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07年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的701-800
2007姓名公司总部行业年龄出生地排名财富65410杨春荣恒安集团福建卫生用品65410杨天夫泰富电气黑龙江电气65410易贤忠七喜电脑广东电脑4465410应建仁、徐美儿夫妇金马集团安徽机械制造65410远勤山通达集团山西汽车贸易、摩托车、运输39山西65410曾清荣蓝剑集团四川白酒65410张果喜果喜集团江西工艺饰品、房地产55江西65410张新天山电气新疆电气4465410赵云昆华丰集团云南房地产65410郑焯辉劲力集团广东机械设备广东65410郑定平大印象广东保健品62广东65410周小弟周氏集团上海房地产52上海65410朱永兴华辰隆德丰上海房地产41浙江7229.5刘佳佳美口腔北京口腔医院连锁43辽宁7229.5鹿成滨鲁阳股份山东陶瓷纤维7229.5郑宏舫宏润控股浙江房地产、建筑7259陈礼斌侨裕集团江苏旅游产品、酒店、房地产46江苏吴江7259陈兴康大亚科技江苏包装材料7259陈忠孝常平集团山西钢铁、煤炭54山西7259郭春生家族紫鑫药业吉林医药36吉林7259韩召善盼盼集团辽宁防盗门56辽宁7259何建国耀华电器浙江机械制造7259何玉良北生集团广西生物制药、房地产、农业53浙江7259黄宏生家族创维广东家用电器51海南7259江雄家族中国消防企业福建消防工业40福建7259李建宏景宏投资新疆通讯、房地产42新疆7259李金堂欧美投资山东综合7259刘建柱华胜天成北京通讯技术497259刘时锋昌泰电力集团浙江电缆7259刘兴旭心连心化工河南化工52河南7259刘燕京华胜天成北京通讯技术477259卢桂戈新协力集团广东汽车4s广东7259罗邦鹏海翔药业浙江医药7259钱永强联东伟业北京移动增值服务35安徽7259沈凤飞华成控股浙江建筑50浙江7259王利平、王君平广博股份浙江印刷品7259吴海军新天下集团广东电脑40江苏7259吴少勋劲牌湖北酒51湖北7259徐长江文峰集团江苏旅游、商贸56江苏7259许世辉达利食品福建食品49福建7259张飞跃纤化科技福建化纤447259张国平家族申达集团江苏包装产品7259张锴雍中科智广东IT43湖南7259张忠泉黄河实业投资上海房地产43山东7259赵建昌富陵实业浙江包装7259郑荣德华东电气浙江电器7259钟江波鑫新景地房地产福建房地产7259周鸿祎奇虎网北京门户网站37湖北7259邹胜龙迅雷广东下载工具7588.5庞青年金华青年集团浙江汽车销售7588.5竺韵德韵升集团浙江机械制造7608安英东方集团黑龙江家居连锁、金融、港口7608蔡建中家族互太纺织香港纺织7608陈涵霖中国汽车系统湖北汽车零配件507608成明和迈瑞生物广东医疗电子7608程浩迅雷广东下载工具7608池清林东方集团黑龙江家居连锁、金融、港口607608崔玉莲工源水泥辽宁水泥56辽宁7608杜少荣、杜少华长江钢铁安徽钢铁7608方金飞毛腿福建电池42福建7608冯博宇华明集团湖北综合7608关国亮东方集团黑龙江家居连锁、金融、港口477608关凌翔、梁慧英夫妇翔峰集团广东包装44、42广东、广东7608何承命维科控股浙江贸易、房地产7608侯军高德软件北京导航软件7608胡波兆佳集团湖南房地产、金融45湖南7608胡先根慈兴集团浙江机械制造7608胡煜君橡果国际上海电视销售7608黄伟兴天奇股份江苏电器7608蒋自强华盛企业集团上海化工、防火材料7608瞿晓铧CSI阿特斯江苏太阳能产品江苏7608康宝勋强风集团辽宁建筑工程、医药7608李大鹏康莱特浙江保健品7608林欧文家族三爱药业福建医药50、56福建、福建7608柳维特新民科技江苏纺织7608吕培榕大帝集团福建服装48福建7608戚建尔富丽达集团