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要在粤港澳大湾区买房子
①“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全面提升区内城市的地位和价值,香港将巩固其世界顶级城市的地位,深圳和广州将迈向世界级城市,而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等城市的地位,也将获得显著跃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还将以泛珠三角 为重要基础,辐射作用覆盖内地9个省区和港.澳2个特别行政区,拥有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
世界三大湾区,美国占两个,日本占一个,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的经济都是非常的发达,说明建设大湾区的影响力是非常的大,未来整个珠三角相信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②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未来的房价。
粤港澳大湾区9城在售均价
③关注珠三角房产的人会发现,一开始是东莞的房价猛涨,到现在东莞的房价已经慢慢稳定下来,然后就是惠州,再到中山,下一个应该就会是江门了,毕竟粤港澳大湾区刚刚确立,整个珠三角的经济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总之,从之前到现在的趋势来说,买房越早买越好,很多数据和列子也摆在那里,买房需理智,但是前怕虎后怕狼的,只会让你和机会擦肩而过。 ——资料来源:知乎
一、三个“全球城市”
全球城市(Globalcity),又称世界级城市,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四大世界级城市"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以及香港、新加坡,均为“全球城市”。
今年年初,作为中国最高层次的战略规划,由国务院要求,住建部、发改委、卫计委、教育部等中央19大部委联合编制,中规院主持的最重大规划。中国有4个全球城市: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囊括香港、广州和深圳三个“全球城市”,在全球尚无先例。
二、世界最大海港群
湾区经济靠港而生、依湾而兴,具有天然的开放属性,其兴衰高度依赖国际贸易体系,深刻影响着国际贸易体系。
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吞吐量6232万标箱,为世界第一。世界第3的深圳港、世界第5的香港港和世界第7的广州港的港口吞吐量总和,也超过了杭州湾的世界第1的上海港和世界第4的宁波-舟山港的5870万标箱。
三、世界最大空港群
据国际机场协会(ACI)公布的《2015年全球最繁忙机场排名》,2015年在世界1144个机场中,粤港澳大湾区以香港国际机场(全球第8)、广州白云机场(全球第18,全国第3)、深圳宝安机场(全国第5)等6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1.68亿人次,位居世界第一。
2015年,在全国208个机场中,粤港澳大湾区6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1.68亿人次,居中国湾区之首。
粤港澳大湾区的机场旅客吞吐量不仅位居中国之首,更居世界四大湾区之首,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场旅客吞吐量1.68亿人次,超过全球第1的亚特兰大机场1.01亿人次66%。
四、世界级金融中心
据英国智库机构Z/Yen公布的《2016全球金融中心排行榜》,香港名列第4,深圳位居第19,(1伦敦,2纽约,3新加坡,4中国香港,5东京,16上海,19深圳,23北京)。深港两地金融市场如果加在一起参与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将稳居世界前三。
粤港澳大湾区有香港港交所和深圳深交所两大证券交易所,2015年深港的资金总量3.46万亿美元(23.8万亿人民币)和GDP密度,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国内稳居第一。
五、全国最好的空气质量
近年来,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雾霾现象频频出现,引发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重点关注。
根据《2015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指数排行榜》,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皆为“优”,整个粤港澳大湾区100%为优质空气。可见就空气质量而言,粤港澳大湾区最有底气挑战世界级湾区。
深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硅谷”,其气候条件与旧金山硅谷十分相近不无关系。旧金山年平均气温22度,深圳年平均气温24度,气候宜人,对于吸引科技人才,激发科研成果或有益处。
六、轨交遍布湾区,四线连接两岸
广东境内高铁里程居全国前列,已经开通京广高铁、广深高铁、厦深高铁、南广高铁、贵广高铁,2017年将开通深茂高铁、2018年将开通广深港高铁、2020年将开通赣深高铁。高铁网已经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惠州、东莞、佛山、中山、肇庆、江门、珠海9个城市。
根据《珠三角地区城际交通建设规划》,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15条,铁路网总长1430公里,已经开通广珠城轨、广佛城轨、莞惠城轨、广佛肇城轨等4条城轨交通,通车里程350公里。2018年前开通穗莞深城轨、广佛环线、广清城轨、珠海机场城轨部分路段,2020年前建成通车全部在建项目,通车里程达650公里。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实现“1小时都市圈”。目前,广佛之间、深莞之间、广莞之间还规划了上十条跨市地铁,为未来湾区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条件。
