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有些股票从50一下就跌到20 不是说涨跌幅10%吗
这是因为高送转后的除权。
比如一个股票50元,年报中10股送10股,除权除息日股价就回会从50元回落到25元,但你如答果又1000股50元的股票,除权后你会有2000股25元的股票,总的利润不受影响的。
圣农发展2010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410,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2.50元人民币现金(含税,扣税后实际每10股派2.25元);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
本次实施送(转)股后,按新股本820,000,000股摊薄计算
像圣农发展就是高送转的股票,10股送10股的。虽然股价下来了,但股票数量却增加了一倍,持有股票人总的金额不变。
2. 林麝养殖前景,你觉得怎么样
所以,要想养殖林麝必须要获得相关许可,办理相关的手续才行,比如《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等。这里在获得相关许可的条件之下,分析一只林麝具有的经济价值以及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饿不死,但农村的各类开销也不小,农民应对之法就是靠农村本身的优势获得土产品。
3. 沪深300etf有哪些股票
沪深300etf有:
1、建信沪深300LOF;
本基金投资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沪深300指数的成份股及其备选成份股、新股、债券以及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
本基金投资于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备选成份股的资产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投资于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5%。
2、博时沪深300;
本基金将主要投资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新华富时中国A200指数成份股及其备选成份股、新股(IPO或增发)、新华富时中国国债指数成份券种,以及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它金融工具。
3、广发沪深300;
本基金以目标ETF基金份额、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为主要投资对象。此外,为更好地实现投资目标,本基金可少量投资于非成份股(包括中小板、创业板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上市的股票)、银行存款、债券、债券回购、权证、股指期货、资产支持证券、货币市场工具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本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但须符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
4、南方沪深300;
南方中证500基金是指数型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09年09月25日。该基金的投资范围是保持不低于90%的股票,保持不低于5%的现金、政府债券<=1年。现任基金经理为张原、潘海宁,分别自2009年09月25日、2011年02月17日管理该只基金。
5、嘉实沪深300LOF;
投资原则及比例本基金资产投资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沪深300指数的成份股及其备选成份股、新股(一级市场初次发行或增发),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5%。
此外,本基金还可以投资于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允许本基金投资的其它金融工具,待指数衍生金融产品推出以后,本基金可以运用衍生金融产品进行风险管理。
4. 肉鸡行业发展趋势
回答的有点多,请耐心看完。
希望能帮助我们,还请及时采纳谢谢!
2024年肉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03.6亿元。中国消费者对鸡肉需求量稳步增加将推动中国肉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以下对肉鸡发展趋势分析。
2019年我国在鸡肉生产量和消费量大幅增长的同时,进口数量同样大幅增加,近5年来首次出现鸡肉产品贸易逆差,成为世界上的主要鸡肉进口国之一,由于国内鸡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出口数量减少。2019年鸡肉消费大幅增长,净增长220万吨左右,对猪肉缺口的替代率约为25%。2020年我国肉鸡供需仍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增幅会低于2019年。
2015-2020年中国白鸡产肉量走势预测
肉鸡发展趋势
我国肉鸡产业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商品肉鸡生产性能低。这是由于在我国,鸡舍建筑条件最差、设备最简陋的鸡舍一般用来饲养商品鸡;而在技术上,龙头企业主要以农户“放养”为主,对商品肉鸡的饲养技术研究不够,以至于自养或放养后,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撑,商品肉鸡生产性能较低。现从五大趋势来分析肉鸡发展趋势。
趋势一:“吨位决定地位”,有规模才有话语权,行业内大部分企业目前都在积极寻求横向扩张,做大规模体量。肉鸡发展趋势分析,福建圣农发展目标是屠宰产能从2016年的3.8亿羽增加至2021年的10亿羽,禾丰牧业计划近两年新增产能约1亿羽,温氏股份计划三年内新建产能2亿羽,正大计划通过“并购整合+自建”的形式做到10亿羽规模。随着产能快速扩大,未来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格局会更加集中。
趋势二:产业链一体化仍然是行业不变的趋势,且往下游深加工食品方向延伸趋势更加明显,企业的投入力度更大。肉鸡发展趋势分析,圣农与温氏快速布局生鲜连锁店,新希望在2016年年报中称“食品业务是公司长期转型的方向,也是农牧业最终的价值体现”,并斥资收购久久丫、嘉和一品、本香农业等下游企业。
趋势三:行业正面临并购整合,未来几年,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行业梯队也会更加明显。肉鸡发展趋势分析,目前禾丰牧业、泰国正大已经开始行业并购整合,其他企业如大象、福禧、中粮、泰森等也积极准备并购。预计五年内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横向整合都将实现10亿羽/年的屠宰产能,这也给资本带来一轮机会。
