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广核集团有哪些下属公司
截止2019年2月27日,中国广核集团下属公司如下:
1、核能方面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阳江核电有限公司、辽宁红洲可核电有限公司、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咸宁核电有限公司;
中广核陆丰核电有限公司、湖北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安徽芜湖核电有限公司、岭湾核电有限公司、韶关核电有限公司、淆水核电有限公司、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环保有限公司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2、核燃料方面
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广核矿业有限公司、中广核铀业斯科有限公司。
3、新能源方面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中广核节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4、金融服务方面
中广核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广核华盛投资有限公司、中广核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中广核保险有限公司、中广核国际融资祖赁有限公司、深圳前海中广核富盈互联网金两蝴浸务有限公司、中广核碳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5、新业务方面
中广核核技术应用有限公司、中广枉明浸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电力销售有限公司。
(1)中国广核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扩展阅读:
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2013年4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同步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截至2019年1月底,中国广核集团拥有在运核电机组22台,装机容量2430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6台,装机743万千瓦;拥有风电在运控股装机达1239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运控股装机容量422万千瓦,海外新能源在运在建控股装机1338万千瓦。
中国广核集团自成立以来,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为基本原则,坚持“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价值观,在成功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的核电生产、工程建设、科技研发、核燃料供应保障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成员公司架构
2.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的介绍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集团,英文缩写:CGN),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大型清洁能源企业。根据战略规划,到2020年中广核集团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9000万千瓦,年上网电量达到4200亿千瓦时,折标煤1.3亿吨,约占国家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的3%,占非化石能源消费的20%,年等效减排二氧化碳3.2亿吨。
3.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的集团概况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集团,英文缩写:CGN),即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核电事业发展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央企业,由核心企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和30多家主要成员公司组成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2亿元人民币。2012年9月,国务院同意中广核股权关系调整为国资委持股82%、广东省持股10%、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持股8%。2013年4月26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同步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是中国唯一以核电为主业、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中央企业。截至2014年7月31日,中国广核集团拥有在运核电装机1162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13台,装机1550万千瓦;拥有风电投运装机达5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发电装机容量50万千瓦,水电控股在运装机147万千瓦,在分布式能源、核技术应用、节能技术服务等领域也取得了良好发展。
中国广核集团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核电生产、工程建设、技术研发、核燃料供应保障体系,拥有风电、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体系和节能技术体系,是我国核电发展的主力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排头兵和节能减排、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具备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面向全国、跨地区、多基地同时建设和运营管理多个核电、风电、水电、太阳能及其他清洁能源项目的能力。
1978年至1994年,中广核成功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填补国内大型商用核电站空白,实现中国大型商用核电站的起步。1995至2004年,按照国际标准推进核电自主化进程,岭澳核电站一期的圆满建成,奠定中广核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从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等方面为中广核迎接核电积极发展以及进军可再生能源领域奠定了基础。2005至2013年,中广核迈入了自主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实现我国核电“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走出广东,布局全国,在辽宁大连、福建宁德、广东阳江、台山、广西防城港等地建设核电站。同时,构建铀资源保障体系,进军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先进核电技术。
2015年10月,中广核在运核电机组14台,装机容量1492万千瓦;12台在建核电机组的装机容量1445万千瓦,已控制铀资源总量30.77万吨,可满足3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30年的换料需求。
