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金经理的作用是无足轻重还是举足轻重
基金经理究竟有多大作用? 在不少投资者眼里,受限于业务水平和机制,基金经理还只能是一个无足轻重角色,不过,业内看法颇为不同。 反对“受限于业务水平“的首先是当事人——基金经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说,经过两年多的运作,基金表现差异显而易见,基金经理也高下渐判。市场之所以对基金经理知之甚少,这与宣传理念有关。他说,目前对基金的宣传往往集中在投资类型、投资理念和管理公司品牌上,并没有突出基金经理的作用。 从2000年基金的表现来看,确实高下渐分,净值增长率高至60%,低到不足10%。但是,参差的业绩,究竟有多少能归功或者归罪于基金经理? 一位投资者坦言,他根本不关心所持基金的基金经理为何许人。现在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投资趋同十分明显,无论是行业取向还是个股选择都相当接近,这谈何基金经理的作用?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胡立峰也认为,基金经理实际上没有多大的权力。他说,目前基金管理公司在证券投资上多实行“合议制”,即由投资决策委员会共同商议重大投资决策。委员会下设基金经理小组,小组主要负责日常的基金投资运作。投资决策委员会提供拟投资股票的清单,基金经理只能在其中挑选。 这种看法引来基金经理的激烈反驳。一位基金经理认为,在基金的运作过程中,基金经理的作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他简略地介绍了一下该基金的运作程序:研究机构提供宏观及个股研究报告,基金经理及其助理决定投资的个股和投资额。基金管理公司的决策委员会一般只对资产配比、增仓或减仓作原则性的指导,不会具体干涉基金经理对个股的选择。这位基金经理解释说,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投资趋同现象确实存在,其原因是这些基金共享同一研究平台。他说,由于一个基金管理公司一般只设一个研究机构,其研究成果由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共享,这就很难避免上述趋同的现象。 或许基金经理之于决策委员会,如同上市公司的总经理之于董事长,谁能说总经理就一定没用呢? 无论有用无用,明星经理确实没有产生,就连雏形也未酝酿。不过,业内将希望寄于开放式基金。 蔚深证券专门从事基金研究的研究员孙路就是其中之一。他希望,随着开放式基金的出现,基金经理的压力增大、基金数量增多,今后市场上会出现树立“明星“基金经理的宣传方式,那时投资者也会逐渐意识到基金经理的区别,“明星”效应会逐渐显现出来。(荣篱)【发表评论】【谈股论金】【聊天室】【关闭窗口】
Ⅱ 基金经理一般是从研究员提拔上来的么
这个是真的 ,因为基金经理半数以上是从行业研究员提拔上来的,因为基金经理人数太少了。自己培养也算是一条路子。
首先是助理行业研究员,如果是小公司那么助理研究员就会涉及多种行业了,然后是行业研究员,在网上有可能是基金公司首席研究员,或者转为基金经理助理,到了这两个程度基本就算看到光明了。
基金经理助理其实多数的时间都是辅助基金经理,一般助理个一两年,业绩提升快,很容易就成为基金经理了。
再说学历的问题,目前七成的基金经理来自于国内的17所高校,如果你不是这17说高校毕业的,基金经理就甭考虑了,概率太低了。
本科学历基金公司遍地都是,硕士是一般门槛,博时的也不少。都是精英啊。但是论起基金业绩,他们就和精英相差甚远了,半数以上的基金经理是跑不赢指数的,不是他们智商不够,因为他们不是机器人。
Ⅲ 做基金经理需要什么条件
首先,希望你是一个正直的人,如果当四下无人时你自己评价自己,还很难做到,那建议你慎重考虑你的这个职业方向。
其次,希望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该你负责的不推诿,同时能鼓励团队,激励团队,成为受人尊重的人,基金经理应该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因为你在帮助别人让他们有更多可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再次,希望你是一个坚定的人,就是认定这个目标,一往无前的去努力实现达到。
接下来说的,都是技术层面的,大前提是到达罗马的道路并不只有一条。
但有几点在圈内是大概率性的公认条件:
1、学位总归是门槛,也是展示。如果你是本科,那还很远很远,就要提高自己的学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力),现在搞股票研究的门槛基本都是名校硕士博士。
2、经验,经验,经验!你不能偏离航道,一般,基金经理都有6-10年的证券或投资从业经验。所以,耐心点,真的,耐心点。
3、始终要业绩支撑。就是你不能有重大失误,污点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是务必需要被杜绝的,就像银行信贷如果有坏账那就把这个人的声誉破坏了。要有持续的业绩来证明你的能力,这样才会被基金公司看中。
4、知识要丰富,要丰富,要丰富。换句话说,最好啥都懂,哈哈哈,还有分析能力要强,人脉资源也不能差(哈哈哈,其实符合这些条件做什么都行了吧)
其他:证书方面:证券从业——基金从业——期货资格——CFA、FRM(CPA和律师可作为补充)
你基础不错啊,在正道上啊,可行路径:行研——转换为产品经理——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
未来在中国成为基金经理的机会当然多于在其他国家,认准就去努力。
Ⅳ 基金经理助理的工作内容
基金经理的日常工作是什么?