趋势四:多产业并行发展是公司未来做大规模的必然路径。肉鸡发展趋势分析,目前行业内多家龙头上市公司已经在多品类扩张,行业边界正在被打破。益生、温氏已经全面布局肉鸡、蛋鸡、肉鸭、生猪、肉鸽等多品种。新希望、华英、禾丰等也在不同程度跨品种扩张。
趋势五:产业发展走向“产业+投资”的产融“双轮驱动”格局。充分利用实业经营+金融投资,一方面巩固发展自身产业,另一方面进行新兴产业布局。肉鸡发展趋势分析,新希望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集团内部已经划分为实业板块、金融投资板块,实现了产业与金融的良好互动。这一模式代表了农牧食品企业走向综合性投资控股集团的跃迁升级 。
中国肉鸡行业产业链上游主体为饲料与疫苗供应商;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祖代鸡饲养、父母代鸡饲养及商品代鸡饲养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屠宰、加工及消费环节。中国鸡肉消费量居世界第一,肉鸡行业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消费量增速稳定,龙头企业资源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将提高。
5. 中国联通港股和中国联通A股有什么区别啊
H股的平均3个月份一次季度利润,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而且不是像A股那样可以随意性的动不动就定向增发的,比如近期的骆驼股份、圣农发展2个月时间增发2亿甚至3亿股,这样快速圈钱只会吧股价打压的更低,稀释的更离谱
A股的是一年之分几毛钱的利润,而且不停的定向增发扩容,讲市场的钱圈的太严重了,严重打压了股价上行通道……
6. 三农政策受益股有哪些
生物育种子板块:
敦煌种业
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为搭建融资平台,加快区内优势产业发展而整合、重组酒泉境内的国有种子公司和棉花公司所设立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于1998年底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3年12月29日公开发行7500万A股股票,2004年1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登海种业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著名玉米育种和栽培专家李登海研究员为首创建的农业高科技上市企业,位居中国种业五十强第三位,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国家玉米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和"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
大北农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一家综合性农业高科技企业。本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饲料产品生产、销售和农作物种子培育、推广,上述两类主营业务分别围绕养殖业和种植业展开。为充分发挥本公司科研实力和营销网络优势、提升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公司还分别从事动物保健产品和植物保护产品的生产、销售,作为饲料产品和种子产品的两类辅助业务。
隆平高科
隆平高科是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等发起设立、以科研单位为依托的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是一家以光大袁隆平伟大事业,用科技改造农业,造福世界人民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之初注册资本1.05亿元。2000年5月发行A股,2004年12月,长沙新大新集团有限公司受让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全部国有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2006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成为完全市场化运作的现代上市公司。 公司以杂交水稻为核心,以种业为主营业务方向,以农技服务创造价值。
荃银高科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农作物种子科研、生产、加工、国内外营销等业务于一体的高科技种业企业,于2010年5月26日在创业板上市,系我国首家登陆创业板的种业公司,股票简称:荃银高科,股票代码:300087。
丰乐种业
丰乐种业是中国种子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种业第一股”,股票代码:000713,注册资本2.25亿元,净资本4.9亿元。公司是一家以种业为主导,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公司,综合实力与规模居中国种子行业前列。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
万向德农
万向德农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9月,为黑龙江省农业高科技上市企业 (股票代码600371),控股股东为万向三农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55亿元人民币。自成立以来,万向德农立足农业产业化,始终坚持同心、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拓宽业务领域,现已形成以种业、复合肥及玉米深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基于公司对我国农业科技的突出贡献,我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评为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荣誉称号。
农业机械化子板块:
吉峰农机
吉峰农机始创于1994年,正式运营于1998年,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主要从事国内外名优农机产品的引进推广、品牌代理、特许经营、农村机电专业市场开发,已形成传统农业装备、载货汽车、农用中小型工程机械、通用机电产品等四大骨干业务体系,同时开展泵站及节水灌溉工程勘测设计、设备供应、安装施工等业务。
公司现有直营店近100家、乡镇经销服务网络1000余家,网络覆盖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江苏、福建、浙江、甘肃、吉林、宁夏、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市、区),系我国最大的农机流通企业,也是我国农机流通行业首家上市企业。
现代化养殖子板块:
圣农发展
