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基金陷阱

基金陷阱

发布时间:2021-08-09 09:26:07

1. 基金投资的陷阱有哪些

陷阱1:“明星经理”挂帅成噱头

基金发行时的拟任基金经理,大多都是由明星基金经理挂帅,但此后的业绩却让人失望,这是咋回事呢? 2月25日,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基金上柜发行,该基金最大的卖点是,将由2012年度偏股型基金业绩冠军领衔操盘。在此之前,沪上一家公司也刚刚推出的偏股型指数基金,由2012年度偏股型基金业绩大黑马担任基金经理。

陷阱2:历史业绩成“金字招牌”

历史业绩真的代表一切吗?就在今年发行新基金的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网站上,该公司对今年的投资情况避而不谈,一味地称旗下部分股票型基金2012年业绩表现不俗,取得了多个业绩第一。同样,一家上海公司也有类似手法,炫耀着去年全年的业绩排名。

陷阱3:“承诺收益”多是忽悠

前不久,有投资者收到短信称:“某债券基金5.5%为稳定年化收益率,以基金管理费收入作保障。”我国现行《基金法》明确规定,基金管理人不得“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这意味着,无论是产品说明书还是销售宣传材料,甚至与投资人口头沟通,都不能承诺收益率。

对此,相关基金公司紧急辟谣,公司要求销售人员按照法规和公司统一审定的基金宣传口径进行基金销售,不得有承诺收益率的言行,也不存在具体的约定收益率。相关报道中的内容可能是个别代销渠道的个别区域、分支机构的销售人员错误理解和认识所发的短信内容。

陷阱4:短债基金年化收益率超10%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5日,按照七日年化收益率 (以下简称“收益率”)计算,74只短债基金“收益率”大幅上涨,目前最新平均“收益率”达到3.96%。就在上述统计中,有21只短债基金最新收益率超过4%,最高甚至超过10%。其中,大成月添利理财B以12.41%的收益率,在上述所有基金中名列第一位,而其“孪生兄弟”大成月添利理财A,同期收益率也达到12.12%。紧随其后的是南方理财60天B、南方理财60天A、南方理财14天B、民生加银家盈7天B、南方理财14天A,这五只基金的同期收益率分别为7.45%、7.15%、5.45%、5.26%、5.16%,同期收益率均在5%以上。

陷阱5:货币基金稳赚不赔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货币基金根本没风险,怎么会出现亏钱呢?日前,有投资者发现,用股票账户上的闲置资金通过券商在二级市场上买入某只交易型货币基金19万元,持有了三天,居然账面上还亏损了130元,觉得实在纳闷。

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是首只上市交易型货币基金,投资者既可以通过场内申购、赎回基金份额,又可如同股票一样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卖出基金份额。而货币基金并不投资股票,全部都是用来投资现金、通知存款、短期融资融券等,相当于高流动性的现金管理工具,几乎没有亏损的可能。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上述亏损?

陷阱6:短债基金好于货币基金

一段沉寂之后,短债基金风声再起。日前,融通基金发布公告,旗下融通7天理财基金正式发行,而交银60天理财也面世发售。就在去年,短债基金的风头几乎无人能敌。其中,工银7天理财债基的首发规模接近400亿元,汇添富理财30天债券A则以215.37亿元的首发规模,排名紧随其后。

陷阱7:基金分红越多越好

以“持续分红”著称的沪上一家基金再次发布分红公告,旗下混合基金继去年分红三次之后,这只2011年底成立一年多来的偏股基金已迎来第4次分红,分红速度刷新近年来成立的同类产品。年前另一只基金成立5个月即首次分红。

诚然,“有红可分”证明了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有红愿分”则体现了持有人利益优先及对基金契约的尊重。但是,基金真的分红越多越好吗?其实,这种情况只有在中国市场比较多见,很多投资者愿意落袋为安,这与国内市场波动大也有关系。其实,基金业绩好坏与分红没有直接关系,就以A股基金来看,华夏大盘、华夏复兴、基金兴华等坚持封闭式操作的基金,长期业绩表现优异。

陷阱8:买净值低的基金划算

买股票看估值,买基金看啥呢?基金净值越便宜越好?实际上,恐高心理是典型的基金投资错误理念之一,这在当前市场中普遍存在。基金的单位净值代表的是基金所持有的一篮子股票的单位价值。不过,基金净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出,该基金投资收益能力的强弱。

