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江苏名容与南京是什么关系
有四十里,在高速上大概要半个小时就到~
文化与经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生产力越发达,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就越密切,从这个角度说,今后的经济是文化经济。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
江苏省句容市地处苏南,处于南京都市圈、上海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带,到南京只要半个小时,到上海也仅需2个半小时。沪宁高速、宁杭高速穿越境内,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只有40分钟的车程,素有“金陵御花园”之美誉。全市总面积1385平方公里,人口60万,辖16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经济开发区。句容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江苏省最早建县的13个文明古县之一。近几年来,句容经济迈出了跨越前进的步伐,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财政收入实现了三年翻一番,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进入全省第18位。特别是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累计兴办外资企业近500家,其中80%左右是台资企业,嘉新京阳、三富汽车、久正光电、都茂自行车、雅自达自行车、澳义自行车等一些台湾知名企业都在句容投资兴业。目前我市已形成光电子、建材、陶瓷工艺、自行车四大产业链。今年我市外向型经济继续保持高位发展态势,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镇江市第一,有望实现“五连冠”。句容正在成为沪宁线上又一个台商投资密集地区,成为一块投资创业的热土。
句容在较短的时间内何以快速发展,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源于句容独特的地理位置,浓厚的文化底蕴,科学的发展精神,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一、悠久历史文化折射出句容的魅力
句容西汉元年置县,是一座古老而又新兴的城市。句容是楚文化与吴文化的交汇处,“楚尾吴首”成为句容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据史料记载,周檀公之子泰伯、仲雍,采药句曲山中,民感恩泽,从之日众,乃建国号勾吴,为吴国之前身。句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名人辈出,其思想恩泽后人,代代相传。茅氏三兄弟在句曲山采药炼丹、治病济民,为民敬仰,后人改句曲山为茅山;东晋医药化学家葛洪,博学经史、著书传世;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陶弘景辞官回乡传道授业;五代大画家周文矩名扬海内外,清朝名士笪重光为官清廉、刚正不阿,隐退我市,专攻山水书画,与姜宸英、汪士宏、何焯齐名,合称四大家,等等。受先人精神的影响,句容人秉承了先贤优秀文化,形成句容人“朴素自然、热情豪爽”的品质。加上在历次的革命斗争中,尤其在抗日战争年代,句容茅山成为新四军苏南抗战革命根据地,许多志士仁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用鲜血洒遍了句容的山山水水,更增添了句容人“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个性。实践证明凭着这股精神,句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先后获得“中国经济百强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草莓特产之乡”、“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生态示范区”、“江苏省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2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二、道家思想凝炼出人文精神
句容境内有三座名山,一是道教圣地茅山,俗称“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史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一是佛教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享誉东南亚,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另一是有苏南九寨沟之称的瓦屋山,保持了良好的原始风貌。句容茅山建有世界上最大的老子神像,老子的《道德经》说“有容乃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有意思的是,句容茅山、宝华山,一个在南面,一个在北面,同处一个县域,在全国也极罕见,体现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句容,句容,有容乃大,能容天下事,能容天下客”,我们通过挖掘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人文精神,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创新发展,发扬光大,提出了“诚信认真,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始终用人文的关怀,人文的思想贯穿落实于经济建设工作中,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诚信认真,有求必应”,她不是外来文化的产物,也不是外贴的,是中华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骨子里的文化,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夫子说过“民无信不立”,意思是不讲信用是站不住脚的。句容近几年来,在经济建设中,始终坚持诚信为本,说到做到。在发展开放型经济过程中,句容作出了一项全省瞩目的举动,率先实施“无费区”政策,是指在这个区块投资的企业,除按国家规定纳税外,没有其他地方上的费用负担。即只收税不收费。实施外商直通卡制度,旨在为外商提供工作、生活等全方位更加便利的服务。提出了领导就是服务员,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对投资的各类项目,全部实行主办单位负责制,由主办项目的单位负责各项报批手续,全方位给予服务,不需客商“亲自动手”。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了外商投资者纷至沓来,日本凯美柯瑞亚,世界五百强的美国罗门哈斯等一些世界知名品牌公司纷纷落户我市,产生了以外引外的效应。句容有一位台商早几年就已在我市投资,因为项目不好一直没有赚到钱,后来在市领导的引导下投资开发了一个“台湾小镇”,搞了一个别墅区,共开发36幢别墅,还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已销售一空。这位台商有感于句容人的真情相待,把台湾的妻弟的高科技电子仪器企业也引进了句容,总投资500万美元。像这样的事例在我市比比皆是。如今句容郭庄镇“中国陶瓷娃娃城”利用外资已达6400多万美元,成为陶瓷娃娃出口基地。句容4家投资在1200万美元以上,年产700万辆的自行车生产厂,也是这种探索引出的硕果。台湾久正光电、益进光电、华叶新技等光电子企业在句容落户形成产业链,一座现代化中等工业城市正在崛起。
