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投资占gdp比重数据

投资占gdp比重数据

发布时间:2021-06-03 10:15:18

❶ 中国投资占GDP比重

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记者刘铮、刘羊旸)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5日宣布,初步核算显示,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2006年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价格涨幅较低、群众受惠较多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谢伏瞻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这样,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平台上加速。2003年的增长率为10.0%,2004年为10.1%,2005年为10.4%。 “2006年,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谢伏瞻说。 初步核算显示,2006年四个季度的全国GDP增速分别为10.4%、11.5%、10.6%和10.4%,在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下,经济运行总体比较平稳。 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全年产量超过49000万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实现利润增长31.0%。 投资增幅回落,消费增速加快。2006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0%,增速比上年回落2.0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3.8%;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 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加速增长。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7.4%,增幅均比上年加快。 谢伏瞻同时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包括农业基础仍然脆弱,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投资消费关系不合理,国际收支不平衡和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仍比较突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任务仍十分艰巨。 “展望2007年,总的看,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仍占主导地位。2007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谢伏瞻表示。

❷ 怎么理解 投资占GDP 的比重过高,消费需求的增长就受到影响

我们从GDP的计算公式:GDP=C+I+G+(X-M) ,(其中C是消费,I 是国内投资,G是政府购买,X是出口,M是进口)可以看出,当GDP一定时,等式右边的各项是此消彼长的,假定后两项不变,则前两项中的"I“增加,"C”就必然减小。也就是说:给予人们消费支出的钱(收入)被投资支出(或曰储蓄)挤占啦,即个人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减小啦,消费需求必然就受到了限制。
换句话说,投资必须适应消费需求的增长。当消费需求增长时,投资也要相应的增长,否则就会有供不应求的现象,就会导致物价上涨。但是投资如果过大,挤占了应该用于消费的那部分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不但不能够增长,还会因为生产过剩而把投资需求拉低下来,是得不偿失的。

❸ 中国投资占gdp多少

2011年,中国现价GDP总量为458217.58亿元,同比增长15.1%;可比价GDP总量为154573.70亿元,同比增长9.5%;GDP平减指数为296.44(1990=100),比上年上涨5.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20日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2011.09版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比上年增长9.5%,按本币计算GDP总量为458217.58亿元,按美元计算为69884.70亿美元,年均汇率为1美元折合6.5568元人民币。 《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1年,中国现价GDP总量为458217.58亿元,同比增长15.1%;可比价GDP总量为154573.70亿元,同比增长9.5%;GDP平减指数为296.44(1990=100),比上年上涨5.2%。 IMF预测,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率为每美元折合6.5568元人民币,比上年的6.7704升值3.3%。以此计算,2011年中国按美元计价的现价GDP规模为69884.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9%。 IMF推算,2011年中国年中人口数为134812.1万人,比上年增加670.7万人。以此计算,2011年中国人均现价GDP为33989元,折合5184美元;人均实际GDP为11466元,同比增长8.9%。 IMF估算,2011年中国PPP GDP规模为113162.24亿国际元,比2010年增加11963.28亿国际元,增长11.8%。人均PPP GDP为8394国际元,比2010年增加850国际元,增长11.3%。2011年中国PPP GDP占世界的比重由上年的13.6%提高到14.4%,上升了0.8个百分点。人民币对国际元的比率从上年的3.933贬值至4.049。 IMF预测,2011年中国总投资占GDP的比例将达48.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国民总储蓄占GDP的比重达53.8%,提高0.4个百分点。 IMF还预测,2011年中国CPI年均上涨5.5%,比上年扩大2.2个百分点,其中年末CPI涨幅将回落到5.1%,比上年同期扩大0.4个百分点。 IMF预测,2011年中国货物和服务出口总值将增长15.6%,其中货物出口增长15.6%,均比上年回落8.6个百分点;中国货物和服务进口总值将增长16.5%,其中货物进口增长16.5%,分别比上年回落3.3个和5.5个百分点。 IMF预测,2011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2267.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6%;石油出口量将达274.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6%。 IMF预测,2011年中国公共财政收入将达95612.02亿元,同比增长18.0%,占GDP的比重将达20.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将达102806.85亿元,同比增长13.9%,占GDP的比重为22.4%,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财政赤字7194.8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6%,比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 IMF预计,2011年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将达3605.36亿美元,比上年的3053.00亿美元增长18.1%,占GDP的比重为5.2%,与上年基本持平。

❹ 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占gdp的比重是多少或者说比重达到多少为好

这个没有一个统抄一的标准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这个话题其实很好玩的.要写可以写成一篇万把字的论文是很轻松的.好吧我这样跟你说.既然来了就给你个我觉得可以称得上是答案 的回答给你吧.总的说起来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内需.和出口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以上三者的关系“以投资带动消费促进出口”而你说的固定投资一般由政府主导.因其产生回报效率低收回成本时间长个人投资者是不愿投入的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个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而一条公路或者铁路或者下水道的寿命几乎对于个人来说是无限的.而固定投资的效率和社会效益会因为种种原因.这个原因太多成因也复杂这里就不一一论述而达不到当初投资时的预测的回报率.有些因为时过境迁甚至出现负影响.所以在国外一些比较发达的经济体对待固定投资都是比较谨慎的.当然国情不同所以采用的方式也就不同,在相对快速的环境里对今后的要求就不能达到精耕细作的效果.好吧.我的回答就是这样

