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文莱国对中国的投资项目

文莱国对中国的投资项目

发布时间:2021-06-29 00:17:29

Ⅰ 哪个国家对中国投资最多

中国商务部6日公布,最大的对华投资国——日本的制造业直接投资额从2005年的.2977亿美元减少到去年的45.9806亿美元,几乎减少了30%。这是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的减少。投资项目数量也从3269个减少到2590个。 去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630.2053亿美元,略高于2005年。但增加部分大都是香港投资。日本、韩国、美国等对华投资“三大国”的投资规模则日益缩小。<br> <br>截至2004年8月底,日本累计对华投资协议金额为630.77亿美元,实际投入451.69亿美元,项目数为30748项,仅次于香港和维尔京群岛,在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三。<br> <br>在2003年,美国对华投资排在香港、维尔京群岛、日本、韩国之后,居第五位。截至2003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4万多个,合同投资860多亿美元,实际投资440多亿美元。<br> <br>截至2003年底,欧盟成员国累计对华投资16131项,协议投资659.35亿美元,实际投资378.72亿美元。<br> <br>2006全年,对中国大陆实际投资金额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202.33亿美元)、英属维尔京群岛(112.48亿美元)、日本(45.98亿美元)、韩国(38.95亿美元)、美国(28.65亿美元)、新加坡(22.6亿美元)、中国台湾(21.36亿美元)、开曼群岛(20.95亿美元)、德国(19.79亿美元)、萨摩亚(15.38亿美元),其投资金额合计占中国非金融领域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83.86%。<br> <br> 中国企业对英属维尔京群岛可谓情有独钟。据统计,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和美国是外资直接进入中国内地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其中,英属维尔京群岛位列第二。某些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实际上并非纯粹的“中国牌”,因为其整体或某部分的注册地是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百慕大地<br> 区、开曼群岛等地。也就是说,就其属性而言,它们算是“混血儿”。<br> <br> <br> <br> 有一家在浙江宁波保税区设有合资生产企业的台资企业就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了一家贸易公司。由于台资企业无法直接在中国内地进行投资,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一家空壳公司,把资本先转移到那里,然后以这家公司的名义在国内进行投资,这样就可以绕开政策的障碍。该台资企业是一家从事钢铁产品加工的企业,但是在维尔京却是注册的一家贸易公司。<br> <br> <br>原因是,如果不这样做,直接把在中国内地加工完成后的钢材(作为两头在外的来料来样加工)返回到海外的母公司还要交纳高额的关税,而如果以该贸易公司为中转,以销售的方式把钢材卖给该贸易公司,然后再以该贸易公司名义去销售到国际市场,反而可以避免交纳大笔关税。据了解,很多从事实业生产的企业都通过注册一家这样的空壳贸易公司的方式来逃避关税。<br> <br> <br> <br> 通过这种方式,很多内地企业摇身一变而成为外资企业,特别是很多从事信息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企业,由于我国对该行业的优惠政策更为倾斜,他们更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来享受我国的优惠政策。由于在当地注册公司的股本构成、董事名单甚至公司营业情况,都可以保密,这使得公司状况得到高度保密,如果公司在经营期间出现与投资者的法律纠纷,往往可以逃避某些责任。而有些民营企业主由于在内地得不到公平的待遇,只好特意到海外注册,变身“外商”再回国投资的时候,却会受到当地政府的礼遇,并得到各种优惠政策,这也是民营企业主对海外注册趋之若鹜的一个重要原因。<br> <br> <br> <br> 2003年下半年广州市外经贸部门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广州番禺区约有50%的民营企业、荔湾区约有60%的民营企业,都采用到香港或者英属维尔京群岛(BVI)注册,再返回内地与自己的工厂合资办企业的方式(离岸注册),变身成为“三资企业”,享受“三减一免”的优惠政策,并取得进出口权。据初步测算,这些“三资企业”,每年的出口值约占全市的二至三成。据统计,目前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内地公司,其中大部分的注册地都是这些大洋岛国,在创业板代码在8003至8028之间的10家上市公司,只有1家在香港本地注册,其他9家公司(4家主要经营地在内地)的注册地全部是开曼群岛或百慕大。而新浪、网易、金蝶、联通等公司无一不是在这些地方注册。<br> <br> <br> <br>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由于不缺少外来投资,同时作为主要的资本输出国,企业缴纳的税收是国家财政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如果国内资金纷纷外逃,税收必然无法保证,因此,美国、英国都纷纷制定政策来限制本国企业在这些避税港注册公司。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现阶段引进外资是比防止漏税更重要的事。另外,要把这些企业纳入税收的范围,对专业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要了解各国税收法律体系,要参加有关的国际组织,国内要有完备的监管机构和法律法规,并且还要有充足的稽查和征收力量。这些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是不可能的。出于上述两个主要原因,目前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默许离岸注册这种逃税行为,即使是马来西亚、新加坡这样完全对外资敞开门户的国家,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系。<br> <br> <br> 目前在全世界所有能够自由进行公司注册的避税港中,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注册要求最低,监管力度最小。<br> <br> <br> <br>为发展当地经济,该岛政府1984年通过了《国际商业公司法》,允许外国企业在本地设立“离岸公司”并提供极为优惠的政策:在当地设立的公司除每年交纳营业执照续牌费外,免交所有当地税项;公司无注册资本最低限制,任何货币都可作为资本注册;注册公司只需一位股东和董事,公司人员中也不必有当地居民;无需申报管理者资料,账目和年报也不必公开。在这里设立公司的费用也很便宜。据纽约一家专门提供避税地公司注册业务的中介公司“OFFSHOREINC”介绍,在英属维尔京 群岛设立注册资本在5万美元以下的公司,最低注册费为300美元,加上牌照费、手续费,当地政府总共收取980美元,此后每年只要交600美元的营业执照续牌费就可以了。<br> <br> <br> 靠“离岸注册”避税是很多企业通常的做法,对中国而言,一面要继续鼓励境外投资,一面又要打击逃税行为,在这个两难命题中如何博弈抉择,将是未来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Ⅱ 中国向文莱捐款44亿是真的吗

