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物降解农用地膜,有谁有过没,效果怎样,会不会亏本之类的
我是山东莒南的地膜厂家,本地有20年农地膜产销历史,是地膜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地.降解地膜是农用地膜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降解地膜的介绍如下,供你参考什么是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 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是指曝露于自然环境条件下,在光、热、水、氧、污染物、微生物、昆虫以及风、砂、雨及机械力等联合作用下,引起降解的一类新型地膜. 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的优势 1、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根据使用地区的气温、降水、湿度等自然条件及作物的目标覆盖期限,按照用户的要求量身定制配方,控制覆盖时间,满足覆盖时间后自动降解. 2、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使用后自动降解无残膜,无需捡膜,节约劳动成本. 3、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降解后无二次污染. 4、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使用方法和普通地膜一样 . 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 1、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分为覆盖期和降解期两个阶段,覆盖期是农作物需要保温、保湿、保墒的时间,即传统地膜从开始铺膜到可以捡膜的时间. 2、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进入降解期的地膜膜面整体颜色变暗,横向拉力和纵向拉力减弱,膜面开始出现不规则的裂纹. 3、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随着降解期的延长,膜面呈现糖衣状,由于土壤表面与土壤内部环境的不同,埋在土壤内部的地膜比土壤表面的地膜降解速度稍显缓慢,但对农艺活动无影响,无需回收.
② 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多少钱
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多少钱
0回答 15 秒钟前
b2科目二考试考掉的 档案要多
③ 生物降解农用地膜的效果是不是和普通的一样,价格怎样
生物降解膜用过,就是表面上看到价格有点贵,性能还可以,不过你要综合考虑,因为我们这都是大面积种植,如果用普通塑料农用地膜的话,后期会聘用人员回收塑料垃圾,同时还要运输,集中处理,处理也不好处理的,而且如果没有清理干净塑料垃圾会影响土地来年的种植质量,质量不好就要加肥料,这个要看你怎么看,当时我买的开元创亿的,进行了试验和成本核算,确实还可以
④ 可生物降解地膜的市场需求怎么样
全球可生物降解地膜的产量从2013年的14543吨增加到2017年的16881吨,复合年增长率为3.8%。2017年,全球可生物降解地膜市场由欧洲领导。北美是第二大区域市场。2017年全球可生物降解地膜市场价值为5037万美元,预计到2024年底将达到5410万美元,2017年至202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78%。目前,可生物降解的覆盖膜显示出非常好的优点。但是,较高的价格限制了该产品的使用。生物塑料的价格比聚乙烯的价格高约2倍。大多数农民和农场更愿意使用廉价的聚乙烯产品。因此,可生物降解的覆盖薄膜在覆盖薄膜工业中具有低渗透性。数据来源:QYResearch研究中心。
⑤ 一亩地覆盖地膜得多少钱
一亩约666平方米,1平方米的地膜0.5元左右,所以一亩地覆盖地膜约需300多元钱。
⑥ 全生物降解地膜工厂,谁家做的不错降解周期多久
可控降解地膜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目前国内外开发应用的可控降解地膜种类主要有:光降解地膜、生物降解地膜和光、生物降解地膜。
光降解地膜。主要采用在合成树脂中加入光敏剂的方法使之降解。该技术由英国g.sc0tt和以色列d.
