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网站创始人的投资

网站创始人的投资

发布时间:2021-06-12 22:49:05

Ⅰ 网站创始人

看你的想法是什么了

步骤可以网络HI问我

Ⅱ 一个视频网站如何赚钱为什么它的创始人身价能有几百亿

现在的视频网站很多,想赚钱也很难的,特别在盗版比较流行的情况下,一个好的视频网站想赚钱,只能靠炒概念,资本市场为什么一些视频网站的创始人身价几百亿呢?那是资本市场给予的高溢价,实际上值不了那么多钱,你想暴风集团,虽然培养了几百个百万富翁,但实际上,现在是亏空很严重的。

Ⅲ 几个大型网站的创始人是谁

网络----------李彦宏海归派 出生于山西阳泉北京大学本科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硕士公司总部:北京 主要行业:搜索引擎
行业地位: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1999年,李彦宏和徐勇回国创建了网络,一年后网络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技术公司。2003年第二季度,网络宣布全面盈利。目前,网络的竞价排名客户达3万余家。

GOOGLE(谷歌)-----佩奇和布林
Google创始人佩奇和布林简介 两位Google创始人,左为佩奇,右为布林 Google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上图右)出生于莫斯科,是马里兰大学的荣誉毕业生,拥有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的理学学士学位。随后他考入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就读。他目前从计算机研究所博士班休学,全力发展Google公司。 谢尔盖-布林的父亲迈克尔-布林是一名数学家,曾经在前苏联的计划委员会就职,1979年他移民到了美国。他们一家是由于前苏联对犹太人的歧视政策移民的。迈克尔说:“我离开前苏联除了自身原因再有就是考虑到了谢尔盖的前途。当时我并没有考虑过谢尔盖会成为一名产业巨子,我只是希望他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并最终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然最好是像我一样成为一名教授。”但是谢尔盖并没有按照父亲给他设定的规划发展,他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期间选择了休学,并和拉里-佩奇(上图左)一起创建了家喻户晓的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 佩奇毕业于密歇根州安娜堡大学,拥有理学学士学位。受担任计算机系教授的父亲启蒙,佩奇早在1979年就开始使用计算机了。目前他暂时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博士班休学与好友布林共同经营Google公司。 1998年9月,25岁的佩奇和24岁的布林决定合伙开个公司,公司提供的惟一服务就是搜索引擎。两人在对商业计划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从斯坦福校友、思科公司的现任副总裁贝托尔斯海姆那里顺利地拿到了第一笔投资:10万美元。他们的搜索引擎Google脱胎于1996年1月诞生的BackRub,后者最初只是佩奇和布林的一个课题实验。有一天,他们惊异地发现: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使用原本只有数位导师知道的BackRub系统。两人兴致勃勃地准备出售BackRub,但当时各大门户网站对这项技术非常冷漠,佩奇和布林决定自己干。于是,1998年9月,Google就在一个车库中诞生了。在创立之初,公司除了佩奇和布林之外,就只有一个雇员克雷格-希尔维斯通,他现在是Google的技术总监。

雅虎----------杨致远 籍贯台湾 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硕士

公司总部:美国主要行业:互联网

行业地位:全球首家互联网搜索服务提供商

上市公司:雅虎(美国)

杨致远在斯坦福大学写博士论文期间,发明了最早的网站搜索软件。1995年他放弃即将完成的博士学位建立雅虎公司,将网络搜索引擎商业化。由于当时能够提供免费信息检索服务的公司寥寥无几,因此得到市场广泛认可。1996年4月12日“雅虎”股票IPO,当日市值即高达8.48亿美元。随着网络搜索市场的升温,以搜索引擎起家的“雅虎”目前正重新建立其行业巨擘的领先形象。

搜狐----------张朝阳 出生年月:1964年 籍贯:陕西省西安市 1964年出生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

198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

1993年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并继续在MIT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4年任MIT亚太地区(中国)联络负责人;

1995年底回国任美国ISI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

1996年在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学院爱德华·罗伯特教授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建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