浙江纺织7608任正非华为广东通讯63江苏7608沈华源中国会所四川会所,收藏53四川7608石建明迅雷广东下载工具7608陶国平江南高纤江苏化纤7608陶国平江南高纤江苏化纤7608涂建华隆鑫重庆摩托车44重庆7608王耿人和集团湖北钢材、煤炭贸易、房地产7608王金柱丽兴钢铁天津钢铁贸易47辽宁7608王松蓝汛通信北京CDN服务43北京7608王志东点击科技北京IT40广东7608文一波桑德环保北京环保产业42湖南7608吴荣光家族鸿星尔克福建运动产品32福建7608吴尚志鼎辉投资北京投资497608薛济平中天科技江苏光缆7608阎焱软银亚洲北京投资50安徽7608叶仙玉星星集团浙江加工出口7608叶洋友家族腾达建设浙江建筑7608应军毅中义集团浙江摩托车销售7608袁国强国强镀锌江苏有色金属产品加工江苏7608张道才三花集团浙江电器7608张鸿毓千里马集团湖北医药、软件40湖北7608张平常铝股份江苏铝7608张琦金朋(上海)上海电力设备7608章方祥东冠集团浙江建筑材料7608赵涛步长集团陕西医药41陕西7608赵章光章光101北京生发剂63浙江7608周绍昌山鹰建材浙江水泥、熟料
『贰』 迅雷是谁做的啊 老板是哪个啊
迅雷公司由邹来胜龙与程浩先自生创办于2003年,公司旗舰产品迅雷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最流行的应用服务软件之一。迅雷覆盖用户数已经超过1.88亿,安装机器数超过1.76亿,并以每天150万新增用户数的速度迅猛增长。作为全球最大的下载服务提供商,迅雷每天服务来自50多个国家,超过上亿次的下载请求。 此外,迅雷也获得了晨兴科技(Morningside)、 IDGVC、联创策源、Fidelity 及Google等数家国际知名风险投资企业的认同和投资,这些投资合作伙伴除了给迅雷带来了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也给迅雷带来了更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国际化公司运作的经验。
『叁』 迅雷公司的老板是程浩还是邹胜龙
姓名: 邹胜龙
公司: 迅雷网
职位: 首席执行官
人物介绍:
邹胜龙:
2002年底开始于美国硅谷创建迅雷。邹胜龙是迅雷的CEO,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获计算机科学硕士。2003年回国发展,在深圳市创办三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5年5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就是下载速度能达到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他领军的迅雷网络,每天为全球互联网传送3200000GB的资源,并以其下载软件的迅捷高速,每天为人类节省1500年时间。在本土,迅雷的市场覆盖率达80%;迄今,全球已有1.88亿网民体验过了迅雷提供的服务。
2007年,邹胜龙的迅雷第三次融资成功,获得Google、IDG、联创策源等五家公司千万美元投资,给“迅雷”带来了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也给“迅雷”带来了更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国际化公司运作经验。他将以持续的技术自主创新全面提升中国在国际互联网业内的品牌竞争力,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锐。
『肆』 初创公司几个投资人,各占多少股份合适
