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人”: 投资建立基金公司的人(法人)。
“基金份额的持有人”投回资于基金公答司设立的基金产品的人(法人)。
“基金投资人”的收益:基金公司的管理收益。
“基金份额的持有人”的收益:基金产品的收益。
“基金投资人”:高风险、高收益。
“基金份额的持有人”:收益稳定,比较低。
㈡ 对于宏观经济学里,储蓄和投资的一些概念问题
投资股票 在经济学中不属于投资。
股票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用积累起来的货币购买股票,借以获得收益的行为。股票投资的收益是由“收入收益”和“资本利得”两部分构成的。收入收益是指股票投资者以股东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额,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股息和红利的收益。资本利得是指投资者在股票价格的变化中所得到的收益,即将股票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得到的差价收益。
1、股票与储蓄存款虽然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但其性质不同。股票是以资本信用为基础,它体现着股份公司与股东之间围绕着投资而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储蓄存款则是一种银行信用,它所建立的是银行与储户之间的借贷性债权债务关系。股票的购买者是股份公司的股东,而存款人实际上是贷款人,他将自己暂时闲置的资金借与银行。
2、股票持有人和银行储户的法律地位及权利内容有所不同。股票持有人和储户虽然都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相应的责任,但股票持有人处于股东的地位,有权参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而储户则仅仅是银行的债权人,其债权的内容限于定期收回本金和获取利息,但不能参与债务人的经营管理,对其经营状况不负任何责任。
3、股票和储蓄存款虽都可使货币增值,但其风险性不同。
股票是向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资,它可根据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直接获取所追求的收益-股息和红利。这一收益可 以很高,也可能很低或没有,它随股份公司的经营业绩而定,每年都有所不同,处于一种经常性的变动之中。而储蓄存款则仅仅是通过实现货币的储蓄职能来取得收益-存款利息。这一增值部分是事先约定的、是固定的,它不会受银行经营的影响。
4、股票和储蓄存款的存续时间和转让条件不同。股票是无期限的,不管情况如何变化,股东都不能要求股份公司退股而收回股本,但可以进行买卖和转让。而储蓄存款一般是有固定期限的,储蓄存款人到期就可收回本金和利息。即使提前支取,任何形式的储蓄都能收回本金,而股票只能到证券市场去转让,其价格要随行就市,能否收回投资要视交易时的股市行情而定。
㈢ 基金份额是什么意思啊
基金份额是指基金发起人向投资者公开发行的,表示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额对基金财产享有收益分配权、清算后剩余财产取得权和其他相关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凭证。
封闭式基金的基金份额可以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交易,采用其他运作方式的基金,如果需要上市交易,授权国务院另作规定。基金份额的上市交易,是指经基金管理人申请,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基金份额在证券交易所挂牌,采用公开集中竞价方式进行买卖。
(3)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比有什么意义扩展阅读:
此外,开放式基金所遵循的申购、赎回主要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1、“未知价”原则,即申购、赎回价格以申请当日的基金单位资产净值为基准进行计算;
2、 “金额申购、份额赎回”原则,即申购以金额申请,赎回以份额申请;
3、 在限制申购的情况下,申购费用按单笔申购申请金额对应的费率乘以单笔确认的申购金额计算;
4、 当日的申购和赎回申请可以在当日15:00以前撤销;
5、 基金存续期间单个基金账户最高持有基金单位的比例不超过基金总份额的10%。由于募集期间认购不足、存续期间其它投资者赎回或分红再投资等原因而使个户持有比例超过基金总份额的10%时,不强制赎回但限制追加投资;
6、基金存续期内,单个投资者申购的基金份额加上一开放日其持有的基金份额不得超过上一开放日基金总份额的10%,超过部分不予确认。
㈣ 买基金是买机构持有份额多的好还是散户持有份额多的好
按道理来说应该是买机构持有份额多的基金好,因为机构比较理性,遇到下跌不会恐慌的大量赎回,不会出现巨额赎回问题,基金经理也不会因为大量赎回而套现卖出股票。
㈤ 100分:拆分和大比例分红对基金持有者的影响如何
1.基金拆分是在保持投资人资产总值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基金份额净值和基金总份额的对应关系,重新计算基金资产的一种方式。
假设某投资者持有10000份基金A,当前的基金份额净值为1.60元,则其对应的基金资产为1.60×10000=16000元。对该基金按1:1.60的比例进行拆分操作后,基金净值变为1.00元,而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由原来的10000份变为10000×1.6=16000份,其对应的基金资产仍为1.00×16000=16000元,资产规模不发生变化
基金分拆听起来复杂,而理解起来其实非常简单。通俗一点说,就是将基金份额按照一定比例拆分成若干倍的做法。比如在特定分拆时点,基金净值为1.60元,如果在该时点进行基金拆份操作,拆分比例为1:1.60,就是将原有1份基金份额拆分为1.60份基金。