1998年2月25日,爱特信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搜狐于2000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NASDAQ:SOHU)。张朝阳现任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新浪----------王志东和姜丰年
王志东,四通利方总经理。1967年生,广东省东莞市人。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1989年5月,特邀进入北京大学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研制“中文多窗口图形支撑环境”。 1990年6月,转入北大方正负责产品二次开发与新产品研制工作。 1991年6月,独立研制并推出国内第一个实用化Windows中文环境--BDWin3.0。 1992年4月,创办新天地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1993年12月,创办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第三届“科技之光”优秀企业家。 人们熟知和佩服的王志东是第一个写出Windows中文平台的程序员。BDWin,中文之星,RichWin使只正经写过五年程序的王志东成为继严援朝之后中国笫二代程序员的象征。但是,在1994年Rich Win第一版写完之后,王志东就放下了往昔赖以安身立命的C语言,撑起了四通利方总经理的帅印。 在新天地摔的那个大跟头,使王志东明白,营造一个好的软件开发环境比创造一个好产品更加困难。“我曾经一厢情愿地想为自己找一个好的环境使自己能够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致志写程序,但是国内缺的就是这种环境,国内搞技术出身的人倒楣的很多,就是因为他们不懂怎么经营,怎么管理,怎么把握方向。”王志东在找了几次也没有为自己找到一个好环境后,就下决心自己为自己营造一个。 作为四通利方总经理的王志东现在要考虑的不再是怎样精简程序指令,而是对外合作。“我要考虑,和谁做朋友,和谁打对手。做朋友做到什么时候,就应该改变身份,千万不能站错队” 政府关系。“RichWin现在列入了国家火炬计划,863计划,科技成果计划,九五技改计划。” 市场策略。“针对中国软件市场非常不成熟的现实,我们选择了捆绑和做大用户的市场策略,这个策略现在看来非常成功。” 让王志东总经理整天牵肠挂肚的远不只这些事,“程序是人和人智力上的较量,不用去考虑许多非逻辑的因素,而软件公司却要求考虑到方方面面,哪一个方面出了问题,整个公司都不会成功。技术好,还要产品好,产品好,市场还要好,关系还要好,内部机制更要好。”所有这些给了王志东很大的压力,但身为公司总经理的王志东“想推也推不掉”。 按照王志东的性格,他“最不喜欢跟谁聊天,夸夸其谈,练嘴皮子。最不喜欢看人打架,自己去劝架”。从程序员到总经理,“要做出很痛苦的牺牲,要摆脱原来个人英雄主义的状态。可能要摔过跤才能下决心完成这个转变,而且还要有很好的机遇,组织管理和聪明完全是两回事” “五年多的程序员生涯,我感觉实在没过够瘾,挺遗憾才只有五年,其实直到现在,我经常还有回去写程序的冲动。我现在的情形就像老鼠踩飞轮,越踩越快,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加的力,我现在已经踩上去了,想停都停不住。也许三五年之后,四通利方做出来了,我聘一个总经理,自己再去写程序。”看看王志东的经历,就能明白王志东做了总经理为什么还想回去做程序员。 上街 1987年,王志东在北京大学无线电系读完大三,感觉学分挣得差不多了,就进了中关村。刚出道的王志东在一家不到10人的小公司攒机器、倒机器、前台销售机器,忙里偷闲玩一些西文软件的汉化,在没有源码的情况下,他汉化了AutoCAD的一个版本,开发过IBM5550上的汉字系统。就这样一晃一年过去了。 是用户的一个需求改变了王志东发展的轨迹。这个用户买了北大方正排版系统,又买了四通4S系统,但两个排版软件对硬件配置要求不一样,不能装到同一台机器上用,商家告诉他非要买两台PC才行,用户为这事很头疼,在街上逛的时候,碰到了王志东,问王志东能不能帮他一把,王志东答应试试看。 方正排版系统和4S系统对显示卡、打印机要求都不一样,王志东的方案是以4S为原型,把北大方正系统移植到新机器上,这样就必须改动方正底层的驱动程序。方正产品是加密的,王志东先解密,然后反编译,再修改。一个月后,王志东把两个系统装到了一台PC上。 这个用户很兴奋,跑到方正说:“你们说不能做的事,我找人完成了。”方正的人不信,这个客户就把机器拿去给他们演示。方正