股东分配机制是公司运行下去的前提,所以必须开始就制定清楚。初创公司股东数以及每个股东具体占多少股份要视每个团队的具体情况,但是有几个原则: 1. 股權的分配除了投资额因素外,其实和股东在公司中的精力投入有关,比如四个股东平分股份,但是只有两个全职投入到公司来工作,矛盾就慢慢显现,导致公司瓦解,这是我见过的现实例子。 2. 初创公司的股东数可以多(像马云的十几人团队),也可以少(像邹胜龙的二人团队),但是股东的能力和资源一定要互补,这样才能持久合作下去,且有利于公司的长久健康发展。 如果独营游戏的话,推广的钱也得投资人出,那么更需要控股了。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就是每次融资的时候给那么少量的10-20%个投资人,还期望能几百万地砸进来。 这都是受到一些案例的影响。事实上除非你已经证明了你在行业里的领先地位, 你一般是不可能拿到庞大的足以代表月亮消灭对手的资金。 国外有很多融资给出51%的, 绝对的数字值并不一定代表收购。有很多初创公司为了那几万到十几万美金,给出30-35%股份的,最后依然做大了。 补充两点:1、过分分散且平均的股权使公司治理结构层面的风险增大,面对难以抉择的决策局面时(比如盈利用来滚动投资还是分红、是否同意购并等),往往会造成内部的裂隙并导致团队分裂。
『伍』 迅雷的老总是谁
迅雷”于2002年底由邹胜龙先生及程浩先生始创于美国硅谷。2003年1月底,创办者回国发展并正式成立深圳市三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三代)。由于发展的需要,“三代”于2005年5月正式更名为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迅雷),暨“迅雷”在大中华区的研发中心和运营中心。 此外,“迅雷”也获得了晨兴科技 和 IDGVC 等数家知名风险投资企业的认同和投资。这些投资合作伙伴除了给“迅雷”带来了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也给“迅雷”带来了更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国际化公司运作的经验。
『陆』 迅雷爱交易什么是迅雷旗下的吗合不合法啊
是迅雷旗下的,是做贵金属白银现货交易的,至于是否合法,你说一个上市公司会做明目张胆地做方法的吗?
答案肯定不会啦。只是个中的杠杆较大,建议你先观市再下手。
『柒』 讯雷啥时候创建的
迅雷公司概况
“迅雷”于2002年底由邹胜龙先生及程浩先生始创于美国硅谷。2003年1月底,创办者回国发展并正式成立深圳市三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三代)。由于发展的需要,“三代”于2005年5月正式更名为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迅雷),暨“迅雷”在大中华区的研发中心和运营中心。
“迅雷”立足于为全球互联网提供最好的多媒体下载服务。经过艰苦创业,“迅雷”在大中华地区以领先的技术和诚信的服务,赢得个广大用户的深深喜爱和许多合作伙伴的认同与支持。公司旗舰产品,迅雷,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最流行的应用服务软件之一。作为中国最大的下载服务提供商,迅雷每天服务来自几十个国家,超过数千万次的下载。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宽带的普及,迅雷凭借“简单、高速”的下载体验,正在成为高速下载的代名词。在行业内,“迅雷”也已经和众多的行业领航者进行合作,其中包括盛大、新浪、金山、和MOTO等等。