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南新密市任岗煤矿什么时候开使出煤
新密市辖区现在共有煤矿企业126家,其中:郑煤集团直属煤矿6家,直属矿井8家,地方主体煤矿企业9家,国投河南分公司煤矿企业4家,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煤矿企业90家,神火集团兼并重组煤矿企业8家,政策性关闭1家。 目前新密市境内煤炭资源总量为288...0046
B. 漯河各县市经济发展情况如何现在正在写一篇咱们漯河经济发展现状。希望详细一点,具体到各县区,如哪些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伏牛山东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错带,沙河与澧河在此交汇。1948年设县级市,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200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三县一区调整为两县三区,辖临颍县、舞阳县、源汇区、郾城区和召陵区,并设立经济开发区,共有7个街道、27个镇、21个乡,面积26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8.6千公顷,总人口255.69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42.9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13.1平方米,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43.9%。
临颍县 临颍县位于漯河市北部,因滨临颍河而得名,辖9镇6乡,361个行政村,面积8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万亩,人口70.39万人。秦时属“颍川邵”,西汉初年置县迄今2200余年,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魏政权交替的历史见证“受禅台”、“受禅碑”,早于赵州桥的隋代石拱桥“小商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临颍县是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全国食品加工强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是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依法治理百强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省级卫生县城;是省定35个扩权县和26个城镇化建设重点县之一。“豫南一枝花”——南街村就坐落在这片沃土上。
舞阳县 舞阳县位于漯河市西部偏南,自西向东缓斜,分岗地、平原和洼地,现辖7镇7乡,397个行政村,面积7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万亩,人口56.69万。南临舞水、北跨沙澧二河,三河横跨全境,形成独特的风景线。舞阳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和契刻符号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地下资源丰富,盐岩总储量400亿吨,是全国品位第一、储量第二的大型矿藏,而且矿体厚度大、盐质纯、氯化钠含量91.40-98.88%,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工业价值。舞阳的澧河中沙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因其“沙质纯净,粗细适宜”而誉享八方。
源汇区 源汇区地处淮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辖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09个行政村,18个居委会,面积202平方公里,人口30.61万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满、蒙、壮、苗等11个少数民族。源汇区是商贸、经济和文化中心,又构成铁路、公路“双十字架”,是豫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为历代商家必争之地,形成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板材加工、医疗化工和棉纺为主五大主导产业。
郾城区 郾城区属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区,辖8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79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面积413平方公里,人口47.86万人。境内的“许南阁祠”是海内外学者的向往之地,北宋“彼岸寺经幢”、清道光年间的“八角硫璃井”、“镇河铁牛”,新时器时代的化身台遗址,五千年前龙山文化中期的高台建筑郝家台等景观,显现出郾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交通便利、投资政策和环境宽松,工业实力雄厚,已形成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化工生产、建筑建材等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广东日康、四川希望、大连实德、河北天申等一大批名企巨商纷至沓来兴办实业。
召陵区 召陵区位于市区东半部,于2004年9月设立,辖4个镇(召陵镇、老窝镇、邓襄镇、万金镇)、3个乡(青年乡、姬石乡、后谢乡)、2个街道办事处(天桥街、翟庄街),208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面积405平方公里,人口50.14万人。战国时期,魏国就在此建立了召陵邑,是东汉时期著名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词汇家许慎的故里,他所撰著的《说文解字》是世界上第一部汉语大字典。京广、沪渝铁路在此交汇,四通八达,京珠高速公路入口与行政新区区址仅数百米之遥。