4. 中广核是国企还是央企
中广核集团,即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唯一以核电为主业、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大型清洁能源中央企业,属于副部级央企。
中国广核集团,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核电事业发展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央企业,由核心企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及40多家主要成员公司组成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
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2013年4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同步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5月17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3年第2号发布《关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告》,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自2013年4月26日起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原名称终止使用。
2014年12月14日,签署《关于扩大和深化核能领域互利合作的协议》,启动在哈萨克斯坦合资建设核燃料组件厂等一系列重大互利合作事宜。
2015年年12月14日签署的《关于在哈萨克斯坦设计和建设燃料组件制造厂和在哈萨克斯坦共同开发铀矿的商业协议》,进一步细化了核燃料组件项目和铀矿项目的里程碑节点、主要商业条款等内容。
2018年12月,新一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两类公司)试点企业名单(11家)公布,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在其中
5. 中国广核集团主要有什么业务呀
中广核以“发展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为使命,以“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为愿景。
6.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新闻
中广核研发的核电站应急机器人首度亮相
2013年5月23日,中国广核集团研发的国内首台核电站微小型作业潜艇样机在第十届中国核电工业展览会上首度亮相,受到业界与公众广泛关注。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应用于核电站应急事故处理、日常检查、维修等方面的智能机器人开始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2011年,中广核集团下属的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请了国家863计划“核电站专用机器人技术与研究”,以“核电站微小型作业潜艇”为重点领域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并于2013年3月成功研发完成首台核电站微小型作业潜艇样机。
该潜艇样机主要由潜艇本体、脐带缆和岸上控制箱三部分组成。潜艇本体配备了四个推进器,可以实现机器人在水中前进、后退、上升、下降、向左、向右运动;安装了前置防辐射摄像头和后置广角摄像头,能充分观察水下环境;配备姿态测量单元、声纳和深度计,可以确定水下机器人在水下的姿态和位置;同时安装了机械手,可以对水池内小异物进行打捞。
据悉,该潜艇样机计划于2013年9月在大亚湾核电基地进行实际环境应用试验,通过试验后即可投入商用。未来将广泛应用于核电站反应堆堆芯、反应堆水池、乏燃料水池等水下环境的异物搜索和打捞,以及反应堆堆芯部件、水池的缺陷检查,对促进应急管理和处置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广核集团东北首座核电站并网发电
今天从中广核集团获悉,中广核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1号机组于2月17日首次并网成功,这标志着中广核红沿河核电站正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
中广核红沿河核电站一期1号机组于2007年8月18日在辽宁大连瓦房店市红沿河镇正式开工建设,是我国东北地区首个核电站。经过5年多的建设,最终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红沿河核电站计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其中一期4台机组预计2015年全部建成发电。4台机组年发电量将达300亿千瓦时,约占辽宁省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6%。与同等规模的火电相比,红沿河核电站一期4台机组相当于每年减少标煤消耗约1000万吨。
中广核计划将核电产业触角延伸到海洋
2016年1月13日,中国广核集团称,国家发改委复函已同意其申报的ACPR50S海洋核动力平台纳入能源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此次海上小型堆ACPR50S的正式立项,标志着中广核海上小型核反应堆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广核称表示,公司正在开展ACPR50S小型堆示范项目的初步设计工作,预计2017年启动示范项目建设,2020年将建成发电。
7.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三者关系!
三个公司都是中央来直源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其中:
中核集团是从过去核工业部演变而来的,具有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地质、矿冶、纯化、浓缩、元件、核电、乏燃料处理以及相关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包括生产、科研、设计等等。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国家战略核力量的核心和国家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1955年起步,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是广东核电(有过争议)、国家核电的股东方之一。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是为了受让第三代美国核电AP1000技术,实施相关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中国核电技术品牌而成立的。2007年成立。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四个股东方出资设立。
广东核电是在中国引进法国核电,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基础上逐步成长发展起来的,也是由国资委管理的企业。1994年9月注册成立,起初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控股的,后国务院批准单列计划。
8. 中广核集团属于什么级别企业
中广核集团,即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唯一以核电为主业、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大型清洁能源中央企业,属于副部级央企。