三、跨越发展孕育出“句容现象”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句容仍是沪宁线上欠发达地区,与苏锡常(江阴、昆山、张家港等)县级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如何将差距缩短,将劣势转变为优势,一直是我市在不断探索的问题,惟有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在大改革、大开放中寻求突破,才是惟一的出路。根据我市工业基础薄弱,劳动力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以及距离大中等城市较近的特点,我市制定了建设台商投资密集区,中国旅游强市,现代化中等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四大目标,掀起了一股建设热潮。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句容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农业产业化、民营经济、引进外资走在全省前列。香港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节目著名评论员杨锦麟先生在考察句容后,对句容的发展由衷赞叹,称之为“句容现象”。全国各大强势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香港商报》、《香港大公报》、《澳门日报》、《经济日报》等聚焦句容,给予了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诠释了“句容现象”的内涵。即发愤图强,追求卓越的团队精神;以民为先、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诚信认真,有求必应的服务氛围。其本质可以概括为:执政为民、以民为本、人文关怀,其核心就是为投资者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为老百姓服务。
“句容现象”的产生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源于句容地域文化的滋养,源于现代文明的创造。走进21世纪,句容正以顽强崛起,攻坚克难,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塑造着“句容现象”,延伸拓展着“句容现象”的内涵。
在经济发展上重新提出了“打造南京新东郊、中国旅游强市、江南历史文化名城” 的新构想。通过打响南京牌、山水牌、诚信牌,全方位接轨南京,接受南京的辐射,融入南京经济核心圈,提升句容的综合竞争力。
在城市建设上,我们继续强调团队精神,强调班子的力量、集体的力量,上下同欲,奋发作为,形成句容人“建则一流,创则必成”的精神。要么不建,要建就是一流标准;争第一,创惟一。
一是科学规划,加快城市建设。依靠市场化运作模式,市财政投入1350多万元,就撬动总投资10亿元的城建规模。建设句茅路、东进路、北二环、西三环等城市外环道路,使城市规模扩大至30平方公里;建成凤凰花园、紫荆花园、玉兰苑等6个香化、美化、绿化、亮化的居民住宅小区;对老城区进行改造,建成集文化、娱乐、购物、休闲为一体的帕缇亚商业文化广场、华阳名街;对精品路段,华阳南路、华阳东路、华阳西路、华阳北路进行全面的改造,香樟树、玉兰树取代宝塔松,透视玻璃门取代卷帘门,时尚商业广告牌取代标语牌,杆线全部下地。二是凸现亮点,实施精品工程。建成“一园两场两带”文化活动休闲区。即城区葛仙湖公园;4万平方米的新世纪广场、玉清广场;十里长廊玉清河、句容河风光带;建成全省县级市中一流的万人看台体育场、省句容高级中学;恢复重建历史古迹、高88米全省同类型中最高的宝塔大圣塔、葛仙观、华阳书院、三台阁等;正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中国边城,是具有法国情调、名人荟萃、堪称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小城。三是挖掘资源,做优旅游文化。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茅山、宝华山及苏南九寨沟之称的瓦屋山曾留下李白、韩愈、王维、颜真卿、王安石、乾隆等历史名人的古迹和墨宝华章。恢复重建历史遗迹,将对句容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今年以来,句容市立足优势,加大“三山五湖”的开发力度,引进香港中地行房产代理公司投资叁亿元开发仑山湖旅游度假区,另外茅山纪念碑林,苏南抗战纪念碑二期工程、茅山华尔润生态示范区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一座历史旅游文化名城正在显现。
现在我们已处在一个文化自觉的时期,改革开放为我们吸引、借鉴、融合世界优秀文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调整指明了方向。因此,可以这样预言,在人类最先进思想的引导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一定产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而这一文化的成熟之日,就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之时。
② “月旦评”的许某人,和许褚、许攸等是不是一个宗族出来的
不是一个宗族。
许褚(chǔ,见《辞海》)字仲康,谯国谯人(今安徽亳州)。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后追随曹操,自典韦战死之后,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官渡之战时发现欲谋害曹操者,将刺客全部杀掉。渭南之战时在身披重甲的情况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浆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发现早已身中数箭,在与马超、韩遂会面时只让许褚相随,期间马超欲袭曹操,但听闻许褚之名兼怀疑从骑就是许褚,便问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着许褚,许褚怒视马超以令他放弃。当曹操去世时许褚哭至吐血,曹丕其迁作武卫将军,负责宫中安全。曹叡继位时封其为牟乡侯,不久去世,谥曰壮
③ 三资企业投资分析比较
各地区情况不一样的。以湖南为例吧。
湖南三资企业单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在中国加入WTO后,全面评估湖南三资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对促进对外开放,更好推进我省三资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利用湖南省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以下简称"基普资料")、工业年报资料和有关调查情况对我省三资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作简要分析,供有关领导和部门参考。
一、 发展现状及特点