经济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位于市区东南部,1992年5月成立,1994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控制区面积41平方公里,建成区10平方公里,辖后谢乡,28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人口近10万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入区项目根据投资者需求实行全过程、保姆式、个性化、一条龙全程无费服务。历经十五年的开发建设,成为众多海内外客商心目中一方充满魅力的投资热土,成为中西部地区环境最优、发展最快的开发区之一。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2004年被评为“十五火炬计划管理先进单位”和省级“专利试点园区”。目前进驻企业320多家,其中世界五百强企业4家,并创办双汇和银鸽工业园。荷兰索维恩集团、中粮集团、台湾旺旺集团、康师傅集团等知名企业相继入驻,形成以生物食品为主导,造纸、纺织、机械加工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成为拉动漯河工业增长的一个重要基地。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1948年设立县级市,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2004年进行二次区划调整,现辖临颍、舞阳两县,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总人口255.69万人。建省辖市20多年来,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八五”时期漯河是全国发展最快的30个城市之一,“九五”、“十五”期间国民经济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进入“十一五”以来,全市经济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连年居全省前列或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3.2亿元,增长15.3%。
一、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我市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在成功实施“重点工业300亿振兴计划”和“重点工业500亿上台阶工程”后,强力推进“重点工业超千亿计划”,工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68.4亿元,增长1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2.7亿元,增长22.5%。
食品、造纸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化工工业发展较快。食品产业是我市支柱产业,我市是全省食品工业基地市、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和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 培育出世界第四、亚洲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之一南街村集团,全国第一家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澳的利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形成了以肉类加工、粮食加工、饮料制造、蔬菜加工等行业为主导,以分割肉、肉制品、面粉、方便食品、饮料等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为主体的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74.9亿元,增长33.7%。
漯河是全省重要的造纸工业基地。拥有造纸工业龙头企业——“中国草浆第一股”——银鸽公司,造纸生产能力达到70万吨,形成了文化纸、生活纸、包装纸、特种纸四大系列产品。上半年,规模以上造纸及纸制品业完成增加值12.5亿元,增长37.8%。
漯河盐矿资源丰厚,保护完整,已探明盐矿面积77平方公里,远景储量400亿吨,而且盐层多、盐质纯、成份高、氯化钠含量高达98.88%,是全国品位第一、储量第二的大型矿床。近几年,盐矿资源开发力度加大,盐化工业发展较快,相继有金大地、永银、奇能等一批盐化工企业投资漯河,盐化工业正成为我市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半年,我市以盐化工、煤化工为主的规模以上化工工业完成增加值8.5亿元,增长52.7%。
食品、造纸、化工三大行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2%,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53.5亿元,增长35.6%;实现利税88.8亿元,增长42.1%;实现利润73亿元,增长50.2%。列入“重点工业超千亿计划”的86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0.7亿元,增长40.6%;实现利税63.8亿元,增长38.6%;实现利润50.7亿元,增长47.6%。
二、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我市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双汇产业化工程和两县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高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夏粮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夏粮总产94.8万吨,增长7.3%,单产452公斤,增长2.8%。
畜牧业生产较快增长。上半年,新培育标准化养殖小区(场)20个,新培育出栏3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02个,新培育较大规模养殖专业户960个。生猪出栏150.5万头,增长12%,生猪存栏187.6万头,增长20%;肉类总产量13万吨,增长7.3%,禽蛋产量、牛奶产量分别增长8.2%和20%。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全市新建农村公路55公里,新发展农村户用沼气2.5万座,新通自来水4600户,新建改造农家店142个,新建各类文化休闲场所201个,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2.5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卫生室93个,新建新农村典型示范村22个。
三、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投资始终是漯河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重点项目建设始终是促进漯河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支撑。在宏观环境趋紧,全国全省投资增速普遍回落的背景下,我市坚持深化“项目建设年”活动,不断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上半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2亿元,增长34.5%。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81亿元,增长37.2%。