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肉鸡饲养、肉鸡屠宰加工和鸡肉销售,鸡肉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95%以上。公司鸡肉主要以分割的冻鸡肉产品形式,销售给快餐以及食品加工工业、批发市场等市场领域。法人代表傅光明先生是全国劳动模范、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农业产业商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南平市慈善总会会长。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自养自宰白羽肉鸡专业生产企业。公司在同行业内创新性地采用了高度一体化的大规模自养自宰肉鸡经营模式,产业链集饲料加工、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肉鸡屠宰加工与销售为一体。各生产环节置于可控状态,公司在生产稳定性、疫病可防控性、食品安全、规模化经营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新希望
新希望集团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拥有中国最大的农牧产业集群,是中国农牧业企业的领军者。集团向社会提供不可或缺的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并以“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经营理念,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农牧企业。
“新希望”集团创业于1982年,其前身是南方希望集团,是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刘永美)、刘永好四兄弟创建的大型民营企业——“希望集团”的四个分支之一。在南方希望资产的基础上,刘永好先生组建了“新希望”集团。 目前,新希望集团有农牧与食品、化工与资源、地产与基础设施、金融与投资四大产业集群,集团从创业初期的单一饲料产业,逐步向上、下游延伸,成为集农、工、贸、科一体化发展的大型农牧业民营集团企业。2008年底,集团注册资本8亿元,总资产299亿元,集团资信评等级为AAA级,已连续5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之一(2009年列第131位)。集团拥有企业近400家,员工近6万人,其中有近3万人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有专业大专以上员工1万2千人,同时带动超过450万农民朋友走上致富道路。
正邦科技
公司前身为1996年9月26日设立的江西大和实业有限公司,1996年11月,公司名称变更为江西正邦实业有限公司。2004年3月25日,经国家商务部商资批【2004】374号文批复,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经审计的截止2003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值按1:1折合股本56,296,785股;2004年4月7日,公司取得国家商务部颁发的商外资资审字【2004】008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2004年4月23日,在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成立。
经营范围:畜禽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生产和销售、饲料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畜禽及水产品育种、养殖和销售以及肉及肉制品的经营、粮食收购。
雏鹰农牧
公司系河南雏鹰畜禽发展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北京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北京京都天华审字(2009)第0971号《审计报告》,以雏鹰有限截至2009年4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304,444,239.97元为基数,折合为股 份公司股本10,000万股,每股1.00元,余额204,444,239.97 元计入资本公积。雏鹰有限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权益由股份公司承继。2009年7月15日,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公司核发了注册号41018410000136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名称变更 为河南雏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万元,法定代 表人侯建芳。
现代牧业
现代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公司绝大部分股东是由蒙牛集团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组成,公司成立的宗旨就是按照蒙牛集团的要求:哪里有工厂,哪里缺奶,到哪里建牧场,计划在3—4年内,在全国蒙牛集团建有加工厂的地区建成15个万头奶牛现代化示范牧场。并于2005年10月首次投资2.5亿元在马鞍山市当涂县开工建设了第一个万头奶牛示范牧场,现7700头进口奶牛全部进场。
水利板块:
安徽水利
安徽水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建股份")。水建股份是由安徽省水利建筑工程总公司、金寨县小水电总站(2000年5月整体改制为金寨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寨水电")、凤台县永幸河灌区管理总站、蚌埠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主发起人水建总公司以其下属的从事水利水电施工的十一个分公司生产经营性资产及本部的部分资产作为出资,投入的经营性资产评估确认值为397万元;金寨水电、凤台灌区、蚌埠建投、省设计院分别以人民币现金323万元、18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作为出资。发起人投入的净资产合计1,100万元,按1:1比例折为1,100万股,全部界定为国有法人股。水建股份1998年6月15日,注册资本1,100万元。
2000年6月,根据公司200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司实施增资扩股,其中水建总公司以下属金属结构厂、设备租赁分公司的全部生产经营性实物资产以及公司本部其他部分资产作为出资;金寨水电以所属的团山电站、青山电站的全部生产经营性实物资产作为出资。凤台灌区以其所属的茨淮新河流域供水的港沟排灌站、幸福沟排灌站、鸭嘴沟排灌站的全部生产经营性实物资产作为本次增资出资资产。其他两家股东放弃此次增资。