gilead首创,并在英国、以色列和南非应用。前苏联、日本也曾开展过此项研究。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制光降解地膜,采用了与国外相近的工艺路线,目前已达到规模化生产的水平。但由于光降解地膜埋土部分不降解;降解后碎片不易继续粉化或被土壤同化,污染土壤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另外成本较普通膜高,使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生物降解地膜。能通过微生物作用降解的地膜(较低层次的生物降解地膜)。这种地膜主要以天然高分子为原料,如日本采用纤维素与甲壳素水溶液制膜,德国采用直链淀粉或高直链淀粉及其它天然高分子材料制膜,我国也曾采用纤维素来制膜。但是,尽管这些薄膜能够降解,但都存在加工困难、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差的问题,根本无法加以推广和应用。
光、生物降解地膜(又称双降解地膜)。是将微生物敏感物质(如淀粉),与合成树脂共混,同时向体系内引人光敏剂,并在诱导期过后,通过光敏剂的敏化作用,将合成树脂降解为低分子化合物,加入的微生物敏感物质自然被微生物降解,同时,由于制品上聚集的微生物能够作用于生成的低分子化合物,使聚合物最终为土壤同化。1988年英国griffin推出的低密度聚乙烯十淀粉十增塑剂十光化学降解剂地膜就属此类产品,美国、加拿大的几家公司先后按此专利开始投入工业化生产。光、生物降解地膜具有完全降解性,不仅能保证光照部分发生光降解,而且埋土部分也可以通过生物降解和热降解的综合作用降解到不影响下季耕作的程度,并在鸡珐惯貉甙股轨瘫憨凯相继的下个年度降解为无污染物质。光、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和光降解地膜相比,在减轻残膜危害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该项技术也同其它新技术一样应当在应用中进一步提高。
⑦ 可降解的塑料比不可谅解的贵多少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不能只是担忧与抱怨,而是要有行动,要有绿色行动。垃圾并非一无是处,废品也不是废不可用。垃圾资源化和再循环在技术上并不难,困难在于废物随手抛弃、混合堆积就成为垃圾;因此作为有教养的新世纪的文明人,我们应该参与“举手之劳”的垃圾源头分类活动,为净化我们的生存空间做一点奉献,献一片爱心。
生活垃圾是人类生活的副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一般生活垃圾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生物垃圾等五类。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主要危害是:
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现在北京人每人平均年产垃圾440公斤,全市年产400万吨左右,相当于两个半景山。北京的垃圾堆放场地已有4500余处,占地超过1万多亩。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经油漆的木板13年;尼龙织物30—40年;皮革50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为此,我们既要少制造垃圾,更要注重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少用一次性筷子、水杯、饭盒等制品,多用可重复使用的制品,减少宝贵的森林资源消耗;少用塑料袋,改用购物布袋,减少城市“白色污染”的危害;购买无氟冰箱、空调等环保电器,保护大气臭氧层;少用高浓度洗涤剂,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第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污染源产生的渗出液经土壤渗透会进入地下水体;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您看:颐和园、北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香山、八大处林间山路上散落着和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一些游客只图自己方便,造成旅游环境污染。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导致死亡。
第四、土壤渣土化。垃圾直接施用于农田,或仅经简易处理后用于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能力。特别是塑料袋、塑料布,如果埋在农田内,庄稼的根就不能生长,农田就会减产,可供人们食用的粮食就会减少。
第五、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随着城市垃圾中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而在长期堆存中只采用简单覆盖致使垃圾产生沼气的危害日益突出,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第六、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显而易见。要让这些垃圾变废为宝,就要做好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您知道吗?回收1吨废纸可生产好纸800公斤,可以少砍17棵大树,可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汽油和柴油;用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以节约石英砂、纯碱等原料,还可节电;用废金属冶炼金属可节约大量的能源消耗,还可减少空气污染;而一些果皮、蛋壳、菜叶、剩饭等厨房垃圾,可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变成绿色肥料等。
因此,我们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信息网络等多种大众媒体,大力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宣传教育;抓紧制定适合国情有关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法规,并严格执行;可考虑在一些单位深入细致地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试点工作;并与大家进一步讨论完善管理办法,使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尽快普遍开展。让我们共同努力,用举手之劳,推动垃圾分类回收,清除垃圾污染,变废为宝,节约资源。使北京能以崭新的面貌夺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同时也给我们自己提供一个优美的健康的生存空间。
