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9年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电商市场将进一步得到健全和规范。商品与服务的提供方在售前的货源品质保障、售中的宣传推介、和售后的服务兑现等方面将随着市场完善和相关法律及奖惩措施的出台而变得更加规范自律。
不但像当前在淘宝、拍拍等普遍存在的假冒伪劣商品在将来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而且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社会价值的逐步转变,环保低碳的共识将会在消费者之间慢慢产生,进而影响到电商领域,将环保等理念融入到行业中来。在这一进程中,一些相关法令制度的颁布,将迫使着电商业者们通过规范化运营来获取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法》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从此。电商活动有了新的法律进行规范为了及时宣传、普及《电子商务法》中国消费者报结合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列出与消费者开展电商消费关系最为密切的14个关键词以及相关法律条款并对有关条款进行解析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使用这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电子2019年电子行业投资策略扩展阅读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生活水平、自然条件、风俗习惯、教育水平的差异,导致了网民结构的差异性,这必将在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中表现出区域差异。以当前快速发展的团购类网站为例,在美团网、拉手网、糯米网等团队的运营能力中区域化经营都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未来电商服务从板块式经营模式向细分市场模式发展,更加符合和贴近当地生活习惯的本地化电商模式将会层出不穷,各个区域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将会得到满足。
❷ 如何看待电子商务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
2019年电商“618”市场分析
即使没有往年铺天盖地的广告、“喊打喊杀”的促销,作为年中最大的增长点,没有一家电商平台会懈怠“618”的排兵布阵。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已经突破10万亿元,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20亿元,截止至2017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商品、服务类电商交易额21.83万亿元,同比增长24.0%;合约类电商交易额7.33万亿元,同比下降28.7%。进入2018年底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30万亿元,达到了31.63万亿元,同比增长8.5%。
2013-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为9.01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虽然基数不高,但是其巨大的增幅,也成为了电商平台进军的动力所在。
“截至目前,从今年京东618可以看到,低线级市场消费更加活跃,下单金额同比增幅达全站2倍,开始领跑各级市场,新品及反向定制商品热销,下单金额同比增长289%。”6月18日上午10时左右,京东零售集团轮值CEO徐雷在内部信中透露了这一信息。
无疑,三四线城市蕴藏着巨大潜能。
1、“价格战”引流
进入六月,天猫、唯品会、京东等各个平台的“爆款清单”便开始频繁在朋友圈刷屏。各电商平台使出浑身解数博得眼球,标榜自己的“低价”。
据了解,针对消费者的普遍需求,拼多多动态调整了补贴策略。
在补贴的拉动下,拼多多平台上,包括婴幼儿纸尿裤、奶粉在内的产品,整体同比增速超过400%。另一边,苏宁易购也推出了补贴政策,截至6月18日中午12点,苏宁易购全渠道订单量同比增长171%,在品类表现上,智能、换新成搜索热词。作为“618”的发起方,京东商城在今年的补贴力度号称最大。
各个平台在重点促销的类目上都有不同的侧重点。“随着线上线下渠道持续丰富,价格对比成了消费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环节。我们希望通过多种策略的组合,帮助消费者省略比价环节,仅考虑商品是否实用和适用。”拼多多大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涛对记者表示。
尽管各家攻势较猛,但在关注度上,天猫与京东的主角地位,仍然难以撼动。截至6月18日14时,京东6月1日零点至今的累计下单金额达1795亿元。在天猫平台上,过百品牌成交额已经超去年“双11”,包括CPB、欧莱雅、屈臣氏、城野医生、特仑苏、匹克、锐澳等一百多个国内外大牌。
毫无疑问,价格仍然是消费的推动力。但是,当它成为电商的“规定动作”时,消费者也会对此产生审美疲劳。不过,在拼多多、云集等新势力的挑战下,“价格战”仍然难以避免。“一般来说,品牌会拿出爆款来引流,尽可能销售一些能赚钱的产品。因为爆款往往是不赚钱的,就搭配套餐关联营销。”一名电商行业资深运营人士告诉记者,价格战无可避免,如果不参与就会拉大与对手的差距,需要在产品设计上下功夫。
2、供应商的抉择
当“价格战”愈演愈烈之时,在低价促销与保持品牌调性方面,一些品牌也陷入矛盾之中。
6月17日中午,格兰仕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遭遇天猫“不作为”,导致其官方旗舰店在天猫上的搜索结果异常,影响了“618”销售。这份声明还暗示,搜索结果异常或与格兰仕和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有关。天猫官方对记者回应称,并没有屏蔽对方,在平台上的搜索都是正常显示的。
事实上,在竞争最为激烈的2013年、2014年左右,品牌面临“二选一”已经是心照不宣的事实。某家居品牌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以往平台希望商家二选一只是很隐晦的表达,而今年则表现得很直接。“我们主营的阵地还是在京东和天猫,毕竟在其他平台的销量也不大,可以说微乎其微,就不再作为重点。”
据上述家居品牌高层透露,几乎所有的平台都陷入了流量瓶颈中,相比于以往的“双11”和“618”,流量下降了起码30%。“京东以往很多广告资源都是免费配送的,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慢慢变成了买一送一或者买二送一。过渡期过去后,今年这些免费资源都变成了收费的,随便一个位置就要花出去三四十万,也不是小数。”
