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年,科技领域有哪些投资机遇
2021年呢是个非常好的趋势,那在科技领域的投资的话,确实是有非常大的一些优势,比较典型的就是农业的无人机。
它的一些领域的一些厂家或者是公司,那那么它在这中间所赚取的一些利润利益和利息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在之前去年2020年的时候,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无人机它还是用到了非常大的一个用途。无人机的一些喷洒农药消毒,还有发生疫情火灾的时候。洪水洪灾的时候都可以通过远程操控无人机去探测前方的一个情况。那么这些的话都可以用于一些军事上面的一些装备啊之类的,所以的话其实它的前景是非常的大。
而且本身无人机的话它就是属于高新科技里面的一个领域,那么如果发育的发展的比较好的话。其实还可以得到当地政府的一些补贴和补助,所以的话其实投机无人机。
这几个领域的话,前景还有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是非常广的。那么对于投资者自身的话,在投资之前的话,一定要先实地去考察一下公司的生产的一些规模或者是否是真实的存在。
2. 中国芯片企业的发展会对其他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2020年,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中国应对得宜,率先走出疫情阴霾,半导体产业也取得了优于全球的良好表现。未来,随着新基建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实施落地,中国半导体产业有望取得更大的发展。新形势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应当如何调整在全球产业生态中的定位,助力全球共同发展?记者采访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教授魏少军。
半导体产业为新基建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今年以来,国家再次强调了新基建的推进和实施,相关建设有望提速。您认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半导体行业的拉动作用有哪些?给半导体企业提供了哪些市场机遇?
魏少军:信息技术是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新基建聚焦数字经济的基础建设,包括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这些都属于信息技术产业,即使是特高压、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项目当中也包含大量信息技术产品的应用。
半导体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为新基建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可以这样说,新基建是信息技术的延伸和扩展,半导体是支撑新基建的核心关键技术与产品。半导体企业是参与国家战略实施的中坚力量。
新基建的实施给半导体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机会,比如轨道交通、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以前我国半导体企业参与这些市场是较少的,随着新基建的实施,许多半导体企业也得以参与其中,为企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全球半导体产业共享中国市场增长红利
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发展将对全球产业有哪些带动作用?
记者:随着新基建等的实施,中国半导体市场必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发展将对全球产业有哪些带动作用?全球半导体企业如何共享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发展红利?
魏少军:中国半导体市场不断增长是因为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经济不断增长是因为中国在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中的投入上不断加大。
可以说,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最主要的驱动力,拉动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增长。当然,今年的情况更加特殊一些,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各国经济都形成冲击。不过中国应对得很好,率先走出了疫情的冲击,成为世界经济中少有的亮点。
根据SIA最新公布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同比增长5.2%,销售额达到2085亿美元。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1-6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3539亿元,同比增长16.1%。
因此,疫情以来,中国市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了。全球半导体企业都可以共享中国半导体市场增长带来的红利。如果没有中美贸易摩擦,国外企业将可以更好地享受中国市场发展带来的红利。
中国半导体坚定不移向中高端挺进
记者:在新形势之下,中国应如何调整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中的定位?
魏少军: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中扮演着三重角色,既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供给者,又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消费者,也是全球半导体技术发展的驱动者。
中国目前已经是重要的消费者,作为供给者我们的实力还偏弱,与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者的角色还不太相适应。至于技术的驱动者角色,我们做得还不够。
当然这三者是在不断调整当中,最终会形成一个合理的定位。
在过去几十年当中,中国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进步。以前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中只能实现补差补足,目前已经可以在中低端领域实现供给,在个别领域可以向高端前进。
未来,中国半导体产业要坚定不移地向着中高端挺进,这是毫无疑问的。
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双轮驱动
记者:2020年既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又是“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之年。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魏少军:2020年可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点,是时候让我们认真总结一下这些年来中国半导体的发展情况。这对“十四五”规划,乃至未来10年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第一,我们应当以2008年为基点,对2008年之前和之后两个时期进行一个对比总结。过去12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2008年开始,我国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助力中国半导体取得今天的成绩。
第二,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中国半导体产业当前面临的形势。美国对华为以及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限制,使很多人对当前的形势出现了误判。有的认为我们形势大好,有的认为我们什么都不行。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对产业形势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才有利于下一阶段的发展策略的制定。