塑料制品作为质轻,防水,防腐蚀的新型材料,在全世界被广泛运用。
塑料最早运用于农业地膜,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可使农作物在任何季节生长,促进了市场消费。据市场统计,自1990~1995年,塑料的生产以每年8.9%的速度增长,已经席卷了整个地球。简直可以称作“白色革命”。但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白色灾难”。
至今,“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一个新型名词。它主要指各种发泡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且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中国台湾省1994年颁布了对“白色产品”的禁令,一年后,又取消了该令。
杭州市早在1995年颁布通告,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广州市于1997年6月颁布政府令,规定自当年九月一日起,在市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饭盒。
基于此,1999年1月,国家经贸委颁布了【1999】第6号令,明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作为落伍产品,要于2000年底以前全面淘汰,从2001年起,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今天距最后期限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但一次性发泡餐具依旧随处可见,而政府也从当时的强令“禁白”,变的态度“暧昧”起来,常常敷衍了事,“禁白令”成了一纸空文。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查阅各种资料,得出了至今为止的国家开发并投放市场的各种新型代替品的各方面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
艰难历程
我们去了西固区环保局,在环保局里,我们受到热情的接待,在交谈中我们认识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的概念,对现今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案也有了一些了解(备有一份问答记录)。
我们去了新华书店,省图书馆,还有学校的书库,但关于“白色污染”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仅有的只是聚乙烯,聚丙烯及聚氯乙烯的成分,研究过程受阻。
为了摆脱困难,我们决定利用当今信息技术——上网。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对我们撰写论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决定对兰州地区的“白色污染”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先后采访了华联超市,电力超市,及一些零售商店,小摊小贩。我们被深深震撼了,每日每年有如此多的塑料带和泡沫饭盒随意丢弃,而人们对于这一切熟视无睹。我们感到如果不提高居民素质,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实在太难了。(备有一份调查表格)
“白色污染物”,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麽样的严重危害,我们会在以下内容中进行叙述。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塑料的组成成分。
一、“白色污染物”的组成成分
“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
境造成的污染。但“白色污染”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塑料制品。众所周知,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新材料,也是一种消费品,总的来说,它也是一种物质。任何一种物质均有其生命周期,在达到其生命周期终了的全过程便是降解过程,因此,塑料本身也是可降解的。只是由于通过稳定化技术,即加入光、热稳定剂,抗氧剂等延缓或抑制其固有的可降解性。而且,塑料有300多种,常用的有40余种,而实际上能成为白色污染的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不能够把“白色污染”同塑料等同起来。
“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
聚苯乙烯树脂(PS)。以下我们一一做一个了解:
聚乙烯:
聚乙烯是乙烯经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根据聚合条件不同,可得到相对分子量从一万几百万不等的聚乙烯。聚乙烯是略带白色的颗粒或粉末,半透明状,无毒无味,化学稳定性好,能耐酸碱腐蚀。商业上将聚乙烯分为低、中、高密度。一般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不加增塑剂的低密度(0.92g/cm3-0.93 g/cm3)
聚丙烯:
相对分子量在8万—20万之间。聚丙烯主链有一个甲基侧链。如果甲基全部分布在一侧称为等规聚丙烯;如果甲基有规则地分布在主链两侧,称为间规聚丙烯;如果甲基无规则地分布在主链上,称无规聚丙烯。聚丙烯通常是半透明固体,无味无毒,密度(0.90g/cm3—0.91g/cm3),机械强度比聚乙烯高,耐热性好。三种聚丙烯中,以等规聚丙烯产量最大。采用三氯化钛—氯二乙基铝为催化剂,在加氢饱和的汽油中使丙烯聚合,得到等规聚丙烯。
聚氯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5万一12万,聚氯乙烯通过游离基加成聚合反应生成高聚物,属热塑性树脂。无定型白色粉末,无固定熔点,密度为(1.35g/cm3—1.45g/cm3),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熔于环乙酮,氯苯,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丙酮混合溶剂等。