的人看了演示,一定要追问到底是谁做的,客户就把王志东供了出来。 从此,王选记住了王志东的名字。几个月之后,一家大报社向方正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方正就找王志东把问题解决了。发现王志东很能干,方正的人就对王志东说:“知道你上了街,收入很丰厚,不好意思叫你过来,但你可以考虑来做客座研究员。” 进方正 把上街看成“下基层”的王志东通过一年多的锻炼,觉得中关村自己大致了解得差不多了,正想到一个正规化公司修炼一下。于是,就顺着这个台阶,进了方正。 1989年,进方正的王志东像个消防队员,主要任务是解决方正系统的硬件兼容和软件特殊要求问题。方正对程序源代码控制得非常严格,王志东要在没有源码的情况下,先反编译方正的软件,然后,再为方正软件解决兼容性问题。“加密对我不起作用,我能把原来的加密方法改了,然后,再用自己的方法给它加上密。” 方正的维思系统决定在Windows上开发,但当时Windows不能处理中文,找微软,微软还没做Windows中文版的计划。王选曾安排过一个学生做Windows汉化,做了半年,这个学生去了加拿大。王选想到了王志东:“你能不能把Windows汉化了?” 任务很艰巨,要在3个月内拿出东西。“Windows我从来没摸过,再说,我对C还不是特别熟,我以前多是用汇编和Debug一点点改。但我一拍脑袋,就答应下来。我说,行,我试试看。王选说,别试试看,立个军令状。我当时想,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又能怎么样。”就这样,王志东正式到了王选的研究所。 王志东开始躲进自己屋里,什么人都不见,专心写自己的程序。各种设计的纸铺了一地。2个多月后,王志东写出了汉化Windows1.0。 王志东活干得太快,实在不好管。于是他一口气做了几个汉化Windows版本后,就从研究所又回到方正公司。 外挂 直接在西文Windows上改,版权上有问题,工作量很大,又不能改得很完整,只能够凑合用。王志东突然想到能不能用外挂的方法解决Windows处理中文的问题。王志东用了一个多星期的业余时间,把外挂的方法验证了。此时,王志东兴奋了,“这是全球第一个Win

Ⅳ 土豆网站的创始人是谁

土豆网创始人:王微

在创立土豆网之前,王微是德国贝塔斯曼集团总部的企业发展总监兼贝塔斯曼在线中国执行总裁。在此期间,王微负责贝塔斯曼集团在中国的战略策划以及贝塔斯曼在线中国的重组工作。
1997-2001年间,王微任职于美国休斯公司。任职业务开发经理期间,王微负责亚洲市场的卫星宽带及卫星电视业务。王微也参与了休斯在亚洲的战略规划及并购。
在美国和法国居住了8年和1年后,王微自2002年起一直居住在上海
王微拥有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枫丹白露,法国)的MBA学位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计算机硕士学位。

Ⅳ 谁能讲讲个大网站创始人的创业经历

网络创始人李彦宏:教授网络的创业经
1999年圣诞节那天,当所有东方的、西方的穷人和富人在家祈祷上帝的时候,李彦宏却穿云破雾要回中国去,很显然,这一天,飞机上的李彦宏比地球上的大多数人离上帝更近。

8年前,他去美国的时候,也是圣诞节。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李彦宏事业中最关键的两天,都和上帝在一起。

而这一回,他要回国干的搜索引擎业务,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被西方网民称为“上帝”的Google。

他决计要成为挑战“上帝”的人。

网络公司真正开张是2000年3月份,除了财务、出纳、行政外全是技术人员,李彦宏和徐勇兼做Sales,专职的技术人员有5人,其他都是来兼职的北大、清华的学生。不是不想多招几个技术人员,李彦宏感叹,国内真正懂搜索引擎技术的人才太少,只好一边干,一边培养。

李彦宏的新公司选在北大资源楼。这个地方紧邻北大,和中关村隔四环相望,非常适合技术创业。他这套选址的技术是从硅谷学来的,硅谷的很多IT创业公司就环绕斯坦福大学办公,老师和学生兼职起来方便。早期的硅谷创业公司,夸张点说,“是踩在特曼教授和他学生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

北大资源楼刚好余下两间房,420在楼道的转角,面积大些,适合技术人员集中办公;406正好在楼道的中间,不到20平方米,李彦宏就把财务、行政安排在里面。李彦宏自己的办公室设在420靠窗处,从窗口斜望去,他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住的43号楼一览无余,每到晚上,43号楼的灯光总能勾起他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回忆。

北大资源楼被一片绿树环抱,楼下的那棵老槐树少说也有30年树龄了,那个夏天,知了在这棵树上炸开了窝,整个晚上不停地鸣叫,像在开一次没完没了的研讨会。420房整夜亮着灯,有人困了,躺在椅子上就睡;有人实在扛不住睡意,就去厕所洗把脸,回到电脑前接着干;“烟民”们抵抗黑夜的办法明显更多,端一把椅子,在厕所旁的过道里吞云吐雾,听知了唱夜歌。网络就在这么一个校园民谣似的环境中诞生了,并且用2年的时间一举拿下了80%的中文搜索引擎市场,2002年初,公司搬到了更加宽敞的海泰大厦。

2002年3月,北京。正是春寒料峭的日子。春节刚过,企业里弥漫着过年的余波

李彦宏是在美国过的年,看看老婆和孩子,10天不到,他就匆匆回国了。美国人的“圣诞”节早就过了,Google这个时候正在加紧他的华语市场扩张。

他想起自己1999年圣诞节回国,决计在本土与“上帝”交战,两年多来,网络在中国与Google的交手中,功力仍显不够。Google在2000年9月推出中文版后,中国至少有500万网民开始用Google。

网络的新年突然紧张起来,按照李彦宏的意见,以雷鸣为首的“闪电计划”成员必须在9个月内“让网络引擎在技术上全面与Google抗衡,部分指标还要领先Google......”