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没有的。理由如下:1、文莱属于南海周边国家,地理位置固然重要,但还没有达到中国必须依靠文莱的地步。从政治层面上没有可能性。2、文莱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是很不错的,自己国内没有遇到重大困难,即使需要中国出手,中国也不会如此大方。3、国家间交往,政治和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投入和回报必须是双方受益,即使是投入这么多钱,也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

Ⅲ 我想知道文莱这么富有,中国为何要无偿援助文莱40亿美元。这事是真的吗

不知道是哪个脑残发出来的谣言!!
了解文莱的人根本不用去证实这个谣言的出处就知道是假的了!!
网络:文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2011年人均GDP为48333 美元,位居世界第六。中国2011年人均gdp为6432美元,位居世界第NNN。

谣言止于智者! 乱传谣言者真是别有用心啊!国人要小心!

Ⅳ 中国援助文莱40亿美金,是不是真的

显然假的。说这个话就意味着:事实是不重要的,接受中心观点就行了

Ⅳ 中国与文莱有什么关系

双边政治关系与重要往来
中国和文莱于1991年9月30日建立外交关系,双边关系发展顺利,各领域友好交流与合作逐步展开。
经贸关系
建交初期,两国经贸合作进展缓慢。自2000年起,双边贸易额大幅上升。2008年4月、2011年4月,两国分别举行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贸磋商。2010年中文贸易额10.3亿美元,增长142.8%,如期实现两国领导人确定的2010年10亿美元贸易额目标。其中中方出口3.7亿美元,增长161.8%,进口6.6亿美元,增长133.3%。 2011年上半年,中文贸易额7.59亿美元,同比增长44.5%。其中中方出口4.18亿美元,进口3.41亿美元。中方从文进口的商品主要是原油,向文出口的商品主要为纺织品、建材和塑料制品等。
两国在投资、承包劳务等方面合作成效显著。截止2010年底,文累计对华实际投资20.1亿美元,2010年新增实际投资3.1亿美元。我累计在文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665万美元,2010年新增投资928万美元。我累计在文签订承包劳务合同额2.9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7亿美元。其中,2010年新签合同额1.42亿美元,同比增长2592%;完成营业额3843万美元,同比增长96.7%。
其它领域交流与合作
两国在民航、卫生、文化、旅游、体育、教育、司法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展开。先后签署了《民用航空运输协定》(1993年)、《卫生合作谅解备忘录》(1996年)、《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1999年)、《中国公民自费赴文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2000年)、《高等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2004年)、《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2006年)。两国于2002年和2004年分别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文莱达鲁萨兰国总检察署合作协议》和《最高法院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0年3月,文莱皇家航空公司重开斯里巴加湾至上海航线。
两国军事交流日益密切。2003年9月,双方签署了《关于开展军事交流的谅解备忘录》。11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访文。2007年,中文两国互设武官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参加文莱国际防务展和国际军乐节。
自2003年7月起,中国对持普通护照来华旅游、经商的文莱公民给予免签证15天的待遇。2005年6月,两国就互免持外交、公务护照人员签证的换文协定生效。
2004、2005年分别成立中国-文莱友好协会和文莱-中国友好协会。

