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奥巴马从中国得到了什么是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
人民币升值 美国不会发。但美国会解决失业率的问题。因为不必在中国加工产品了 成本问题。在者,人民币升值是件很严重的事情。就光前段时间的中国持有2万亿美国国债为例。 中国拥有美国2万亿国债,中国就等于发行了16万亿的人民币。然后掉到7:1后 在中国的2万亿国债 赎回后。就是14万亿 人民币 就可以 购买回2万亿国债。相对的说 美国人反而赚了2万亿 RMB 但是升值并不是单单汇率的问题。也有贸易顺差和问题 。如果RMB升值美国赚不赚我不清楚,但中国的中小企业大面积倒闭是肯定的!
⑵ 奥巴马上任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析奥巴马当选后对中国影响 三机遇三挑战奥巴马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二晚间轻松击败共和党竞争对手麦凯恩,成功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并成为美国历史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曾经说过:“我和中国特别有缘,是华人的姻亲。我有一个华裔血统的侄女……我的妹夫吴加儒是在加拿大出生的华裔,现在有美国国籍。”奥巴马的同父异母妹妹玛亚出生于雅加达,有一半印尼血统。吴加儒的父母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在对华政策上,这位新任美国总统倾向于同中国建立长期、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关系。主张深化美中经济安全和全球政策问题方面的高层对话,加强两国环保和军事交流。由此可以预见的是,奥巴马的当选会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良好契机。然而在贸易往来、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又让人担忧。那么这位同中国“特别有缘”的美国总统上台之后,究竟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推动作用:希望与中国展开全方位合作从伊拉克战争、防止核武器扩散、改善美国国际形象等方面来说,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与布什相比,可谓千差万别。只有在中国问题上,奥巴马将在很大程度上延续布什政府政策,继续与中国展开全方位合作。奥巴马身边不乏经验丰富的“知华派”,必将推动新一届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上,向着理性、积极的方向发展。奥巴马已经明确表态,当选后将继续与中国在环保、能源合作等方面保持对话。双方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会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必定会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一再强调中美两国有共同利益,主张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在对台问题上,民主党一贯主张一个中国原则,主张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奥巴马也提出将反对将美国就业机会大量输出到中国,反对中国在汇率方面的政策,也许在他当选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会增多。但是由于双方之前的合作关系已经非常深厚,上述的问题只是小小的担忧。在目前的国际大背景下,奥巴马一定会致力于建立中美双方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奥巴马当选消息推高美股 或定A股四年走势美国大选的结果左右着这个全球经济头号强国的走向,并决定美股和全球股市在未来四年的走势。纽约股市4日创出24年来美国大选日最大涨幅,三大指数涨幅全部超过3%,道琼斯指数上涨超过300点。追随美股涨势,亚太股市周三早盘走高。日本股市日经股指早盘上涨2.82%,收盘报于9371.67点;韩国首尔综合指数大涨4.97%。在早市未收盘股市中,中国沪深股市涨幅近3%,香港股市恒生指数上涨4.84%;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涨1.80%,台湾加权指数涨1.10%。 阻碍作用:奥巴马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加大中美贸易压力分析奥巴马的贸易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表示出了一个担忧。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中,更注重创造国内就业机会的重要性,也就是说,鼓励大企业从向外投资转到向内创造工作机会,时教授认为,这个政策其实有着比较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在竞选中奥巴马经常发表这样的言论,认为美国的就业机会都让外国人占去了,大财团也都到国外投资给别国的人民创造就业机会,这就说明他上台之后的政策是要趋于保护主义的。”时教授说,“如果奥巴马当选,极有可能新政府会把美国已经在国外的投资和所提供的工作机会通过某种方式减少或者收回去。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有些报道表明一些亚洲人对奥巴马是有看法和担忧的。