1、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核电事业发展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央企业,由核心企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及40多家主要成员公司组成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
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2013年4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同步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广核集团以“发展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为使命,以“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为愿景。在核电、风电、水电以及分布式能源、核技术应用、节能技术服务等领域都取得了良好发展。
3、近年来,为主动适应国家核电发展新形势要求,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修订了集团战略规划,明确战略定位为“以核电为主的清洁能源集团,为社会提供安全、环保、经济的电力”。先后成立了国内首家专业化的核电运营管理、工程管理、工程设计和公用技术研究机构。
副部级央企:
副部级央企是指国资委(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央企,其级别为副部级。其企业高管薪酬参照公务员标准,这些“一把手”多由中组部发文任免。
广义的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包括三类:一是由国资委管理的企业,从经济作用上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如军工、电信;提供垄断性产品的,如石油;提供竞争性产品的,如一般工业、建筑、贸易。二是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管理的企业,属于金融行业。三是由国务院其他部门或群众团体管理的企业,有烟草、铁路客货运、港口、机场、广播、电视等行业。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网络
集团简介-中广核官网
副部级央企-网络
央企名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9. 中广核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企业吗
那是相当有实力啦,截至2012年5月底,中国广核集团总资产已超过2700亿元人民币;拥有在运核电装机612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15台,装机1775万千瓦;拥有风电控股装机32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累计投运20万千瓦,水电实现控股装机154万千瓦,权益装机 350万千瓦,在分布式能源、核技术应用、节能技术服务等领域也取得了良好发展。
10. 中核跟中广核区别
1,使命定位不同
中核:中核集团肩负着强核强国与和平利用原子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任务。
中广核: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提供商与服务商。致力于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生产与供应,致力于全社会的节能减排与清洁能源利用,为社会提供规模化、高质效与可持续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
2,创立的背景不同
中核:1999年7月1日,在国家原五大行政性军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十大军工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成立。
中广核: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核电事业发展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央企业,由核心企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及40多家主要成员公司组成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
3,业务范围不同
中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新的历史阶段将传承核工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举世瞩目的“两弹一艇”和实现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的辉煌历程。
中广核:中广核成功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填补国内大型商用核电站空白,实现中国大型商用核电站的起步。
(10)中国广核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扩展阅读:
虽然在建国初期就诞生的中核眼里中广核是“后起之秀”,但是中核的老大地位却在近年来受到撼动。
中广核成立于1994年,原名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其不仅成立较晚,而且从名字中可见是一家地方性质企业,其体量显然远远逊色于中核,而且中广核成立时中核还持有其45%的股份,但国务院规定中核集团不能参与分红,结余利润用于中广核的滚动发展,以带动后续核电站的建设。
随着大亚湾核电站的成功建设和运营,中广核以核养核模式得以发展,如今已在手并获批的核电项目中广核最多,中核次之。而沿海核电站建设已经被中广核垄断了。
如今中广核在手核电项目多在沿海,包括大亚湾、岭澳、阳江、红沿河和广西防城港等,而中核筹建的却多在内陆,除了海南和秦山等少数几个属于沿海核电站,湖南桃花江、江西瑞金等项目都在内陆。
实际上转折性变化事件发生在2012年9月,彼时国务院同意中广核股权关系调整为国资委持股82%、广东省持股10%、中国核工业集团持股8%。
这一调整被中广核视为公司发展“里程碑”事件之一。2013年4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显然中广核已经从地域性的企业跃居为核电业大佬。
不仅如此,2012年,随着新疆萨瓦甫奇铀矿探矿权花落中广核,国内铀矿资源由中核独有的格局被打破。不仅国内项目建设上中核与中广核竞争激烈,而且在以前“走出去”时也发生了互相压价、恶性竞争的现象。
2012年中核与中广核作为竞争对手分别联合美日和法国竞标英国一个核电项目。而去年底外媒消息称,中核承诺给将耗资95.9亿美元的巴基斯坦核电项目提供至少65亿美元的贷款,该核电项目将建成两座1100兆瓦的反应堆。
“中广核与中核相比,中广核成立较晚负担较轻,主要做核电,管理上较为透明,是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而中核由于涉及核电、燃料等多个板块,企业结构庞大臃肿,历史负担较重,”上述知情人士坦言,“单论盈利能力,中核已经不如中广核。”
中核与中广核的竞争也在继续。中核筹建项目多在“内陆”,而“十二五”期间内陆仍未放开,只有等到“十三五”期间,这显然加重了中核的紧迫感。中核选择在上交所上市,其中一个考量则是,试图通过上市融资来加紧备战新的核电站项目建设。
而选择在香港上市的中广核,融资迫切性甚至更强,虽然其筹建核电项目多在沿海,放开可能性更大一些,但因为此前以核养核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在建项目多于建成商业化运营项目,投资要多于收入的局面,所以上市势在必行。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核电老大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