经评估确认,水建总公司、金寨水电、凤台灌区投入的经营性资产分别为3,632.21万元、1,804.83万元、1,036.11万元。根据增资协议,本次增资扩股中出资资产,按股份公司2000年6月30日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1.268235元进行折股,水建总公司投入资产折为2,859.92万股,未折股的5.17万元作为本公司对水建总公司的负债;金寨水电投入资产折为1,423.11万股;凤台灌区投入资产折为816.97万股。增资扩股后,水建总公司持有3,256.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2.54%;金寨水电持有1,746.1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16%;凤台灌区持有996.9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08%;蚌埠建投和省设计院各持有100万股,各占公司总股本的1.61%。增资扩股完成后,本公司的股本由1,100万元增加到6,200万元。
2000年11月13日,安徽水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并沿用至今。
2003年3月31日采用全部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定价配售方式成功地发行了人民币普通股5800万股,公司的总股本增至12000万元。
葛洲坝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坝:600068)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是实行国家计划单列的国家首批56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享有省级对外工程承包权和进出口贸易权,拥有国家特批的企业财务公司,是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7. 中国大陆富豪排名
财富值的计算就是从公司年报等途径,获知富豪名下持有的股份比例,再以选定日期当天的股价来计算,就可以算出富豪们手中的股权价值。除此之外,富豪们的财富净值中,还包括艺术品投资和房产两部分。
排名 全球排名 姓名 年龄 净资产(亿美元) 国籍 籍贯 公司名称
1 11 李嘉诚 82 260 中国香港 广东潮州人 长江实业集团
2 23 郭炳江、郭炳联兄弟 60/59 200 中国香港 广东中山人 新鸿基地产集团
3 28 李兆基 83 190 中国香港 广东顺德人 恒基兆业
4 61 郭鹤年 87 125 马来西亚 福建省福州市盖山郭宅村 郭氏兄弟有限公司、香港嘉里贸易
5 95 李彦宏 42 94 中国大陆 山西省阳泉市 网络公司
6 100 郑裕彤 85 90 中国香港 广东顺德伦教镇 香港新世界发展、周大福珠宝
7 114 梁稳根 54 80 中国大陆 湖南省涟源 三一集团
8 143 王雪红、陈文琦夫妇 53/56 68 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省 台湾威盛集团
9 152 谢国民 71 65 泰国 广东潮汕:汕头市澄海区 泰国正大国际集团、卜蜂国际集团
10 156 刘銮雄 59 63 中国香港 广东潮汕:潮州市 爱美高集团
10 156 蔡万才 81 63 中国台湾 台湾 国泰集团、富邦金融集团
12 169 宗庆后 65 59 中国大陆 浙江杭州 娃哈哈集团
13 173 施至成 86 58 菲律宾 福建 SM集团
14 179 郭台铭 60 57 中国台湾 山西省晋城市 台湾鸿海精密集团
14 179 李锂 47 57 中国大陆 四川仁寿 海普瑞
16 185 何享健 68 55 中国大陆 广东顺德 美的集团
16 185 吴亚军 47 55 中国大陆 重庆合川 龙湖集团
18 192 张志熔 42 54 中国香港 江苏省如皋市 熔盛重工集团、恒盛地产
19 196 陈颂雄 59 52 美国
美国药品伙伴公司
19 196 蔡衍明 54 52 中国台湾 台湾人 旺旺集团
21 200 许家印 52 51 中国大陆 河南周口太康县 广州恒大集团
21 200 吴光正 65 51 中国香港 上海 会德丰集团
23 208 黄惠忠 70 50 印度尼西亚 福建 印尼针记香烟集团
23 208 黄惠祥 71 50 印度尼西亚 福建 印尼针记香烟集团
23 208 李深静 42 50 马来西亚 福建永春县 IOI集团
23 208 马化腾 39 50 中国大陆 广东潮汕:汕头市潮阳区 腾讯
23 208 严彬 57 50 泰国 江苏南京 华彬国际集团
23 208 张近东 48 50 中国大陆 江苏南京 苏宁集团
29 219 郭令灿 70 48 马来西亚 福建省厦门市 国浩集团
30 223 郑鸿标 81 47 马来西亚 广东潮汕:潮州市 大众银行有限公司
31 232 王健林 56 46 中国大陆 四川 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
32 235 刘永行 62 45 中国大陆 四川 东方希望集团
33 244 冯国纶 63 44 中国香港 广东鹤山 利丰集团
34 247 冯国经 66 43 美国 广东鹤山 利丰集团
34 247 苏旭明 66 43 泰国 广东潮汕:汕头市 泰国TCC集团
36 254 董建成 69 42 中国香港 浙江省宁波 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
36 254 王恒 63 42 美国 安徽省池州市 金鹰国际集团
38 265 杨惠妍 29 41 中国大陆 广东顺德 碧桂园
39 268 黄祖耀 82 40 新加坡 福建省金门 新加坡大华银行
39 268 周成建 45 40 中国大陆 浙江省丽水青田县 美特斯邦威
41 281 邓耀 77 39 中国香港
百丽国际
42 288 陈廷骅 88 38 中国香港 江宁波 南丰集团
42 288 吕志和 81 38 中国香港 广东江门 香港嘉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44 304 刘德光 62 36 印度尼西亚
PT Bayan Resources Tbk
45 310 刘永好 59 35 中国大陆 四川 四川新希望集团
45 310 王永在 90 35 中国台湾 福建泉州 台塑企业集团
47 323 陈发树 50 34 中国大陆 福建泉州 新华都实业集团
48 336 许荣茂 60 33 中国香港 福建石狮 香港世茂集团
49 347 郭孔丰 61 32 新加坡 福建福州 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
50 362 鲁冠球 66 31 中国大陆 浙江萧山 浙江万向集团
51 376 林百里 61 30 中国台湾 上海 台湾广达电脑集团
51 376 李水荣 54 30 中国大陆 浙江省杭州 荣盛化纤集团
51 376 林堉璘 75 30 中国台湾 福建泉州石狮 宏泰建设
54 393 张欣 45 29 中国大陆
SOHO中国
55 409 朱林瑶 41 28 中国香港 四川 华宝国际集团
55 409 郭广昌 44 28 中国大陆 浙江 复星集团
55 409 林荣三 72 28 中国台湾 福建泉州石狮 联邦建设集团
55 409 薛光林 43 28 中国大陆 安徽省天长市 光汇石油集团
59 420 陈建华 40 27 中国大陆 山东昌邑人 恒力集团
59 420 吴笙福 51 27 印度尼西亚 福建省泉州晋江 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