Ⅵ 中国要给文莱无偿援助40亿美元。真的假的

中国与东盟在变革中前行_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网
2011年11月16日 ... 中国向越南; 泰国; 老挝; 柬埔寨; 文莱; 新加坡; 菲律宾; 缅甸; 马来西亚 等国
提供了总额超过40亿美元的援助、出口信贷和紧急无偿药品援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向泰国等国提供了总额超过40亿美元的援助、出口信贷和紧急无偿药品援助。这一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联合宣言》,确定了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2年,双方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启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和东盟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为彼此经济增长作出贡献。2009年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向外界发出了中国和东盟各国愿同舟共济,携手抗击金融危机,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明确信号。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极大促进双边贸易的同时,减少了双方受欧美等传统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回顾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印尼加查马达大学亚太研究所创始人之一斯里·阿迪宁西说,东盟“10+1”、“10+3”等合作极大增强了东盟与这些国家的经济互补。中国是东亚经济的轴心,也是世界经济一大支柱,东盟国家注重与中国在地区的合作,这对于它们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实现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从1991年到2010年,中国-东盟贸易额从79.6亿美元增长到2928亿美元。今年前10个月已突破2959亿美元,有望再创新高。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跃升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飞速发展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让双方从中获利。

Ⅶ 一带一路发展中国与哪些国家的一些合作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2015年,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
应答时间:2020-10-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Ⅷ 文莱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主要有哪些

自1991年建交以来,中文两国在经贸领域签署了多项双边协定和备忘录。2000年11月两国签署了《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2004年9月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和《关于促进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09年,两国签署了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就建立双边经贸磋商机制签署了换文,2010年还将签署《能源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目前双方已就有关文本基本达成一致意见。

两国经贸交往不断深化,贸易额由1991年建交时的1311万美元提高到2009年的4.23亿美元。中国从文进口主要产品为石油,向文出口食品、纺织品、家电、汽车、建材、通讯器材等,近年来中国清真牛羊肉产品也已打入文莱市场。按不变价格统计,2008年文出口104亿美元,增长29%,其中油气占98%。进口总额26亿美元,增长15%,进口规模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保持稳定增长,反映文市场对进口商品的强劲需求。一些中国汽车(奇瑞、宇通、吉利、中兴等)、家电(海尔、格力、苏泊尔等)行业的知名品牌已在当地市场销售,中国日用消费品在当地超市随处可见。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实施和两国原油贸易的恢复,双边贸易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根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文累计对华投资项目1529个,合同金额50.95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17.03亿美元。我对文工程承包规模不大,投资规模更小。2009年下半年以来,陆续有文莱都东水坝、德里塞-鲁木高速公路和365套政府住房项目由中国和当地联营企业中标,将由中国公司承建,广西、广西和文莱的农渔业合作项目陆续上马,开启了中文经济合作的新篇章。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文莱市场,到文访问经贸团组日益增多,在文注册公司并正常开展业务的中资企业已有10家,业务范围包括电讯服务、房地产开发、地质勘探、中医药、渔业、农业、水电和道路施工等。

Ⅸ 文莱与中国的关系

咱们和他在领土、领海和石油问题上有争端。

阅读全文

与文莱国对中国的投资项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5美金合人民币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 浏览:48
金钻外汇代理 浏览:466
基金007340配售 浏览:47
江波龙股票 浏览:526
宁夏理财规划师证书领取 浏览:795
宗申动力投资者交流 浏览:578
1980元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383
铜价格最新行情搜索 浏览:711
盘石股票 浏览:789
3月28日景兴废纸收购价格 浏览:41
理财撸羊毛 浏览:284
外汇软件原油 浏览:45
春节银行贵金属回馈客户 浏览:391
贵金属一一融金通 浏览:200
今日汇率查询中国银行外汇牌 浏览:958
银行营销贵金属成功案例 浏览:1
阿里巴巴贷款申请 浏览:988
香港泛亚贵金属 浏览:920
外汇市场原油 浏览:136
2014年融资融券 浏览: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