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通过公开信息,寻找股市中的机会
公众号跟着诸葛学交易
今天跟大家分享怎么通过公开信息来找到你想要的信息,从而获利。
举个例子,比如有个股票九强生物,最近干了一件事,几个股东在减持。减持的话,大家一般认为是利空,但这个公司有点特殊,它的减持是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所以一定是通过大宗交易进行定向减持的。
我们可以看一下它10月31号那天的公告,公告上说,有几个股东减持2%的股份,目的是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而且应该是很久就谋划好了的,因为10月31号这天刚好是原始股上市解禁,根据证监会有关规定,在这之前是没法减持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公司,你持有5%以上股份的话,是需要公告的。但这个公司特别奇怪,它的股东列表里边,只有一家产业基金,战略投资者,就是华盖信诚医疗健康投资成都合伙企业。
9月份公告的时候,这个公司的持股就已经有1.81%了。大家可以查一下这个公司的历史,挺厉害的,做了40多个项目,其中有很多很牛的项目在A股上市,背景相当强大。
那么我们怎么发现它持股到底有多少?会不会达到举牌呢?大家可以看一下之前的减持公告,可以发现两个股东分别减持了1.4%,再加上原来华盖持有的1.81%,这两个加起来已经有4.6%了。我们这还没有算,11月7号的0.46%,11月20号那天还有0.9%多。但现在不能够确定的,11月20号和11月7号这两天,这两笔减持是不是定向减持到了同一家公司。
如果是定向减持到同一家公司的话,那这个公司的持股比例肯定已经超过5%了。但是即便这两笔没有定向减持到战略投资者,这个信息仍然比较有效。因为现在确定的股份已经有4.61%了,离5%的举牌公告非常接近了,最多还有0.4%。
最近举牌的公司不在风口上,也许意义不大。要是放在去年的话,保险公司、产业资本举牌的话,后面都是涨停板。
最近的举牌,涨得比较好的是文一科技,是紫光集团对它进行连续举牌,另外现在芯片很热,所以这两天它股价表现得非常好。
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公开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个股票的爆发点。单从九强生物来看,现在持股已经4.6%了,肯定要5%以上的,根据过去的定向减持公告,应该能达到10%左右。如果现在举牌是热点的话,像这种公司,在研究基本面时,是不是应该考虑一点。
这个公司基本面挺不错,一个产业基金都去买,而且买的价格大概是16.22,跟现在的股价差不多。什么意思呢?普通的散户要对一个公司研究的话,是没什么研究能力的,但是对于这种产业基金,能力非常强,已经帮你把所有研究都做完了,而且告诉你我买的股价就是16.22,你要不要买?这是一个好问题。而且马上要公告举牌了。
所以通过公开信息,可以抓到一个爆发点,类似的这种东西有很多,每天复牌的时候,要去看一下相关信息,把这种纵向横向的信息找一找,可能有一些帮助。
原来我还做过华讯方舟,但这个票我吃了一个大亏。我记得在雄安那一波,华讯方舟有个公众号,说他们跟雄安签订了总部要搬到雄安的协议,后来我打电话去问上市公司,但他们不承认,说是大股东的事,跟他们没关系。
先不去讨论这个事的成败。最终在11月16号那天晚上,华讯方舟出公告了,说总部是要迁往雄安,后来接近两个涨停板的涨幅。但如果是4月份曝出来的话,它应该是所有上市公司里进驻雄安的第一家民营企业,它的涨幅就不应该只是两个板,因为当时雄安还是热点,估计最少三四个板起步。
这个公司有点流氓,明明是真的,但它不公告,所以公开信息有助于大家在股票里获得一些机会。
九强生物,今天我也打电话问了上市公司,董秘说现在不到5%,但是我觉得应该超过5%了。这是我个人的判断,不一定正确,但我也通过别的渠道了解了一下,应该是超过5%了。也许他们怕公告出来影响股价,所以可能是通过不同持股人去做的。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双鹭药业,最近做的挺好的一个股票。这个票干了什么?它在10月26号晚上发了一个减持公告,董秘要减持,财务总监要减持,减持特别奇怪,股价只有27块,他说要40块减持,很奇怪。为什么他觉得股价一定能涨到40块?你查阅信息,就会发现它有一个重磅的药可能接近获批,这个药叫来那度胺,美国的药,中国在进口,非常贵,一年费用下来几十万,能够做仿制药的只有双鹭。
其实董秘在告诉你什么?我这公司基本面马上要发生一些重大变化,我要什么时候卖?要40块以后卖。什么时间卖都告诉你了,他说要11月24号才减持,最后股价在12月1号那天,达到了40.18。
这就是上市公司明确告诉你,我这个股价值40块,而且就在11月24号以后。最终新药在11月23号那天获批,上市公司的董秘为什么卡的这么准?不是说他有内幕信息,因为按照中国药监总局的流程,新药获批是20个工作日,那么在11月27号这天,大概算一下,20个工作日,大概就是11月23号。这个股票在11月23号,药监总局的网站上说获批了,所以大盘这么差的情况下,24号这个股票高开,收了一个接近8%的涨幅。
你可以网上查到这个药,已经批了,而且快递号都告诉你了,你也可以查到快递号什么时候到公司。大的公司,肯定得公告,所以大家可以看到12月1号那天,股价急剧上涨,因为大家都知道它收到批件了,当天晚上要公告,所以由此股价也达到了短期最高点。
今天通过三个例子告诉大家,公开信息在股票交易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双鹭药业,在大盘这么差的情况下,几乎可以在没什么风险情况下,获得接近30%收益,而且这个票是融资融券标的,都可以加杠杆,在缺口位置作为止损点是可以加杠杆的。
2. 中国哪家上市公司跟因特尔是合作伙伴
紫光集团
英特尔和清华控股旗下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紫光集团”)共同宣版布,英特尔将向权紫光紫光旗下持有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的控股公司投资人民币90亿元(约15亿美元),双方已签署一系列协议,旨在通过联合开发基于英特尔架构和通信技术的手机解决方案,在中国和全球市场扩展英特尔架构移动设备的产品和应用。
3.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基金投资
2015年2月13日,国家集成来电路产业投资自基金将向紫光集团旗下的芯片业务投资100亿元。这是该基金成立以来进行的首个大规模投资。
紫光集团旗下的芯片业务公司是这只芯片产业基金进行的首个大规模投资。紫光集团旗下的芯片业务主要是展讯通信以及锐迪科微电子两家公司,紫光集团通过收购这两家公司正式涉足集成电路产业。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采取公司制形式,该基金按照风险投资的方式进行运作,会择机退出所投资的项目。