59 420 王传福 45 27 中国大陆 安徽省巢湖市 比亚迪公司
59 420 杨忠礼 81 27 马来西亚 福建金门 杨忠礼机构
63 440 丁磊 39 26 中国大陆 浙江宁波 网易公司
63 440 孙大卫 60 26 美国
金士顿科技有限公司
63 440 杜纪川 70 26 美国 中国台湾 金士顿科技有限公司
66 459 孙广信 48 25 中国大陆 山东平度人 广汇集团
66 459 邢李[火原] 61 25 中国香港 海南文昌市 香港思捷环球控股有限公司
66 459 祝义材 47 25 中国大陆 安徽桐城人 江苏雨润食品集团
69 488 李运强 67 24 中国香港 海南 香港理文造纸厂有限公司
69 488 朱共山 53 24 中国大陆 江苏阜宁 协鑫集团
69 488 彼得?松达 59 24 印度尼西亚
飞鹰集团
72 512 黄伟 51 23 中国大陆
新湖集团
72 512 罗康瑞 62 23 中国香港 广东潮汕:普宁市 香港瑞安集团
72 512 陈永栽 76 23 菲律宾 福建省晋江 菲律宾航空、联盟银行
75 540 罗结 85 22 中国台湾 台湾省彰化县 台湾正新橡胶公司
75 540 吴聪满 58 22 菲律宾 福建 美佳世界集团
75 540 蔡镇宇 58 22 中国台湾
国泰金控
75 540 秀丽?好肯 48 22 英国 黑龙江哈尔滨 人和商业集团
79 564 蔡志明 63 21 中国香港 广东潮汕:揭阳市揭东县 旭日国际集团
79 564 李新炎 59 21 中国大陆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 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
79 564 卢志强 58 21 中国大陆 山东威海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
79 564 黄联禧 49 21 中国大陆 广东顺德龙江 中国联塑集团
83 595 纪辉琦 71 20 印度尼西亚
TANITOHARUM煤矿公司
83 595 孟庆山 62 20 中国大陆 河北霸州东段四铺 梅花味精集团
83 595 柯为湘 59 20 中国香港 广东潮汕:潮安县 香港保利达集团
83 595 张志东 39 20 中国大陆 广东东莞 腾讯
87 651 李书福 47 19 中国大陆 浙江省台州 吉利集团
87 651 林秀成 55 19 中国大陆 福建安溪湖头 三安集团
87 651 刘忠田 47 19 中国大陆 辽宁省辽阳市 忠旺集团
87 651 吕向阳 48 19 中国大陆 安徽无为 广州融捷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87 651 沈国军 48 19 中国大陆 浙江省宁波市 银泰集团
87 651 陈江和 61 19 印度尼西亚 建莆田 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
87 651 张宏伟 56 19 中国大陆 哈尔滨 东方集团
94 692 曹德旺 64 18 中国香港 福建福清 福耀玻璃集团
94 692 龚虹嘉 46 18 中国香港
海康威视
94 692 黄茂如 46 18 伯利兹 广东潮汕:潮州市 茂业集团
94 692 李思廉 54 18 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 富力集团
98 736 陈丽华 70 17 中国大陆 北京 富华国际集团
98 736 赵藤雄 67 17 中国台湾 台湾省苗栗县 远雄集团
98 736 高德康 59 17 中国大陆
波司登
98 736 黄毅 49 17 中国香港 云南瑞丽 大连中升集团
98 736 黄泽兰 55 17 中国大陆 江西省崇义县 章源钨业
98 736 许连捷 58 17 中国大陆 泉州晋江 恒安集团
98 736 高民环 62 17 美国 台湾 美国Garmin公司
98 736 林荣福 57 17 新加坡 福建莆田 丰益控股、FJ Benjamin、Brewerkz
98 736 施文博 61 17 中国大陆 福建泉州 恒安集团
98 736 叶澄海 67 17 中国香港 广东省五华县 深圳信立泰药业
98 736 张力 58 17 中国大陆
富力地产集团
109 782 张荣发 83 16 中国台湾 台湾基隆 长荣集团
109 782 张茵 54 16 中国大陆 广东韶关 玖龙纸业
109 782 何巧女 45 16 中国大陆 浙江省武义县 东方园林
109 782 黄绍武 40 16 中国大陆
爱施德公司
109 782 廖龙星 58 16 中国台湾
台湾长春集团
109 782 林书鸿 83 16 中国台湾 台湾台北人 台湾长春集团
109 782 刘名中 49 16 巴西 台湾 玖龙纸业
109 782 马云 46 16 中国大陆 浙江省杭州市 阿里巴巴集团
109 782 马兴田 42 16 中国大陆 广东潮汕:普宁市 康美药业
109 782 史玉柱 48 16 中国大陆 安徽怀远县 巨人投资公司
109 782 谢重生 62 16 印度尼西亚
萨拉托加投资公司
109 782 蔡政达 - 16 中国台湾 台湾苗栗县竹南镇 国泰金控
109 782 蔡宏图 58 16 中国台湾 台湾苗栗县竹南镇 国泰金控
109 782 郑信义 83 16 中国台湾 台湾台北 台湾长春集团
109 782 钟声坚 53 16 新加坡 广东省汕尾市 仁恒置地集团
109 782 周福仁 53 16 中国大陆 辽宁 西洋集团
125 833 蒋文戈 58 15 中国台湾
宸鸿集团
125 833 傅光明 57 15 中国大陆 江西省资溪县 圣农实业有限公司
125 833 贺学初 48 15 中国香港
香港洪桥集团
125 833 林立 47 15 中国大陆 广东紫金 深圳市立业集团
125 833 张长虹 53 15 中国大陆 河南辉县 大智慧
130 879 安康 62 14 中国大陆
华兰生物
130 879 陈义红 52 14 中国大陆
北京动向体育用品公司
130 879 韩俊良 46 14 中国大陆 江苏盐城 华锐风电
130 879 姜滨 44 14 中国大陆
歌尔声学
130 879 李泽楷 44 14 中国香港 广东潮汕:潮州市 电讯盈科
130 879 刘革新 59 14 中国大陆 湖北 科伦药业
130 879 邱光和 59 14 中国大陆 温州市瓯海 森马集团
130 879 杨受成 67 14 中国香港 广东潮汕:潮安县 英皇集团
130 879 于泳 - 14 中国大陆 吉林省舒兰市 上海鸿商产业控股集团
139 938 蔡金乐 69 13 中国香港 广东潮汕:揭东县 联邦制药
139 938 杜江涛 41 13 中国大陆 中国乌海 内蒙君正
139 938 方威 37 13 中国大陆 辽宁人 方大集团
139 938 黄如论 59 13 中国大陆 福建省连江 世纪金源集团
139 938 蒋仁生 57 13 中国大陆
智飞生物
139 938 李振江 54 13 中国大陆
神威药业集团
139 938 刘宝林 57 13 中国大陆 辽宁义县 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
139 938 戚金兴 49 13 中国大陆 浙江杭州 滨江房产集团
139 938 沈文荣 65 13 中国大陆 江苏张家港 沙钢集团
139 938 孙飘扬 52 13 中国大陆 江苏连云港 恒瑞医药
139 938 童锦泉 56 13 中国大陆 浙江绍兴 长峰房地产
139 938 蔡明介 61 13 中国台湾 台湾 联发科
139 938 魏应州 58 13 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 顶新国际集团
