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私募基金收益分配方式有哪些
私募投资基金利润分配模式根据基金模式不同而各有差别。传统并购基金(Buy-out Funds) ,对冲基金(Hedge Funds) ,债基金(Debt Funds)等基金由于获取利润途径各有不同,导致利润分配的方式和顺序各有差别 。传统的并购基金的利润分配有两种基本模式,本金优先返还模式(All Capital First )和按项目分配模式 (Deal-by-deal)。本文集中讨论本金优先返还模式(又称为European Distribution Waterfall),即确保LP收回投资本金后,GP才和LP进行利润分配的一种基金利润分配的模式。由于这种分配模式对LP有利,LP对这种分配方式非常青睐。
在本金优先返还模式下,基金并不是就单个项目来进行利润分配,而是将所有项目的利润进行统一计算。基金利润的具体分配顺序如下:
1. 基金的回报首先返还给LP以清偿其全部本金出资(包括对项目投资的出资,管理费出资以及其他各项费用的出资);
2. 如果基金的内部回收率(Internal Return Rate) 不超过优先回报率(Preferred Return Rate), 则GP不会得到任何提成收入(carry interest), 基金的利润在返还LP全部本金后,余下部分将按出资比例分配给全体合伙人。优先回报率是基金GP在基金成立时向投资人承诺的投资回报率。美国基金业内惯例是,优先回报通常为8%的年复合率,值得一提的是,和中国不同,美国是一个基本利率很低的国家。如果基金的IRR高于优先回报率,则投资人将会得到基于其全部本金计算的优先回报 (Preferred Return);
3. 投资人获得优先回报后,GP通过追补条款(GP Catch-Up) 会获得其LP优先回报部分上获得的20%的提成收入;
4. 所有剩下的基金利润在GP和LP之间以20%和80%的比例分配。
私募投资基金利润分配的另一基本模式是按项目分配(Deal-by-Deal)模式,指该基金每退出一个投资项目会就该项目的投资收益在GP和LP之间进行分配。
『贰』 在基金收益项目里面,基金同类排名,排名靠前好还是排名靠后好,例如3/488 12/488哪个好
基金收益排名当然是排前的好。但是,得是月、季、年均排前的才好。和考试排名一样。不可能一次排名好,就是好学生。持续排名靠前才表明基金收益率稳定。
一日排名、一月排名在前,不代表就是好基金。必须有一年排名在前才是好。是相对的。
『叁』 求基金收益的案例和分析
在2010年软银成立30周年股东大会上,孙正义再次给世人描绘出一个新的软银30年愿景,并于2016年10月抛出千亿愿景基金,目的简单直白:纯粹通过大规模资金投入释放一个新的创新时代,从而重塑全球科技业版图。目前,愿景基金已在各个前沿领域广泛布局,包括芯片、卫星、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癌症检测和基因诊断、人工智能等。
在创业、天使投资、基金等各方面都非常"落后"的日本,软银董事长兼CEO孙正义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1994年带领软银成功上市后,便走上一条狂热的投资收购之路。截至目前,软银已投资逾520家企业。
毫无疑问,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已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乃至最大的并购基金。其成立之日就备受科技圈和投资圈瞩目,不仅因为其1000亿美元的庞大规模,还因为其包括两大中东的主权财富基金,并且,一众科技巨头——苹果、高通、夏普等也在其LP之列。
孙正义表示,“物联网将会引领下一轮技术爆炸,正如在地球演变历史上寒武纪爆发形成了无数新物种一样,用不了多久,联网的物联网设备数量将会达到1万亿。”我们梳理愿景基金现有投资组合后发现,正是基于这一趋势将形成奇点的判断,愿景基金的投资方向与软银集团总体战略高度一致:
一方面,其对半导体芯片、无人驾驶、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卫星通讯、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保持着较大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对互联网金融、共享出行、生态农业、电子商务等依托大数据的消费领域也保持持续投资;此外,斥巨资收购芯片巨头ARM、NVIDIA则体现了它在基础技术与硬件领域的大胆布局。
在一个潜力巨大的领域选定最具前景的公司,进而大笔投资,再基于互惠互利将这些公司带到更高水平,愿景基金用这种Kingmaker(拥王)式投资策略做特定行业的最大参与者——这对国内一些PE、产业基金和战略投资者有着重要启发。与此同时,不论国内还是国外,资本集中化已成市场显著特征之一,资本向后期轮次和行业头部项目高度集中,马太效应正不断加剧这一过程。随着巨额基金出现,独角兽企业因不缺资金追捧,便可选择长时间停留在一级市场——那些有幸投中的早期基金,或许需要考虑灵活多变的退出策略,比如,驱使独角兽踏上合并之路……
『肆』 如何选择基金投资项目
如何选择基金投资项目?