竞选过程中,奥巴马自己一直提出他也是支持自由贸易的,但是言谈举止和他的利益集团的背景来看,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还是存在的,这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指责中国操纵汇率美国总统大选进入倒数,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言辞日益尖锐。民主党人奥巴马把焦点集中在经济问题上,继续打“中国牌”,指称中国对美国贸易的巨大顺差与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有直接关系。据《大公报》报道,奥巴马是在29日公布的一封信函里做出上述评论的。他说:中国必须改变其政策(包括汇率政策),以便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更多依靠国内本土需求的增长。奥巴马的这封信是写给美国全国纺织业组织理事会的。他表示,自己会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国改变,他还表示:“如若当选,我将协助确保中国的进口商品不会违反适用的法律和条约。我支持贝里修订案的要求:国防部只采购在美国制造的纺织品。我亦支持将‘纱后规则’(yarn forward rule)纳入自由贸易条约。” 期待中国减少出口 希望美国人少买中国商品奥巴马认为,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贸易,他虽然欢迎和中国贸易,但前提是中国遵守规则,在世界均衡发展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他建议中国发展内需,提高内需占GDP比重。这项建议实际上是要求中国出口占GDP比重降低,也就是减低对美国出口,以改善美国劳工阶层的失业情况。换句话说,奥巴马对美国劳工阶层失业的解决方法,是希望美国人少买中国商品。专家观点: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值得肯定奥巴马本人虽然在竞选中,不时对中国发出一点批评,但9月22号他在《中国商业周刊》发表的《关于对华政策》的文章中,总体的政策姿态是非常积极的。这篇文章有三点值得肯定的观点:1、承认中国的重要性。2、认识到中国的复杂性。3、确定其政策目标是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不能简单用保护主义形容奥巴马的经济政策有经济学家称,奥巴马的经济政策趋向保护主义,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陶文钊教授认为,一个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不能简单用经济学上的名词去概括的。奥巴马在竞选中透露了一些他的经济政策,比如给穷人减税,提出能源自给等。但是这远非全部。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是由一整套方案构成的。奥巴马当选后,肯定会召集美国一流的经济学家,一同研究出一整套的经济政策。奥巴马对华态度理性务实并不否认各个总统候选人的中国观会有所不同,但是美国朝野上下的共识却非常清晰: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崛起和繁荣强大是不可忽视的事实,所有候选人也都曾提及美中关系是21世纪美国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国读者可能会认为,有些美国总统对华强硬,有些比较友好。这其实是个误区。美国总统中国观的建立是一个长时期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他对中国的个人感情的转变,但更为重要的则是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中美双方都应当从新的全球化环境下把握两国的战略关系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方面具有越来越多的共同战略利益,当前全球经济所出现的调整,可以说是全球经济从剧烈的失衡重新寻找新的平衡点的过程,在这种动荡的寻找平衡点的过程中,中国和美国都深深涉及其中,只有保持良好的战略合作,才真正从长期内有利于双方的战略利益。主要就是这些了!参考资料: http://news.sohu.com/20081107/n260497288.shtml
⑶ 奥巴马与中国的关系
1希望与中国展开全方位合作 从伊拉克战争、防止核武器扩散、改善美国国际形象等方面来说,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与布什相比,可谓千差万别。只有在中国问题上,奥巴马将在很大程度上延续布什政府政策,继续与中国展开全方位合作。 奥巴马身边不乏经验丰富的“知华派”,必将推动新一届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上,向着理性、积极的方向发展。奥巴马已经明确表态,当选后将继续与中国在环保、能源合作等方面保持对话。
2双方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会进一步发展 中美关系必定会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一再强调中美两国有共同利益,主张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在对台问题上,民主党一贯主张一个中国原则,主张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奥巴马也提出将反对将美国就业机会大量输出到中国,反对中国在汇率方面的政策,也许在他当选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会增多。但是由于双方之前的合作关系已经非常深厚,上述的问题只是小小的担忧。在目前的国际大背景下,奥巴马一定会致力于建立中美双方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