工业投资仍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上半年,城镇以上工业投资完成60.7亿元,增长62.5%,较去年同期提高23.6个百分点。其中,纳入“双百工程”的100家企业完成投资56.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4%。
项目建设推进加快。上半年, 80个市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2.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1.6%。56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有39个开工,占全部计划新开工项目的70%。列入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碰头会的18个重大项目,在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的代理协调下有效推进。总投资25亿元的2×30万千瓦热电项目已全面开工,目前已完成投资2.2亿元;总投资30亿元的永银盐化工项目和舞阳60万吨真空食盐项目已开工;金大地100万吨工业盐项目设备开始安装;郑煤集团与香港协鑫合作的煤化工项目外资已到位3500万美元,公司已注册;双汇5000万只肉鸡产业化、银鸽10万吨文化纸、新瑞路地物流港区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正加紧推进。
四、财税金融运行平稳
上半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1亿元,增长28.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14亿元,增长30.7%,占一般预算收入的75.6%,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五项主体税种完成6.82亿元,占税收收入的74.6%,增长18.7%。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95亿元,增长21.4%。
止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9.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91亿元,较年初增加21.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6.4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74亿元,较年初增加15.3亿元。组织召开了河南省漯河市银企对接会,省内16家银行与我市签约合同类贷款63.9亿元,合同贷款占比全省最高。
五、民生质量进一步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22元,增长15.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47元,增长22.3%。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拉动了消费的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1亿元,增长22.8%。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已全部兑现。补贴金额共计1.9亿元,比上年增长73.6%,补贴农户50.4万户。就业再就业群体不断扩大。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8万人,完成计划的94.8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万人,完成计划的156.77%,城镇登记失业率2.18%,低于省控目标2.32个百分点;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6.2万人。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全市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2.85亿元。启动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192.6万人,平均参合率95.5%。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0%。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呈现新局面。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增加了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市中医院门诊楼扩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建设已基本完工。许慎文化园、陈星聚墓园景区、小商桥旅游景区开发有序推进。人口继续稳定在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1.96‰。
六、以沙澧河综合开发为重点的城市建设快速推进
20多年来,我市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推进力度,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生态宜居城市。2004年第二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市区面积扩大到1020平方公里,是建省辖市之初的13倍多。200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5.65%,比建省辖市之初提高26.75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6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3%。特色游园、街心公园、行道绿地造型多样,遍布市区;路灯、桥灯、彩色轮廓灯熠熠生辉,装点出亮丽夜市,城市美化亮化达到新的水平。全市基本实现“市县通高速、县乡通二级、村村通油路”。漯河连续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
今年以来,沙澧河开发建设工程滨水区域规划高标准完成,顺利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澧河段一期河堤加宽加高、河岸线护岸工程已全面完成,两岸绿化、美化工程基本完成,景观形象初步显现。安置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黄河路沙河桥、太行山路沙河桥、澧河桥正加紧施工,沙河节制闸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完成。中山路、淞江路、湘江路、嵩山路改造工程和滦河路、燕山北路新建工程正加快推进。市污水净化中心二期扩建工程和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成投用。“五城同创”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七、重点领域的改革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
