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期货的主力合约是怎么计算的
同一个品种中总的持仓量最大的那个就是主力合约~一般主力合约过一段时间都会切换的,所以如果做得话,要注意合约的切换~
2. 在期货、现货中有“主力合约转换”这一说话。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对行情有什么影响谢谢
要理解主来力合约转换,首先源要了解主力合约是什么意思。
期货与股票不同的是,期货合约的生存周期是有限的,到合约最后交易日后就要交割。所谓主力合约指的是持仓量最大的合约。一般情况下,持仓量最大的合约,其成交量也是最大的。因为它是市场上最活跃的合约,也是最容易成交的合约,所以投机者基本上都在参与这个和约。
每个主力合约都有他的活跃周期,一般是半年,就换主力合约,比如目前大豆的主力合约是1201,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慢慢就会把资金转移到1205合约,主力合约也就从1201转换成1205,因为1205比1201时间长,有更多的不确定性。那为什么选1205,而不是1203呢,这是由于大豆的季节性因素以及历史的惯例,“本没有主力,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主力。”
3. 期货主力合约如何换月
主力合约是成交量和持仓量最大的合约,一般交易软件会自动显示的。
4. 如何查看期货主力合约什么变更的【内详】
没有具体的日期,可以看持仓量来判断,不用每天去看,一个合约快到交割月前的一两个月就可以转别的合约了。
5. 期货主力合约切换问题
“主力合约”的意思是当月期中持仓量和成交量最大的合约。约定束成是如此,实版际上移仓权的时候,常常会有两个合约的成交都较大。而且这两个合约有时候还会“轮涨”或者“轮跌”,我常常利用这一点,在不同合约上进行交易。此外,也可以进行跨月套利。人们在主力合约上交易的原因是主力合约成交量大,容易成交,波动也大,容易获利。而且主力合约常常离当月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可以做长线,也可以做短线。所以有主力合约和非主力合约之分。
“主力合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移动。如过一个交割月后,主力合约就会推移到下一个月期的合约上。我们操作上也会相应移仓。换到新的主力合约上去操作。所以主力合约不是指哪一个合约,而是应该理解为:“最活跃的那个合约”。
一种是指数编制法,如文华财经,就是将各合约的价格,以成交量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价格,这种方法也是记录历史价格的一种方式。笔者个人的经验,这种方式更科学一些,我有一个交易规则就是:分析用指数,交易看主力。即分析走势上,看指数,操作上,在主力上建仓、设置止损等。
6. 期货主力如何拉升价格
操纵价格的方法
1、炮制题材揭开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
2、上市公司倾力配合。
3、内幕交易黑箱操作。
4、联手操纵翻云覆雨。
5、控盘操作虚拟价格。
6、多开帐户逃避监管。
7、空穴来风虚假造市。
8、大胆逼空小心诱多。
9、涨也对倒跌也对倒。
10、打老鼠仓送大礼包。
以下详细说明
1、在1999年的5.19行情中受美国NASDAQ网络股大幅上扬的刺激,国内的某些庄家在一些网络股中大举建仓2000年我国股市出现回暖迹象那些在5.19行情中被网络股套牢的庄家以及其他套牢庄家便开始紧急启动网络经济和新经济这一法宝,将自己炒作的个股纷纷披上网络这一美丽动人的外衣,一些个股标榜自己进军网络,介入新经济,同时大幅拉升股价有些也借纳米概念、光谷概念哄抬股价。但是,时至今日,这些所谓的概念题材最终兑现的能有几家?真正能为上市公司带来效益、为股东创造回报的又有几家呢独家证券参考全新角度看股市。
2、欲话说苍蝇不盯没缝的鸡蛋。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相关的上市公司紧密配合,没有上市公司一些高管人员的别有用心操纵市场者在二级市场上将寸步难行,一事无成。为了一己私利,部分上市公司与操纵市场者配合得天衣无缝,要利润包装利润,要洗盘时制造利空,要出局时炮制题材,就是公司未来的经营能力不容乐观也不遗余力地高比例的送股和利用资本公积金转赠股本,更有甚者部分上市公司还拿出发行新股、配股或从银行借贷的资金交给庄家们委托理财,而庄家们炒做的股票正是该家上市公司,于是上市公司与操纵市场者便结成了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这就是部分上市公司为庄家鞍前马后乐此不疲的根本原因。
3、所谓的内幕交易就是内幕知情人士利用内幕消息在二级市场上赚取非法利润的行为。而操纵市场者操纵股价之所以大行其道很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内幕交易和黑箱操作来实现的。我们撇开部分券商炒做自身承销的新股和配股不说仅仅以发生控制权,第一大股东移位的重组类公司为例来揭开操纵市场者利用内幕交易黑箱操作操纵股价操纵市场的冰山一角。
4、2001年2月5日的《粤港信息日报》转载了肖进安的一篇文章,作者利用2000年深沪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信息资料,通过实证分析揭露了庄家们该文主要针对券商是怎样通过联手操纵,在二级市场上翻云覆雨的。该文将联手操纵分为单一券商营业部之间的关联关系、同城(地)券商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关联关系中的异类三种他发现某某证券公司在12只股票中存在关联关系、某某证券公司在26只股票中存在关联关系、其他一些证券公司也有不少类似的情况。