珠江东岸和西岸的连接,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路网循环贯通的关键。连接珠江东岸和西岸将有四条通道:港珠澳跨海大桥、深(中)江通道(深茂铁路)、虎门大桥、虎门二桥。全长55公里“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今年将正式通车。深中通道去年开建,将于2023年通车。随着港珠澳大桥与深中通道的建成,粤港澳完成“A战略”,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与港澳地区的融合将进一步深入,粤港澳湾区一体化将迎来全新发展阶段。
七、三个自贸区,发展新引擎
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自贸区,实施范围901.17平方公里,分布于广州南沙自贸区783.86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28.2平方公里、珠海横琴自贸区106.46平方公里,分属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市,多方用力,便于落实。
2015年4月21日广东自贸区挂牌,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致力于打造“东方曼哈顿”,至2017年2月已注册企业12.46万家,其中港企4223家。
八、“金融+科技+产业”大湾区
粤港湾大湾区在产业分工上较为明确,深圳是高科技,广州是高校、文化、创业、医疗,东莞、佛山、中山、江门是制造业,澳门是博彩、文娱,香港是金融业、国际贸易。
具备完善的产业链服务体系与宽松自由的创业氛围,深圳汇聚了华为、腾讯、中兴、土巴兔、大疆、柔宇、菜鸟等高新科技独角兽企业。
粤港澳大湾区将产业、物流、科技、金融、贸易等资源高度集聚,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都会区,成为中国及国际的重要经济、金融、贸易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了“金融+科技+产业”大湾区,几乎囊括了纽约湾区的“金融湾区”、旧金山湾区的“科技湾区”和东京湾区的“产业湾区”的所有产业类型并均具实力。
九、世界第九大富豪湾区
世界公认的八大豪宅湾区:纽约长岛,洛杉矶比弗利山庄、悉尼双水湾、东京湾、香港浅水湾、新西兰霍克湾、马来西亚Burau湾、布里斯班Noosa湾。粤港澳大湾区在气候、空气、水环境等方面,比京津冀渤海湾区、上海杭州湾区等沿海城市群更有优势,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形成,成为中国一流的海湾宜居地带。香港浅水湾已经是富豪区,深圳梅沙湾将成为令人向往的世界第九大湾区。
十、一国两制,一湾两制
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50年不变,实行一国两制。
相比起世界其他地区的“湾区经济体”,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一无二的“一国两制”特点。粤港澳大湾区实施“一湾两制”,既有内地社会主义科学规划权威实施的长处,又具有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优点,其综合效应将日益显现。
B.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将给香港带来哪些红利
1.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引领香港企业到内地发展,特别是深圳前海,税都交给深圳,深圳是最大得益者。
2.招商引资才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之一,如果真心想香港发展就应该从深圳安排企业到香港,税交给香港,香港才有发展,深圳就在香港隔壁有没有大湾区对深圳企业落地香港没有根本影响,所以香港只有企业输出没有企业进口得不偿失。
3.香港新型企业到内地发展土地成本减轻?个人觉得是短期利益,政府对企业优惠是有时效,而企业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新型企业模式一旦被复制(正因为内地市场大容易复制,遍地开花,就不值钱了)就会走向没落,除非可以做到龙头企业,都则都是大浪淘沙。
C. 香港投资推广署大湾区的潜力在哪儿
众所周知大湾区的地理位置优越,广东九个市,再加上香港和澳门的参与,大版湾区的未来以及发展着实不可权估量,大湾区的建设涉及金融业、航运及物流、旅游业、建造,法律服务等各个领域,潜力巨大。中央的密切关注,特区政府的紧随跟进,大湾区的投资是个机遇,今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四个地方的科技联动,迸发的能量不可估量。中央对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的强烈支持,以及对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资本运作中心及企业财资中心,开展融资、财务管理等业务的支持,可想而知,大湾区今后的经济实力将持续增强。
D. 为何称大湾区
有深海港,围绕港口有城市群,有金融中心,会展中心,就可以称为大湾区。
E. 作为新型的超级城市群,大湾区拥有什么比较好的投资机会呢
从仲量联行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前行之路》研究报告来看,深圳和广州是区版域内科技权产业的两大聚集地,两地研发人员数量总和远超上海或北京。深圳更多地吸引高端科技人才(包括但不限于研发人员),并很好地专注于那些需要更多严格训练的细分行业,例如人工智能、5G基础设施、机器人和基因技术。而广州的科技实力虽然不及深圳,但也差异化地发展壮大了与深圳不同的科技细分行业,这些细分行业通常更为劳动密集,如游戏开发和移动应用程序开发。
F. 国家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哪里值得投资呢