雷鸣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系2000届硕士毕业生,在学校里就小有名气,按照李彦宏的话说,雷鸣的确是个搜索引擎方面的天才。

雷鸣的“闪电小组”很快行动起来。李彦宏给他们另外还下达了具体指标,要求“闪电计划”完成后,网络的日访问页面(Pageview)要比原来多10倍,日下载数据库内容比Google多30%,页面反应速度与Google一样快,内容更新频率全面超过Google。

那年夏天,天热得出奇。

“闪电小组“的成员们除了在技术上有了巨大的革新,还有了新发明,他们买了一部遥控玩具汽车,把需要交换的磁盘和文档放在玩具车上,谁需要什么,就由车运过去,倒省了不少腿脚功夫。还有人买了滑板车,站在滑板上去财务室报账。“闪电小组”忙中取乐,一团热火。

2002年8月,李彦宏对“闪电计划”的进展仍然感觉不满意,决定自己亲自兼任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作研发。由于他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技术积累已经很深,加之对当时世界的前沿技术非常了解,他的加盟,确实使“闪电计划”的进展比原来大幅提高,到2002年12月,老楼下的那棵老槐树掉下了最后一片叶子,新楼里的“闪电计划”也终于大功告成,一段忙碌的攻坚岁月尘埃落定。

李彦宏的“闪电计划”一共15人参与,有人戏称是“野战排”,当初有小组成员忧心忡忡,人家Google是800人,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我们打得过吗?”李彦宏4月份还在广安门医院住院,他给大家打气说:“我们是在自己的国家‘打仗’,你们每个人平时不都对Google不服气吗?这回真刀真枪干起来了,谁怕谁?”

“闪电计划”的结果是辉煌的,在网络,有人悄悄地删掉了Google的链接,理直气壮地用自己的网络。毕胜率领网络的市场队伍,白天拜见客户,晚上拜见媒体,开始了推广方面的“闪电计划”。他们要让每一个中国网民明白,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不比Google差。

“闪电计划”胜利结束后,公司没有召开“庆功会”。李彦宏带着大家去郊外玩了两次,算是对大家的犒赏。

网络前面的路还很长,比起硅谷的同行来,李彦宏只是对中国的路更熟一些。《21世纪人才报 》文/黎和生 杨 子

李彦宏:创业七招

第一招:向前看两年

当年李彦宏在美国抛弃唾手可得的博士帽,艰苦创业的时候,美国IT界最火的是电子商务。无数人拼了老命想要挤上这辆被看好的网络列车,甚至不惜抛掉自己熟悉的行业。

李彦宏没有跟随大流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而是悄悄走到了尚少有人问津的网络搜索领域。因为他看到了搜索对网络世界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

李彦宏告诫跃跃欲试的年轻人: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跟风、赶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只是残羹冷炙。

第二招:少许诺,多兑现

--“这个项目多久可以完成?”

--“6个月。”

--“4个月行吗?给你加50%的报酬。”

--“对不起,我做不到。”

这是在李彦宏创业之初和一个客户的一次对话。后来,这个客户告诉他,对于李彦宏的拒绝,他感到非常满意,因为这反映出李彦宏是一个很真实和稳重的人,这样他的产品在质量上一定会有保证的。

第三招:不需要钱的时候借钱

在创业过程中,“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美国硅谷里,每天都有公司因为有了风险投资而开山立派,每天也都有公司因为囊中羞涩而关门大吉。李彦宏认为,一定要在不需要钱的时候去向投资人寻求投资。

用一年的时间来做半年的事情,这是李彦宏的风格。他认为,这样可以保证有一半的钱仍然在自己的掌握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向投资人借钱,你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就算借不到,我的公司也不会马上垮掉”。

在这种情况下,新创业的公司在寻求投资的时候才能表现得像个爷们,才能够与投资人以平等的身份来切磋具体事项。而投资人看到公司的经济状况良好,也就认为公司运作不错,便会很乐意进行投资了。