4.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的前身是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成立于1988年7月。版1993年4月,为适应企业发展的权需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改组为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在北京市工商局注册,注册资本39451万元,并再次经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集技工贸于一体,以科技开发为基础,以信息产业、环保产业和医药产业为支柱的多元化发展的高技术企业集团公司。 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经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批准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并经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更名为"紫光集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赵伟国
成立时间:1993-04-12
注册资本:67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000005012685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清华大学东门外(清华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十层)
5. 做芯片最大的是哪几家公司
芯片最大的公司是:展讯科技、赛灵思科技、美满科技、苹果公司、台积电、海思科技、超威科技、高通、联发科等十余所公司。
6.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际科技交流中心招聘信息,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际科技交流中心怎么样
数据来源:以下信息来自企业征信机构,更多详细企业风险数据,公司官内网,公司简介,可在钉钉企典 上进行查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详询公司官网。
• 公司简介: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际科技交流中心成立于2001-07-25,注册资本万人民币元,法定代表人是于秋立,公司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清华科技园10号楼北半部B2-9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税号是91110108726372452E,行业是null,登记机关是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经营业务范围是美容;理发;住宿;中餐(含冷荤凉菜);零售饮料、酒、国产卷烟;销售定型包装食品、茶叶、冷饮;西餐;复印。(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工商注册号是110108003133957
• 分支机构:
• 对外投资:
• 股东:
• 高管人员:
于秋立在公司任职负责人
7. 紫光集团的详细介绍紫光集团的经济实力怎么样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家经贸委和国家教育部批准发起设立的高科技A股上市专公司属,其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于1993年改组成立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同年11月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G紫光、股票代码000938。
8. 紫光集团怎麼那麼有钱
紫光在芯片领域一直动作频频,从2013年到2014年先后收购展讯、锐迪科等芯片公司,又增资成为TCL第四大股东,今年5月份完成对惠普旗下华三的收购。紫光野心可见一斑。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曾表示,紫光要做世界级高科技企业集团。因此,必须要发展IC和IT产业,掌握核心技术。那么国际并购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进行自主研发。
Dostorage评论:之前的收购,就不说了,紫光牛逼哄哄地为啥要搞美光,他们的未来会幸福吗?
美光之前和英特尔有合作一个合资公司,主要研发闪存技术方面的方向,并且也有所深入的进展。
再之前,其实英特尔一直想收购美光,只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搁浅了,后来不得已,干脆联姻合资做闪存方面的研发。
为此,英特尔也从美光那里受益过。
一旦紫光收购美光,那就是在触碰英特尔的奶酪了,英特尔会干么?英特尔投放在美光一起费尽心思的合资公司如何办?
有人说:紫光有钱。没有钱办不了的事情。
紫光不也收购了那么多牛逼公司么,还差一个美光。等着吧,紫光迟早变成一个超级大胖子,但不是巨人哦。
什么是巨人,如IBM,百年屹立不倒,小机大机被x86怎么围攻,但其业务还是比较稳定,其中的原因在哪里?不就是技术、产品、方案和研发的传承么?
那么紫光通过这些一股脑儿的收购之后,到底有什么技术、有什么产品、有什么方案、有什么研发传承了么?
产品是有,必然做商业运作没有产品怎么行。
技术是有,但创新都是别人的,如与惠普旗下华三的案子,其技术创新不也以后必须依靠美国惠普么?
研发传承,我看紫光很难,毕竟不是技工贸出身,一个商人如何玩技术,怎么看都不像样。再怎么着,华为每年是真金白银地砸技术,每年专利一直唏哩哗啦地注册。紫光泥?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对此,有人说:一旦美光被紫光收购,那么因为业务变化,美光不仅要瘦身,可能紫光从此也将走向收购的末路。
世间任何事务都有兴衰,就看你愿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衰败,从而在败之前,从衰中寻求新路。紫光会吗?紫光能吗?紫光想吗?
230亿美元,说明紫光真有钱。豪!紫光。
紫光大老板赵伟国财大气粗,曾经飙话:紫光集团收获300亿元投融资,将大举扩张目标千亿美元市值。
但是,我们看到最新的市值表现,紫光总市值170亿人民币不到,而美光总市值接近190亿美元。试问,一个170亿人民币市值的公司如何拿出230亿美元收购一个近190亿美元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