在海外市场,基金份额拆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营销方式。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当基金份额净值较高时,采用基金份额拆分的方法;当基金份额净值较低时,采用基金份额合并的方法。许多大基金管理公司对旗下基金进行多次拆分(合并)运作,例如:Pilgrim Funds,Rydex Funds,Eaton Vance等等。在亚洲,新加坡市场上就出现过许多基金份额拆分(合并)的案例。
基金分拆之后,原有基金投资者的基金资产并没有发生变化,投资者的投资并没有任何改变。假设投资者持有1000份基金A,当前则其对应的基金资产为 1600元,在实施基金拆分后,基金份额净值由原来的1.60元下降为1.00元,而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由原来的1000份变为1600份,对应的基金资产仍为1600元,资产规模并未发生变化。
大比例分红就是俗称的净值归一,或多或少会有些偏差。
2.影响? 楼上的专家说没有那是骗人的。
这2种方式目前之所以被广泛采用,主要还是基金公司为了扩张规模而用的手段,只有规模大了收入才会多。
影响自然是害大一点,不过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好公司、大公司可以较大程度上化解这方面的害处,从而做到尽可能的保护原有投资人。 不过像华夏、上投摩根等是目前为数不多不采取上面2种手段的公司,这个和每个公司的文化不同。 我理解这2家是,只要有业绩不在乎规模的大小,这也是为什么上投摩根能把所有股票型的基金都暂停的根本原因。
3.拆分可以保留原有股票,而分红则必须抛出一些股票。
刚大比例分红就意味着基金要卖出手上的股票,那么再卖股票时就有点像押宝,押错了对净值的损伤不言而喻。
还有就是现在的大比例分红或者是分拆总是伴随着持续营销,规模扩张不亚于发个新的基金。 都是有钱亟待买入的类型,这样那些买入的股票就会上涨,有点帮别人抬轿子的感觉。
如何让这些钱转化为对以后业绩增长的动力,就看公司的实力了。这方面好公司、大公司更沾点优势。
㈥ 持股数和持股比例是什么
持股数指的是所持股票的数量,持股比例指的是持股量占该总量股的百分比,持股比例越高,则对该股票发行的公司控股权越高,当持股比例超过50%,持股可以称为绝对控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八十六条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五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五后,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百分之五,应当依照前款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后二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6)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比有什么意义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三十五条股票发行采用代销方式,代销期限届满,向投资者出售的股票数量未达到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百分之七十的,为发行失败。发行人应当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股票认购人。
第三十六条公开发行股票,代销、包销期限届满,发行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股票发行情况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㈦ 公司股票数量和公司权益百分比那个更重要对于投资者来说
公司股抄票数量和公司权益百分比那个袭更重要?对于投股价突然大幅下跌会导致你失眠吗?由于股票投资组合收益平衡亏损,因此在适当的资产配置参数范围内购买的股票的损失不应该打扰你。近看,像针,像珠子,像牛毛;远看,像细
㈧ 投资者与所有者的区别
投资者与所有者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投资者是指投入现金购买某种资产以期望获取利益或利润的自然人和法人。广义的投资者包括公司股东、债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狭义的投资者指的就是股东。
在金融市场中,所谓投资者是指在金融交易中购入金融工具融出资金的所有个人和机构,包括存款人,出资人在验资时称为投资者。投资者一般具有个人倾向呈保守型交易以基本分析为主风险负荷小、对信息的依赖较小等特征。
企业的所有者即权属人,可以是股东,也可以是投资人或资产的所有人,还可能是国有企业的上级主管机关。所有者的权利可以是全部的,也可以是部分的或份额的。
2、承担的义务不同
所有者包括债权人和业主(股东)。优先权是债权人,企业一旦重组或破产清算,首先应满足债权人,然后才考虑业主。债权是不可灭失的权力。无论公司经营状况如何,债务都必须偿还。公司盈利多,债权人不多得,只以借贷的本利和为限;公司亏损,债权人的债务也要按约定偿还,债权人不承担亏损。
而股东即投资者的权利就不同。公司盈利多,就可以多得。公司亏损,他们要承担亏损责任,直至血本无归。
3、所有权关系不同
组织的所有者与投资者是对公司所有权关系是有区别的,所有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投资者是单指股东或业主。
企业拥有的任何东西都是债权人或业主提供的。所以,债权人对企业财产所得以主张的权利和业主对企业财产所得以主张的权利的总和,应等于企业的资产总额。业主权益就成为次于债权人权益的剩余权利。
(8)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比有什么意义扩展阅读:
投资者的种类
1、战略类
战略投资者是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与发行人具有合作关系或合作意向和潜力,并愿意按照发行人配售要求,与发行人签署战略投资配售协议的法人;是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且欲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票的法人。