“不要轻易将主动权交给投资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人会乐善好施。”李彦宏告诫创业的青年人,“一定要在尚不缺钱的时候借到下一步需要的钱。”

第四招:分散客户

在创业的初期,创业者常常会因为有了一两个固定的大用户而偷笑不止。“或许不久就是想哭都哭不出来啊。”李彦宏这样说。

他刚回国创业的时候,公司主要是服务于几大门户网站。这几大网站都占据了公司收入的10%以上,任何一个客户的流失,都会对公司的效益造成极大的影响。

“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能操纵在别人手中。”

第五招:不要过早地追求赢利

过早地实现赢利就是在大量地缩减对技术的投入。

李彦宏认为,一个创新的公司,在技术上一定需要大规模的投入。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技术上一直处于领先甚至于垄断的地位。而这种领先在今后一定会带给企业大的回报。牺牲企业的长远利益宣布赢利,是不理智的行为。

第六招:专注自己的领域

从1999年公司成立到现在,4年的时间里,互联网世界沧海桑田,“网络游戏”“短信平台”纷纷强势登场,不少人捷足先登,赚得盆满钵满;不少人跟风而动,也摔得头破血流。而李彦宏说他只在做一件事:搜索。

他说不少人曾鼓动他向网络游戏、短信等领域涉足,但李彦宏并没有这样做。在他眼里,自己的公司,自己的领域还有很深的潜力可以挖掘,自己目前要做的只是将搜索这一个领域不断翻新。

“在今后的若干年,网络也将只在搜索领域发展。”李彦宏如是说。

第七招:保持激情

一个创新的过程,绝对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和激情,创业者将是很难坚持下去了。所以,李彦宏对青年创业者们说,先确保你对这个事业的热爱和激情,然后再创业吧。

“我选择放弃博士学位来进行创业,并不是为了钱,而是真的出于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同时,我也并非完全不考虑钱的因素,但我始终坚信:在今天的社会中,只要你给了社会好的产品,社会一定会给你更多的回报。”《新京报》文/蒋理人物档案

李彦宏,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在美国的8年间,李彦宏先生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以及在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INFOSEEK资深工程师,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为道*琼斯公司设计的实时金融系统,迄今仍被广泛地应用于华尔街各大公司的网站,其中包括《华尔街日报》的网络版。

李彦宏最先创建了ESP技术,并将它成功的应用于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图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项极其具有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

1996年,他首先解决了如何将基于网页质量的排序与基于相关性排序完美结合的问题,并因此获得了美国专利;

1998年,李彦宏先生根据在硅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经验,在大陆出版了《硅谷商战》一书,获得了各界的好评;

1999年底,携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创建网络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01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之一;

2002年荣获首届“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

2003年再次荣获“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

2004年1月15日,当选第二届“京城十三新锐”。

Ⅵ 百度网站创始人是

网络(Nasdaq简称:BIDU)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00年1月由李彦宏、徐勇两人创立于北京中关村

Ⅶ 百度网的创始人是谁

李彦宏

Ⅷ 有没有人有内幕,爱投资网站的创始人和团队都什么来路连续3个月过亿的网络融资额度挺惊人的!可信吗

数据都可以通过网页后台作假的,所以不可信。

Ⅸ 新浪是哪国的网站,创办人是谁,现再的大股东是谁,哪国的

中国人的网站。
成立时抄间:1998年12月
创 办 人:王志东、美国华渊公司
业务方向:网络门户、搜索引擎
融资进程:今年年初获得包括高盛公司投资在内的2500万美元风险资 金,计划在一年以内上市

新浪创办人之一、曾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王志东毕业于北京大学,年方三十有三,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阅读全文

与网站创始人的投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王建平股票 浏览:202
外汇存款证明吗 浏览:980
比特币价格今 浏览:426
天弘基金所管理的基金 浏览:653
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 浏览:357
哇哇在线理财 浏览:158
国泰君安的资金账户忘记了 浏览:372
中融的助金资金池能买吗 浏览:228
002600资金走向 浏览:19
罗纹价格换算 浏览:871
凤凰医疗股票 浏览:561
3i基金理财 浏览:64
600826资金 浏览:512
2001年卢比与人民币汇率 浏览:527
家庭理财频道直播首页 浏览:128
风生水起投资周记001 浏览:708
2015年香港黄金价格 浏览:711
绥化象屿金谷玉米价格 浏览:202
昌乐外汇开户 浏览:447
十大理财平台排行榜 浏览: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