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2002-2011年各年度公募基金收益率前三名一览表,含基金经理姓名、管理的基金名、收益率等。
入围次数最多和连续上榜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是王亚伟
2006 华夏大盘 154% 同类68只基金中排第11位 同期沪深300指数 119%
2007 华夏大盘 226% 同类94只基金中排第1位 同期沪深300指数 135%
2008 华夏大盘 -34% 同类113只基金中第12位 同期沪深300指数 -64%
2009 华夏大盘 116% 同类137只基金中第1位 同期沪深300指数 91%
华夏策略 84% 同类137只基金中第12位
2010 华夏策略 29% 同类172只基金中第1位 同期沪深300指数 -11%
华夏大盘 24% 同类172只基金中第4位
2011 华夏策略 -14% 同类228只基金中第39 同期沪深300指数 -22%
华夏大盘 -17% 同类第65位
㈡ 中国目前的基金有哪些平均每年的年收益是多少
基金有公募和私募之分,公募基金要求70%的资金持有股票,股市行情不好的时候公募回基答金会亏损,公募基金,资金大小都可以进入,而私募基金是针对特定人群而募集的基金,说白了就是有钱人玩的,一般至少要50万或者100万才能进,私募基金的收益率比较稳定一点,一般11%-13%,超过15%的就要小心是不是陷进了!
㈢ 今天买的公募基金,什么时候计收益
交易确认当天开始计算。一般下午3点之前的算当天的交易,3点以后算第二天的交易((但是买基金的钱是当天就扣掉了)。准确的说,购买的基金净值按照确认当天的基金净值来计算,确认的第二天才有收益(收益为基金实时净值/申购确认时的基金净值)。
㈣ 什么是最牛公募基金,业绩可以到达多少
2020年“疯狂的基金”终于告一段落。110只基金净值翻倍,股基平均狂赚近60%,收益最高的冠军基金年回报超过166%,每个数字单拎出来都相当炸。
乘着2020年业绩的东风,“十倍基”(Ten bagger)的队伍也进一步完成了扩容。将时间拉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可以发现,在公募基金阵营中,虽然十倍基是一个相当珍稀的“品种”,但截至2020年底,整体涨幅超过10倍的基金达到了惊人的50只(份额分开计算)。其中回报在20倍、30倍左右的亦不乏代表,甚至有基金成立以来的回报已经将近40倍了,堪称“业绩之王”。
这些不同类型的“十倍基”是否有共同点?它们的风格、业绩爆发时点、基金管理人乃至基金经理,又有哪些比较突出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投资者怎样才能识别“灵魂投手”,买到一只真正的十倍基?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记者拆解了全市场50只十倍基,用数据和事实告诉您答案。

正是由于绩优基金经理的不断接力和传承,才锻造出了这些优秀的产品。
如果结合这3只基金的业绩爆发年度来看,还能发现一些别的规律,于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又作了一个统计。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和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这2只基金,在2013年左右都迎来了一波业绩爆发,年度净值增幅为70%左右。在其后的几年间,这2只基金的整体表现并不算好,年度回报在-20%和20%之间来回波动,一直到刘彦春接手以后才重新起飞,收益扶摇直上。另一只基金景顺鼎益的情况与此类似,2015年刘彦春开始担纲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当年回报就达到了38%,而在2017、2019和2020年,其回报均超过了50%。一个字,稳。
对于另外一些基金,或许明星基金经理的作用更大。例如华夏大盘精选,王亚伟以一人之力贡献了近12倍的任职总回报和49.77%的任职年化回报,在同类型基金中一骑绝尘。在他离开后,华夏大盘精选又经历了7位基金经理,这些接棒“一哥”的基金经理顶着巨大的压力,也创造了比较稳健的收益,共同成就了目前国内公募历史上唯一的一只“四十倍基”。
总的说来,一只“十倍基”背后往往是多个基金经理和其投研团队持续不断的努力。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明星基金经理出走创业,行情下跌时巨大的压力或者公司人事的变动也会影响基金经理的发挥,毁掉“一代名基”。要成就一只“十倍基”,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也不能少。
怎样才能买到“十倍基”?