此外,“迅雷”也获得了晨兴科技 和IDGVC 等数家知名风险投资企业的认同和投资。2007年1月5日迅雷宣布第三次融资成功,本轮融资的领衔投资是联创策源(Ceyuan Ventures),参与投资有晨兴创投(Morningside Ventures)、IDGVC、Fidelity Asia Ventures,战略投资是Google(谷歌)。这些投资合作伙伴除了给“迅雷”带来了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也给“迅雷”带来了更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国际化公司运作的经验。
『捌』 邹胜龙的人物生平
1988年,16岁的邹胜龙跟着父母亲来到深圳,他们当时住在深圳南山科技园的南区,1988年的蛇口建设刚刚起步,南山科技园也处于边规划边建设的阶段,到处黄土飞扬,远不如今天这么干净、整洁和高楼林立。邹胜龙和程浩联合创办的公司就在科技园的北区,相距不远,出身发明家庭,本身也很有想象力的邹胜龙当时没有想到自己饶了一圈后又回到科技园。邹胜龙在安徽读的初中,到深圳读的高中,他入读的是蛇口育才中学:这是招商局蛇口工业区1983年创办的一所企业子弟学校,与香港隔海相望,现在是深圳市的省级重点中学。邹胜龙的很多中学同学大都在深圳和香港工作。
蛇口育才中学与美国一所中学有交换学生计划,即美国中学派一些学生到深圳学习一段时间,蛇口育才中学也派一些学生去美国学习一段时间,邹胜龙很想成为交换学生,于是拼命的学外语,他是当时蛇口育才中学外语最好的几个之一。
1992年6月,邹胜龙拿着自己近600分的托福成绩兴致勃勃的去广州领事馆签证,信心满满的邹胜龙没想到自己不很流利的口语让他被拒签,签证官的理由是邹胜龙的口语水平与他的笔试成绩不匹配,所以拒了。
邹胜龙很沮丧,他觉得签证官很没有道理,他意识到觉得自己之前的努力很可能会拒之东流,这时的他第一次感到人生的无助。陪伴他前去签证的父亲开导他,父亲和他分析,被拒签的确是因为自己口语水平有待提高,但同时也是自己当时的准备不足,有很多环境因素干扰:比如当时是学生和商务签证在一起,所以不免有些混乱和嘈杂,因此,没有必要垂头丧气,准备充分一些,还可以下次再签。
邹胜龙听了父亲的话,振作精神重新申请签证,果然第二次签证很顺利通过,父亲带他在白天鹅附近的一家酒店吃饭,邹胜龙一开始以为是白天鹅,但不是。若干年后,创办迅雷的邹胜龙到白天鹅吃了N顿饭,但再找不回当时的兴奋、憧憬也稍微有点不安的感觉,那种感觉,是每一个中国少年出国前都有的感觉吧。
邹胜龙父亲大号邹德骏,是深圳乃至全国著名的大发明家,拿过很多国际大奖。靠着诸多发明,邹德骏从一名普通工人进入中科大做空间站方面的研究,之后靠着自己的诸多发明专利在深圳科技园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本身就是个传奇。
父子二人是深圳南山科技园两代创业者的代表,也成为一段佳话。
邹胜龙去的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麦迪逊分校读经济学本科,他当时没有奖学金(本科很少有奖学金的,当时是,现在也是),因此家里给他凑了15000美金作为他的学费和生活费,那是1992年,这比钱大概合15万人民币的样子,这笔钱,在当时能在深圳购买一到两套很好的房子,对于靠卖自己的发明专利的父亲来说,这是他全部的积蓄。
邹胜龙最开始念的是经济,后来转向计算机,他从骨子里喜欢计算机,他换专业的事情并没有提前和家里人商量,而是完后通报的。父亲从小在家里搞的各种小发明让邹从小就喜欢琢磨和研究,也很有主见,包括之后的转学、换工作、创业,都是这样。
