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华夏基金和华夏银行有什么联系,现在还能买华夏基金吗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4月9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全国性基金内管理公司之一容。旗下管理的基金为人称华夏系基金,公司目前管理着2只封闭式基金、14只开放式基金、1只亚洲债券基金和多个全国社保基金。
买基金其实是华夏系基金之一需要认真筛选才是。
华夏银行成立于1992年10月,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② 华夏基金还可靠吗
华夏基金高管人士变动几乎对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没什么影响。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还内是王亚伟的华容夏大盘和华夏策略,估计正常情况新任基金经理很难复制王亚伟的业绩,如果你有这两只基金,不放至少部分赎回落袋为安,华夏沪深300为被动跟踪指数,这类基金和基金公司运作和基金经理水平关联较小。至于对其他偏股型主动管理基金如华夏优势是否有影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
至于你的持基策略,我个人觉得可以探讨,我觉得同一公司偏股型基金不宜超过2-3个。
一个是回避风险,避免集中持股的风险。再则目前很难有一家公司即使华夏,也很难把旗下产品都做得很优秀,大公司也有一塌糊涂的产品,比如广发排第六,去年多只产品垫底,小公司也有个把明星基金,这方面例子就太多了。
③ 怎么评价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周克平
基金经理周克平还是比较厉害的。目前他是花基金股票投资高级副总裁,也是科创研究先锋。
周克平毕业于半导体芯片专业本科,报修北大专攻金融,30岁成为全国前五的基金公司,也就是华夏基金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他通过勤奋深度的研究,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是国内科创研究领域的先锋领军人物,获得了300万持有人的信任。
目前,周克平的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具有两年的基金经理从业经验,偏股基金任职年化回报为71.04%,当然,因为基金经理周克平的基金经理从业时间相对不长,还属于新生代的基金经理,在加上这两年基金市场的收益效果好和本身的能力早就了这样的年化回报率,这也是非常不错的了。
投资理念上,周克平属于成长型的投资,选定好赛道好公司并长期持有,擅长新兴产业的投资,挖掘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龙头。
④ 关于华夏基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基金经理动向
2000 邹翔(中国第抄一批基金经理)离任,加盟中融基金,后加盟诺德基金,后出任申万巴黎投资总监
2001 葛基标离任,去向不明
2004 朱爱琳离任,去向不明
2004 王宁离任,加盟长盛基金
2004 江晖(华夏三剑客之一,中国第一批基金经理)离任,加盟工银基金任投资总监,后成立私募星石(中国著名私募之一)
2005 田擎离任,加盟建信基金
2006 蒋征离任,加盟海富通基金
2007 王志华离任,加盟美联融通资产任首席资产配置顾问
2007 石波(华夏三剑客之一,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2006年中国优选基金经理)离任,成立私募尚雅(中国著名私募之一)
2009 张益弛(明星基金经理)离任,成立私募远策
2009 颜正华离任,去向不明
2010 孙建冬(华夏二号人物)离任,成立私募鸿道
2010 张龙离任,去向不明
⑤ 华夏基金有哪些优秀人物
华夏基金公司最受瞩目的基金经理要数王亚伟了!