聚苯乙烯: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20万。无色无味透明树脂,透光性好。表面富有光泽,易燃,密度为(1.05g/cm3-1.07g/cm3)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
生产方法: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这里介绍本体聚合法。在苯乙烯单体中加入引发剂和少量添加剂,现在预聚釜中进行低温聚合,制取预聚物,再转入聚合塔中高温加热,分段维持一定温度,反应结束即将熔融状聚苯乙烯挤出成条,在水中冷却硬化,切粒包装。
以上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成份,另外,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
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二、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极其危害:
1. 主要原因:
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
的不回收利用,垃圾最终的处置方式基本上停在裸露堆放或浅埋的水平,一些城镇将江、河、湖岸作为天然垃圾场。
交通、旅游业,除铁路外,还没建立起与生产经营相配套的垃圾收集勇
统,对经营过程中生产的垃圾放任自流。
管理薄弱•,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缺乏相关的法规,以及人们对环境意识比较淡薄;造成滥用和随意乱倒现象相当普遍,这并非塑料制品本身的责任。
2、主要危害:
“白色污染”主要指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个负面
效应。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城市中,人们随手丢弃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
观的破坏.例如散落在铁道两旁、江河湖泊中大量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挂在枝头上的超薄塑料袋,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不好的视觉刺激,人民对此反映强烈。
“潜在危机”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而难以降解带来的环境问题,
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不易回收,因为回收在利用的成本高,但利用率低,商家可以说是无利
可图,而且由于它的回收价格很低很难吸引广大市民进行“白色回收”工作。
所以,导致不易回收的现象发生。 -
难以降解。回收回来的白色废弃物不易处理。现阶段主要处理方法有焚
烧和填埋,若将其焚烧,则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污染大气,并且促使酸雨
的形成,而至于填埋,则将其埋葬100年,则还是原状,无法被自然所吸收,
且对土地有极大的危害,改变其酸碱度,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
业减产,至于抛弃在水里或陆地上的塑料制品,不仅影响环境,而且若被动的
吞食,则会导致死亡。这样就破坏了生态平衡。
高温则分解出毒害物质,塑料制品本无毒害物质,但因为它的回收再利
用的设备不够完善,工艺简陋,而且许多厂家无合法营业执照,导致再生产的
塑料制品在温度达到65℃时,毒害物质就会析出并且渗入到食品中,则会对肝
脏、肾脏、生殖系统及中枢神经等人体重要部位造成危害。
三、“白色污染”具有广阔市场的原因极其在治理过程存在的相关问题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经贸委的文件,文件中明确指出:“于2000年底彻
底淘汰所有发泡塑料”。可在今天,发泡塑料仍旧存在,它为何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可降解的材料制成品不成熟。因为其制作过程复杂,其价钱要比“白色
产品”高出1~2倍,人们当然不愿意“舍糠取贵”。另一方面,可降解的材料
制成品的性能不如“白色产品”,因为“白色产品”的生产过程经过多年的历练
总结,现已成熟,而新型材料才刚刚开发出来,且有的还需要大量木材,虽然
产品降解了,但对生态、水体造成污染和破坏。
打击力度不够大。现在的饭馆、餐厅进行“白色产品”销售,使用相当
普遍、公开,明目张胆的进行市场交易,对国家规定视而不见,使这几年的“禁
白”工作成了“白禁”。
国民素质有待提高,一个公民的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但是
至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很淡薄,随手乱扔废弃物品的习惯还很普遍,这种现象将会给我们的自然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并且此现象的出现,给“白色废弃物品”再回收带来巨大难题。
对于“白色污染”回收再利用的设施不够完备。前面已经提到:“白色
污染”回收再利用的利用率较低,主要因为我国的技术落后以及资金投入不足,所以,我国一些已研究的新型产品,无法投入生产使用中去。
厂商由“公开”转入“半公开”,随着国家“禁白”政策的出台,“白色
产品”生产厂家也由城市生产转入农村、郊区,由公开生产转入半公开生产,因为条件相对较差,导致制造出的商品不合格,并且此种现象给政府的“禁白”带来了困难。 :
由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如今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主要有二:废旧塑料资源化及生物降解塑料。
A:废弃塑料资源化(就是回收废旧塑料,作为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1)直接作为材料,有些可再生性塑料制品,可回收,加工后,再制成新的塑料制品。
(2)制取合成高分子单位。高分子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可由废旧塑料制成单体。如聚酯塑料通过醇解制成单体。
(3)制取燃料油。将高分子链在高温下裂化。如聚乙烯,聚丙烯在高温下能分解成低分子石油烃,再分馏即可得各种燃料油。
B:生物降解塑料 .