1996年7月,邹胜龙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麦迪逊分校拿到计算机学士学位后,随后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1997年年底在美国杜克大学拿到了计算机科学硕士,在杜克大学,邹认识了比他小三岁,1975年出生的程浩,一个技术天才,也是迅雷的联合创办人。
拿到计算机硕士学位的邹很快在北卡找到一份软件工程师方面的工作,他开始申请绿卡,开始筹划着按揭买房,开始琢磨着换部好车,他正一步步融入美国生活,不过,1998年的夏天他去硅谷的一次旅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邹胜龙一度认为安心做个优秀的工程师便是人生的全部,但那些认识的朋友却陆续回国,他们在国内的巨大成功给当时胸无大志的邹胜龙无疑是一种生动的刺激。于是在2003年初,邹胜龙和程浩决定回国创业,并各自用5万块钱在深圳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互联网主要应用于搜索、门户、IM(即时通讯)、下载软件四个领域。除了下载软件领域没有杀手级的运营商外,其他三个领域都有“霸主”,像搜索领域有谷歌、网络,门户领域有新浪、搜狐,IM领域有QQ、MSN等。
于是邹胜龙才将下载锁定为要做的东西。2003年8月,邹胜龙研发的第一款下载软件出生,但是感觉太差,没有推广。2004年1月,迅雷2出世,每天新安装用户不到400个。邹胜龙认为基本没戏了,哪知三四个月的推广后,迅雷用户开始飙升,每天以数千计的用户增长。 1999年夏天,去美国已经6年的邹胜龙应同学的邀请去硅谷旅行。硅谷的夏天依旧气候宜人,邹胜龙记得北卡的气温是华氏100度,而硅谷只有华氏70多度,很舒服。而象绸缎一样的加州阳光更让邹胜龙感慨硅谷是个好地方。邹胜龙一下子喜欢上了硅谷。
1999年夏天硅谷是全球高科技的策源地和绝对的中心,网景、雅虎的成功让硅谷上下洋溢着也许下一个奇迹就落在我身上的气氛,邹胜龙被这种氛围深深的打动了,他决定留下来,找工作。
门罗公园的沙丘路其实并不算太宽阔,路旁树木很多,走在其中很阴凉,路旁的建筑多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房子,颜色素朴,而且多是两三层的小楼。邹胜龙拿着搜索到有适合自己岗位相关公司的信息的纸条来到这里,发现两家竟然在一起,他进去转了转,右边的一家占据了两层,而左边那家只是地下车库而已。于是,他选择了右边的那家公司投了简历。邹没有给左边那家也投,他知道,以他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以及当时硅谷的世道,投哪家都能录用,于是只投了一家。
邹胜龙很快就收到了右边那家公司的offer,不过,他很快发现,对面的那家公司其实也很不错,和自己所在的公司不同,对面的那家公司进出人等都奇装异服,念念有词,给人很有创意的印象。最好玩的事情是那家公司从二楼放巨大的投影仪,把他们最近主推的关键词投放到路面上,引得旁人都不断驻足。这家有趣的公司就是google。
硅谷是个创业天堂,邹胜龙在硅谷也倒腾了两三个小公司,并形成一个小团队。邹的团队成员之一有一天找邹胜龙询问想找人买部二手车的事情,邹胜龙听着听着,突然反应过来,卖车的人他也认识,徐勇,就是后来成为网络联合创始人的徐勇。
徐勇当时在硅谷华人留学生中是个风云人物,1982年毕业北京大学生物系的徐勇是老三届,也是最早到硅谷的一批中国留学生之一。徐勇念完博士学位后改行做了销售,徐勇的性格外向,充满激情,爱交朋友,因此,是硅谷华人留学生的中心人物之一。