·1998年进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基金投资工作,先后任基金兴华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现任华夏成长基金经理、公司投资总监。证券从业经历9年。
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当的定力和修为,仅靠聪明才智是一定当不好基金经理的,更不可能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巨大的压力、无时不在的诱惑、偶然的满足、频繁的挫败、短暂的掌声和永远的遗憾,这就是新兴市场中一个基金经理必须面对的挑战。虽然经过了9年的发展,基金经理在中国仍意味着是一个流动频繁、缺乏代表人物的人群。不过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裁、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王亚伟却是例外。他为华夏基金服务9年,患难与共且一直没有离开基金经理的岗位,从基金兴华到华夏成长基金再到华夏大盘精选基金,他与华夏基金一起见证了中国股市和共同基金业的潮涨潮落、冷暖际遇,历久弥坚,基业常青。
36岁的王亚伟平和谦逊,文静敦厚。如果用去年以来股市中最受欢迎的饮料板块来形容,他没有茅台之烈,也没有张裕之雅,是一种“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境界,更像一杯清水,因为普通,所以不普通。王亚伟对记者说,一个好的基金经理要修炼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让自己的内心能保持清静,只有把“性格”、“品位”和“思想”这三重心门打造到一定境界,才能抵御住投资和人生中无处不在的致命诱惑。
性格决定成败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王亚伟从来不说自己在投资上的成功,在和记者的交流中他甚至都不愿意举一个成功的案例,相反他更多的是总结自己的失误,因为是否成功是由别人来评价,而失败的教训却只能由自己来总结。
不过王亚伟在投资上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他所管理过的三只基金均在华夏基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目前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去年总回报率达到了150%,截至1月18日,今年以来半个多月已实现净值增长率21.5%,在股票基金中排名第三。现在他还身兼华夏基金副总裁和投委会主席的职务,虽然主要精力在投资上,但副总裁的行政职务也是公司对他投资成绩认可的体现。
王亚伟分析自己在投资上的优势,除了方法之外,他更强调性格。稳重、坚定、善良、不怕困难的性格更多来自家庭的熏陶。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王亚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是父亲,父亲的耳濡目染与言传身教给王亚伟打下了非常好的知识功底。
一旦确立方向,就能心无旁婺,即使经过波折也要经受住考验坚定走下去。王亚伟说自己这种个性很大程度受了父亲的影响。在他大学毕业的那年,父亲被查出胃癌,但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治疗竟然战胜了病魔,现在仍然健康。这件事让王亚伟相信没有过不去的门槛,自己看准的事就不能轻易放弃和改变。这种性格在投资上也得到了体现。去年前三季度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净值增长率在全部股票型基金中遥遥领先,但由于他对人民币升值引发的银行地产股高估值的不同看法,虽然考虑到市场热点轮动的可能,但仍没有跟随市场热点在四季度及时补仓银行地产股,最终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在年度排名上未能延续上半年的冠军地位。对此王亚伟并不后悔,目前他仍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在牛市中应回避资产泡沫,坚定追求自己“安全边际之上的收益”。
谈及今后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王亚伟坦言他的兴趣还是在投资上。“做基金经理可能越做越好,追求职位可能很快会上升到你不适合的位置。”
品位决定价值
越是真理往往越是平常,越是深奥的道理往往表面看起来越简单。
如果问王亚伟他投资的秘诀是什么,他会告诉你“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听起来跟没说一样。
基金经理之间的区别在哪里?王亚伟认为主要是品位。“风险偏好就是基金经理的品位,不同的人选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最终在市场的表现也不一样”,王亚伟说他的投资品位和秘诀就是“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风险两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大家置身市场中对风险的认识却是不尽相同。什么是风险?什么时候是风险最低,在市场中基金经理的判断可能完全不同。在市场普遍追求流动性溢价的时候,王亚伟出于自己的风险观仍在为他的成长性溢价而耕耘不缀,从这一点上看王亚伟是一个成长投资的坚定拥趸者和高风险投资的顽固厌弃者。“不能因流动性溢价和牛市而降低了选股的标准”,由此可见王亚伟还是一个清高的“品位主义者”。这也许可以被认为是保守,但事实证明对于一个有长期规划的职业投资者来说,宁可保守也不需要激进。
在股市中有著名的“羊群效应”。当股价建立了向上的普遍心理预期,就会有更多的以前投资或者不投资股市的企业和股民加入股市,已在股市的企业及股民可能还会通过借贷调入更多资金,于是股价更加加快上涨,就像羊群向前奔跑,一些不跟着羊群跑的羊可能就会遭到践踏,因此即使是知道继续向前可能是灾难也不得不随大流奔跑,直到股市的泡沫破灭。