相比于那些愿意去拼多多、云集等新平台开店的新品牌、代工企业,品牌的顾虑在于如果一味配合低价,会对自己的定位和用户造成伤害。“我们品牌是中端偏上的,目前大部分用户都是一二线城市,有电商平台让我们把单价200元左右的产品降到70元,然后再帮我们重点去推。最后都没答应,这对品牌来说没有好处。”一名品牌方人士向记者坦言了自己的顾虑。
因此,跟随电商平台布局,开拓新品成为新的增量所在。6月1日零点刚过,李施德林亚太区负责人和海外工厂的工人都被叫醒了。因为一款漱口水在天猫的爆卖,他们收到通知连夜加产,并和新加坡、泰国等各国团队联系,加急调动空运和专车,从海外仓库补货。
小镇青年即流量?下沉市场带来新增长契机
移动大数据平台Quest
Mobile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规模达6.18亿,存在巨大的人口红利,下沉市场的消费支出在大幅增长。
在流量为王的今天,“小镇青年”成为最大的贡献者,也成为平台挖掘的“潜力股”。6月5日,拼多多公布的阶段性数据显示,截至5日上午11点,该平台实物商品订单成交量已超过3亿笔,其中近七成来自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其中,数码家电成为下沉市场订单量快速增长的新增驱动。在天猫平台上,这一趋势同样明显。
天猫官方数据表明,今年“618”开始才一分钟,电动牙刷就卖掉了14051件,苹果产品在天猫的成交同比增长达120%。尤其是在三至六线城市,苹果产品的成交同比增长达170%,比一二线城市高出近1倍。
京东零售集团3C电子及消费品零售事业群总裁闫小兵向记者表示,今年三线以下城市成为消费主力,销售增速远远超过一线城市。但是,低线城市却并不代表低价,平均订单单价高于一线城市。“低线级市场消费更加活跃,下单金额同比增幅达全站2倍,开始领跑各级市场。”
下沉市场正在给电商带来新的增长契机。——聚划算营销总监敖树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下沉市场用户对于一些消费升级的商品搜索量很大,同时消费潜力也不小。聚划算它不同于以前的团购,只是推出爆款促进销量。现在的重点是对供给侧的升级,对供应链进行改造,针对人群做定制产品。
在三到八线市场,不同的人群,购买力和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需要清晰判断他们的购物画像。
❸ 2019年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如何
前景看好!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1.63万亿元。
我国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逐渐发生了转变,2013-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扩大,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1.63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8.5%。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商物流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❹ 2019年的电商行业会怎么发展呢
这个可以参考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艾媒报告|2019中国电商半年度发展全景报告》,里面提到:
中国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新零售时代流量获取话题突出 平台多样模式创新争取用户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电商行业进入新零售时代以来,关于用户流量获取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大平台关注。线上平台获客成本持续居高,以及发展线下带来的转型成本都成为各平台发展面对的考验。面对流量获取的问题,电商平台开始探索更多新型电商模式,如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创新模式涌现,电商平台对于流量的争夺将趋于白热化。
电商体系加速成熟 行业发展将更显规范化
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电商普及程度不断加强、国家政策鼓励电子商务业务的开展,多方因素推动着电商体系发展更加成熟。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电商行业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电商在中国零售行业的位置愈加重要。但与此同时,行业仍然存在诸多乱象,《电商法》的出台是政府重视行业规范发展的信号,未来相关监管措施仍会进一步加强。
消费者电商购物更注重品质 平台背书影响力扩大
电商供应链环节的日益完善,使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用户对于电商购物的关注也从商品丰富度、性价比,逐渐往商品质量保障方面转移。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质量保障成为各大平台争取用户的关键。而随着电商行业发展逐渐往头部靠拢,未来平台背书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口碑建设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电商平台加强社交化布局 组团拼购模式发展速度提升
现阶段各大电商平台开始注重产品社交化布局,如纷纷进入拼购、社区拼团等细分赛道,平台在社交化领域的竞争开始受到关注。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电商社交化运营模式是降低平台获客成本的有效手段,并且能有助于商家解决销路问题,整体发展迅速,未来入局到社交化运营的电商平台将继续增加。
电商平台加码内容营销 视频成新阶段获客重要载体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获客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电商平台对于内容营销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消费者信息获取趋向于碎片化,电商平台内容营销的模式也能有效切中用户需求。未来5G应用更加深化后,以视频为载体的内容营销模式将是平台获客的重要手段,能够从展现形式、增强消费者信息等角度更好帮助产品销售。
基础设施完善助力电商平台渗透加强 下沉城市争夺将更趋激烈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电商发展的基础环境正不断完善,如物流配送覆盖的地域、购物支付的便利性等,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有助于电商平台对更多地区和人群的渗透加强。未来随着一二线城市用户消费逐渐饱和,下沉市场将成为电商平台新的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