139 938 魏应充 54 13 中国台湾 台湾 顶新国际集团
139 938 魏应行 52 13 中国台湾 台湾 顶新国际集团
139 938 魏应交 56 13 中国台湾 台湾 顶新国际集团
139 938 杨致远 43 13 美国 中国台湾省台北市 雅虎
139 938 张中能 47 13 中国大陆 浙江东阳 深圳东阳光实业
139 938 朱兴良 51 13 中国大陆
金螳螂
139 938 西奥多?拉赫马特 67 13 印度尼西亚
阿达罗能源公司
159 993 车建新 44 12 中国大陆 江苏省常州市 红星家具集团
159 993 陈天桥 38 12 中国大陆 浙江绍兴新昌 盛大网络
159 993 徐旭东 68 12 中国台湾 江苏海门人 台湾远东集团
159 993 黄世再 59 12 中国香港 广东潮汕:惠来人 大中华国际投资集团
159 993 雷菊芳 58 12 中国大陆 甘肃临洮 西藏奇正藏药
159 993 李洪信 58 12 中国大陆 山东兖州 太阳纸业
159 993 李金元 53 12 中国大陆 河北沧州 天狮集团
159 993 宋作文 64 12 中国大陆
南山集团
159 993 陈志远 58 12 马来西亚
成功集团
159 993 唐修国 47 12 中国大陆
三一集团
159 993 张晓卿 76 12 马来西亚
常青集团
159 993 徐镜人 67 12 中国大陆 江苏泰州 扬子江药业集团
159 993 昝圣达 47 12 中国大陆 江苏南通通州市 江苏综艺集团
159 993 张桂平 59 12 中国大陆 江苏南京 苏宁环球
173 1057 车冯升 48 11 中国大陆
四环医药控股集团
173 1057 陈金霞 43 11 中国大陆 上海 上海汇能投资管理公司
173 1057 方润华 87 11 中国香港 广东东莞 香港协成行集团
173 1057 耿建明 48 11 中国大陆 江苏六合 荣盛房地产公司
173 1057 何金明 58 11 中国大陆 江西 人人乐
173 1057 罗家宝 60 11 中国香港 广东顺德 百乐集团
173 1057 梁安琪 50 11 中国香港
澳博
173 1057 梁信军 43 11 中国大陆 浙江台州 复星集团
173 1057 林明成 68 11 中国台湾 湾省台北县 华南金控
173 1057 毛中吾 48 11 中国大陆
三一集团
173 1057 庞庆华 55 11 中国大陆 辽宁省抚顺 庞大汽贸集团
173 1057 傅志宽 70 11 印度尼西亚 广东梅州 梅达亚集团
173 1057 任元林 57 11 中国大陆 江苏 扬子江船业
173 1057 任正非 67 11 中国大陆 浙江省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73 1057 邵根伙 45 11 中国大陆 浙江金华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
173 1057 文一波 46 11 中国大陆
北京桑德环保集团
173 1057 黄子欣 60 11 中国香港
伟易达集团
173 1057 吴光明 49 11 中国大陆
鱼跃医疗
173 1057 吴建龙 44 11 中国香港 甘肃省泾川县 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
173 1057 向文波 48 11 中国大陆 湖南益阳 三一集团
173 1057 修涞贵 56 11 中国大陆 吉林长春 吉林修正药业
173 1057 叶远西 48 11 中国大陆 广东省汕尾市 深圳广田集团
173 1057 荣智健 69 11 中国大陆 上海 中信泰富集团
173 1057 张成飞 41 11 中国大陆
玖龙纸业
173 1057 张志祥 44 11 中国大陆 浙江上虞东 建龙钢铁
173 1057 朱保国 48 11 中国大陆
健康元药业
199 1140 陈建强 52 10 中国香港
华地国际控股
199 1140 朱孟依 51 10 中国大陆 广东潮汕:丰顺县 合生创展集团
8. 封丘县农业循环经济项目
已有的研究表明,海峡两岸间一方面是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科技水平、资本实力、劳动力资源以及市场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是语言相通、地理相近等天然优势,因而农业资源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十分明显,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贸易等具有一定的互补优势与合作潜力[1-2]。诚如《两岸经贸论坛共同建议》所指出的:“两岸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应结合双方的农业优势,强化研发、技术管理及行销的能力,互惠双赢,扩大两岸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①。本文拟就海峡两岸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进行简要分析、对比,得出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以及两岸合作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期促进两岸农业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
一、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人与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随着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掠夺式资源开发等,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日益紧张。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通过对以往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反思,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由德、日、美等国家首先提出并加以实践的新型经济发展范式——循环经济[3-4],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大陆,“循环经济”也正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概念,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大陆已在辽宁、贵阳、广西贵港、广东南海、内蒙古包头、新疆石河子、湖南长沙等地区进行试点。但从总的来看,即使是在工业体系,循环经济也刚刚起步,在属于薄弱环节的农业更是困难重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循环经济在农业上难以取得进展,恰恰相反,农业同样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何况与一般循环经济相比,由于农业自身及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农业发展循环经济还具有许多先天的优势!