“我觉得在投资者中,‘羊群效应’确实是存在的,但我选股票可能是那种输时间不输钱的类型,我可能短时间买进去时买了一个高点,但是企业质地好,未来得成长性能够延续,那么经过一段时间我又能赚钱,追求一个长期安全。”
风险教育是在市场的轮回中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的。1999年是中国市场的一个大牛市,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在涨,大家都在疯狂入市,大举建仓,整个股票市场炙手可热。到2000年,在市场最高点,几乎所有人都看好股市的关键时候,王亚伟觉察到里面潜藏着的危机,断然决定大量减仓。这样,2000年底,股市开始回落时,他管理的基金兴华成功回避了股市下跌的风险。2001开始,中国股市进入了持续4年的熊市,兴华基金最后带给投资者的是19亿元的分红。
在对风险认识加深的同时,王亚伟在对有业绩增长支持的成长投资方面的思考也在逐年深入,他对成长本身的稳定性、持续性关注越来越高。王亚伟不认同他是一个投资上的老猎手的评价。因为目前即使是老猎手面对的这个市场与以往也是完全不同。有人民币升值的背景,有制度变革、有全流通、有人口红利,等等。与以前大家熟悉的中国股市有着太多的不同。在如此多的新问题面前,老猎手同样是小学生。
思想决定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在股市中最终将会被消灭。当记者问王亚伟如何在股市生存得更好的方法时,他强调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还是要形成一套能够体现自己风格的,能够适合自己运用的比较成熟的一套投资方法。你的投资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自己对市场本身的认识和把握上,而不是跟别人走,失去主见。你每时每刻都应想市场的风险在哪里,市场的机会在哪里?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结合自己的方法应对,始终从投资的角度上看问题。”
9年的“庖丁解牛”生涯,让王亚伟深刻体会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要想寻找未来的牛股,你必须要从目前充斥市场上的各种声音中冷静下来,独立思考。这是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你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过滤能力,才能抓住事情的关键,不然就会被淹没和迷失方向。” 王亚伟表示,“作为基金的管理人,投资者把钱交给你就是要你代替他去思考,你要是随波逐流,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就是没有做到尽职尽责。”
对于经过一年大涨后继续狂飙的A股市场,我们很想听到王亚伟的判断。我们知道他是一个不愿意多讲话的人,每说一句话都要经过仔细的思考后才说出来,因此他的语速不快,你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而这样的人说出的话往往也更有分量。
王亚伟认为目前市场在总体健康的同时,在充裕的资金推动下已经出现了局部泡沫的迹象,某些公司股价的涨幅已经透支了经营业绩的增长,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也就是出现了泡沫。新兴市场的牛市演变得较成熟市场更为激烈,需要警惕台湾股市的前车之鉴,以平稳的方式可能维持十几年的牛市也可能在一两年内到泡沫化或者以大幅波动的形式演化。
王亚伟显然是一个说真话的人,这在一个热情膨胀的资本市场中更为难能可贵。在如何管好大基金方面他直言不讳:“我觉得大基金的成功运作是需要市场容量足够大,要有好的投资品种,没有这么多的投资品种,大基金要管好是不容易的。”
“冷静下来,用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这是王亚伟作为一个职业投资者给大家的忠告。
⑥ 华夏基金经理代瑞亮以往的业绩
10年进入华夏基金的,直到15年才担任基金经理,管理华夏回报和华夏回报二号,华夏盛世,华夏高端制造,业绩处于下游。
⑦ 华夏基金经理周可彦的业绩如何
周可彦先生:CFA,北京大学MBA,6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2001年8月至2004年2月任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部研究中心研究员,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任申万巴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任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2006年12月起任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
2008年2月起任基金泰和基金经理
2009年3月卸任
后去向不明
根据你所说的,他应该是加盟了华夏基金
起始期 截止期 基金名称 基金类型 任职期间 任期回报% 同期同类基金指数% 任期基金排名
2008-02-28 2009-03-10 基金泰和 封闭式 1年又10天 -35.5468 -42.5977 9/ 36
中上水平
⑧ 如何看华夏基金在雪球上选基金经理
我觉得华夏基金在雪球上,全区经营经理是一种非常新颖并且有趣的选举方式,这样不仅吸引了整个华夏基金的员工,而且增加了曝光度,华夏更知名,
⑨ 华夏基金有哪些明星基金经理
王亚伟,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混合基金经理。
去年业绩:华夏大盘基金收益率为24.24%。
今年业绩:截至5月24日,华夏大盘收益率为3.11%。
刘文动,华夏基金投资总监、华夏优势增长基金经理。
去年业绩:华夏优势增长基金收益率为23.95%。
今年业绩:截至5月24日,华夏优势增长亏损10.13%。
程海泳,华夏复兴基金经理。
去年业绩:华夏复兴收益率为16.81%。
今年业绩:截至5月24日,华夏复兴亏损9.89%。
⑩ 华夏基金
结合你的情况,我建议你进行基金定投,这样你就不用一下子从帐户里支出一大笔钱,一次性购买基金一般都要求最低金额1000元,如果是定投的话,你一个月最少200元就行了!!!
