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民币现行固定汇率制度什么条件下会破产呢
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以市场供需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因此汇率属于浮动汇率而不能再成为固定汇率。
但目前人民币汇率采用的是盯住美元汇率的政策,这跟固定汇率不同。盯住美元代表人民币汇率与美元之间的波动幅度不是很大,美元和人民币对于美元货币的变动方向基本一致。
人民币对美元采用盯住汇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是个贸易大国,绝大部分的贸易结算都需要通过美元进行,因此从汇率上采用盯住汇率有其合理性。
政府对人民币汇率的“有管理”,保证了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还会采用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汇率兑换自由化和资本项下资金流动自由化会逐步发开,当人民币汇率实现完全自由兑换,资本项下也比较彻底开放时,我国的汇率制度也会出现大的变化,不用再采用盯住美元。
Ⅱ 谁能告诉我固定汇率制度的利和弊(可以任挑几点回答哦)
固定与浮动汇率只是两种不同的汇率制度,无所谓对错或优劣之分。在某个阶段、相对某个经济结构,固定汇率可能比浮动汇率更适合。但在另一个阶段、另一种经济结构下,浮动汇率可能更合适
有关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争论持续了多年,总体上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及分析。因研究国际金融而获诺贝尔奖的蒙代尔教授与斯坦福大学专门研究日本及中国汇率制度的麦金农教授认为:现阶段最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与美元挂钩。而几乎所有其他的具有国际影响的经济学家,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资银行界,及国际学术圈的经济学家,都认为人民币应该浮动。
其实,固定与浮动汇率只是两种不同的汇率制度,无所谓对或错,只是在两种制度下个人、企业及宏观经济的行为及调整方式不一样。在某个阶段、相对某个经济结构,固定汇率可能比浮动汇率更适合。但在另一个阶段,另一种经济结构下,浮动汇率可能更合适。因此,在比较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时,需要对两种汇率制度的本质及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及结构有透彻的理解。
固定汇率制度的最大好处是政府帮助个人及企业消除了汇率风险,降低了国际贸易及投资的交易成本。二次大战后,由凯恩斯等经济学家设计的国际货币体系,包括监督执行这一体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是一个固定汇率制度。由蒙代尔倡导的欧元体系在欧盟各国之间也是一个固定汇率制度。港币与美元的挂钩及人民币与美元在1994-2005年期间的挂钩,也属于固定汇率制度。显然,固定汇率制度对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功不可没,中国的外贸及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主要发生在1994年实行人民币与美元挂钩之后。
对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固定汇率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帮助建立一个更符合市场规律的相对价格体系。在计划经济里,工资及吃、住、行、教育、医疗等的相对价格并不真实地反映商品及服务的成本与效益,改革初期中国城市居民收入的一半以上都是花在吃上面,而住与医疗几乎不花钱。这样的相对价格体系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各种商品及服务的相对价格体系很不一样,显然需要调整。固定汇率使得中国各行各业相对价格的调整更容易、也更顺利。
固定汇率的另一个好处是对本国的货币政策加以限制,使得本币的利率及通胀与国际主要货币的利率与通胀不会无缘无故地相差太多。对于像香港这样的开放型、以国际贸易及资本市场为主的经济体,固定汇率有利于营造一个相对稳定及容易预测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制定及执行能力还不成熟时,固定汇率也有利于稳定通胀预期及宏观经济环境。1994年人民币与美元挂钩之后,中国的通胀预期很快就得到控制,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甚至出现轻微的通缩。
但是,固定汇率对货币政策的限制也可能成为一个问题。当中国由于制造业等行业劳动生产率迅速增长而导致住房、医疗、教育及服务业成本及价格上涨过快时,央行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就无法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减缓通胀压力。因此,在中国没有出现严重的由于劳动生产率迅速增长而产生的非贸易商品价格高涨之前,固定汇率制度对中国是基本适用的。但是,一旦持续的生产率增长导致较明显的通胀,特别是非贸易商品(如住房)价格的上涨,浮动汇率下的人民币升值就有必要,也比较容易被社会接受。特别是在通胀环境下,人民币升值不会导致通缩的风险。
固定汇率能够成功实行的前提是政府有能力守住固定的汇率,这对日本、中国及香港特区这些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及贸易顺差的经济体不是一个问题,但对拉丁美洲及亚洲一些常年拥有贸易逆差的国家就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条件。阿根廷、韩国、泰国、印尼等国家在金融危机时无法守住官方汇率,就是因为它们持续的贸易逆差导致外汇储备流失,不得已只能让汇率浮动。