陷阱9:分级基金看上去很美

分级基金不错,尤其是A类没有风险,还能每年拿到很高的约定收益。事实上,分级基金真的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就在去年,由于股市连续下挫,有的分级基金就触发了“份额折算”条款。

当时,根据合同约定,北京一家基金于8月31日办理不定期份额折算业务。这样的结果就是,你账户中可能多出部分高风险基金份额,而市场如果还在下挫,那你的损失就会很大。

陷阱10:QDII基金都需要配置

“为了分散单一市场风险,你肯定需要配置QDII基金。”对于销售人员的这句话,很多投资者几乎耳熟能详。但是,你真的需要配置QDII基金吗?QDII基金,简单来说,就是去投资海外市场的基金。相比把钱只投放在A股一个市场里而论,QDII基金的分散定位就很有吸引力。

对此,投资者需要考虑两点:首先,QDII大多也是偏股基金,投资风险并不低,尤其很多是投资贵金属、房地产、油气的主题基金,其单边上涨下跌的特点更明确,业绩波动性更大;其次,是很多投资者要量力而行,并不是所有人都要配置QDII才能分散风险,其实偏股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的搭配,已经有效分散了你的风险。

2. 坑爹的基金,基金赎回中的陷阱

这不是它骗你,可能是它的代售基金延迟1天,就是说你今天在工行上单,实际上它今天晚上才告诉基金公司你下了单,基金公司就认为你已经过了15:00 就当成了第2天的订单了。因此推荐大家买基金不要找代售的,直接找基金公司的官方网站的直销。另外你在白天看到的基金净值是昨天晚上计算出来的,所谓今天的价格其实你白天是不知道的,也就是说你下单时是不知道今天的价格的,基金公司到晚上会先计算基金净值然后再用刚计算出来的新净值来处理你的订单。

3. 有人说基金也是骗人的,不要买,有人后悔了,真的假的

基金是真来的。

投资基金就是汇集众源多分散投资者的资金,委托投资专家(如基金管理人),由投资管理专家按其投资策略,统一进行投资管理,为众多投资者谋利的一种投资工具。投资基金集合大众资金,共同分享投资利润,分担风险,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根据基金从业人员规范,基金公司内部人员不会以任何途径和形式向客户推荐股票,更不会代客炒股。另外基金公司也不会从事任何私募业务,不存在向客户承诺保底或者分享收益、代理买卖股票、与其他机构合作代理买卖股票等行为。

(3)基金陷阱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弄清该基金的品种。最简单的方法是看投资标的。也就是说该基金是投资股票(股票型基金)、投资债券(债券型基金),还是投资股票与债券(平衡型基金),抑或是货币市场基金。以上几个类型的基金预期报酬与风险从高到低依序是股票型,平衡型,债券型,货币市场基金。

如果该基金的高低点都比大盘波动来得剧烈,则表示该基金的波动比大盘大,风险也相对较大。另一方面,其实有的基金并不适合与大盘做比较,这里面有一个选择合适的比较业绩基准的问题。

4. 基金投资要规避的陷阱有哪些

开放式基金,蓝筹、重仓的
我买股票,因为嫌基金涨的太慢了

5. 中国的基金是骗局吗

基金是专家理财,很多人以为自己什么都不需要了解,把钱交给他们投资就好,如果基金亏损了,当然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购买基金时要注意事项如下:

一、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

二、要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

三、要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四、要注意买基金别太在乎基金净值。其实基金的收益高低只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只要基金净值增长率保持领先,其收益就自然会高。

五、要注意不要“喜新厌旧”,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虽有价格优惠等先天优势,但老基金有长期运作的经验和较为合理的仓位,更值得关注与投资。

