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贴现利率中的贷款平均余额是怎么计算的
票据贴现利息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1)不带息票据贴现:
贴现利息=票据面值×回贴答现率×贴现期
(2)带息票据的贴现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贴现天数=贴现日到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1
(3)实际利率=贴现利息/票面金额
Ⅱ 什么是贴现率贴现率与贷款利率的区别
将未来的现金值折算成当前所拥有的资金所使用的利率称为贴现率。贷款利率可认为是银行的收益率。类似我们把钱存银行的存款利率。二者无直接联系
Ⅲ 为什么贴现率低于贷款利率求形象解释
你可以做个例子去分析就知道了,比如你打算借100块钱,如果贴现率是5%,那么你到专手的钱是属95块,到期后要还100块钱,那么你的利率=5/95=5.26%,期间你只能运用这95块钱这也是打折的一环。
但是如果是贷款利率是5%的话,就是现在给你100块钱,到期后利息是5块钱,利率就是5%。如果要把二者等同的话,贴现利率势必要低于贷款利率。
Ⅳ 什么是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
再贴复现利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用制已同客户办理过贴现的未到期合格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行贴现时所支付的利率。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一种特别形式,也是中央银行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对宏观经济的控制以间接控制为主的国家,中央银行是通过控制再贴现率来控制再贴现从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
再贷款利率:再贷款率即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利率,再贷款率是央行的货币工具之一。提高再贷款率则是中央紧缩银根的标志会缩小全国的信贷规模和股票市场下跌反之效果相反。
(4)贴现利率贷款利率扩展阅读:
再贴现率一出现便作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手段之一,并且受到高度重视。20世纪20年代,在中央银行开展信用调节业务的早期,再贴现率曾被视为最有效的政策,但由于是否进行再贴现的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再贴现率的作用不是按照中央银行的意志随时发挥,使中央银行一直处在被动的地位,因此各国对再贴现率政策的运用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
Ⅳ 贴现贷款和一般银行贷款的联系和区别
1、针对群体不同,贴现贷款针对持票群体,而一般银行贷款针对各类群体。内
4、收取利息方式不同。贴现贷款,银行先行扣收利息,而一般银行贷款的利息都在贷款到期或按约定时期定期收取。
5、贷款利率不同,贴现贷款利率低,而一般银行贷款利率相比之下略高。
Ⅵ 贴现利率中的贷款平均余额是怎么计算的
贴现的利率:在人民银行现行的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上浮,贴现的利率是市场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但最高不能超过现行的贷款利率.
贴现利息=贴现金额x贴现率x贴现期限
Ⅶ 票据贴现利率是按贷款还是按存款利率
与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有着相应关系,但不是直接关系,贴现利率没家银行都不一样,并且是实时变化的。贴现利率是按你到期日的每天来计算利息,还要根据你票面金额的大小,出票银行。这几天大概是6点多千分之月利率
Ⅷ 折现率 求取一般是用贷款利率还是 存款利率
将第n期支付价款/(1+折现率)^n得出该期支付固定资产价款的现值,然后将所有期回间求出的该现值数相加答,就是总现值。
如第一期支付50万,第二期支付20万,第三期支付30万,折现率10%,现值为:
50/(1+10%)+20/(1+10%)^2+30/(1+10%)^3
折现率是考虑风险和货币时间价值后确定的折现率,一般会高于银行利率。
Ⅸ 某公司以贴现方式借入1年期贷款2万元,名义利率12%,该贷款的有效利率是多少
因为名义利率为12%,所以利息就是20000*12%等于2400,实际拿到的钱是17600元,贴现贷款的有效利率=利息/(贷款面额-利息)
就等于2400/(20000-2400)=13.64%
Ⅹ 贴现利息怎么计算
实付贴现金额是指汇票金额(即贴现金额)减去应付贴现利息后的净额,即汇票持有人办理贴现后实际得到的款项金额。
按照规定,贴现利息应根据贴现金额、贴现天数(自银行向贴现单位支付贴现票款日起至汇票到期日前一天止的天数)和贴现率计算求得。
用公式表示即为:
贴现利息=贴现金额×贴现天数×日贴现率
日贴现率=月贴现率÷30或者年贴现率÷360
实际付款金额=票面金额-贴现利息
凡是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的期限以及贴现利息的计算应另加3天的划款时间。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