在硅谷期间,邹胜龙与李彦宏也有交往。与邹胜龙一起创办迅雷的程浩最开始回国去网络,就是邹胜龙向李彦宏推荐的。邹胜龙印象深刻的有两次与李彦宏的长谈,一次是李彦宏回硅谷找邹胜龙几个询问网络饶过门户直接向网民提供服务可行不可行,如果要这么做该形成怎么样的商业模式?邹胜龙记得自己还很积极的给李彦宏出主意来着。另一次则是邹胜龙回国前夕,在硅谷附近的元宝中餐厅邹胜龙夫妇请李彦宏、马东敏夫妇一起吃饭,这是一次家常性的聚会,搜索的话题谈的不多,主要想了解下国内的状况。因此,整顿饭下来李彦宏谈的不多,倒是李的妻子马东敏很能谈。
杨宁是另一个给邹胜龙有震动的硅谷留学生,1999年从斯坦福博士毕业的杨宁后来创办了chinaren,以及空中,前一个卖掉,后一个也上市了,在邹胜龙看来,杨宁也是一个很成功的人,创立了两个公司,而且每次回来都有新东西,有很明显和相当完整的成长轨迹。
邹胜龙在硅谷期间经常参加两个组织的活动,一个是硅谷中国工程师协会,另一个是陈宏创办的华渊科技协会(陈宏后来也投了迅雷),这两个组织都会经常请一些成功人士和投资人来做讲座,邹胜龙就是在这些协会组织的讲座里认识了冯波(投新浪、亚信的投资人,后来也投了迅雷,现在也是迅雷的董事)。
邹胜龙也喜欢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聚会,他最喜欢的三个聚会场合是,阳光明媚的话选择斯坦福校门前那个超大超舒服的前门花园,晚上的话一般去硅谷的星巴克,而周末一般则拉几个人去野外Camping(露营),对着星星讲述自己的创业梦想。
2015年12月16日,出席了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担任嘉宾。
『玖』 迅雷的发展史,创始人是谁
迅雷创始人程浩:
迅雷发家历史!(转)2007年02月02日 星期五 下午 03:34迅雷,是什么?这家地处深圳科技园的小公司,2年前还无人知晓,但是,今天,迅雷凭着一个仅仅几M大小的小软件,就俘虏了广大网民的心,代替了辉煌一时的FlashGet,成为最为常用的装机必备软件之一。从迅雷的身上,我们仿佛又看到了腾讯当年的影子,这家公司的崛起,几乎就和他的名字一样——迅雷,不及掩耳。都说互联网是盛产神话的圈子,不过扳着指头数数,真正成活的国产神话,并没有几个,除了几大门户网站之外,能数得上去的,也就网络、QQ,淘宝,还有盛大网游这类的。都说互联网上机会无数,可一帮自诩才智高绝不逊诸葛亮刘伯温的IT精英,上下左右折腾的翻天覆地,愣是找不到打开阿里爸爸宝藏的秘诀,这实在是令人郁闷无比。今天迅雷的崛起,无疑给广大淘金者多了一个学习的榜样,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案例。究竟迅雷的崛起,有何独家秘诀?今次的it茶会,乘着“走进迅雷”这次聚会,得以近距离接触迅雷高层,并以互动PK的方式,拷问了迅雷创始人之一——程总长达2个多小时之久,总算套出若干必杀秘笈,好东西不敢藏私,遂将套出的秘诀公开,以揭露迅雷的发家手段,供广大同好参考。
话说X年X月X日,我们一帮江湖上的草根虾米,在笨伯的号召下,浩浩荡荡的杀向刚刚搬了新办公室的迅雷公司,由于参加的人数太多,本次聚会分开2个会场讨论,一个是高层分场,另一个就是咱们草根专用的“精英分场”了。迅雷公司也对咱们IT茶会的茶友照顾得很,除了好瓜好果招呼之外,迅雷创始人之一——程总亲自到场接受现场PK,看到主角出场,众多茶友立显刁民本色,挖空心思抛出种种非人问题,轮番向程总轰炸,而程总显然也不是省油的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时间种种观点此来彼往,交锋激荡,火花四溅,其激烈程度,为茶会历史罕见。俺笨人身临其境,虽耳拙口笨,不过听了大半天,倒也记着一鳞半爪,回家面壁N天,终于整理得若干必杀黑招秘笈,详列如下。
总的概括,迅雷的发家手段,靠的就是:“骗!拐!蒙!坑!”这四大暗黑系的不传绝技,到底这几招是如何的了得,请听俺笨人一一道来。
第一招:骗!
