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指数型基金能否战胜市场

指数型基金能否战胜市场

发布时间:2021-08-08 04:04:40

Ⅰ 关于指数型基金的问题!!!

指数基金就是以所跟踪的指数为投资标的,按照指数成分股配置基金资产。衡量指数基金业绩指标主要是跟踪误差,跟踪误差越小,说明基金经理操作越好。指数上涨时,指数基金也会上涨,指数下跌时,指数基金也会下跌。所以说,指数基金相对于普通股票型基金属于被动投资,基金经理没有对股票进行选择和判断的空间。
普通股票型基金属于主动投资基金,需要基金经理根据对市场、个股、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的分析和判断进行择时、选股。股票型基金投资业绩好坏与基金经理的能力以及公司团队的投资研究能力等有很大关系。
对于个人而言,投资指数基金存在两种选择,一是通过定投获得平均进入成本,二是通过对市场的判断进行择时交易。前者对于没有经验的投资人更加适合。当然,如果您看好哪家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和投资风格,可以选择这家基金公司的股票型基金作为定投对象。

Ⅱ 我凭什么不买指数型基金

曾有一位投资者问了我一个很好的问题:我对自己的投资很失望,我无法战胜市场,我克服不了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如果我把全部积蓄拿出来买一只基金20年不动,你说我该选什么基金呢?
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指数基金。
所谓指数基金,指的是以特定指数为标的指数(比如沪深300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通俗点说,也就是如果你买了指数基金,那么大盘涨你涨,大盘跌你跌。基本不用考虑选股、买入卖出时间点等,想知道收益,直接看该指数对应的大盘涨跌幅就可以。
这也是为什么指数基金理财,会被称为“傻瓜理财”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要买指数基金?
如果你看过基金业最近3-5年的业绩排名的话,就会发现,基金业绩排行榜上TOP10里的名单,没有哪一年是重合的,甚至于连主角都是风水轮流换,去年排名第一的基金,今年可能直接掉出前50名了。
这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或策略可,以适用于任何市场环境,尤其是在当前股市震荡环境下。
除此之外,主动型基金(也就是由基金经理自己挑选基金构成,并补仓减仓操作的基金),与属于被动型基金的指数基金相比,前者费用更高,毕竟它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而指数型基金相对简单粗暴。
另外,从收益来看,由基金经理主动操盘的基金跑赢大盘的并不多,这个我们从基金业绩报告中就可以看出来。
因此,指数型基金,可以说简单方便(一看就懂)、直观透明、费用还低(管理费用低)。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指数呢?
我的答案是:优选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
沪深300指数是2005年由证监会牵头,中证公司着手创建的,打通沪深两市的一个市值风向标,集聚了两市最具价值的优秀企业。
上证50指数由上交所于2004年1月公布。该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且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
在人类的诸多行为中,没有任何事情能像炒股那样,让很多聪明人都显得愚蠢至极。然而,能被时间证明,战胜人性弱点的妙招之一,就是投指数基金。
所有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经理都感叹:在大牛市中,几乎不可能战胜指数基金。
投资大师巴菲特16年连续8次公开推荐指数基金,他说,“个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就是买入一只成本费率低的指数基金”。
投资不仅是买入,更是卖出。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卖出基金呢?
尽管巴菲特强调称,要尽可能地长期投资指数基金,频繁买卖反而会使收益更低,但巴菲特绝没有说过死了也不卖。
很多基金公司和银行总是告诉基民买这个买那个,但很少指点客户如何卖出。就像种菜一样,会种,更要会收,不会收,可能就烂在地里。
故而,指数基金投资不能走极端,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市场变化灵活应对。一般来说,应该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不要太急躁:短投不如长投。
短线频繁买卖,成本更高,收益更低。长期投资,坐看潮起潮落,只要经济持续增长,股市就会持续上涨,正如巴菲特所说:用屁股赚的钱比用脑袋赚的钱更多。
第二不要太贪婪:该止盈就止盈。