1、根据风险和收益来选择。
从风险的角度看,不同基金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是不同的,其中,股票基金风险最高,货币市场基金和保本基金风险最小,债券基金的风险居中。
相同品种的基金,由于投资风格和策略的不同,风险也会不同。比如在股票基金中,平衡型、稳健型、指数型,比成长型和增强型的风险要低。同时,收益和风险通常是相关联的,风险大往往收益高,风险小则收益少。要想获得高收益往往要承担高风险。所以,投资者在期望获取高收益时,千万不要忘了首先权衡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对于风险承受度低、投资在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投资者来说,货币市场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华夏现金增利、博时现金增利、银华货币市场等。这类基金可以作为储蓄的替代品种供自己选择。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稍强的投资者,则可以选择债券基金,如华夏债券、宝康债券等。对于承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且希望有更好收益的投资者来说,选择指数增强型基金比较合适,如博时裕富、银华道琼斯88等。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来说,选择偏股型基金更好,如博时价值增长、华宝多策略增长、上投摩根中国优势、东方龙等。
2、根据投资者年龄来选择。
一般来说,年轻人事业处于起步阶段,经济能力尚可,家庭或子女的负担较轻,收入大于支出,风险承受能力较高,投资期限相应要长些,股票型基金或者股票投资比重较高的平衡型基金都是不错的选择。
中年人家庭生活和收入比较稳定,已经成为开放式基金的投资主力军,但由于中年人家庭责任比较重,风险承受能力处于中等,投资时应该在考虑投资回报率的同时坚持稳健的原则。可以结合自己的偏好和经济基础进行选择,最好把风险分散化,尝试多种基金组合。
老年阶段一般没有额外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养老金及前期投资收益生活,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小,而且投资期限不会很长。这一阶段的投资以稳健、安全、保值为目的,通常比较适合平衡型基金或债券型基金这些安全性较高的产品。
3、根据投资期限来选择
投资期限为5年以上的长期投资,可以投资于股票型基金这类风险系数比较大的产品。这样既可以抵御一些投资价值短期波动的风险,又可获得长期增值的机会,预期收益率会比较高。保本基金也是在一定的投资期内(如三年或五年)为投资者提供一定比例的本金回报保证,不到期限就不能保本,因此,也适合长期投资。
投资期限二到五年的中期投资,除了股票类基金这类风险高的基金产品,还要加入一些收益比较稳定的债权型或平衡型基金,以获得比较稳定的现金流入。但是,由于买进卖出环节都要交纳手续费,一定要事先算好收益成本。
投资期限在两年以下的短期投资,投资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这类低风险、收益稳定的基金产品上。特别是货币基金流动性几乎等同于活期存款,又因其不收取申购、赎回费用,投资者在用款的时候可以随时赎回变现,在有闲置资金的时候又可以随时申购,堪称短期投资者的首选。
『伍』 私募基金收益分配模式有哪些
私募投资基金利润的分配模式属于基金重大经济条款,在基金募集中是投资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私募投资基金利润的分配顺序在英语里的俗称是Distribution Waterfall,代表着基金利益流向的先后顺序,非基金行业人士听到这个名词往往一头雾水。
私募投资基金利润分配模式根据基金模式不同而各有差别。传统并购基金(Buy-out Funds) ,对冲基金(Hedge Funds) ,债基金(Debt Funds)等基金由于获取利润途径各有不同,导致利润分配的方式和顺序各有差别 。传统的并购基金的利润分配有两种基本模式,本金优先返还模式(All Capital First )和按项目分配模式 (Deal-by-deal)。本文集中讨论本金优先返还模式(又称为European Distribution Waterfall),即确保LP收回投资本金后,GP才和LP进行利润分配的一种基金利润分配的模式。由于这种分配模式对LP有利,LP对这种分配方式非常青睐。