5点左右:从睡梦中醒来,睡不着了,脑中盘桓着各种信息;
7点:挣扎起床,洗漱,吃早饭,期间还会浏览前天的外盘情况,主要是国际市场的一些主要指标,比如收盘涨幅、成交金额、活跃板块以及国际重大政治、经济消息等;
7点半:出门上班,路上大约半个小时;
8点:进入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浏览国内外各大主要财经网站、报刊、杂志,其中还是以网站为主,主要是为公司晨会做准备,这个过程一般要耗时20-25分钟;
8点35分:公司晨会准时开始,讨论当天最新的宏观政策,关注最新的财经和市场动态,讨论大概持续一个小时;
9点25分:交易员在股市集合竞价时间已经到岗,如果需要下单,那他会留下继续讨论;
9点30分:股市开盘,他除了看盘之外,管理投资组合、看研究报告等事情要同时进行;
10点30分:上市公司的研究推荐会,或是内部推荐,或是外部推荐,还包括一些行业的推荐;
11点30分:中午收盘,约感兴趣的研究员或基金经理中午一起吃饭,小范围交流一下,多会谈谈当天或近期的市场;
13点:回到公司办公室,继续看盘或者看报告等工作;
14点:上市公司调研,以到该公司上海分公司调研为多;
15点:回到单位,每天的工作重点不同,包括重点公司讨论、周会、市场部交流、行业讨论等,这个一般都要两个多小时;
17点30分:按照公司规定是下班时间,但自从2000年入行开始,几乎从没有按时下班;
18点:有时是和同行和圈内人士一起吃饭,交流近期的市场热点和关注重点,更多时候是看白天选的一些内容不错、篇幅较长的研究报告,这时比较清静无人打搅,可以专心仔细研读;
20点:回家,一般都会上网看上市公司公告,因为交易所这个时间就会披露新的公告了,尤其重点关注重点行业和重点公司的最新消息;
24点:休息!
如何做好一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摇篮:交易员、研究员
作为一名普通金融民工,如何才能成为另众人仰慕的基金经理呢?
一般而言,基金经理一直有两大派系,一为研究员出身的研究派,一为交易员出身的实战派。通常情况下,从研究员发展起来的基金经理相对较多,也是比较主流的形式, 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再到投资委员会委员,一路下来大约需要8~10年。
从交易员发展起来的基金经理相对较少,主要是早期的一些操盘手,而新生代的基金经理中交易员出身的基金经理就更少了。
业内认为,以研究员出身为代表的研究派,习惯从行业公司估值的角度去分析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以此作为操作依据。而交易员出身为代表的实战派则根据技术走势、数学模型等建立操作系统,往往是比较典型的趋势投资者。研究派往往只买自己熟悉的行业、自己熟悉的股票,而相对来讲实战派的选择范围更广泛。
不过实战派与研究派有时很难分清楚,有些基金经理是做交易出身,但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研究员的经历,如基金同盛(184699,基金吧)的丁骏等。研究员也会先担任交易主管然后成为基金经理,如金鹰基金的蔡飞鸣、农银汇理的陈加荣、信达澳银的陈绪新等。
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蜕变
一般基金经理的发展路线为:交易员/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其中基金经理助理是关键的一环,不少基金经理表示,他们都是做过一段时间的基金经理助理后才成为真正的基金经理的。
研究员提升为基金经理助理并不容易,并不是所有的研究员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基金经理,这需要研究员在自己专业方面有突出表现。从职业生涯来看,提升与否一方面要看个人主观意愿是否想在这方面发展,另一方面看个人性格是否适合在市场中交易操作,操作的结果要在市场中接受检验。业内升职的流程也比较繁琐,总监谈话、个人意愿和计划呈报、双基金经理或助理备份制、同事评估打分和业绩量化考评,最后才能决定取舍。
从工作内容来看,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区别在于,研究员只需要理性分析,即严格根据自己的调研结果和数据,来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研究员不管配置,只需要告诉基金经理自己所研究的一堆股票池里哪个是更好的就可以了。而基金经理因为要看操作时点,基金经理除了理性分析之外还需要点感性来操盘。对某些个股要有点感性的认识,盘口经验以及盘感对基金经理非常重要。
至于投资和研究,有些公司是投研一体的,有些公司是投研分开的。在没有研究部领导的投研一体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既管研究又管投资。每个基金经理本身又承担一部分研究员的工作。基金经理不能光看别人的推荐来决定自己的配置,本身对团队要做出一定的贡献。所以基金经理也会承担一到两个行业的研究工作。
当真正成为了基金经理后,基金经理们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为了寻求更好的事业发展,更高效的激励机制,不少公募基金经理跳槽进入私募基金行列已经不是新闻。当然最近几年又有反转趋势
对已经想的比较明白的品种进行操作。一般通过交易系统下达到交易室,重要的会电话嘱咐交易员。期间继续浏览邮件报告,对自己近期比较关注的问题,做主动研究。
望采纳!