漯河是锐意改革创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开放城市。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漯河,美国杜邦公司、美国泰森集团、日本火腿株式会社等十几家世界500强企业,日本昊羽、日本丰田、韩国九鑫牧业、韩国乐天、香港华懋、台湾旺旺和康师傅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南京雨润、香港巧巧、北京奇能、辽宁希瑞、湖北宜化、河北中旺、福建亲亲、郑煤集团、郑州奥克金星、金大地盐化工、卫辉亚兴化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都在漯河有较大的投资项目。漯河以改革开放的良好成效,先后成为全国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市、全国开拓农村市场试点市、全国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试点市、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和保证体系建设双试点市,是各种经济成份都能快速成长的“百花园”。今年以来,我市以战略重组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先后有银鸽集团与永煤集团、郑煤颍青与香港协鑫集团、舞阳中原制盐公司与中盐公司等16家企业成功重组,累计引进各类战略投资17.1亿元。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的行政改革继续深化。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应进入行政服务大厅的审批事项已全部进入,承诺办结率达98%。以落实“五权”为核心的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积极探索把林地和树木所有权、使用权分包到户,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财税体制、社会事业、城市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取得新的进展。组织开展了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先后在香港、青岛、北京、厦门、上海、中山等地成功举办了以推介中国食品名城、宣传食博会为主题的大型商务活动,一批合作项目正在跟踪洽谈。上半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9个,合同利用外资978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新引进省外资金项目39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4.2亿元,增长30%。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C. 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属于什么类型的
国有大型煤矿上市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字[1997]469号文和证监发字[1997]470号文批准,1997年10月28日——30日采取“全额预缴,比例配售,余款即退”的网下发行方式,在郑州以每股5.5元的价格向社会公开发行8000万公众股,同年11月13日在河南省工商局正式注册成立,公司成立初期的注册资金为3亿元,其中发起人持有国有法人股2.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3.33%,社会公众股8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67%,公司股票“郑州煤电”(600121)于1998年1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公司主营煤炭生产及销售,发电及输变电。目前拥有生产矿井三对(米村矿、超化矿、告成矿),火力发电厂一座,年煤炭生产能力550万吨,发电量8亿千瓦时。截止2006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在册员工13119人,总资产22亿元人民币。公司除“三矿一厂”外,还投资成立有北京裕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郑州煤电物资供销有限公司、郑州煤电长城房产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郑州郑煤岚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郑新铁路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等。 公司成立初期公司总股本为3亿股,在经过上市几年来的利润分配和2005年公司实施综合股改后,目前公司的股本总数为629,140,000股,其中:郑煤集团公司持有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股份299,603,000股,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31,457,000股,共计331,060,000股,占总股本的52.62%;社会流通股股东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股份298,080,000股,占总股本的47.38%。 上市十年来,由于公司的控股股东郑煤集团公司并没有对外转让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因此公司的主要股东一直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郑煤集团公司。 郑州煤电地处国家重点煤炭工业基地之一的郑州矿区,主导产品为中灰、低硫、高发热量、可磨性好的无烟煤,是优质的工业动力煤;电厂是资源综合利用的坑口电厂。完善、高效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和营销网络,一体化的业务结构,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以技术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内抓管理、外树形象,逐步形成了技术先进、机制灵活、管理完善的高效率上市公司。煤、电产量连续突破记录,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煤炭产量由1997年度的281万吨增长到2006年度的500万吨,发电量由1997年度的3.68亿千瓦时增长到2006年度的8.49亿千瓦时。 