买入后就一直持有,死了也不卖,可能不卖就死了。
上证指数从6124点一年暴跌到1664点,让你赚到手的钱又吐回去甚至本金也亏损,就是最大的教训。赚钱了,股市被过于高估了,该卖出就得卖出。
第三不要太固执:该止损就止损。
很多人喜欢赚了就跑,有些小利就落袋为安。有些人则走另一个极端,亏了也不卖,结果越套越深,越亏损越长期持有。其实,如果股市明显过高,该止损就要迅速止损,否则只会越陷越深。
如果你什么都不懂,没时间、没精力、也没能力,那么你战胜市场的可能性极小。这样的你,最好的选择不是去战胜市场,而是跟随市场。
就像你去购物一样,如果你不懂,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是,看看哪个牌子、哪种产品最畅销,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起,既安全又可靠。
更让你想不到的是,投资指数基金是最简单的投资方法,能够让你长期战胜包括绝大多数基金经理在内的专业机构投资者。
其实股神巴菲特也一直看好指数基金。在2016年股东信中,巴菲特就再次表达了对指数基金的看好,他说:
“如果要立遗嘱,去实现把现金交给守护我老婆利益的托管人。我对托管人的建议再简单不过了:把10%的现金用来买短期政府债券,把90%的资金用于购买非常低成本的标普500指数基金。”
“我相信遵循这些方针的信托,能比聘用昂贵投资经理的大多数投资者,获得更优的长期回报,无论是养老基金、机构还是个人。”
非常理性(聪明)的巴菲特自己很明白,伯克希尔过去的巨大成功,并不代表未来还能取得巨大成功。
他早就说过,即使推倒重来,他也无法复制过去伟大的成功;如果建议仅集中投资一个伟大公司,其实就是孤注一掷;而标普500指数基金就完全不一样了,相对一个公司,其风险也就是五百分之一。大多数股票基金经理都无法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
因此,一般而言,不管是职业人员管理的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还是个人股民,都落后于大盘指数。
这种指数基金投资法,其实是一种被动的投资策略,其特点是不去人为选股,完全回避投机取巧,不给基金管理者任何作短线交易的机会。
这种投资法看起来很简单,似乎不如人为选股好,但如果在金融经济学和投资学中有任何一个象力学中的牛顿定律这样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必须是:人为管理的投资基金,无法长久打败股市大盘指数。
这个结论是美国和其他国家众多基金管理人经验的总结,也是财务金融领域几十年实证研究的一致结论。该投资策略好处很多,从长远讲业绩会最佳,可完全杜绝投机选股。
巴菲特曾说:“指数基金也许是过去35年最能帮投资者赚钱的工具,未来更是。”
连“股神”巴菲特都这么推崇指数基金,那么我们就看看它的优势到底体现在哪里?
首先,回避单一投资风险。
买单只股票肯定存在风险,天知道这个企业会不会像三鹿奶粉和欣泰电气那样一夜间垮掉?
指数基金所投资的一篮子股票是经过权威的指数发布机构筛选出来的,包含的股票常常有业绩稳定、流通市值高、兼具行业代表性等特点。
相对于投资单一的股票,购买指数基金能良好地分散投资风险。
其次,分享市场整体收益。
主动型基金受个人的运作水平对基金的表现影响较大,但指数化基金采取了复制指数的运作方式,可以有效地分享市场的整体上涨带来的投资收益。
第三,指数基金收益高。
1942年至2017年间,标准普尔500指数,几乎每年超过积极型共同基金的平均水平约4.5%。1978年至2016年间,美国共同基金管理人中,有79%的业绩比不上指数基金。
而在A股市场,近十年来,沪深300总收益率262.2%,复合年化收益率11.12%;上证50 总收益率152.9%,复合年化收益率7.18%。
反观同期大盘,以2007年6月28日上证综指为准,当时点位3820点,截止2017年6月23日,上证综指3157点,下跌近700点,跌幅近20%。
这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指数基金能够战胜七成以上的主动型基金。所以,成熟的投资者会把指数化投资作为一个良好的投资选择。
如果你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但又怕踩中个股的地雷,那么买指数基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尤其是沪深300指数。
有人说,公募基金的业绩很差,就是指数基金收益状况也不尽如人意。
但是我们看看所有的指数基金净值,其实都在1以上。
这意味着买指数基金至少不会亏钱。而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更是后起之秀,其间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指数基金,表现抢眼。
有的投资者不满足于指数基金只有上涨才能带来的收益,而无法规避股市下跌带来的风险。
那么,现在私募基金有了量化双向跟踪指数的基金,不仅有效的规避了股市下跌带来的风险,反而通过做空和对冲来增加收益,超越了其他指数基金,涨也赚钱,跌也赚钱。
这是投资者的福音。
如果你用所有的储蓄购买这样的指数基金20年,甚至中途不断地定投,那么恭喜你,你的收益将最终跑赢周围的大多数人。