Ⅳ 银行里面的基金经理做什么事
基金经理(FundManager):每种基金均由一个经理或一组经理去负责决定该基金的组合和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是按照基金说明书的投资目标去选择,以及由该基金经理之投资策略去决定。
工作内容:
1、根据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投资战略,在研究部门研究报告的支持下,结合对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投资时机的分析,拟定所管理基金的具体投资计划,包括:资产配置、行业配置、重仓个股投资方案;
2、根据基金契约规定向研究发展部提出研究需求;
3、走访上市公司,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对股票基本面进行深入分析;
4、构建投资组合,并在授权范围内可自主决策,不能自主决策的,要上报投资负责人和投资决策委员会批准后,再向中央交易室交易员下达交易指令。
Ⅵ 基金经理和投资顾问是干什么的
根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专本形式,指属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接受客户委托,按照约定,向客户提供涉及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建议服务,辅助客户作出投资决策,并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经济利益的经营活动。投资建议服务内容包括投资的品种选择、投资组合以及理财规划建议等。投资顾问就是从业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从业人员。
Ⅶ 怎么当一名基金经理如何从业
基金经理的入职门槛比较高,需要较高的第一学历和理论及实践基础。
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要从行业研究员到基金管理人助理,再到自己掌管基金的历程。
Ⅷ 在中欧基金里周应波算是厉害的基金经理吗
感觉他的水平很不错啊!周应波是中欧基金管理团队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位经理,北大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典型的理科男,有着8年证券从业经验,历任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
现任中欧时代智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他的投资风格是自上而下的把握经济脉络,聚焦景气行业中的优质个股。
周应波先生: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后先是去了IT行业(腾讯),之后转型做研究,历任平安证券研究员,华夏基金研究员。
2014年10月加入中欧基金,曾任研究员、投资经理助理。2018年01月25日任中欧时代智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现任中欧科创主题3年封闭运作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8)基金经理于理扩展阅读:
周英波的投资理念
长期可靠的增长来自创业,周认为这是投资一家公司的本质。随着基金规模增长到50亿美元,周更加重视他对企业家的理解,他希望能够选择一些公司作为他的核心持股。
然后根据行业的繁荣,做一些简单的调整来增加一些超额收益。要找到企业成长的源头,就必须走出财务模式,从企业价值观、商业模式的中长期可靠性、管理文化对员工行为模式的影响等角度来观察企业。
据周说,在这个市场上,没有人能除去运气和历史背景。作为一个专业的机构投资者,首先要保持学习的心态。二是坚持认真勤奋的工作。真正长青的投资理念是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适应各种变化,才能把投资做好。
控制方面的论文,周认为,一方面,一些搭配应该做,但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在整个投资过程中,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股票上市公司选择和选择更可靠,可以在长期创造价值。
因为只要它每年创造更多的价值,即使是以稍高的价格购买,它也可以通过创造价值来填补这个空白。但如果你购买的公司一文不值,那么时间就不是你的朋友,你最终失去的价值也就越多。
Ⅸ 基金经理是做什么的
基金经理也会分公募基金经理和私募基金经理,
像公募基金经理来讲,一般都会版是名校的研究生起权步(比如北大、清华、交大等),背景来讲一般都会是复合背景,纯金融背景当基金经理一般比较难,也会有一些纯理工背景的基金经理存在。
工作经验方面,一般会是研究员出身的比较多,而且是要那种非常优秀的研究员才可以,他们也会组织竞聘去选择基金经理。
私募基金经理一般都是着重看实战经验,私募牌照放开后,很多自认为炒股水平比较高的人都自立门户当私募基金经理了,但从整体的门槛来比较,还是公募基金经理的门槛高,而私募基金相对一般。
第一,要有金融知识做底子,也是专业性的工作要求;
第二,相当出众的情商和沟通技巧,快速识人察言观色。
第三,增长性的人脉圈。
第四,强大的抗压能力和豁的出去的身体,干销售靠业绩吃饭的人,一定是要用身体换钱的,一定要舍得,但还不是说舍得就一定能换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