阻碍作用: 1奥巴马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加大中美贸易压力 分析奥巴马的贸易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表示出了一个担忧。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中,更注重创造国内就业机会的重要性,也就是说,鼓励大企业从向外投资转到向内创造工作机会,时教授认为,这个政策其实有着比较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在竞选中奥巴马经常发表这样的言论,认为美国的就业机会都让外国人占去了,大财团也都到国外投资给别国的人民创造就业机会,这就说明他上台之后的政策是要趋于保护主义的。”时教授说,“如果奥巴马当选,极有可能新政府会把美国已经在国外的投资和所提供的工作机会通过某种方式减少或者收回去。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有些报道表明一些亚洲人对奥巴马是有看法和担忧的。 竞选过程中,奥巴马自己一直提出他也是支持自由贸易的,但是言谈举止和他的利益集团的背景来看,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还是存在的,这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
2指责中国操纵汇率 美国总统大选进入倒数,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言辞日益尖锐。民主党人奥巴马把焦点集中在经济问题上,继续打“中国牌”,指称中国对美国贸易的巨大顺差与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有直接关系。 据《大公报》报道,奥巴马是在29日公布的一封信函里做出上述评论的。他说:中国必须改变其政策(包括汇率政策),以便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更多依靠国内本土需求的增长。 奥巴马的这封信是写给美国全国纺织业组织理事会的。他表示,自己会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国改变,他还表示:“如若当选,我将协助确保中国的进口商品不会违反适用的法律和条约。我支持贝里修订案的要求:国防部只采购在美国制造的纺织品。我亦支持将‘纱后规则’(yarn forward rule)纳入自由贸易条约。”
3期待中国减少出口 希望美国人少买中国商品 奥巴马认为,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贸易,他虽然欢迎和中国贸易,但前提是中国遵守规则,在世界均衡发展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他建议中国发展内需,提高内需占GDP比重。这项建议实际上是要求中国出口占GDP比重降低,也就是减低对美国出口,以改善美国劳工阶层的失业情况。换句话说,奥巴马对美国劳工阶层失业的解决方法,是希望美国人少买中国商品。 专家观点: 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值得肯定 奥巴马本人虽然在竞选中,不时对中国发出一点批评,但9月22号他在《中国商业周刊》发表的《关于对华政策》的文章中,总体的政策姿态是非常积极的。这篇文章有三点值得肯定的观点:1、承认中国的重要性。2、认识到中国的复杂性。3、确定其政策目标是寻求与中国的合作。 不能简单用保护主义形容奥巴马的经济政策
⑷ 奥巴马以什么政策看中国经济
全球经济显然到了一个需要“改变”的时分,在昨日奥巴马当选之日,全球股市迎来大幅上涨,欢迎这位以“改变”作为参选口号的新总统。由于这次总统竞选,美国对华政策相比往年,并不是双方争论的焦点,因此奥巴马的对华经济政策“仍是雾里看花。”“目前,除美国的极端保守主义者之外,美国朝野都一致认为,美国政府现行的对华政策是明智的,这一政策应继续下去。这也是奥巴马的看法。”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周琪表示。不过也有人表示,由于奥巴马和工会的密切关系,贸易保护政策可能在他任内会有一定的抬头。贸易保护有可能抬头在奥巴马的参选过程中,他曾零星地批评过中国的贸易措施,指责中国“倾销商品到我们的市场”,侵犯知识产权,操纵货币。在选战中,他也明确表示:“中国崛起势不可挡,他们既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朋友。在不少人眼中,奥巴马似乎是位保守主义者,他果真会给过去几年发展密切的中美经济往来带来“改变”吗?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战打响之初,所有的民主党候选人,都明确地表示了贸易保护主义立场。而国内在众多行业,很多人甚至把2008视为中美贸易摩擦年。奥巴马也曾经提出,对中国进口商品进行监控,并建立更快的倾销反应机制,两位候选人在大选期间虽然都没有将中美对外贸易作为重点,但白宫的议事日程中,将无法回避这个问题,特别是在中国一系列纺织品配额,明年1月1日到期之后,业内游说组织将对政府施压,要求制定更严格的纺织品配额或者更严格的监管,这是否会给中美贸易带来阴影?不能说这种担心毫无道理。