大凡IT企业,在最初的时候,大都是穷光蛋一个,所以,如何骗得VC的投资来吊命,成了创业者的心头大石。当问及如何迅雷是如何“骗”到VC投资的,程总坦言,VC对项目的观察角度和创业者的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并且在初次接触的时候,VC也不会对创业者说这个项目哪里好,哪里不好。而迅雷获得VC的青睐,事后总结,是在 2个方面获得了比较高的评价。一是团队,而迅雷两位创始人都是技术出身,比较容易使得VC对其人格、做事业的理念产生认同。二是开发的项目有前景。迅雷开发的软件,属于“杀手级”应用,就是说只要有人上网,下载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应用。(俺笨人就是一个典型的“宽带=下载”的下载狂人,#_# )所以VC对前期甚至连成熟产品都还没做出来的迅雷,依然看好。这个对希望获得VC的IT创业者来说,多多少少可以借鉴一下。至于更多的和VC打交道的经验,大家可以向笨伯之类的江湖专业老手请教,俺笨人才疏学浅,就不多废话了。
在PK中,程总还提到了一个小插曲,就是关于网络创始人李大腕的故事。当年李大腕获得100万的风险投资,约定6个月后推出产品,投资方也许觉得时间太长了,问道:“我给你200W,能不能3个月把产品做出来?”李大腕断然拒绝:“这不是钱的问题。”言下之意,好产品是需要用心、用时间去慢慢提炼出来的,如果盲目追求短平快,只能做个二流子产品,是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和足够的竞争力的。这个小故事,众位好汉不知有何高见?
第二招:拐!
老话说,攘外必先安内,“拐”就是是一个对付内部员工和合作伙伴的必杀黑招,至于如何拐法,且慢慢看下去。
话说当年迅雷还刚刚起步的时候,经济拮据无比,别说高薪挖人了,就算平均水平的工资,都没有。但是人才永远是企业的头等资源,特别是迅雷这种技术开发型的,没有优秀人才怎么可能发展啊?于是,程总就用“拐”招了。没钱吸引人,怎么办?那就用理想来拐人咯。程总回起当年几个伙伴放弃了在别的公司的高薪,为了迅雷这个共同的理想而艰苦奋斗的情景,不由得唏嘘不已,特别是提到,一些伙伴拿着不到以前六分之一的薪水,却以无比的热情干劲,不分昼夜的埋头苦干,更是感叹万千,直言当时的伙伴这种几乎“免费”的贡献,对公司早期节约经费、方便资金周转起了很大的作用,并坦言,能找到如此优秀的伙伴,运气实在值得庆贺。似乎根本网的娄总,也曾经感叹过此类的人才问题?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算了,咱既然是笨人,对这类这么高深的问题,还是不要多想为好。
当然了,老靠理想、理念拐人,并非长久之计。看看现在迅雷明亮宽敞的办公室,就知道,被拐进来的迅雷的员工,现在都过上了初步美好的生活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美好,这个俺笨人倒是可以冒充一下算命师傅,来下这个预言。^_^
“拐”这一招,出了对付自己人之外,还可以对付合作伙伴公司。程总提起华军“封杀”事件,总结出来,一个新兴企业的崛起,对整个产业链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利益冲突,而如何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达到双赢或者多赢,则需要本着利益共享的心态,把上下游的相关的合作伙伴都“拐”进来,不要想着独吞整个产业链的所有价值,那是危险、鲁莽和不现实的。
第三招:蒙!
蒙谁呢?蒙竞争对手。当谈及竞争对手的时候,程总笑言,对圈内的竞争对手,他不方便发表言论,说好话不合适,说坏话,似乎也不妥。(呵呵,看,多直白的态度)。不过现在这么多企业看上这一块的业务,证明迅雷这条路子是对的。如果没有人竞争,没有人发展这个方向,那反而不正常了。
像迅雷这类的功能型的软件,本身的用户黏性很小,用户用迅雷,不是因为迅雷的名字好听,不是因为迅雷的界面漂亮,而是因为迅雷下载的速度快!一个“快”字,就是迅雷的核心竞争力。程总对这个非常清楚,所以当有人问迅雷有没有想过一些特殊的、创新性的盈利点,就是所谓的“商业模式”的时候,程总表示,迅雷能吸引广大用户,最大的原因就是“下载快”,这是迅雷的存在意义所在,也是以后发展的基本出发点,而一些所谓的商业模式,到现在为止,迅雷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去研究,因为商业模式是最容易模仿的,迅雷不着急,是因为如果真的有别人发现了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迅雷大可以轻松模仿,而技术上的创新和用户体验的积累,却没有捷径可走,迅雷苦心锻炼自己的内功,也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和壮大打下基础,只要基础牢固,到时候要发什么招数,都能得心应手,人家辛辛苦苦探索出来的商业模式,就变成了为迅雷免费做研究,变相为迅雷打工了。而假设现在过于追求商业模式创新,反而可能导致分散精力,欲速而不达。(真牛X啊,连对手的成果都计划着免费使用了,真不是一般的黑招啊~~)
第四招:坑!