(1)天然高分子改造法。就是以淀粉,纤维素,甲壳素,木质素,海藻等天然高分子为原料,通过化学修饰和共聚方法,对这些分子进行改造,合成易被生物降解的塑料。
(2)化学合成法。模拟天然高分子结构,从简单的水分子出发,在塑料的高分子链上接有活性基团如酰胺基,肽基,酯基,含这些基的化合物类似于天然蛋白质,油脂的结构片段,易被生物降解。
(3)微生物发酵法,许多微生物能以某些有机物为碳源,通过代谢,分泌产 生聚酯类,聚糖类高分子,这些分子既易于降解,又可进一步再生利用。
但是,由于塑料的结构不同和含有一些特殊的添加剂,有些塑料不宜回收利用;还有些塑料经加工初步讲解后的碎片,再自然环境中降解的很慢,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因此,一方面在对“白色污染”治理的同时,另一方面还应积极防止新的“白色污染”源的产生。为此我国环保部门提出,防治白色污染应实行“以宣传教育为主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产品替代为补充的原则”。
当然,“白色污染”是一个世界问题,由于它的发展有限,我们也无法深入的研究。我们如今能做的,也仅仅局限于收集和整理编纂资料。但是通过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也可大体上了解“白色污染”。
虽然我们已经明了了当今世界“白色污染”的治理及解决方案,但仍无法做彻底的解决。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觉到人们素质的偏低对环境破坏是严重的,只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才是解决“白色污染”最可行的办法。
⑧ 哪里/哪家公司生产的可降解地膜比较好
山东天壮环保,有12年的生态可降解塑料地膜研发、生产经验
⑨ 可降解地膜 怎么样
我是山东莒南的地膜厂家,本地有20年农地膜产销历史,是地膜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地。降解地膜是农用地膜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降解地膜的介绍如下,供你参考
什么是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
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是指曝露于自然环境条件下,在光、热、水、氧、污染物、微生物、昆虫以及风、砂、雨及机械力等联合作用下,引起降解的一类新型地膜。
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的优势
1、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根据使用地区的气温、降水、湿度等自然条件及作物的目标覆盖期限,按照用户的要求量身定制配方,控制覆盖时间,满足覆盖时间后自动降解。
2、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使用后自动降解无残膜,无需捡膜,节约劳动成本。
3、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降解后无二次污染。
4、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使用方法和普通地膜一样 。
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
1、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分为覆盖期和降解期两个阶段,覆盖期是农作物需要保温、保湿、保墒的时间,即传统地膜从开始铺膜到可以捡膜的时间。
2、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进入降解期的地膜膜面整体颜色变暗,横向拉力和纵向拉力减弱,膜面开始出现不规则的裂纹。
3、降解地膜(光、生物降解地膜)随着降解期的延长,膜面呈现糖衣状,由于土壤表面与土壤内部环境的不同,埋在土壤内部的地膜比土壤表面的地膜降解速度稍显缓慢,但对农艺活动无影响,无需回收。
⑩ 哪三大方向会影响未来塑料企业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低碳经济时代到来,传统材料及工艺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节能环保、轻量化、3D打印越来越成为塑料企业关注的热点,新型材料势必将成为塑料企业的发展方向,从现今塑料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这三大方向将成为未来塑料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第一方向:环保塑料应运而生
就中国目前的塑料行业情况而言,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受环保力度不断加码,国家对环保再生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其中塑料作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它的再生环保更是受到环保人士的诸多关心。
目前,作为环保性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塑料、高科技功能性新型材料和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等,正成为全球瞩目的究开发热点,其中生物降解塑料发展尤为迅速,也使塑料生产商认识到生物降解塑料市场的巨大商机。
杜邦、嘉吉、巴斯夫等知名化工生产商不断以并购、合资的方式进入这一市场。中国作为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重要供应地之一,约占全球产能的20%。2009~2013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产能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1%,随着多家企业着手生物降解塑料项目的新建或扩产,产能还将持续提高。