由于民主党同工会的密切关系,以及工会在大选中对奥巴马给予的巨大支持,奥巴马一定会倾听工会的意见,也会比共和党政府更加强调劳工权利。而过去在中美贸易中,对中方最大的阻碍就是工会。人大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时殷弘就表示,“我个人比较担心的是奥巴马的民主党在贸易问题上相对比较多的保护主义态度,无论是和共和党相比,还是和布什总统之后已经失败的竞选人麦凯恩的保护主义态度相比。”虽然在贸易领域,奥巴马对中美贸易政策的表态让人不放心;但在参选过程中,奥巴马也曾说过,“希望保持中美之间的协商、合作的关系,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此外,由于中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使得美国普罗大众享受了极大的实惠,扭转这种局面的可能性不大。经贸摩擦要看具体政策具体来说,在某些领域,可能会有调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认为,奥巴马作为美国的领导人,执政以后,也还会在这个问题的大方向上主张自由贸易,只不过在具体的政策上,只是针对某一些商品或者某一个国家采取一些特殊的做法,就像克林顿时期更强调“公平贸易”。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共有5次。这一时期,随着中美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每逢大选,两党总统候选人就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各种问题表态已成常态。由于中国对美国存在巨大贸易顺差,因此,发表颇具贸易保护色彩的言论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尽管清华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孙哲对奥巴马当选后可能引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表示担心,但他也同时认为,奥巴马当选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不是来自政策方面的调整,而是来自美国市场的恢复,如果在奥巴马的努力下美国市场消费和消费者信心得到恢复,中国的外贸出口增幅也将恢复。“目前有关奥巴马不支持美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消息,表明其有保护主义倾向,但不仅只针对中国,对其他国家同样严厉;一方面,我们可看作是他的竞选语言,另一方面市场有相容理论,如果美国公司的规模扩大,市场扩张,对于海外的投资同样也会增加,政策的调整职能延缓而阻挡不了这一市场潮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李庆四也表示,中国在做判断时需要注意的是,奥巴马当前的很多话语可能只是为争取中下层选民而说,当他真正走上总统宝座之后,政策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施。李庆四说:“过于严厉的贸易保护政策不利于美国整体经济发展,从以往的经验看,美国总统上台后其政策都有由‘端点’走向中间的趋势,争取中间选民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肯定离不开中国的帮助。”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奥巴马本人并没太多管理经济的背景,对于贸易也不很在行,林宏宇教授表示,要判断奥巴马的政策趋势,需要观察其执政团队的情况,未来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奥巴马将挑选阁员,对中国经济影响密切的阁员职
⑸ 奥巴马为什么想让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人民会造成什么影响
因为他想让中国来帮他分担金融危机。人民币一旦升值,中国在美商品竞争力大大减小,相反美国商品在中国竞争力增加。这些是有助于在金融危机中的美国。而且中国拥有美国近9000亿美元的国债,一旦人民币升值,国债缩水相当大。另外国际热钱涌入中国,一旦人民币升值他们又可以卷走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
⑹ 奥巴马上台之后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战略政策是什么
亚太再平衡战略。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11月提出“转向亚洲”战略,美政府开始从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撤出,同时寻求外交政策新亮点。奥巴马团队执政以来,美国政府在“巧实力”的概念下调整了战略选择,决定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
在2012年6月3日闭幕的本年度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防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
2009年2月27日,奥巴马宣布了美国将从伊拉克撤军的计划。奥巴马的撤军计划包括:在2010年8月31日前,从伊拉克撤离大部分军队,结束作战任务,留下3.5万至5万兵力,负责支持伊拉克政府及其安全部队的军事行动,在2011年底前撤回全部剩余部队。
2010年5月27日,美国白宫发布了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奥巴马在该报告中将军事作为外交努力无效情况下的最后手段。与其前任布什的以单边主义为基调的安全战略相比,奥巴马的新战略具有多边主义色彩。