5、由于庄家们控制了某只股票的流通筹码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只股票的供求关系,其价格制定就不再取决于该股的经营业绩和内在的投资价值而是完全决定于庄家的操作计划和资金实力,因此,扭曲了该只股票的价格定位出现了虚幻的价格从而放大了股市的泡沫2000年超过1000倍市盈率的个股多达30只。
6、为了隐蔽操作逃避监管庄家们通过在多家营业部利用多个个人帐户分散筹码这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例如被中国证监会查处的信达信托公司自1998年4月8日起集中5亿元资金,利用101个个人股东帐户及2个法人股帐户通过其下属的北京成都长沙郑州南京太原等营业部,大量买入“陕国投A”股票。持仓量从4月8日的81万股占总本的0.5%到最高时的8月24日的4,389万股占总股本的25%。但是,信达信托对上述事实未向陕西省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作出书面报告并公告。
7、要达到诱骗中小投资者跟风炒做的目的操纵市场者除为炒做的股票编织无数美丽的题材外还必须向外扩散这些题材在资讯时代十分发达的今天,操纵市场者要达到这一目的确实不费吹灰之力于是我们便看到大量的网上传闻此外操纵市场者还利用所谓股评家和咨询机构的市场影响力拼命推荐即将出货的股票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大量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试想一想这些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为什么在股票的底部没有出笼而在股票的顶部却连篇累牍地奉献给投资者了。
8、操纵市场者为了达到充分吸筹拉高出货的目的近年来纷纷采取了大胆逼空小心诱多的操作手法,我们以海虹控股(0503)为例
从海虹控股2000年的日K线图我们可以看出主力庄家在1月4日至1月18日吸筹完毕后采取了期货式的逼空手法1月18日至2月22日连续拉出了17个涨停2月24日至3月1日又连续拉出了5个涨停庄家一边拉涨停一边又在悄悄出货而等一些头脑简单的投资者在最后的涨停板被打开勇敢地杀进的时候那便是世纪之套。
9、关于庄家的对倒行为2000年第十期发表的《基金黑幕》一文多有披露本文不再赘述。根据笔者的观察和庄家一般的操作手法不论是拉抬还是洗盘不论是做开盘价还是做收市价均存在严重的对倒行为试想一想庄家的资金实力总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将所有的筹码全装进口袋而且庄家最终出货才能将帐面利润实现实际利润要用有限的资金推动股价必须通过对倒才能完成 。
10、所谓的“老鼠仓”排除内幕人士在庄家的成本区建仓的筹码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庄家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在开盘中或收盘时打出的比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便宜的多(有的甚至就是跌停板)的筹码而当老鼠仓打出后该股在未来的几个交易日后便开始疯涨因此一般来说老鼠仓就是将巨额利润送给某些重要人物的重要手段。
7. 国内期货 关于燃油主力什么时候转化
首先,先讲一个问题再来回答题主:燃料油合约出现巨大问题,期货标的是308标准的高硫版燃油,2020年国际航运权新标准要求低硫燃油原先标准的燃料油将不能出海。这就是为啥临近交割原油上涨而燃料油断崖式下跌。不熟悉合约设计容易踩坑。
下一个主力合约是05,没错。国内期货很多商品都是1.5.9这三个合约之间轮着换,大家约定俗成,少换合约,拿的时间长,减少交易成本。
主力合约看成交量,哪个大哪个就是主力。
移仓一般下手都比较早,一点一点移
8. 期货主力和次主力的区别
你好!区分期货主力合约还是次主力合约,
主要老持仓量,和成交量这两个指标。
再换主力合约后,文华财经软件上会显示的
9. 期货合约转换方法
期货合约转换,简称期转现。 期转现是指持有同一交割月份合约的多空双方之间达成现货买卖协议后,变期货部位为现货部位的交易。
期货合约转换方法:
达成协议的双方共同向交易所提出申请,获得交易所批准后,分别将各自持仓按双方商定的平仓价格由交易所代为平仓(现货的买方在期货市场须持有多头部位,现货的卖方在期货市场须持有空头部位)。同时双方按达成的现货买卖协议进行与期货合约标的物种类相同、数量相当的现货交换。
期转现是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明尼阿波里斯谷物交易所(MGEX)、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所(NYBOT)和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英国伦敦国际金融交易所(LIFFE)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等长期实行的一种交易方式。
在国外,期货合约转换不仅在商品期货交易中得到运用,而且在金融工具的交易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几乎所有品种的期货和期权均可期转现。
期货合约转换流程:
寻找对手;
商定平仓和现货交收价格;
向交易所申请;
交易所核准;
办理手续;
纳税。
10. 期货主力换月对价格的影响
同月份合约走势是“隔年衔接”的。
比如:铜0809交割后,接下来的走势是铜1009合约的走势。如果CU1009上市后价格和铜0809交割时的价格相差很大,就会出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