六、要注意不要片面追买分红基金。基金分红是对投资者前期收益的返还,尽量把分红方式改成“红利再投”更为合理。

七、要注意不以短期涨跌论英雄。以短期涨跌判断基金优劣显然不科学,对基金还是要多方面综合评估长期考察。

八、要注意灵活选择稳定省心的定投和实惠简便的红利转投等投资策略。

6. 基金投资的四大陷阱

第一,常识性错误。基金既然能够取得优于储蓄存款的收益,就应当将储蓄存款及时转换成基金产品,而不必要将资金躺在银行里。这种为了资金增值的想法本身并无非议。但不同的投资者的经济基础和抗风险能力均是不同的。
第二,经验性错误。对于投资者来讲,对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基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认可,是投资者看好基金的一种表现。但并非具有经验的基金管理人均会在实际的基金投资中取得良好的投资业绩。经验有时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因为不同的市场环境需要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
第三,利润陷阱。由于2006年的证券市场的火爆行情,使投资者在基金的投资中赚得盆满钵满,从而引发了基金投资的热潮。这种基金投资的非理性冲动,直接引起了2007年基金市场品种和规模的扩大,从而进一步增进了投资者对基金投资未来收益的预期。放大基金收益的现象在投资者中成为一种流行色,把基金潜在的投资风险得到了进一步的掩盖。认为投资者只要参与基金产品的投资,就能赚得较多的投资利润。而不顾基金品种的实际表现。
第四,损失陷阱。基金潜在的投资风险,将会伴随证券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释放。但把基金当作不会损失的投资产品,明显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净值越高的股票型基金,当其持仓品种较重时,一旦遇到证券市场调整,暗含的投资风险和损失是不可估计的。

7. 基金到底是不是骗局,我一万元两天亏了一千元

15.16号是跌了很多,技术性调整,正常,你看看3月就有点心态平衡了

8. 定投基金是不是骗局

定投基金不是一个骗局,定投基金是一个很正常的一个理财方式,我今天去相当于普通的投资,还是有很多的优势的,它的风险会比较小,而且盈利能力还可以的

9. 分级基金的三大“陷阱”是什么

分级基金的冰火两重天,使得市场既不能对其客观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也不应轻言将其一刀切地摒弃。当务之急,是在投资者教育、产品运作制度安排和准入门槛设定等方面进行有更针对性的“升级”,使其日臻成熟完善。分级基金的进退之间,正在考验监管层、基金公司乃至投资者的理性、智慧和担当。在分级下折基准日购买分级B的投资者明显减少,但事实上,因为有交易的存在,总是会有不那么了解规则的人踩入陷阱。如近期折算的国企改B这样的航母级产品在折算基准日还是吸引了高达3500万的资金进行“抄底”。

10. 2021基金买入陷阱有哪些

1、常识性错误
基金既然能够取得优于储蓄存款的收益,就应当将储蓄存款及时转换成基金产品,而不必要将资金躺在银行里。这种为了资金增值的想法本身并无非议。但不同的投资者的经济基础和抗风险能力均是不同的。
2、经验性错误
对于投资者来讲,对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基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认可,是投资者看好基金的一种表现。但并非具有经验的基金管理人均会在实际的基金投资中取得良好的投资业绩。经验有时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因为不同的市场环境需要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
3、利润陷阱
由于2006年的证券市场的火爆行情,使投资者在基金的投资中赚得盆满钵满,从而引发了基金投资的热潮。这种基金投资的非理性冲动,直接引起了2007年基金市场品种和规模的扩大,从而进一步增进了投资者对基金投资未来收益的预期。放大基金收益的现象在投资者中成为一种流行色,把基金潜在的投资风险得到了进一步的掩盖。认为投资者只要参与基金产品的投资,就能赚得较多的投资利润。而不顾基金品种的实际表现。
4、损失陷阱
基金潜在的投资风险,将会伴随证券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释放。但把基金当作不会损失的投资产品,明显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净值越高的股票型基金,当其持仓品种较重时,一旦遇到证券市场调整,暗含的投资风险和损失是不可估计的。

阅读全文

与基金陷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东亚银行信托 浏览:890
电子账户交易密码忘了 浏览:241
专利权金融资产 浏览:81
工商银行2017年投资 浏览:260
股票为什么要每日做t 浏览:987
锌价格西藏矿业 浏览:504
扬州股票开户 浏览:437
智鑫药业股票 浏览:52
九泰基金中证基金 浏览:385
身份证掉了怎么贷款啊 浏览:458
黄金分割外汇 浏览:603
申银万国期货能化研究院 浏览:16
哪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 浏览:16
国际黄金涨跌幅度限制 浏览:217
博时丝路主题股票行基金今日涨幅 浏览:590
2018年期货分类监管 浏览:351
水泥相关股票 浏览:717
人人贷we理财怎么投资 浏览:826
大豆期货交易所哪家好 浏览:509
1400港币换人民币多少 浏览: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