Ⅲ 指数基金,真的能战胜市场平均么

指数基金的目标是追踪指数,不是战胜市场

Ⅳ 关于指数型基金的问题

有可能会。

因为指数基金分为两种,一种是安全复制指数,一种是可以根据大势有所出入的,比如易基50。后者可以主动减仓。

但是,它的减仓量,或者说自由度肯定比不上一般股票型基金,更比不上混合型基金。

判断一支指数基金的好坏,如前者所回答,往往看它与该指数的契合度如何,越接近就越是好指数基金。这一点跟股票型基金不同。

所以说,如果你很在乎基金经理是否会根据大势来加仓减仓,就不要选择指数基金。但你也要知道,基金经理的判断也不一定每次都正确,甚至有的会经常不正确,这就需要你去判断,去在几百个股票型基金中,选择出一个或者几个好的基金。这,其实很难。

也因为此,前者说:从长期投资看,指数基金能战胜市场。同时也会战胜股票型基金。

Ⅳ 预测在2017年指数型基金能否战胜市场

指数型基金2017年会有所提升,但是战胜市场,不太可能

Ⅵ 为什么在牛市中主动型基金跑不过指数型基金

我认为这个问题细想就不难:不管在牛市还是熊市中,人性都是最关内键因素。
牛市的最容高点和熊市的最低点,都是人心的最后疯狂铸就的。所以都是超过正常理智的界限。
在牛市中,主动性基金在指数到达一定位置时,就会从理智和谨慎出发,逐步降低仓位,这样就失去了比较大的涨幅,造成不如指数型基金的结果。
在平衡市和熊市中,只要基金经理不犯大错,应该能战胜指数型基金。 在牛市中,就比较难一些了。

Ⅶ 指数型基金是否真能100%战胜主动型基金

备受巴菲特推崇的指数型基金在A股市场并非100%的战胜主动管理型基金,当然这只是平均来看的,指数型基金中总有那么几只中长期都能战胜主动型,而主动型基金中也总会有那么几只一直表现差的。

Ⅷ 指数基金能战胜市场么

1、如果你是一个很懒的人,或者说你没有时间对上市公司进行研究,那么,投资指数型基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一定要注意,买进后必须长线持有,不要因为某种因素就轻易赎回(即卖出)。
2、如果你具备一定的业余时间,也对公司研究很感兴趣,那么我建议你自己选择上市公司进行投资,也就是你自己进行股票投资,长期收益一定比指数型基金要高得多。前提是你必须掌握正确的股市“游戏规则”。

Ⅸ 为什么说量化基金是比指数基金更好的选择

其实两者的维度不尽相同。

(1)指数型基金(IndexFund)是基于被动投资的思想,回认为市场是答完全有效的,任何投资者不能够长期地战胜市场。事实证明,在美国股市多数主动投资的基金经理不能够打败标普500指数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投资的优点有:

a.费率低廉。相对于主动管理1%-2%的管理费及申赎费用,指数型基金通常费用在0.5%及以下

b.收益可观。长期能够持续战胜市场的基金经理实在太少,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

(2)量化基金是基于各种量化投资的思想创设的基金。以Alpha策略构建的基金为例,其目的是消除市场波动的风险,获取超越市场的低风险超额收益。这类基金往往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挖掘出个股的超额收益(也即为市场并非一直完全有效的),从而通过股指期货对冲,获取低风险收益

结论:量化基金并不天然的好于指数型基金,两者维度不同,风险/收益特征不同,不可一概而论。如果认为市场在长期是有效的,那么指数型基金是较好的选择;而如果认为基金经理可以持续地打败市场,同时投资者属于风险厌恶的,不愿意承担市场波动的风险,那么量化对冲的基金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Ⅹ 指数型基金有哪些

这个问题给问抄的。。。

指数型基金非常非常多,你可以自己查到的:

1、在天天基金网上直接可以查询到所有的指数基金

3、通过其他渠道找到指数基金。

总之,指数基金太多了,如果你要做定投的话,建议好好挑一挑

阅读全文

与指数型基金能否战胜市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华枫投资 浏览:974
炒股炒外汇 浏览:922
港澳一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643
癌症银行贷款 浏览:150
短期理财渠道 浏览:813
段永基投资 浏览:251
中国外汇管制限额 浏览:288
股指期货后买基金 浏览:254
2880表价格 浏览:232
中林集团信托 浏览:193
在陆金所里投资安全吗 浏览:315
期货大行情特点 浏览:239
买基金用什么账户 浏览:903
英镑对人民币汇率建行 浏览:185
股票简单解释 浏览:34
pe股票ttm是什么意思 浏览:825
海航投资值得长线吗 浏览:358
什么股票赚钱最快 浏览:295
东亚银行信托 浏览:890
电子账户交易密码忘了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