第三,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并没有脱离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即创新驱动。未来中国半导体仍然需要国家在科技创新上有足够的投入。从产业发展层面上看,无论是各地成立的产业投资基金还是科创板,已经使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是,在科技研发层面上,中国的投入还不够。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整体实力与国际巨头相比仍然偏弱,企业发展过程中在研发投入上仍然不足,这需要政府增加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特别是对未来10~15年的科技发展,应当给予更高的重视。同时,科研投入资金需要保持稳定性、持续性和高强度。如果这个时候没能跟上,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受到更大制约。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两方面的双轮驱动,而且是要平衡的驱动。
第四,避免一哄而上,走极端。当前各地不顾实际大干快上集成电路项目的情况屡见不鲜,科创板某种程度上变成了“疯狂板”。中国半导体产业只有通过创新的内涵式发展才能真正意义地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未来,还是要沉下心来回归产业本质,认认真真地埋头苦干。
3. 摩尔定律即将失效,中国芯片业应该如何应对
摩尔定律失效对中国芯片业就是天大的好消息,是台积电、三星最不愿意面对的局面!在芯片制程竞争的赛道上,台积电、三星等巨头已经把中国选手甩开了四五圈,摩尔定律失效意味着台积电和三星被迫停下奔跑的脚步,然后眼睁睁看着中国芯片制造企业追上来。
现在好了,摩尔定律如果失效,台积电、三星利用代际差碾压国内芯片制造企业的竞争策略将失效,一旦中芯国际获得和巨头们并跑的机会,就可能抢到华为、苹果的芯片订单,经营进入良性循环。届时,芯片代工领域将由现在的两强争霸,变为群雄纷争,一举扭转国产芯片的被动局面。
受物理规律限制,在没有找到新材料的前提下,摩尔定律将很快失效。让我们拭目以待。
4. 全球芯片仍然大缺货,晶圆产能持续扩张带来哪些机会
其实就是和别人达成一些友好的贸易,然后我们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共享发展,都是可以促进我们国家的进步,有积极作用。
5. 现在,中国的芯片行业发展怎么样了
当前,我国芯片行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到2020年,国产芯片自给率要达到50%;工信部提出的“十三五”目标中,到2020年,集成电路行业年均增速超过20%。
芯片的发展是新时期互联网相关行业发展的主要技术支撑,对技术实力要求较高,高端芯片领域我国的海外依存度较高。但是在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下,国内芯片代工企业发展迅速。据前瞻《2018-2023年中国芯片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芯片代工企业总体市场占有率达到80%。
5G新时期的到来,中国以华为、中兴等为代表的设备制造商和以移动、联通、电信为代表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积极推动,使得我国5G发展位于全球领先地位,华为企业5G芯片的研发的商用化的推广,让中国有机会在高端芯片生产企业抢占一席之地,实现行业发展的突破。
6. 芯片、数字货币纷纷涨价、走强,哪些个股受益
我个人觉得主要是涉及光伏和科技的个股。
我们知道目前芯片的问题可以说是整个产业链和全球性的问题,马上就要进入5G时代了,在5G时代以后,芯片的作用可能会更加突出,这个时候芯片和数字货币将会直接影响到很多行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这些行业的股票波动。
芯片和数字货币纷纷涨价。
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因为芯片的问题其实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期间,全球范围出现了芯片短缺的状况,这就直接导致很多芯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包括很多中低端芯片,中端芯片的价格已经涨了50%以上,而高端芯片的价格甚至上涨了100%以上。
数字货币是同样的道理,因为目前数字货币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很多地区特别看好数字货币的发展。
7. 有人说“不惜一切代价发展芯片产业”是危险的,为什么会危险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清华大学CIDEG主办的2018学术年会上表示,“不惜一切代价发展芯片产业”是危险的。
最后,他呼吁,“我们作为一个研究者应该冷静、科学、客观的观察,去找到问题的根本,提出确实有利于我们这个国家、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些正确的对应策略。”
8. 全球的芯片短缺,中国到底有没有机会
全球的芯片短缺,中国的自主芯片机会是否来了呢?可以肯定,机会肯定是有的,但至于我国的相关厂商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那就难说,毕竟芯片是需要技术的,它并不是靠经验累积就能够成功的,而是需要关键性的技术与方案突破,一旦突破了难关,那就真的是另外一片天地了,说句实话,个人对于国内的自主芯片时代的到来还是持乐观态度的,毕竟在许多行业,我们都是从无到有,从零到尖端,只要国内的自主品牌刻苦钻研,积极的探索芯片之路,未来的它们一定能够成功,当然,其中的困难也是不容忽视的。
国产芯片的发展机遇已经到来,但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不管最终能否成功,留给我们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成功。
9. 十年后哪家公司会成为中国芯片制造业的龙头
芯片行业是一个产业,而不是某一个企业,这里面所涉及的上下游企业比较多,有半导体材料,芯片设备,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产品封测等多个环节。这里面任何一个环节对技术的要求都非常高,而且很复杂,单凭一个企业不可能完成芯片所有程序的制造。
所以具体10年之后,哪些芯片企业有机会成为我国芯片行业的龙头,不应该从某个企业独立去分析,而是要从多个环节中当中的优秀企业去分析。我们就按照芯片制造的上下游从上到下来分析一下哪些企业有这样的潜力。
1、芯片设计代表企业:华为海思和紫光集团。
处理器代表企业:华为海思。
以上是目前芯片行业当中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也是未来10年之内我国在芯片行业里最具潜力的企业。但是芯片行业的发展不是固定不变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更加先进的企业出来。不管怎么样,我们希望我国的芯片发展越来越好,能够诞生越来越多的优秀芯片企业,这样才能突破一些国家的封锁,真正做到独立自主。
10. 芯片概念股票龙头股有哪些 芯片上市公司
1、中颖电子:在家电主控芯片、锂电管理芯片和AMOLED显屏驱动芯片方专面技术积累深厚属:AMOLED显示驱动芯片是国内唯一取得了量产的供应商;家电类芯片产品是国内许多一线品牌大厂的主要供应商。
2、上海贝岭:主营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和产品应用开发。
3、东软载波:国内领先的多种通信芯片制造商和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窄带载波、宽带载波和无线芯片技术及相关产品的企业。
公司打造“芯片、软件、终端、系统、信息服务”全产业链布局,在集成电路设计、智能电网、能源管理、智能家居、信息安全等领域已形成完整的产品线。
4、士兰微: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IDM厂商,在功率器件、模拟电路、传感器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入股安路科技,快速切入高端芯片市场。
5、晓程科技:主要致力于电力线载波芯片等系列集成电路产品的设计、开发,并销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与电能表等产品,为用户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和完整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