⑺ 奥巴马来中国干什么
奥巴马访华具体时间: 新任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22日在北京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11月中旬首次访华。 洪博培在当日举行的记者会上说:“奥巴马总统11月中旬访问中国时,将与中国领导人会晤。我相信,到今年末,两国关系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牢固。” 洪博培说,今年是 美中关系的重要一年。年初两国庆祝了建交30周年,不久中国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11月两国元首将在北京会晤。他说,他大使任内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奠定本地区和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期待帮助美中两国超越分歧、困难和挑战,造福两国人民,致力于共同的和平与安全。他表示,期望美中两国加强在气候变化、新能源、地区安全、全球经济等方面的合作。 洪博培今年5月16日被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担任美国新一任驻华大使,接替已于今年1月离任的克拉克·雷德。本月7日,美国参议院正式批准这一提名。洪博培于21日夜晚携家人抵达北京,就任第七任美国驻华大使。 网友质疑奥巴马访华之目的: 不过,与韩日媒体的醋意相比,中国网民对奥巴马访华热情并不高。截至9日上午7点,环球网进行的调查显示,大约86%(8100票)的网友“不期待”或“无所谓”奥巴马访华。有网友写道:“中华民族是好客的民族,如果奥巴马是带着友好和善意而来,我们当然欢迎!若是访华之后转身接见民族分裂分子达赖,我们哪儿来那个期待、欢迎的心情呢?” 还有一些网友质疑奥巴马访华的目的:“他又不是来还债的,他来的目的不是朝鲜,就是伊朗,要不就是让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我总觉得他现在不见达赖是为了来中国要钱要支持,等达到目的之后他会立刻翻脸。” 环球网的调查也显示,近50%网友(4676票)担心奥巴马此行将给人民币升值施压,还有约33%(3146票)的网友认为,奥巴马访华将就继续增持美国债问题对华施压。 有网友激烈地表示担心奥巴马“来了又想让中国出钱”,并且最终又“拿我们的钱支持达赖”,也有网友写道:“没啥可期待的,又是一顿忽悠,然后让中国负责任,自己回国继续搞保护主义。” 也有网民表示“欢迎奥巴马访华”,“希望中美友好相处”。还有网民写道:“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不但有尖端的科学技术,而且地大物博,中国应该好好同美国交流……但我们永远不能被美国牵制!!” 世界舆论则认为,奥巴马对此次亚洲之行尤其是中国之行非常重视。韩国《国民日报》报道称,奥巴马同中日韩三国首脑要讨论的议题很多,特别是和中国“实际上要讨论全球的所有问题”。报道还称,奥巴马本周初没有会见达赖喇嘛,而是将其推迟到12月,“从侧面证明奥巴马在意中国”。韩国《先驱经济报》发表社论称,奥巴马此次访华“将有很多话要说”,因为中国已经成了让人们随时联想起“G2”的强者,甚至在动摇美元的地位。
⑻ 奥巴马的上任对中国经济有什么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析奥巴马当选后对中国影响 三机遇三挑战 奥巴马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二晚间轻松击败共和党竞争对手麦凯恩,成功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并成为美国历史首位黑人总统。 奥巴马曾经说过:“我和中国特别有缘,是华人的姻亲。我有一个华裔血统的侄女……我的妹夫吴加儒是在加拿大出生的华裔,现在有美国国籍。”奥巴马的同父异母妹妹玛亚出生于雅加达,有一半印尼血统。吴加儒的父母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 在对华政策上,这位新任美国总统倾向于同中国建立长期、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关系。主张深化美中经济安全和全球政策问题方面的高层对话,加强两国环保和军事交流。由此可以预见的是,奥巴马的当选会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良好契机。 然而在贸易往来、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又让人担忧。那么这位同中国“特别有缘”的美国总统上台之后,究竟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 推动作用: 希望与中国展开全方位合作 从伊拉克战争、防止核武器扩散、改善美国国际形象等方面来说,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与布什相比,可谓千差万别。只有在中国问题上,奥巴马将在很大程度上延续布什政府政策,继续与中国展开全方位合作。 奥巴马身边不乏经验丰富的“知华派”,必将推动新一届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上,向着理性、积极的方向发展。奥巴马已经明确表态,当选后将继续与中国在环保、能源合作等方面保持对话。 