生物降解塑料主要的目标市场是塑料包装薄膜、农用薄膜、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相比传统塑料包装材料,新型降解材料成本稍高。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愿意为保护环境而使用价格稍高的新型降解材料,环保意识的增强给生物降解新材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金发科技是国内改性塑料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金发大力发展新材料业务,已逐步进入收获期。在生物降解塑料方面,2014年金发拥有3万吨完全可降解生物塑料产能,并已取得欧盟、美国等相关认证,成为欧洲市场第二大供应商。
2014年,金发的大部分可降解产品出口到欧美市场,只有10%供应国内市场。但这一局面将发生改变,而这变化的背后有着政府强大的支持力量。
金发的创办人、董事长袁志敏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一直大力呼吁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连续两年,他在两会上提交了有关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议案,希望以此来帮助解决中国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
作为新疆建设兵团下属的国有企业,新疆天业集团采用金发的PBSA材料生产农膜。该公司表示,2014年对新疆14万亩农田的试点使用中,使用了800多吨农膜。根据这一公式来计算,2015年该项目将需要使用大约5700吨PBSA膜,到2016年约需35000吨。
除了积极扩大PBSA膜的市场渗透外,金发还希望政府采取鼓励措施提供价格补贴,使广大农民都能买得起可生物降解农膜。
目前,金发生产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农用地膜已开始在新疆、山东、河南、河北、云南、贵州等多个省份进行实验和推广。未来几年,随着农业“白色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安全和粮食安全将被摆在更加迫切的位置,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农用地膜市场需求和用量也将可能出现突破性增长。
目前,中国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主要包括华丽环保、金发科技、天津丹海、山东汇盈、彩虹精化等,这五家企业产能之和约占全国总产能的40%。
当然,降解塑料由于在某些性能方面仍有所欠缺,其不可能全部替代现在石化类普通塑料制品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对于降解塑料的市场空间,专家觉得,降解塑料应用于垃圾袋、地膜、购物袋等规模的前景比力看好,而据保守估计,未来中国将有300万吨的需求量。因此,单就是中国市场就有数百亿的市场空间。
中国是全球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生产与应用对塑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方向:汽车塑料未来可期
据报道,在中国现有的土地上,汽车拥有数量仅仅排于美国后面,目前已超过1亿辆,稳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我国也是全世界汽车行业制造大国,据统计,年产各类汽车达1800多万辆。
众所周知,从节能减排角度看,在保持汽车必要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轻汽车自重是最有效的办法,而尽量使用以塑料为标志的高分子材料是实现汽车减重的最为有效和有力的途径。
尽管我国汽车制造工业使用塑料材料的整体水平还未达到世界领先程度,但无论是乘用车还是货运车每年所需要的各种塑料材料的绝对数量都在数百万吨以上的,大约占全国各种塑料制品年产量的十分之一,而且较之农用、建筑用、包装用等其它门类的塑料制品,其产品的经济效益都是名列前茅的。
就造价而言,塑料汽车零部件比传统金属零部件更具成本优势,尽管等单位的金属材料要价高于车用塑料,然后者却更具可行性,能够大大降低加工、组装以及其他后期费用,此外,随着日后高性能塑料在汽车领域的的面积使用,其价格必将进一步下跌。
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Grand View
Research公司在最新一份研究报告中说称,得益于传动系和内外饰应用需求的增长,车用塑料市场价值有望到2022年达到530亿美元。
由此可见,车用塑料市场前景相当广阔,这成为众多塑料企业关注的热门领域所在。
国内汽车改性塑料龙头企业普利特就专注于汽车材料领域,其95%的改性塑料用于汽车领域,主要分为改性聚烯烃类、改性ABS类、塑料合金类以及其他类,原材料包括PP、ABS、PC等合成树脂,占主营业务成本的80%以上。
普利特汽车用改性塑料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普利特下游客户覆盖范围广,包括一汽大众、上海大众、长安福特、上海通用、长城和宝马等知名汽车品牌。
普利特主要的竞争的对手是金发科技,而金发科技成立之初致力于家电改性塑料的生产,在汽车国产化的浪潮的背景下开始切入车用改性塑料领域,在技术层面——普利特优于金发科技。
普利特不遗余力地拓展中高端汽车复合材料市场,面对260亿的中高端市场,普利特不断加大研发和销售投入,改善液晶高分子材料(LCP)生产线,以拓展市场,同时在长玻璃纤维增强材料(LGF)产能方面进行扩张,目前1万吨产能,主供德国宝马。
目前普利特在上海、浙江、重庆分别拥有5万吨、10万吨,3万吨改性塑料产能,共计18万吨,随着重庆普利特公司产能释放,预计17年普利特产能达到25万吨。
除了普利特,车用塑料的庞大数量和经济效益的可观性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投身其中,从而导致销售市场上激烈竞争。目前,我国车用塑料领域的主要生产企业有普利特、金发科技、银禧科技、合肥杰事杰、中广核俊尔、锦湖日丽、上海日之升等。