最后来简单讲一讲投资者最关注的话题,怎么才能买到“十倍基”。
通过前面部分的统计,大家可以发现,即便是最年轻的“十倍基”,也诞生于2008年,到2021年已经迈入第13个年头了。想要投中“十倍基”,首先要问问自己是否可以将一只基金持有10年以上?相信能够做到的只有极少数人。这个没有对与错,主客观因素都有,大家并非生活在真空中,也不一定人人都具备这么长线的资金实力。
作业还是可以抄的。与其去抄基金的重仓股,也许不如认准这个基金经理,直接买这只基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已经归纳了不少“十倍基”的特点,比如选择中长期业绩佳的基金公司以及主动管理能力优秀、投资风格稳健的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深刻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同时避开一味炒热点、做短线的产品。其实只要做到了这些,要选出一只“潜力基”并不难。
这些已经成为“十倍基”的基金,基本都是各大基金公司的旗舰产品,是可以进入你的基金池而进行关注的。近两年市场风格转换很快,热点赚钱效应非常高,即便是“十倍基”,你也可以结合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业绩来挑选出眼下依然能够适应新形势、没有落后于市场的好基金。
还有一个特点是,近两年业绩增长一倍、两倍的“翻倍基”队伍也日趋庞大,从这些“翻倍基”中寻找下一个“十倍基”,也许并非天方夜谭。
总的说来,业界一直以来强调的长期投资,并不是你要一直持有,而是你要一直投资,不间断,不以错过“十倍基”而懊恼,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长期持有,中间做做波段也是可以的。
㈤ 公募基金年度报告应披露近几年的基金收益分配情况
基金年度报告应披露近3年每年的基金收益分配情况
㈥ 公募基金最近几年的平均收益率一般能有多少
公募基金分很多种,一般保守的是货币,一般是年化4%-7%,股票型的就会高很多,不过风险会大些,主要看你喜欢什么样的?
㈦ 公募基金盈利模式是什么
佣金
你所看到的基金净值是该基金所持有的所有证券和现金的总和扣除一定比例的佣金后的净值。
这里的佣金是广义的佣金。其中包括基金运营费,代理费等各类费用。你可以在基金招募书中找到相应的条款和比例。
㈧ 2020年是公募基金市场的大年,为何获得收益的反而是少数人
因为2020年有很多的基金小白融入到这个市场之中。虽然说2020年是公募基金市场的大年,但是每次获得的收益的都是少数人。不管是在股票中还是基金中都是一样的,最终能够获得收益的人都是很少的一部分。基金投资看起来很简单,不过却很考验人性。我在今年年后的时候就入场了,在那个时期可以说是重仓进场。然后就开始了大跌,对于心态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看到每天都是估值大跌,那个时期就有非常多的小白开始抛售。于是就带来了许多新鲜的韭菜,我并没有选择卖,而是一直持有到了现在。行情重新回暖,之前亏损的现在也基本上全部赚回来了。
㈨ 选基金看历史收益靠谱吗
历史业绩是看公募基金表现的其中一个要素,但是还有其他方面,我在领先基金的研报上看过一篇文章就是讨论这个问题,主要可以看三方面:
1、看大环境:可以用美林投资时钟大周期择时、非常6+1择时的方法来看。领先基金每周的研报就有这方面分析,不用自己去找资料。
2、看各类市场以及细分领域的评估,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等。一些专业机构出的周策略等文章可以参考。
3、看基金经理业绩和风格评价。
主要就是这几个方面,如果想详细了解可以再联系我,望采纳哦~~
㈩ 基金的历史累计收益和产品总额
首先你要确定这个是不是公募基金,或者希望你告知基金名称。
产品总额这个说法很不明确,如果是公募基金,说的可能是该基金的总量大小吧。
但是一般是形容私募基金的,也就是最大的量是多少。
历史累计收益是说该基金从成立到现在的总收益。
这个看的意义不大,对比意义也很小,因为基金成立时间都不一样,
对比多少也没意思的。且这些也都是历史。
公募基金是可以随时赎回,但如果是私募,就要看具体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