双方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会进一步发展 中美关系必定会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一再强调中美两国有共同利益,主张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在对台问题上,民主党一贯主张一个中国原则,主张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奥巴马也提出将反对将美国就业机会大量输出到中国,反对中国在汇率方面的政策,也许在他当选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会增多。但是由于双方之前的合作关系已经非常深厚,上述的问题只是小小的担忧。在目前的国际大背景下,奥巴马一定会致力于建立中美双方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 奥巴马当选消息推高美股 或定A股四年走势 美国大选的结果左右着这个全球经济头号强国的走向,并决定美股和全球股市在未来四年的走势。纽约股市4日创出24年来美国大选日最大涨幅,三大指数涨幅全部超过3%,道琼斯指数上涨超过300点。 追随美股涨势,亚太股市周三早盘走高。日本股市日经股指早盘上涨2.82%,收盘报于9371.67点;韩国首尔综合指数大涨4.97%。 在早市未收盘股市中,中国沪深股市涨幅近3%,香港股市恒生指数上涨4.84%;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涨1.80%,台湾加权指数涨1.10%。 阻碍作用: 奥巴马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加大中美贸易压力 分析奥巴马的贸易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表示出了一个担忧。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中,更注重创造国内就业机会的重要性,也就是说,鼓励大企业从向外投资转到向内创造工作机会,时教授认为,这个政策其实有着比较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在竞选中奥巴马经常发表这样的言论,认为美国的就业机会都让外国人占去了,大财团也都到国外投资给别国的人民创造就业机会,这就说明他上台之后的政策是要趋于保护主义的。”时教授说,“如果奥巴马当选,极有可能新政府会把美国已经在国外的投资和所提供的工作机会通过某种方式减少或者收回去。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有些报道表明一些亚洲人对奥巴马是有看法和担忧的。 竞选过程中,奥巴马自己一直提出他也是支持自由贸易的,但是言谈举止和他的利益集团的背景来看,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还是存在的,这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 指责中国操纵汇率 美国总统大选进入倒数,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言辞日益尖锐。民主党人奥巴马把焦点集中在经济问题上,继续打“中国牌”,指称中国对美国贸易的巨大顺差与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有直接关系。 据《大公报》报道,奥巴马是在29日公布的一封信函里做出上述评论的。他说:中国必须改变其政策(包括汇率政策),以便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更多依靠国内本土需求的增长。 奥巴马的这封信是写给美国全国纺织业组织理事会的。他表示,自己会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国改变,他还表示:“如若当选,我将协助确保中国的进口商品不会违反适用的法律和条约。我支持贝里修订案的要求:国防部只采购在美国制造的纺织品。我亦支持将‘纱后规则’(yarn forward rule)纳入自由贸易条约。” 期待中国减少出口 希望美国人少买中国商品 奥巴马认为,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贸易,他虽然欢迎和中国贸易,但前提是中国遵守规则,在世界均衡发展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他建议中国发展内需,提高内需占GDP比重。这项建议实际上是要求中国出口占GDP比重降低,也就是减低对美国出口,以改善美国劳工阶层的失业情况。换句话说,奥巴马对美国劳工阶层失业的解决方法,是希望美国人少买中国商品。 专家观点: 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值得肯定 奥巴马本人虽然在竞选中,不时对中国发出一点批评,但9月22号他在《中国商业周刊》发表的《关于对华政策》的文章中,总体的政策姿态是非常积极的。这篇文章有三点值得肯定的观点:1、承认中国的重要性。2、认识到中国的复杂性。3、确定其政策目标是寻求与中国的合作。 不能简单用保护主义形容奥巴马的经济政策 有经济学家称,奥巴马的经济政策趋向保护主义,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陶文钊教授认为,一个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不能简单用经济学上的名词去概括的。奥巴马在竞选中透露了一些他的经济政策,比如给穷人减税,提出能源自给等。但是这远非全部。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是由一整套方案构成的。奥巴马当选后,肯定会召集美国一流的经济学家,一同研究出一整套的经济政策。 