❺ 2019年政府投资占GDP支出法多少比率

2019年的政府投资占到了GDP的60%多,这个比例还是非常多的,我们大有发展潜力。

❻ 哪里可以查到,投资、出口、消费占中国GDP比重的数据

《中国统计年鉴2008》
http://www.sei.gov.cn/hgjj/yearbook/2008/indexCh.htm

在第一章《综合》中的1-2节中有详细数据

❼ 中国2008投资 占gdp 比重

08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1.5%

❽ 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如何计算

把国家固定投资的那笔钱数统计出来,在把由这笔钱投资拉动的GDP数量算出来比一下就行了!

❾ 1979-2011中国和美国的消费和投资占GDP的比例(不知比例的话可以,把中美消费和投资的数据给我,谢谢)

中国的G D P――同消费一样――可能比报道的要高很多。摩根士丹利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2008年,中国的实际GDP大约比官方公布的数据要高出约30%,人均消费估计要高出80%。其他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家庭收入被低估了约20%至30%,因此,GDP实际上也比公布的数据要高很多。大体上,GDP可能要比官方数据高出10%至15%,实际的消费占G DP比例可能为4 0%至4 5%,而投资占G D P的比例可能是3 5%至40%。
更加重视政府开支
在过去20年里,中国官方的消费占GDP比例从50%降至35%,下降了15个百分点。同期,类似的三个经济体―――日本、台湾和韩国的这一比例下降了20至40个百分点,其间,它们实现了快速工业化。
使中国如今非凡发展的不是其消费占GDP比例下降的幅度,而是绝对值。中国的这个比例目前比其他国家要低15至20个百分点。
数据有缺陷只是造成这种差距的部分原因,但无可否认,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的政策。大的房地产企业和工业企业都归国家所有,因此这些资产产生的收益主要使地方当局和国企受益,并不惠及普通家庭。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指出,在中国,投资收益及政府转移性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不到1 0%,在其他国家,这个比例为20%至30%。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作出有关中国经济即将崩盘的预测,证据不可靠。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很脆弱,其中有很多原因,但这并不是其中之一。
二是,应该更加重视政府开支的作用。经济学家通常依据消费和投资来得出结论,但他们应当看看这个国家的转移支付制度如何,以及怎样提供最终成为居民消费的服务。
从理论上来看,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补充居民消费的那部分公共社会开支的比例应该更大。不过,现实情况是,中国的公共社会开支和政府转移性支出占G DP的比例远远低于人们期望的正常水平,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中的社会主义部分的收益没有惠及中国普通家庭。除非中国增加福利开支,政府放弃这些国有资产,不然的话,消费占GDP的比例不大可能提高到与其他国家一样的水平。

❿ 我国基础产业投资占gdp的比重

中国第一、第二、
比重分别是15%、52%、33%,而世界平均是5%、31%、64%。

*可以这么说,低收入国家的

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第二和

所占的比重很小;第二,中下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

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而经二和
在国内
中所占的比重则很大;第三,高收入国家的
在国内
中所占的比重更小,
相对
则更小些,第三产业在国内
中所占的比重则达到更高程度。。(低收入国家指1993年人均GNP在195美元及以下国家。
指1993年人均GNP在195美元以上和8626美元以下的国家。中下等收入和中上等收入国家按1993年人均GNP2185美元进行划分。高收入国家指1993年人均收入GNP在8626美元以上的国家。)

我国
的发展情况,目前,它正介于低收于国家和中等国家之间,即仍然存在着农业基础薄弱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认识并体会到:理解掌握
与国人生产总值的要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
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通常可以通过它们在
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来表示,而

中的比重能够在整体上反映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大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
的发展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首先要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和对外某此更高层次的
的需求,只有第一、
发展了,农业和工业的
提高了,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
,才可能有从力、物力、财力去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当第一、第二产业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工业化、社会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一、第二产业也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和劳动者第一、第二产业的进步(板书)

因为,没有商业、金融、保险、信息、咨询、
等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即取决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程度,又在某种意义上制约着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因此,处理好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逐步形成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合理结构,才能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阅读全文

与投资占gdp比重数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州鑫元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21
黄金价格近几年变化 浏览:828
2019个人消费贷款怎么贷 浏览:261
车子贷款网 浏览:448
个人如何开立期货期权账户吗 浏览:251
亮亮视野融资 浏览:190
理财手机银行 浏览:705
米庄理财大吗 浏览:571
信托疫情建议 浏览:348
年年有鱼理财 浏览:745
股指期货当月IC 浏览:870
天天基金开户手机号 浏览:943
融资花没了 浏览:159
a轮融资属于什么融资 浏览:225
河北燕郊银行贷款公司 浏览:587
广西防城港市贷款 浏览:475
期货交易的指令 浏览:679
公积金贷款可以贷几成 浏览:606
外汇cctv 浏览:819
期货大宗商品为什么会停盘 浏览: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