2、证券类
证券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者,主要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众多的证券投资者保证了证券发行和交易的连续性,也活跃了证券市场的交易证券投资者是指以取得利息、股息或资本收益为目的而买入证券的机构和个人。机构投资者主要是证券公司、共同基金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3、机构类。从广义上讲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的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
4、个人类
一般来说,股票的持有者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
市场参与者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即以自然人身份从事股票买卖的投资者。一般的股民就是指以自然人身份从事股票买卖的投资者。
5、基金类。基金投资者即基金份额持有人,是基金的出资人,基金资产的所有者和基金投资收益的受益人。
6、政府类。政府投资者是指进行证券投资的政府机构。政府机构进行证券投资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利息、股息等投资收益,而是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7、天使类。天使投资者是具有丰厚收入并为初创企业提供启动资本的个人。
㈨ 在支付宝里买了基金,花的钱和持有份额为什么不同
因为基金的单位净值不是1,只有当基金的单位净值为1时,花的钱才会和持有份额相同。
基金的持有份额计算方式为购买金额除以单位净值得到持有份额,购买入手的涨跌也是根据单位净值的涨跌来计算的,总的需要关注的指标就是单位净值,这个指标决定了可以持有多少份额。
在购买基金时,建议关注基金的历史业绩和市场的总体波动情况,不要根据净值的高低来决定是否持有基金,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9)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比有什么意义扩展阅读:
购买基金需要关注的五大指标:
1、基金的基本概况
在选择基金时,基金的资产规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般在 25~50 亿比较合适,当然也不可一概而论。很多大盘基金规模大于 50 亿是正常的。
2、了解基金持仓结构
主要是看下持仓的股票,了解下投资的方向。要注意的是,看到的持仓不是现在的,都是基金季度报告披露的。
3、了解该基金规模变动
看一下当前基金的资产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业绩有没有受到影响。
4. 基金持有人结构
应该关注机构持有人份额的变化。因为机构投资者更加专业,对基金也比散户更有判断力。机构持有份额的上涨,一般这只基金也会表现不错。如果机构持有大幅减少,一方面从侧面说明该基金不被看好,一方面基金也会因为机构的大额赎回而影响业绩。
5、购买信息
主要是一些申购赎回费率的介绍。
㈩ 基金保有量是什么意思
基金保有量是基金份额在登记结算公司登记在册的数量。
基金份额是指基金发起人向投资者公开发行的,表示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额对基金财产享有收益分配权、清算后剩余财产取得权和其他相关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凭证。
根据本法第5条的规定,封闭式基金的基金份额可以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交易,采用其他运作方式的基金,如果需要上市交易,授权国务院另作规定。
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专指封闭式基金的基金份额的上市交易。基金份额的上市交易,是指经基金管理人申请,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基金份额在证券交易所挂牌,采用公开集中竞价方式进行买卖。
(10)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比有什么意义扩展阅读:
基金份额上市交易的核准程序有以下四点:
1.基金管理人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交易申请书、上市公告书、基金募集申请核准文件、基金份额发售文件、基金合同、基金托管协议、验资报告、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资格证明文件、基金财产托管证明文件等,向证券交易所申请基金份额上市交易。
2.证券交易所对基金管理人提交的文件进行审查,对符合上市交易条件的,出具审查意见,拟订上市交易时间,并附相关文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3.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按照规定进行审查,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并通知证券交易所和基金管理人,不予核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4.基金份额上市交易申请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的,由证券交易所出具上市通知书,并与基金管理人订立上市交易协议,安排基金份额上市交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基金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