1.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行业门类发展齐全。"九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省三资企业发展较快,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基普资料显示,2001年11月30日,湖南共有三资企业994个,从业人员10.97万人。遍布全省14个市州,跨 64个行业(大类),实收资本为172.97亿元,当年完成营业收入194.21亿元。从我省三资企业分布的地域情况来看, 长沙421家,占全省的42.3%;湘潭91家,占全省9.1%;株洲85家,占全省8.5%;郴州81家,占全省8.1%;常德72家,占全省7.2%;衡阳69家,占全省6.9%;益阳44家,占全省4.4%;岳阳42家,占全省4.2%;永州24家,占全省2.4%;张家界20家,占全省2.0%;娄底14家,占全省1.4%;怀化和邵阳都是12家,分别占全省1.2%;自治州7家,占全省0.7%(见图一)。从我省三资企业涉及的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业(73个)、纺织业(29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7个)、医药制造业(23个)、电气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42个)、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2个)、批发零售、餐饮业(71个)、房地产业(171个)和旅馆业(40个)等十个行业中,这十个行业的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数及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占三资企业总量的55.1%、55.5%和55.7%。
2.基普资料显示,我省三资企业法人单位96%以上成立于1991年至2001年。其中:90年代以前开业的有29家,占3%;91至95年开业的有428家,占43%;96至2001年开业的有537家占54%。至2001年11月30日止,90年代以前开业的29家三资企业,拥有从业人员4279人、实收资本6.07元元,占该行业全部从业人员和实收资本的3.9%和3.5%;91至95年开业的428家三资企业,拥有从业人员52898人、实收资本80.49亿元,占该行业全部从业人员和实收资本的48.2%和46.5%;96至2001年开业的537家三资企业,拥有从业人员52491人、实收资本86.41万元,占该行业全部从业人员和实收资本的47.9%和50%。
3.按实收资本分组的资料显示,2001年11月30日,我省994家三资企业实收资本在500万元以下的有508家;500-1000万元的有218家;1000-2000万元的有117家;2000-3000万元的有60家;3000-5000万元的有37家;5000万元-1亿元的有27家;1-2亿元的有13家;2-6亿元的有13家;15亿元的有1家。
4.2001年11月30日,我省994家三资企业中有555家工业企业,从三资工业企业规模来看,522家是小型企业,占总数的94%;中型企业20家,占总数的3.6%;大型企业12家,只占到总数的2.1%;而特大型企业全省只有一家。据工业年报资料,至2002年末,全省规模以上三资工业生产单位数发展到266个。从业人员6.58万人,完成销售收入162.6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1.08亿元。
5.另据外资来源的资料显示,2001年11月30日,我省994家三资企业有843家资金来源于亚洲的外商投资,实收资本为127.32亿元,占三资企业总数及实收资本总额的84.8%和73.6%。有1家是来自非洲的外商投资企业,实收资本为500万元。有46家来自欧洲的外商投资企业,实收资本为30.87亿元,占三资企业总数及实收资本总额的4.6%和17.8%。有5家来自拉丁美洲的外商投资企业,实收资本为3.91亿元,占三资企业总数及实收资本总额的0.5%和2.3%。有91家来自北美洲的外商投资企业,实收资本为10.21亿元,占三资企业总数及实收资本总额的9.2%和5.9%。有8家来自大洋洲的外商投资企业,实收资本为0.61亿元,占三资企业总数及实收资本总额的0.8%和0.4%。亚洲在我省投资的有香港、台湾、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澳门、韩国、菲律宾、黎巴嫩、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缅甸等1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我省投资较多的香港投资了542家企业,投资额为83.90亿元;台湾投资了186家企业,投资额为16.97亿元;日本投资了34家企业,投资额为8.99亿元;马来西亚投资了17家企业,投资额为8.18亿元;新加坡投资了21家企业,投资额为3.97亿元。非洲在我省投资的有南非1个国家,投资了1家企业,投资额为500万元。欧洲在我省投资的有比利时、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挪威、瑞典、瑞士、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投资较多的荷兰投资了6家企业,投资额为15.92亿元;瑞典投资了4家企业,投资额 5.85亿元;德国投资了5家企业,投资额为4.07亿元;英国投资了18家企业,投资额为2.67亿元。拉丁美洲在我省投资的有巴哈马、开罗群岛、巴拿马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投资额最多的是开罗群岛,虽只投资1家企业,投资额却有3.32亿元。北美洲在我省投资的有美国和加拿大2个国家,美国投资了78家企业,投资额为8.65亿元;加拿大投资了13家企业,投资额为1.57亿元。大洋洲 在我省投资的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萨摩尔3个国家。其中:澳大利亚投资了6家企业,投资额为0.2亿元。
以上可见,湖南作为中国的内陆省份,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对外开放,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三资企业总量偏小。截至2001年11月30日,湖南共有三资企业994个,比起相邻省份湖北的1368个和广西的1227个三资企业有着明显的差距,比起江苏每天诞生15家外资企业的发展速度更是望尘莫及。
2、发展不平衡、地区、企业差异明显,三资企业地域分布过于集中。总的来看,近年来我省三资企业发展形势是好的,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区差异明显。湖南三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省会长沙,有421家,占全省的42.3%;其次是湘潭91家,占全省的9.1%;而自治州只有7家,占全省的不到1%。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发展悬殊更大,从2001的数据看,规模小的不足10万元,大的已超过15亿元;从营业收入来看,最少的不足10万元,最多的超过28亿元。