奥巴马对华态度理性务实 并不否认各个总统候选人的中国观会有所不同,但是美国朝野上下的共识却非常清晰: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崛起和繁荣强大是不可忽视的事实,所有候选人也都曾提及美中关系是21世纪美国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国读者可能会认为,有些美国总统对华强硬,有些比较友好。这其实是个误区。美国总统中国观的建立是一个长时期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他对中国的个人感情的转变,但更为重要的则是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中美双方都应当从新的全球化环境下把握两国的战略关系 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方面具有越来越多的共同战略利益,当前全球经济所出现的调整,可以说是全球经济从剧烈的失衡重新寻找新的平衡点的过程,在这种动荡的寻找平衡点的过程中,中国和美国都深深涉及其中,只有保持良好的战略合作,才真正从长期内有利于双方的战略利益。主要就是这些了!参考资料: http://news.sohu.com/20081107/n260497288.shtml
⑼ 奥巴马对中国怎么样
个人认为:奥巴马上任之初,就主张从阿富汗、伊拉克撤军,转移战略中心,重返亚太。实际上对美国而言这个思路是没问题的。如果按照这个思路下去,我相信美国的处境会好不少。但是奥巴马是个沉不住气的人,他看到阿拉伯世界似乎有变动的趋向,立即去支持阿拉伯之春,打着民主旗号借助教派斗争去扩张西方势力,结果在叙利亚遭遇久攻不下。此时奥巴马偏偏不坚决,最后还是普京搞了个销毁化武让奥黑有台阶下,最后叙利亚政府军逐渐控制住局面。这还没完,美国横加干涉中东,如今终于搞出了ISIS,让奥巴马不得不在中东趟入浑水,进退维谷。
而乌克兰危机就更是美国的一大战略失误。奥巴马显然没有意识到最重要的两点:一是乌克兰是俄罗斯作为大国存在的战略基石,保住乌克兰对俄罗斯来说就是背水一战,二是俄罗斯目前依然是个强大的国家,在乌克兰、黑海更是占据明显的力量优势。奥巴马见乌克兰国内有变,以为可以就此向东推进直插俄罗斯心脏,没想到把一个最擅长背水一战的强国逼到了背水一战的境地,结果仍然是遭遇久攻不下,而且关键时刻又服软,让西方在乌克兰形势不妙,还被普京抢光了风头。
奥巴马分别在中东和乌克兰沉不住气,又不肯坚决战斗,导致了他把持久战线拉得过长,反而忽视了重返亚太这一重点,只能借助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在第一岛链跟中国闹闹,自己也不肯给多少支援,嘴巴上含含糊糊,既怕让盟友不高兴,又怕让中国得势,得不到什么实质的效果。可以预见的结果就是中国进一步坐大,威胁美帝。
总的来说,奥巴马既不懂得集中力量的道理,也没有一往直前的坚决,亦不能抓住重点。他往往看到机会便沉不住气,挑起事端,却又在事端进程中不够坚决,唯唯诺诺,最后搞得事态拖延并恶化,战线不断;拉长。而对于关键事物,他缺乏敏感、不按计划办事,以小误大。希望对你有帮助!!!!
⑽ 怎么看待奥巴马对中国的政策
在对华政策上,这位新任美国总统倾向于同中国建立长期、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关系。主张深化美中经济安全和全球政策问题方面的高层对话,加强两国环保和军事交流。由此可以预见的是,奥巴马的当选会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良好契机。 然而在贸易往来、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又让人担忧。那么这位同中国“特别有缘”的美国总统上台之后,究竟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 推动作用: 希望与中国展开全方位合作 从伊拉克战争、防止核武器扩散、改善美国国际形象等方面来说,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与布什相比,可谓千差万别。只有在中国问题上,奥巴马将在很大程度上延续布什政府政策,继续与中国展开全方位合作。 奥巴马身边不乏经验丰富的“知华派”,必将推动新一届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上,向着理性、积极的方向发展。奥巴马已经明确表态,当选后将继续与中国在环保、能源合作等方面保持对话。 双方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会进一步发展 中美关系必定会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一再强调中美两国有共同利益,主张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在对台问题上,民主党一贯主张一个中国原则,主张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奥巴马也提出将反对将美国就业机会大量输出到中国,反对中国在汇率方面的政策,也许在他当选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会增多。但是由于双方之前的合作关系已经非常深厚,上述的问题只是小小的担忧。在目前的国际大背景下,奥巴马一定会致力于建立中美双方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 奥巴马当选消息推高美股 或定A股四年走势 美国大选的结果左右着这个全球经济头号强国的走向,并决定美股和全球股市在未来四年的走势。纽约股市4日创出24年来美国大选日最大涨幅,三大指数涨幅全部超过3%,道琼斯指数上涨超过300点。 追随美股涨势,亚太股市周三早盘走高。日本股市日经股指早盘上涨2.82%,收盘报于9371.67点;韩国首尔综合指数大涨4.97%。 