在本金优先返还模式下,基金并不是就单个项目来进行利润分配,而是将所有项目的利润进行统一计算。基金利润的具体分配顺序如下:
1. 基金的回报首先返还给LP以清偿其全部本金出资(包括对项目投资的出资,管理费出资以及其他各项费用的出资);
2. 如果基金的内部回收率(Internal Return Rate) 不超过优先回报率(Preferred Return Rate), 则GP不会得到任何提成收入(carry interest), 基金的利润在返还LP全部本金后,余下部分将按出资比例分配给全体合伙人。优先回报率是基金GP在基金成立时向投资人承诺的投资回报率。美国基金业内惯例是,优先回报通常为8%的年复合率,值得一提的是,和中国不同,美国是一个基本利率很低的国家。如果基金的IRR高于优先回报率,则投资人将会得到基于其全部本金计算的优先回报 (Preferred Return)。
3. 投资人获得优先回报后,GP通过追补条款(GP Catch-Up) 会获得其LP优先回报部分上获得的20%的提成收入。
4. 所有剩下的基金利润在GP和LP之间以20%和80%的比例分配。
私募投资基金利润分配的另一基本模式是按项目分配(Deal-by-Deal)模式,指该基金每退出一个投资项目会就该项目的投资收益在GP和LP之间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模式较本金优先返还模式(All Capital First) 来说,对基金经理更为有利。美国的投资基金多数使用按项目分配的模式,所以这种模式又俗称American Waterfall(相对于本金优先返还模式的European Waterfall 而言)。然而,随着近年来市场环境的恶化,这种收益分配模式受到不少挑战。美国机构投资人协会(Institutional Limited Partners Association,简称ILPA)发布的私募股权投资原则(Private Equity Principals)中认为最佳的基金利润分配模式是本金优先返还模式。这一原则为机构投资人在与GP的谈判中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此外,由于市场环境的原因,基金募资越来越艰难,基金经理在面对机构投资人的时候,谈判能力(Bargaining Power)大不如前,在很多经济条款上,包括基金收益分配模式上不得不听取LP的意见。
按项目分配模式有不同的做法。严格的按项目分配模式是GP单独核算各个项目的利润和亏损。一旦LP收回某一个项目的出资和优先回报后,GP就可以收取提成收入。假设基金同时投资5个项目,当一个项目出现收益后,GP即可收取提成收入,无论其他项目是否亏损。在这种模式下,GP会失去处置亏损项目的动机。
另一种较为常见的按项目分配模式是计算基金所有已实现的盈利(realized profits)和亏损(realized losses)。这一模式下,基金的收益首先用以偿还LP在所有已经退出的项目(realized investments)中的出资和优先回报,如果有某项目出现亏损,则下一个盈利项目需要首先填补这个亏损,再去计算可能有的优先回报和GP的提成收入。
相对于本金优先返还模式来说,按项目分配模式对于GP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GP将会较早获得提成收入(Carried Interest)。然而,视基金各投资项目的盈亏程度而定,这种方式有可能使GP获得比约定的提成收入比例更多的提成收入,因此在基金解散时需要计算基金全部项目的总体利润,以判断GP实际收取的提成收入是否超过其应得的提成收入。对于投资人来说,按项目分配模式的风险在于GP可能不愿意,或者处于种种原因不能够向基金返还这部分额外的提成收入。投资人在基金法律文件中可以运用GP回拨机制(GP Clawback)令GP向基金返还这部分额外的提成收入。回拨机制较为复杂,而且通常结合预存账户(escrow accounts) 和基金经理个人连带担保(back-to-back guarantee )一起运用
『陆』 一般基金的年收益率有多少
基金是一项抄长期投资项目,通过长期投资,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可达18%~20%左右,债券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可达7%~10%,但这些数据仅是理论预期值,真正的投资收益高低受到市场行情及产品表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