粤港澳大湾区是波及整个珠三角的一个大的概念,要打造世界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中,主要发展以广州为核心,带动周边中山,佛山,东莞等城市协同发展,打造一个城市群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广州受益最大的两个区,一个是南沙,一个是增城。南沙是广州的城市副中心,自贸区,国家级新区(没错和雄安一样,但是国家级新区没发展起来。)加上今年政府规划的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交通枢纽。南沙的规划高度是挺高的,但是相对来讲周期较长。
增城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第二个城市,东临惠州,南邻东莞,在大湾区概念中是另一个串联整个湾区的交通枢纽,政府在这个区域里规划了两个交通枢纽,一个新塘TOD交通枢纽,一个新东站(增城石滩站,未建设)。对于这个区域政府的产业规划,交通规划非常的完善,在14-15年增城撤市并区之后,政府在增城规划了三条地铁,建设了两条,分别在今年的年底,明年的年底通车。区域内政府规划了教育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等,结合交通枢纽,5年左右增城会发展成广州非常核心的产业,生活宜居区
G. 大湾区建设为港澳带来哪些机遇
多位港澳代表委员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解决了香港地域狭小、产业发展失衡、经济容量有限的发展瓶颈,为其发挥经济优势提供了广阔空间。香港培养研发人才,深圳进行科技创新和产业孵化,东莞等地完善生产配套,整个大湾区产业链优势明显。
在珠海横琴打造粤港澳休闲旅游示范区,突出横琴在粤港澳休闲旅游基地的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游建设进行实验探索。澳门专业人才和科技创新不足,急需投资机会和开放路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广泛、深入地参与到大湾区集约式的产业分工和城市群错位发展,是澳门扬长避短、实现适度多元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H. 发改委:设专项资金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办法》明确,明确专项资金通过直接安排到项目的方式予以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直接投资安排方式支持地方政府投资项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按照相关规定采取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方式。
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支持范围和方向,《办法》明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9市,优先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主要支持方向包括:港澳元素较为突出的科技创新平台、由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的高等院校、连接内地与港澳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及其主要配套工程以及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标志性或重大意义的其他领域项目。
对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支持范围和方向,《办法》明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持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安徽省,主要支持方向包括:有利于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合作共享及科创平台项目建设(包括上海科创中心、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点支持安徽省和省际合作园区、省际毗邻区域建设。
《办法》明确,本专项资金通过直接安排到项目的方式予以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直接投资安排方式支持地方政府投资项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按照相关规定采取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投资项目,按照相关规定采取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方式。
《办法》规定,相关项目参照现有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标准确定相近领域项目的支持比例。没有可参照专项的项目,单个项目原则上按照东、中、西部(含比照实施中西部政策地区)分别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项目征地拆迁等费用)的30%、45%、60%予以支持。如地方申请的资金需求低于按上述标准计算的支持数额,则按地方申请数额确定。
《办法》要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下,及时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长期规划方案及年度工作安排明确的项目,纳入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和三年滚动计划,并按照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申报要求,组织有关单位申报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