公司拥有强大的科技研发力量,目前有各级各类技术人员900余人,由我公司科技人员独立研发的豫西“三软”不稳定煤层一次采全高技术和“三软”不稳定煤层高产、高效矿井的研究成果,分别获河南省科技创新一等奖和二等奖,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其技术特点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以董事长牛森营、总经理王书伟为核心的企业领导班子带领公司全体员工,秉承“依法经营、规范运作、科学管理、按章操作、打造品牌、开拓创新、提高效益、回报社会”的经营管理理念,本着“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精细化管理夯实根基,以执行力建设提升质量,以资本运作促进发展,以激励激机制激发创新,以扎实工作创一流业绩。”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求真务实,逐步形成了团结、奋进、高效、规范、诚信的企业文化,在证券市场树立了较好的企业形象,实现了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编辑本段公司简介:
公司主营煤炭生产及销售、发电及输变电。拥有煤炭地质储量24157万吨,可采储量13302万吨。煤炭产品主要是无烟煤、贫煤以及主要用于发电、冶金及民用的优质工业动力煤。公司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以煤为本,煤电联营,多业并举”的经营发展战略,力争建成技术先进、机制灵活、管理完善、高效运转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08年4月16日公司公布资产重组预案,拟以15.46元/股向大股东郑煤集团定向增发不超过4亿股,用于收购集团其他煤炭业务相关资产,郑煤集团煤炭业务将实现整体上市。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国家原国有资产管理局国资发[1997]97号文和原国家体改委改生[1997]第89 号文批准,由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郑煤集团公司)独家发起,以其所属米村煤矿、超化煤矿、东风电厂剥离后的经营性资产作为发起人资产,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河南省第一家上市的原中央企业。 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字[1997]469 号文和证监发字[1997]470 号文批准,1997 年10 月28 日—30日采取“全额预缴,比例配售,余款即退”的网下发行方式,在郑州以每股5.5 元的价格向社会公开发行8000 万公众股,同年11 月13 日在河南省工商局正式注册成立,公司成立初期的注册资金为3亿元,其中发起人持有国有法人股2.2 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3.33%,社会公众股8000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67%,公司股票“郑州煤电”(600121)于1998 年1 月7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998 年7 月7 日,郑州煤电800 万股公司职工股上市流通。 1999 年6 月4 日,经公司1998 年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以总股本3 亿股为基数每10股送3 股,另用资本公积金转增2 股的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后,公司总股本由上市时的30,000 万股增至45,000 万股,其中,国有法人股33,000 万股,占总股本的73.33%;社会公众股12,000 万股,占总股本的26.67%。 2000 年5 月23 日,经1999 年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以总股本4.5 亿股为基数每10股送4 股,另用资本公积金转增4 股的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后,本公司总股本由45,000万股增至81000 万股,其中国有法人股59,400 万股,占总股本的73.33%;社会公众股21,600万股,占总股本的26.67%。 2005 年8 月22 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产权[2005]1382 号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公司字[2005]130 号文批准,公司成功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和定向回购,经公司200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流通股股东每10 股支付3.8 股对价股份,支付对价股份合计为8,208 万股,公司总股本未变,社会流通股由21600 万股增加至29,808 万股。至2005 年12 月28 日,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定向回购工作,公司股份总数由当期初的81,000 万股减少至当期末的62,914 万股。公司唯一的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股东郑煤集团持股数量由51,192 万股变更为33,106 万股,占总股本的52.62%;原21,600 万股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变更为29,808 万股,占总股本的47.38%。 2007 年8 月22 日,按照《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经公司董事会申请, 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保荐机构--华欧国际证券有限责任为公司出具了核查意见书,公司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股东郑煤集团所持的3,145.7 万股份可上市流通。该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后,公司总股本不变,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由原来的33,106 万股减少至29,960.3 万股,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由29,808 万股增加至32,954 万股。截止2007年12 月31 日,郑煤集团所持可流通股部分未予减持。 目前公司的股本总数为62,914 万股,其中:郑煤集团公司持有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股份29,960.3万股,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3,145.7 万股,共计33,106 万股,占总股本的52.62%;社会流通股股东持有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股份29,808 万股,占总股本的47.38%。 上市十年来,由于公司的控股股东郑煤集团公司没有对外转让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因此公司的主要股东一直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郑煤集团公司一家,共他股东皆为证券二级市场的流通股股东。
