏览:545
九零年人民币超发 浏览:254
北京企业贷款担保公司 浏览:930
商业住房贷款保险费率表 浏览:383
秋石投资背景 浏览:971
融资年利率和融资年费率 浏览:837
中国国旅是股票还是基金 浏览: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