受循环经济思想与方法的启发,在多年卓有成效的中国生态农业等持续农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加以引导和拉动,才能协调好现代农业各系统和层次以及农业生产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最终全面实现生态品质、生物产量以及经济收入三者间的良性循环。于是,人们试图通过模拟和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重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进而逐步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型农业,以使农业系统能够更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过程中[5]。
从总的来看,在我国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中,最早提及农业循环经济的当属吴天马(2002)的《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文[5],最早出现“循环型农业”或“循环农业”一词的,当属陈德敏与王文献(2002)共同撰写的《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一文[6]。然而,2003年全国上下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还相当少;直到2004年,才有一些文献对此进行探讨;刚刚过去的2005年,各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研究,则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
二、大陆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关于发展模式
尽管循环经济在我国的提出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我国其实早就有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不少案例也已总结出来(解振华②,2003)。从现实看,一些地方丰富多彩的农业循环经济实践已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涌现出了诸如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广西贵糖、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上海崇明的前卫村模式以及辽宁省“四位一体”日光大棚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先进典型。其中,辽宁省农民首创的以生物技术为主体、以沼气为纽带“四位一体”日光大棚能源生态工程,实质上就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农业现代化新路线的体现。
此外,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主抓肉鸡主业链、生物工程副业链和有机肥副业链“一主两副”产业链③,近年来也走出了一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农业发展之路;江苏省宿迁市则根据循环型农业的发展优势与影响因素,也逐步开发出了适合当地发展的7个模式:“生态家园”循环模式、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有机农业开发模式、设施农业生态模式、立体种养循环模式、农林牧渔结合型循环模式和花卉苗木生态农业模式(高良敏等,2004)。
与此同时,刘慧娥等(2005)提出了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绿色、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农业高新技术,构建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再利用-佳效益”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刘志(2005)、王鲁明等(2005)分别根据陕西及山东青岛的实际,归纳、总结了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典型模式及其技术支撑体系;黑龙江及另外一些民族地区也发展出了一些典型的模式(陈青,2005;李玉明,2005;袁久和,2005)。李书民等(2005)则探讨了以畜牧业为核心,实现农作物秸秆三段循环利用与畜禽粪污两段利用的主要技术路线;汪怀建(2005)探讨了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农业生态工程模式;王奎旗等(2005)提出了我国水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社会大循环”、“企业间循环”、“企业内循环”三个可供选择的基本模式,等等。
但以上述各种模式并不代表我国循环型农业的全部,各地在研究、设计具体发展模式时,还应从当地实际出发,既可以采用一种模式,也可以多种模式并用。而且不论实行什么模式,都必须严格遵循生态学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之中。限于篇幅和现实条件,我们无法就各地蓬勃发展的循环型农业进行系统分析、归类,但黄贤金等(2004)曾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发展循环型农业大体可以采用的模式:区域循环模式、能源综合利用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以及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并认为上述每一类型模式又包含有一些具体的实践形式,如:生态养殖模式,就包括基于农牧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稻田生态养殖模式、高效集约式养殖和健康养殖模式等[7]。
(二)关于发展方向
对于如何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吴天马较早提出了两种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路径):一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二是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认为前者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意义,应大力提倡,而后者则为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5]。陈德敏等也认为,要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以至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必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并以我国的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6]。
2005年10月,在《经济日报》举办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上,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针对我国农产品各种污染过于严重,出口越来越困难的现实,认为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而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农业应该是农业发展的最终方向④。对此,季昆森(2005)也撰文指出: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生态农业;实际上,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运用有更广阔的领域,其实质就是循环经济原则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的运用,可称之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三)关于发展策略
与德国等先行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在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从总的来看,源于对传统农业环境后果的反思以及受循环经济思想的启发而提出的“中国循环型农业”,目前甚至还没有比较明确、统一的定义,全国上下就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理解性或者概念性的初始发展阶段,尤其是对于物质循环和价值增殖等揭示农业循环经济最本质内容的量化研究和系统分析更是难得一见,仍有许许多多的理论、技术、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问题亟待学术界研究解决。
具体来说,一是迫切需要对循环型农业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科学解释,真正理解和把握农业循环经济丰富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方向;二是鉴于各地丰富多彩的实践已在某种程度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对各地比较有代表性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如:立体农业,农业生产物质循环利用(规模化养猪业等),土地、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模式(休闲观光农业),农业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联接模式(新型农业产业化),以及生物能的开发利用(循环农业发展的新领域)等,进行更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主要进行物质代谢分析及经济效益核算等,重点突出案例中的循环过程和效益评价及生态性三个方面),努力做到既总结经验(与理论研究相呼应),又努力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或措施,也是非常迫切和有益的;三是在全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的循环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之前,对循环型农业进行全方位探索和多视角的科学研究,逐步建立一个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发展规划,也是学术界需要大力研究的现实课题;四是人们还应从各地资源及环境等禀赋以及当前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分析、比较有关国家或国内先进地区(包括台湾地区)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一般经验与教训,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对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战略与制度 (政策)创新进行研究,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三、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协同发展之探讨