银行的"基金定投"业务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类似于银行零存整取的基金理财方式,是一种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和相同的金额申购某种基金产品的理财方法。基金定投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平均投资成本,因为定投的方式是不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都会定期买入固定金额的基金,当基金净值走高时,买进的份额数较少;而在基金净值走低时,买进的份额较多,即自动形成了逢高减筹、逢低加码的投资方式。
定投首选指数型基金,因为它较少受到人为因素干扰,只是被动的跟踪指数,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情况下,长期定投必然获得较好收益。而主动型基金则受基金经理影响较大,且目前我国主动型基金业绩在持续性方面并不理想,往往前一年的冠军,第二年则表现不佳,更换基金经理也可能引起业绩波动,因此长期持有的话,选择指数型基金较好。若有反弹行情指数型基金当是首选。
国外经验表明,从长期来看,指数基金的表现强于大多数主动型股票基金,是长期投资的首选品种之一。据美国市场统计,1978年以来,指数基金平均业绩表现超过七成以上的主动型基金。
因此我建议你主要定投指数基金,这样长期来看收益会比较高!
易方达上证50基金是增强型指数型股票基金,投资风格是大盘平衡型股票。该基金属高风险、高收益品种,符合指数型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
基金经理林飞除了担任上证50基金经理之外该基金经理还担任了指数基金深证100ETF的基金经理,作为指数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其具有较强的指数跟踪能力和主动管理能力。2008年1季报基金经理表示,50指数基金将继续在严格控制基金相对基准指数的跟踪误差等偏离风险的前提下,根据对市场结构性变化的判断,对投资组合做适度的优化和增强,力争获得超越指数的投资收益,追求长期资本增值。
易方达管理公司是国内市场上的品牌基金公司之一,具有优异的运作业绩和良好的市场形象。公司目前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1374亿元,旗下囊括了12只权益类基金和6只固定收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公司权益类基金净值排名出现了较大分化,整体业绩有一定下滑,但长远看公司中长期投资实力仍较强。
上证50ETF:上证50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2004年1月2日正式发布,指数简称为上证50,指数代码000016,基日为2003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点。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优质大盘企业的整体状况。
华夏中小板:华夏中小板ETF的标的指数为深圳交易所编制并发布的中小企业板价格指数,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备选成份股。为更好地实现投资目标,还可少量投资于新股、债券及相关法规允许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
定期定额的基金定投对年轻人的好处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定投需要每月留出固定的款项,这类似于强制储蓄,防止年轻人过度消费,成为月光族。
2,定投类似零存整取,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积少成多,使年轻人体会理财的成果,增强理财的兴趣和乐趣。
3,定投不需要择时而投入太多的精力,适合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
4,年轻人定投做好计划,可以在将来用钱的时候,如结婚、生子等不至于囊中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