3、企业规模仍然偏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缓慢,产业层次较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外商在我省的投资大量增加,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明显增加,但三资工业企业的整体规模和水平仍然以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为主。2001年,全省三资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55%,规模以上企业占45%,大量的中小企业、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分布在一些传统的劳动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如2001年光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塑料制品及零售餐饮业的生产单位数就占全省三资企业总数的25.5%。三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重只有8%,完成营业收入的比重也仅占22.3%。这说明我省三资工业企业发展的潜力还很大,企业规模和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4.开放型经济规模偏小,利用外资十分有限,且外资结构和流向不尽合理。2001年11月30日,湖南实际利用外资近100亿人民币,平均每个三资企业法人单位利用外资1006万人民币。从外资流向的行业来看,主要是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引进的外资(如用于房地产)数量上升幅度比较大,而在进行产业、技术提升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外资流入量相对较小,尤其是传统工业行业,其利用外资的水平长期以来处于徘徊和下降状态。另一些行业,尤其是服务业中的许多领域(如金融保险、电农业服务业、教育、医疗等)利用外资极为有限,目前开发程度仍然不高,如金融保险业三资企业在湖南开展业务的仅3家;邮电通信业三资企业也仅有3家;农业服务业三资企业为0;教育业三资企业为1家;医疗卫生服务业三资企业为0。
三、对策与建议
在面对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市场竞争日夜加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和壮大我省三资企业的整体思路应为: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倶进,在完善政策、改善环境、优化服务等方面多下功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新格局。力争在"十五"期间实现我省三资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1.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抢抓发展机遇。全省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进一步形成"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良好氛围,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中国转移和外商投资激增、热情高涨的有利发展时机,发挥各地自身优势,积极支持、鼓励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加快利用外资的步伐,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把我省三资企业发展推向新高潮。
2.完善政策,改善环境,招商引资上水平。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涉外经济法规,努力创造一个高水准、符合国际惯例、适应高水平外资进入的、比较完美的投资环境。在投资"软环境"方面,要努力实现从优惠性、支持性政策为主向体制性、功能性政策为主的转变,为外商营造良好的体制和市场环境、良好的配套和服务环境、良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要抓紧进行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选择主题招商,鼓励发展高新技术项目,培育新兴产业,形成产业特色。要继续完善和强化招商引资策略、方法和落到实处的措施,"商"要靠"招","资"要去"引",在招商引资方向上,要注重把主导产业、核心企业引进来,进来一个就会带来一串;在营造投资环境时,不仅服务上要到位,环境上要优美,更重要地是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使我省成为"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投资者创业、安居的乐园和天堂。
3、培养人才,提供支撑,加快企业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谁拥有人才,谁就赢得了主动";"今天,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它的人才、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同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好坏也取决于它的人才数量多少、质量高低,尤其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经济时代,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人才的取得,一靠培养,二靠引进,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人尽其才,关键是要有好的政策、科学的激励和奖惩机制。我省能否在新一轮竞争和挑战中赢得主动和更好地发展,继续保持目前良好发展态势,缩小与发达省市的差距,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关键。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各类外向型经济发展人才,为三资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撑,以适应和满足三资企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
4、重视问题,认真解决,促进健康发展。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当前我省三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加强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分工和布局,力争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形成全省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增强三资企业特别是合资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开发、科技兴企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促进我省三资企业持续快速高效健康发展。
总之,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昂扬的斗志,抓住发展的新机遇,扬长避短,我省三资企业就一定能在新世纪取得更大的发展,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全省工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