在早市未收盘股市中,中国沪深股市涨幅近3%,香港股市恒生指数上涨4.84%;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涨1.80%,台湾加权指数涨1.10%。 阻碍作用: 奥巴马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加大中美贸易压力 分析奥巴马的贸易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表示出了一个担忧。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中,更注重创造国内就业机会的重要性,也就是说,鼓励大企业从向外投资转到向内创造工作机会,时教授认为,这个政策其实有着比较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在竞选中奥巴马经常发表这样的言论,认为美国的就业机会都让外国人占去了,大财团也都到国外投资给别国的人民创造就业机会,这就说明他上台之后的政策是要趋于保护主义的。”时教授说,“如果奥巴马当选,极有可能新政府会把美国已经在国外的投资和所提供的工作机会通过某种方式减少或者收回去。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有些报道表明一些亚洲人对奥巴马是有看法和担忧的。 竞选过程中,奥巴马自己一直提出他也是支持自由贸易的,但是言谈举止和他的利益集团的背景来看,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还是存在的,这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 指责中国操纵汇率 美国总统大选进入倒数,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言辞日益尖锐。民主党人奥巴马把焦点集中在经济问题上,继续打“中国牌”,指称中国对美国贸易的巨大顺差与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有直接关系。 据《大公报》报道,奥巴马是在29日公布的一封信函里做出上述评论的。他说:中国必须改变其政策(包括汇率政策),以便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更多依靠国内本土需求的增长。 奥巴马的这封信是写给美国全国纺织业组织理事会的。他表示,自己会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国改变,他还表示:“如若当选,我将协助确保中国的进口商品不会违反适用的法律和条约。我支持贝里修订案的要求:国防部只采购在美国制造的纺织品。我亦支持将‘纱后规则’(yarn forward rule)纳入自由贸易条约。” 期待中国减少出口 希望美国人少买中国商品 奥巴马认为,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贸易,他虽然欢迎和中国贸易,但前提是中国遵守规则,在世界均衡发展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他建议中国发展内需,提高内需占GDP比重。这项建议实际上是要求中国出口占GDP比重降低,也就是减低对美国出口,以改善美国劳工阶层的失业情况。换句话说,奥巴马对美国劳工阶层失业的解决方法,是希望美国人少买中国商品。 专家观点: 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值得肯定 奥巴马本人虽然在竞选中,不时对中国发出一点批评,但9月22号他在《中国商业周刊》发表的《关于对华政策》的文章中,总体的政策姿态是非常积极的。这篇文章有三点值得肯定的观点:1、承认中国的重要性。2、认识到中国的复杂性。3、确定其政策目标是寻求与中国的合作。 不能简单用保护主义形容奥巴马的经济政策 有经济学家称,奥巴马的经济政策趋向保护主义,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陶文钊教授认为,一个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不能简单用经济学上的名词去概括的。奥巴马在竞选中透露了一些他的经济政策,比如给穷人减税,提出能源自给等。但是这远非全部。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是由一整套方案构成的。奥巴马当选后,肯定会召集美国一流的经济学家,一同研究出一整套的经济政策。 奥巴马对华态度理性务实 并不否认各个总统候选人的中国观会有所不同,但是美国朝野上下的共识却非常清晰: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崛起和繁荣强大是不可忽视的事实,所有候选人也都曾提及美中关系是21世纪美国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国读者可能会认为,有些美国总统对华强硬,有些比较友好。这其实是个误区。美国总统中国观的建立是一个长时期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他对中国的个人感情的转变,但更为重要的则是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中美双方都应当从新的全球化环境下把握两国的战略关系 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方面具有越来越多的共同战略利益,当前全球经济所出现的调整,可以说是全球经济从剧烈的失衡重新寻找新的平衡点的过程,在这种动荡的寻找平衡点的过程中,中国和美国都深深涉及其中,只有保持良好的战略合作,才真正从长期内有利于双方的战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