塑料作为新型的零部件材料,不仅能减轻汽车自重,从而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还能大幅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汽车动力和增强其安全性,最终使汽车在安全和成本两方面表现出更佳的性能。毋庸置疑,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美国化学理事会(ACC)塑料分会新发布的车用塑料规划蓝图称,需要更多地展示塑料和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能力,以扩大这些材料在汽车应用中的使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必将快速发展,这就给了车用塑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拥有了好的市场前景后,企业研发方面更需要再接再厉,不断开发塑料原料的潜能,让车用塑料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使车用塑料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第三方向:3D打印材料充满幻想
3D行业权威报告称,过去三年3D打印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7.4%,预计2019年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其中,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市场份额占到15.1%,预计2025年该市场可达到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百亿元。
事实上,3D打印行业要想发展,除了3D打印机本身的软硬件之外,决定这个行业的另外一个核心要素就是材料科技。3D打印材料研发和突破是3D打印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也是满足打印的根本保证。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SmarTech公司近期颁布了《未来10年,塑料在3D打印市场的应用预测》,评估了较新的塑料材料种类,包括聚碳酸酯、聚苯乙烯、TPU、PET、PBA、聚乙烯醇、聚甲醛和可替代生物塑料、透明材料、柔性材料,以及纳米增强塑料等。该报告指出塑料将成为3D打印公司的竞争优势。
据市场研究机构Smartech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预计到2018年,全球3D打印材料市场的收入预计将达到25亿美元,到2022年有望增至68亿美元。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让一些公司也嗅到了商机,从试水开始转向正式进军这一领域。
银禧科技自2012年开始生产3D打印耗材,2014年开始实现部分产品量产。该公司旗下的中山康诺德公司提供一系列3D打印耗材,包括ABS线材、PLA聚乳酸线材、聚酰胺PA粉末复合材料和PVA水溶性支撑材料。
银禧科技目前研发的ABS,PLA线材已实现小批量对外销售;PVA线材及PA粉末目前处于中试阶段。未来计划对接网络技术创新3D打印服务,公司拟利用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打造3D产业化研发中心,探索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创新3D打印服务,建设用于打通垂直智能制造通道和水平价值链通道的一体化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银禧科技的3D打印材料研发的是以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为团队带头人的创新科研团队。公司董事长谭颂斌称,2015年大概有两三千万以上的研发投入用于3D打印。虽然在3D打印领域目前银禧科技还没盈利,未来的回报期在3-5年左右,但正如银禧科技董事长所说的:“这是充满幻想的行业,产业一旦爆发增长,不可估量,颗粒无收也有可能。”
下一个十年:3D打印能给塑料行业带来什么变化?SmarTech公司的报告还称,三类塑料
ABS、PLA和尼龙将在未来10年继续占据3D打印材料市场的最大份额。预计到2019年, 这些材料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3万吨。
ABS和PLA继续满足3D打印的业务爱好者的需求,将为个人3D打印市场带来强大商机。更多的耐用聚合物如TPU、聚碳酸酯和尼龙业将在未来十年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新材料在3D打印中的应用,能够帮助专业人士实现产品不同性能,提供重量更轻、性能更好的零部件料,减少次级安装程序,甚至让客户定制的医疗植入体和牙科解决方案成为可能,这将为相关的细分市场带来更多价值。
但是目前,设备制造商控制着3D打印材料的供应链,这减少了大材料公司的竞争机会。不过,一些材料公司与小型设备厂合作,甚至自行研发3D打印设备。一些公司像CRP技术和DSM
Somos正通过为汽车和牙科应用研发特殊材料以寻找商机。
目前我国3D打印材料企业众多,但我国3D打印领域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3D打印材料体系,现有材料还远不能满足3D打印的需求。3D打印材料目前普遍存在种类少、性能低、价格高的问题,无法满足3D打印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国内3D打印材料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开发更为多样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3D打印材料是该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关资料推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通用塑料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