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泰君安如何区分境内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是指符合《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劵投资管理试行办法》规内定,经中国证容劵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募集资金,运用所募集的部分或者全部资金以资产组合方式进行境外证劵投资管理的境内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劵公司等证劵经营机构。在目前中国外汇管理体制下,参与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发起的各类理财产品,是中国境内投资者参与境外资本市场投资的合法途径。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定义:符合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规定条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投资于中国证券市场,并取得国家外汇管理局额度批准的中国境外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其他资产管理机构。
㈡ 境内股票市场投资者数量已达1.777亿!这具有什么意义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境内股票市场投资者数量已达1.777亿。去年全年新增投资者数量逾1800万,这个增长数量较2019年的投资者新增数量增长了36%。从全年数据变化来看,去年7月新增投资者数量在全年处于最高水平,当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242.63万,同比增长达123.64%。这一变化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具体分析:
三、金融市场参与人数和投入资金的大幅增长,得益于国家对市场的规范和监管,也和理财意识在国民心目中的提升、金融科普在民间不断渗透和普及离不开干系,还与浮华时代追求财富的迫切心理相关。股票市场的前身起源于1602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桥上进行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买卖,而正规的股票市场最早出现在美国。股票市场是投机者和投资者双双活跃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寒暑表,股票市场的不良现象例如无货沽空等等,可以导致股灾等各种危害的产生。股票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时时刻刻都是变化的。中国有上交所和深交所两个交易市场。虽然散户在市场中越来越势单力薄,股票市场仿佛成了机构和大户的天下,但一个个致富传奇、一段段金融佳话在口耳相传中吸引着大量的人投身其中。
㈢ 如何区分境内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
境内投资复者包括:
1.居住在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国公民
2.居住在境外但是未获得境外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永久居留签证的中国公民
3.在境内注册的法人
境外投资者包括:
1.外国法人
2.外国自然人
3.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法人、自然人。持有中国护照并获得境外国家或地区永久居留签证的中国公民,视同境外投资者管理
㈣ 外国投资者认购境内公司增资,应当缴纳不低于20%的新注册资本是什么意思
1、是应当缴纳等于或高于20%的新注册资本,是新增部分的20%。
2、这个20%是由是原有股东也就是外商投资者,是大家一起来计算的。
㈤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为什么不更新新增投资者数量
新增投资者数量是每周更新一次。
㈥ 企业增加投资人 如何办理
企业增加投资人,先开验资户,转钱,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然后到工商变更登记,在变组织机构和税务证,最后把验资户的钱转到基本户,销验资户
转让的话不需要评估,也不需要验资报告,双方协商一致就行。签订相关股权转让合同,交个人所得税,然后到工商局办理股权变更登记就可以了。
㈦ 如何区分境内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
您好,境内投资者包括:
1.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国公民
2.居住在境外但是未获得境外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永久居留签证的中国公民
3.在境内注册的法人
境外投资者包括:
1.外国法人
2.外国自然人
3.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法人、自然人。持有中国护照并获得境外国家或地区永久居留签证的中国公民,视同境外投资者管理
㈧ 新增投资者数量几点公布
大概会是在12点左右公布的。这个我是听朋友说过。您最好还是去资讯核对一下,不要轻易相信。以那个为准。
㈨ 投资者范围增加了哪些规定
10月22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以下合称《资管细则》),作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配套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一、《资管细则》十大看点
从昨日正式落地后的规定来看,《资管细则》与《指导意见》保持高度一致,部分监管指标较现行规定略有放宽,适度借鉴公募基金的运作制度,同时严格落实《指导意见》“去通道”要求,禁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提供规避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
此外,《资管细则》设定了发布实施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的过渡期,并作了“新老划断”的柔性安排。
以下是新规细则的十大关键看点。
1、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有哪些修改?
证监会昨日表示,在征求意见过程中,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组织、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给予了广泛关注,证监会对反馈意见逐条进行了研究,绝大多数意见已采纳,并相应修改完善了《资管细则》。
具体来看,主要修改内容包括:
一是适度放宽私募资管业务的展业条件,包括降低投资经理、投研人员数量要求等。
二是允许资管计划完成备案前开展现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优化组合投资原则、完善非标债权类资产投资限额管理要求。
四是考虑私募股权投资(PE)业务特殊性,在初始募集期、建仓期、委托资金投入期限等方面,给予一定灵活性。
五是允许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机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担任资管计划的投资顾问,推动平等准入。
此外,还完善了部分操作性安排,如明确账户名称、增加份额转让规则等。
2、七方面重点规则
昨日正式发布的《资管细则》与《指导意见》保持高度一致,部分监管指标较现行规定略有放宽,主要有七方面重点规则:
一是统一法律关系,明确基本原则。依法明确各类私募资管产品均依据信托法律关系设立,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等基本原则。
二是系统界定业务形式,厘清资产类别。统一现有规则“术语体系”,系统界定业务形式、产品类型,以及标准化、非标准化资产。
三是基本统一监管标准。覆盖机构展业的资格条件、管理人职责、运作规范和内控机制要求等方面。
四是适当借鉴公募经验,健全投资运作制度体系。包括组合投资、强制托管、充分披露、独立运作等方面要求。
五是压实经营机构主体责任。专设一章,系统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私募资管业务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机制要求。
六是强化重点风险防控,补齐制度短板。重点加强流动性风险防控,以及利用关联交易向管理人或者托管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输送利益的风险。
七是强化一线监管,加强监管与自律协作。健全信息报送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派出机构一线监管,强化责任追究。
3、适用范围
《资管细则》适用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即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前述机构依法设立的子公司开展的私募资管业务,包括投资于上市公司股票、债券等标准化资产的私募资管业务,也包括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等非标准化资产的私募资管业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设立特定目的公司或者合伙企业从事私募资管业务的,参照适用《资管细则》。
此外,考虑到证监会对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已有专门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主要根据现行监管规定开展QDII业务,《资管细则》的实施不对现有QDII业务模式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