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些国家可以制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超大规模”,是好多年以前的说法了。
目前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已经到了12纳米的数量级,实际量产的工艺,也大都在28、22纳米。
按销售额排序,目前排在前三位的公司是:Intel(美国)、三星(韩国)、台积电(台湾)。其他公司大都是欧美、日本和台湾公司。中国大陆只有中芯国际还能跟上技术发展潮流。
『贰』 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现状怎么样
近年来中国电子工业持续高速增长,产业链日渐成熟。伴随着2014、2015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据《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前瞻》统计,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额为4335.5亿元,同比增长20.1%。不过我国集成电路产品以进口为主,国产集成电路自给率较低,中国集成电路产值不足全球7%,而市场需求却接近全球1/3。通用CPU、存储器等关键核心产品基本均依赖进口。
未来1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长期矛盾将是需求旺盛、供给不足。集成电路行业还需要顶层设计出台,才能有序引导行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叁』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是什么,有何意义
这是官方的定义: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将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专业,兼属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实施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
谈一点个人的理解,目前国内的集成电路相对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尤其正赶上人工智能对于集成电路的强大需求,长期大量进口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国家出面把这事解决解决。
中国前些年有个情况叫“缺屏少芯”,如今以京东方A000725,为代表的国产屏(主要指LCD)已经在世界上很具有竞争力了,屏的问题解决了,但是目前中国的芯片、设计、封装等等集成电路的发展还有待加强。一面是快速增长的需求,一面是能力有限依赖进口,这时候国家出这个基金你该懂意思了吧!
『肆』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到底投了哪些上市公司
投的公司多了,但一定要掌握芯片核心技术!中国制造业要向优质发展回,必须攻克芯片答这个技术难关!
建议如果要加快速度,事半功倍,最好购买外国同类集成电路产品研究仿效!站在巨人肩膀上超越!
国内自己制造的芯片产品最好由生产企业附带自建产品技术研究机构针对产品研制开发相关芯片产品!
『伍』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基金投资
2015年2月13日,国家集成来电路产业投资自基金将向紫光集团旗下的芯片业务投资100亿元。这是该基金成立以来进行的首个大规模投资。
紫光集团旗下的芯片业务公司是这只芯片产业基金进行的首个大规模投资。紫光集团旗下的芯片业务主要是展讯通信以及锐迪科微电子两家公司,紫光集团通过收购这两家公司正式涉足集成电路产业。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采取公司制形式,该基金按照风险投资的方式进行运作,会择机退出所投资的项目。
『陆』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中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专项的实施和顺利进展,为我国在2010年由世界第二大集成电路消费国走向集成电路设计大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国家“十五”86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专项负责人说过的一句话。
对集成电路的作用,行内有四句话形容的非常好,说是:电子信息产品和国防电子装备的核心,是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体现,是信息技术与产业掌握发展主动权和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石,是自主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提高其附加值所必备的技术保证。
“掌握集成电路和软件的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对我国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确保国家信息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负责人说。
“集成电路和软件重大专项”是我国“十五”计划期间的十二项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科技部在863计划集成电路方面,共设立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100nm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集成电路配套材料三个专项,而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成果尤为显著。
全面达到预期目标
据该负责人介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专项自实施以来,在三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分别是在人才建设、微处理器、网络通信等方面。
“我们在7+1个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和9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在微处理器CPU和DSP设计方面,‘众志’、‘C—Core’、‘龙芯’和‘汉芯’等都实现了由技术突破向重点推广的纵深发展。最后一个是在网络通信、信息安全、信息家电等领域的SoC系统芯片开发和应用方面,“COMIP”、“华夏网芯”和“星光多媒体”等芯片取得开发和应用的重点突破。另外,在MPW、IP核联盟、EDA工具、国际合作四项服务体系的建设也逐步完善。在实施效果中不但体现了立项的指导思想,而且除IP核应用推广联盟工作尚需进一步探索外,专项全面达到了立项的战略目标和预期成果。”该负责人说。
作为知识高度密集产业,人才是发展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关键,专项大规模培养的人才对解决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匮乏的瓶颈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产品和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先后出现,为集成电路的最终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体现国家意志,集聚一流人才,发挥后发优势,抢抓国际IT产业结构重组的难得机遇,高起点地推进具有战略前瞻意义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及产业的自主创新与跨越。这是专项实施时的初衷,而现在,专项组的科研人员们几近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高速持续发展,而集成电路设计是具有战略性的关键核心技术。本专项的实施对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产值从1999年的5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近150亿元,为支撑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该负责人介绍道。
在专项实施过程中,建设了一大批的产业化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有效地调动了中央和地方的资源对集成电路设计业的推动;营造了集成电路设计业在市场、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方面健康发展的氛围;形成了人才、技术和企业的集聚,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柒』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了哪些企业
据财大师了来解
1、国家集成电路自产业投资基金是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设立的。
2、基金由国开金融、中国烟草、亦庄国投、中国移动、上海国盛、中国电科、紫光通信、华芯投资等企业发起。
3、基金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实施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