坑人谁都会,但是要坑的有水平,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讲,用户永远都是赖以生存的基本。特别是软件类的产品,用户基数的多少,决定了软件企业的生死,君不见,多少个流氓软件,使尽一切卑鄙无耻贱格下流天打雷劈死皮赖脸不怕千夫所指无惧天诛地灭的手段,一个劲的往用户的电脑里钻,就知道这用户,是多么的至关重要了。
为了挖好温柔陷阱,将用户永远坑在迅雷的温柔乡里,迅雷也做了不少工作。首先,迅雷在下载速度上,尽一切可能的提高,今天迅雷的研发队伍,有三分之二在继续开发研究下载的核心技术,可以说,关于下载的研究,迅雷保持着压倒性的领先,这是迅雷的命脉所在,无论如何都是排第一位的。第二,迅雷开发多个下载工具,无论是迅雷标准版、迷你版,还是Web版,目的都是了在不同环境下,或者不同层次的用户,都能享受到迅雷极至的下载速度。第三,迅雷开辟博客、雷区、论坛等等,也是围绕下载用户的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给下载用户提供讨论、资源分享、交换信息的方便,从而更好的为用户的下载服务。这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圈住用户的心,尽可能的“坑”住用户的手段。
当问及迅雷会不会采用和其他软件捆绑安装的时候,程总立刻明确表示,迅雷不会采用这一类影响用户心情的小人手段,他表示,他很高兴用户因为需要而采用迅雷软件,但是不会自个儿强行进驻用户的电脑,强迫用户接受,“用户需要的时候,自然会安装迅雷,如果用户不需要你,你硬跑进去,又有什么用?人家一样会想办法删掉你的。”呵呵,不错,以后不用担心迅雷变成流氓了,先预先祝贺一下。
当问及迅雷为什么不提供P2P和流媒体的下载时,程总回答:迅雷一贯都是面对S2P的应用的,就是只能下载放在服务器上的数据,个人电脑分享的这种数据下载,迅雷不会提供支持。至于为什么不提供这类功能支持,回答是这不是迅雷擅长的应用,互联网上其实诱惑非常多,看起来都有发展前途,都有用户需求,但是迅雷只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提供给用户最好的产品。(这个。。。。。笨人似乎也听过万科地产的王石同志,说过类似的话,说是要善于做减法,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什么的,唉,算了,这么高层次的道理,想也没有用,不如不想。。。。。@_@)
从上面看来,迅雷是铁了心要坑住用户了,看来要跳出迅雷的“雷坑”,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了,这一黑招“坑”,真是大有学问,值得多多研究了。 其他的问题,限于笨人的可怜的头脑,实在无能为力再回忆起来了,希望其他参加聚会的茶友,伸出友谊的手,再补充补充,更加彻底的揭露迅雷的发家黑招,我们虽然是草根虾米,但是也要成长,也要开枝散叶,这江湖如此险恶,如无一两招防身,也许生存都成问题,更不说扬名立万,功成名就了。对迅雷这种黑招高手,就是要多揭发、多宣扬、多PK,以达到“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大同世界,早日实现共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