编辑本段概念内容:
(1)主营煤炭行业:公司是中央直属重点煤矿企业,主要产品为中灰、低硫、高发热量的无烟煤和贫煤,为优质的工业动力煤,拥有煤炭地质储量24157万吨,可采储量13302万吨。优质工业动力煤年生产能力在390万吨以上,将成为电煤价格上涨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2)发展火电行业:公司拥有的火力发电厂利用煤矿石发电,成本低廉,收益稳定,为资源综合利用的坑口电厂,发电量部分上网,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扶持,未来在电力缺口暂时无法弥补的情况下,该项业务有望为公司带来稳定的利润收入。 (3)区位优势突出:公司地处国内产煤大省河南储煤中心地带,原煤储量丰富,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原煤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比例高达70%,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走高,市场对原煤及其相关衍生产品的替代性需求明显增强,有不错的市场前景。 (4)资产重估概念:公司所拥有的主要矿井采矿权多在上市发行时从集团公司无偿获得,或被集团公司以资金方式注入,其煤炭采矿权的评估值远低于山西省目前颁布的标准,煤炭采矿权市场化使公司价值面临重估。公司主要煤种为无烟煤和贫煤,可采储量约3.59亿吨,预计可采年限为63年,对应采矿权粗估价值约5.09亿元,每股对应采矿权价值0.81元。 (5)新能源概念:公司以300万元设立郑州郑煤岚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占60%,未来主要经营范围为煤层气(瓦斯)综合开发与利用,系国家目前政策重点扶持项目。一期工程建站规模500GF-3RW燃气发电机组2台,装机总容量1000kW,输出电压400伏,投产后,年发电能力1152万千瓦时,预计年销售收入600万元,利润150万元。
D. 郑煤集团下属多少公司
大大小小共42家,包括煤矿、地质勘探、酒店、水泥厂等,不含兼并重组矿井。
E. 大股东占款的占款的对策
1.实施以股抵债。对已经侵占的资金,大股东要积极采取现金清偿、红利抵债、以资抵债等方式,加快偿还速度。对不能实行现金资产抵债的,要配合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股抵债,改善公司财务状况,释放公司经营风险,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如电广传媒在证券市场首推“以股抵债”,其控股股东以7 542万股偿还5.39亿元债务。
2.实行定向回购。郑州煤电公告,股东大会同意股改后公司定向回购郑煤集团所持部分股份,然后注销,以解决大股东长期占款问题;凤凰股份也表示,拟回购大股东的国家股。
3.监管部门和交易所要采取积极措施,督促上市公司加大清欠力度。抽调专人成立“清欠”工作小组,集中处理共性问题和有关难题,并负责与各相关机构的沟通协调工作,提高“清欠”工作的效率;结合年报披露和事后审核工作,逐一核对每家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数额,并与相关机构密切合作,联合追讨,确保清欠工作的准确性。
4.加强舆论监督,实施定期曝光制度。交易所应在主要证券媒体上以专栏形式,定期或者不定期向市场通报有关上市公司清欠方案的执行情况、清欠进度和力度,公开各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情况、清欠方案、时间安排和有关股东承诺等信息,真正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5.市场各方共同参与,形成连续的、高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上市公司在上市伊始应和交易所签署《上市协议》,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在上任伊始须向交易所递交《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声明与承诺书》,分别承诺遵守有关法律和《上市规则》。如果公司或者个人违背承诺,违反《上市规则》的规定,交易所可将有关责任落实到个人,对其处以公开谴责,并把公开谴责列入诚信记录,公之于众,并抄报当地政府和金融部门。
6.改革与完善经营者的报酬激励制度,建立一种使上市公司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上市公司要真正发展还是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持续增长能力才是公司生存的长久之计。同时要改革与完善经营者的报酬激励制度,将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货币性收入与企业的效益高低挂起钩来,采取基本年薪、年度奖金、股权、期权等形式,把经营者的报酬与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营状况结合起来,使经营者能对企业做出长期投入,使其财务决策更趋理性,努力建立一种使上市公司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
F. 郑煤集团都有哪些煤矿位置都在那里
新密市辖区现在共有煤矿企业126家,其中:郑煤集团直属煤矿6家,直属矿井8家,地方主体煤矿企业9家,国投河南分公司煤矿企业4家,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煤矿企业90家,神火集团兼并重组煤矿企业8家,政策性关闭1家。
目前新密市境内煤炭资源总量为288197.94万吨,其中郑煤集团占有 169632万吨以外,新密市占有地质储量43142.94万吨,可采储量21049.52万吨,近几年来我市已新探明煤炭地质储量75423万吨。
煤层气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比较有价值的煤矿有以下11家:
和成煤矿:地质储量7593万吨,可采储量3990万吨,设计矿井规模45万吨/年,建设期限2005年元月—2012年6月;
大磨岭煤矿:地质储量8551万吨,可采储量4275万吨,设计矿井规模45万吨/年,建设期限2007年元月—2013年6月;
崔岗井田:地质储量2100万吨,可采储量1050万吨,设计矿井规模30万吨/年,建设期限2012年元月—2014年6月;
丰祥煤矿:位于郑州市西南约32km,西距新密市区16km。
参考资料:http://wenku..com/link?url=_8x9zuKjjscKXZJQ0tv5vXt9fX7Pfv-4_9-BL3nkYx_-NW22cZyu9JngfyVXthBzVUE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