(一)台湾循环型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尽管台湾岛内鲜有诸如“循环型农业”等提法,但台湾省在永续农业的发展、研发与发展策略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已注意到,台湾地区是世界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台湾地区因经济快速成长,以致工业、农业污染严重,人民健康与生活环境也日益受到威胁。一方面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对饮食安全等越来越重视,绿色(有机)蔬果产品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是人类活动已对环境造成危害及长远的不良后果,并逐渐地恶化、蔓延,正在对自身居住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因而,面对循环经济时代的到来,两岸人民都应该从更高层次上重新探索人类到底应该生产什么、怎么生产,怎样消费、怎样生活……
如:养猪业一直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畜牧业,其产值多年来高居台湾单项农产品之首,但如何减少养猪业产生的废水污染却是直接影响并决定该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据报道,2004年台湾地区废污水BOD的日产生量为4223吨,其中673吨为畜牧废水,为有效控制养猪废水污染,环保部门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具体的“放流水标准”,为达到上述管制标准,1990年来他们开始辅导业者设置废水处理设备。目前,台湾养猪场主要采用包括固液分离、厌气处理和好气处理三个阶段的“三段式废水处理系统”。但从总的来看,养猪业仍面临着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处境,还须进一步改善其技术效率(萧景楷等,2006)。
又以岛内香菇生产废弃物(废渣)处理问题为例。2004年台湾地区的香菇总产量为4866吨,其中袋栽香菇4714吨,约占总产量的97%。除了木屑等残渣外,袋栽香菇还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废弃物。显然,面对如此大量的废弃物,各乡镇垃圾处理场已无法代为处理,而且如此大量的废弃物也不是传统之掩埋与焚烧方法等所能解决的问题。为此,有学者提出通过立法与民间协助,进行“源头减量”与“资源回收与再生”,以降低废弃物清理成本及避免废弃物清理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更进一步地,他们提出了基于经济诱因机制的“课税”与“补贴”的“两政策工具”,等等(魏乾城等,2006)。
再以国人比较熟悉的茶叶为例,台湾地区半发酵茶的制造技术堪称世界翘楚,其品种、栽培技术、花园设施等方面均领先于大陆;而且台湾省自1987年开始引进有机农业的理念,自1995年试作,至1998年已有35户共22公顷投入有机茶生产行列,而且有机茶生产规模仍在不断成长当中……
诚如台湾有机农业发展协会执行秘书陈琦俊所言:人类唯有再度回到“与大自然共生”的原点,来取得安全的食粮,才是环境和人类永续生存之道。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切恰恰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祖国大陆所需要进一步面对和妥善解决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均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而且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循环型农业和永续农业的发展,其发展前景看好。
(二)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协同发展的策略选择
为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结合当前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建议尽快研究、建立起两岸循环型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
一是要充分利用两岸现有科技合作政策和人员往来的渠道,积极开展两岸循环型农业研究人员的互访讲学、互聘客座研究人员、交换培养研究生等,通过人员的交流带动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
二是要通过两岸科技交流机构的协商讨论,每年轮流在两地举办1次以上综合性的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发展研讨会,为两岸循环型农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们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成果共享的新平台。从总的来看,福建省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建议由闽台科技交流协会牵头组织、发动两岸有关科研、教学单位从事循环型农业研究与实践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率先举办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发展学术研讨会;
三是要深入研究、探讨两岸循环型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具体项目与方式方法。审视近年两岸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目前尚无循环型农业方面的项目。从两岸农业资源与科技和市场整合的现实需要出发,可以考虑共选项目、共同研发、分别出资、成果共享等的具体方法与途径。而且我们建议,作为全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福建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在漳州、泉州等传统对台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区内,增设闽台(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示范区;
四是要以本次两岸经贸论坛为契机,抓紧抓好新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与“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尤其是要积极创造便利条件,欢迎台湾农民、农业企业到大陆投资、兴业,积极寻求与台湾循环型农业专家与投资者们多种形式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可以肯定,通过上述努力与制度安排,必将有力促进两岸同行专家与实践探索者们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从大陆及台湾地区循环型农业的提出与内涵、发展的历程与成效、研究的进展与成果、发展的模式与方向、发展的策略与目标,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潜力等方面,深入分析、比较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况与前景,得出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以及两岸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研究、探讨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的目标、模式、途径及其配套措施等,进而提出框架性的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发展的策略及目标,以期促进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
四、结束语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中逐渐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具体实践模式,农业循环经济也已在全球悄然兴起,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首先简述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内涵,着重探讨了大陆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比较了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及两岸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从以上分析与讨论中可以看出,两岸在循环型农业发展、研发与管理过程中,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又呈现出了互补的态势;通过两岸交流与合作,既可以充分了解台湾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发展和永续农业的运行轨迹和政策措施,进一步了解台湾地区有关永续农业的一系列发展模式与经验教训;通过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还可以提出一些可相互借鉴的发展模式与对策措施,以及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发展的目标、模式及其配套措施等,达到既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化与共享,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又可为海峡两岸共同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挑战开创出新的契机。
注释:
①刚刚结束的两岸经贸论坛,就如何加强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问题”又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肯定。本次论坛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与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共同承办,时间:2006年4月14日至15日,地点:北京。
②解振华.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 光明日报,2003年11月3日.
③①肉鸡主业链,即以种鸡饲养、鸡苗孵化、饲料加工、肉鸡饲养、肉鸡加工、深加工为主的肉鸡主业链;②生物工程副业链,即以鸡下脚料,如用鸡羽毛开发多肽氨基酸、鸡肠子提取胰蛋白酶等开发利用为主的生物工程副业链;③有机肥副业链,即以鸡粪加工成生物有机肥,带动有机种植业,实现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
④韩超. 循环经济与农业实践——经济日报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2005年9月24日至25日)侧记. 经济日报网站,2005-10-10.
[1]彭作奎. 加入WTO后两岸农业发展的互补性与合作前景[A]. 见:加入WTO的两岸农业:投资、贸易与合作[C].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2-31.
[2]邓启明,李建华,黄献光.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与发展[J]. 农业经济问题,2005(12):34-37.
[3]冯之浚主编. 循环经济导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欧明豪,宣亚南,郭忠兴,等. 循环型农业若干问题探讨——以江苏省为例[A]. 见:黄祖辉,杨列勋,陈随军主编. 农业经济管理论文集[C].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50-459.
[5]吴天马. 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 环境导报,2002(4):4-6.
[6]陈德敏,王文献. 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J]. 经济师,2002(11):8-9.
[7]黄贤金主编. 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 怎么打造企业的爆品
冷启动战略认为:爆品打造,即帮助企业打造产品,爆棚,持续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