浮动汇率的主要好处是为央行提供了一个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通胀,但成本是个人、企业、银行必须承担汇率风险,包括市场投机人民币升值的风险。
斯坦福大学麦金农教授对日本及中国实行浮动汇率的风险研究得最透彻。他提出了一个道德矛盾及冲突(conflictedvirtue)的理论。日本及中国都持续多年拥有大量贸易顺差,也就是不断积累美元净资产,这本来是一种勤俭储蓄的美德。可是,当日元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形成并实现时,本国居民将普遍不愿意持有不断贬值的美元而更愿意持有不断升值的本币,这就形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及冲突:本国居民通过贸易顺差不断积累净美元资产但却不愿持有美元资产!结果是官方外汇储备大升,并导致本币发行量大增,本币利率下降,甚至开创零利率时代,也称为“货币流动性陷阱”。
麦金农的道德矛盾及冲突理论的一个基本经济学原理是:在市场环境下,投资不同货币资产的回报在调整风险之后应该相同。比如,给定同样的风险,投资人民币资产的回报主要体现在人民币名义利率(=人民币实质利率+中国通胀率),而投资美元资产的回报则体现在美元名义利率(=美元实质利率+美国通胀率)。但在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时,人民币资产的投资回报还包括人民币的升值率,因此:人民币名义利率+人民币升值率=美元名义利率。
如果美元名义利率是6%,而人民币每年升值率达6%,在中国开放资本流动的条件下,人民币名义利率就可能被压至零。这就是为什么麦金农教授不希望人民币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的原因。
在没有通胀时(如日本在1990年代),麦金农的分析完全正确。可是,一旦有了通胀,人民币名义汇率(人民币实质利率+中国通胀率)就可以比零高很多。而一旦有了通胀,由于通胀与升值的替代关系,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升值率也必将相应减小,人民币名义利率跌至零的风险,即落入“货币流动性陷阱”的风险,也会减小。可见,维持一个适当的由生产率快速增长导致的通胀率,可以降低人民币升值导致零利率的风险,也可以减低升值的压力。
因此,我认为中国今后的通胀率应该至少高于美国目前的通胀率(大致2%-3%)但低于日本1950-1970年间的平均通胀率(大致5%-6%),低通胀对工薪阶层及退休职工的影响则可以通过工资/退休金与通胀指数挂钩等方式来解决。
Ⅲ 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
固定汇率对企业来说更好的,因为企业就少了汇率波动所造成的风险,这是国家负担了这个风险
浮动汇率就不一样了,企业收回来的外币假设对人民币贬值很可能这一单子都白做了,因为企业在接到订单的时候款项的大部分都是后收的。
Ⅳ 固定汇率所带来的负面经济影响
固定汇率的弊端:不能灵活反映外汇供求关系,使汇率的市场性丧失或削弱;汇率市场性的丧失或削弱又使其不能反过来调节外汇的供求关系,自动调节功能大大降低,因而只能由政府调节。但政府确定汇率的弊端十分明显:一是受到主观影响,如果政府调控能力不强还会出现重大失误;二是受到客观因素的牵制,汇率的确定和变动涉及到各方面利益,政府不得不充分考虑;三是受不同政策目标的牵制,汇率目标可能和其他目标相冲突,若汇率水平脱节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蒙代尔三角”理论认为,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三者不可能兼顾,只能牺牲其中之一而保证实现另外二者。因为假如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下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利率会上升,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利率的上升带来对本国投资收益的增加,大量的外国资本会流入,造成本币升值的压力,为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政府要卖出本币买入外币进行干预,这样紧缩的货币又被扩张了,货币政策无效。因此,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坚持固定汇率就要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固定汇率制都曾发挥过它的积极作用。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实质就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对于战后各国经济复苏和建立稳定的经济贸易联系,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我国以前的情况来看,资本自由流动不存在,通过政府调整可使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固定汇率制的利大于弊。亚洲国家高速发展的90年代,固定汇率制对于稳定投资者预期也曾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如果经济泡沫膨胀,经济增长减慢,贸易赤字上升,投机资本冲击的情况出现,此时固定汇率制的不利影响就远远超出了它的有利方面。
Ⅳ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幅度是怎么规定的有什么影响
有一定影响,但不会直接影响到
人民币汇率
。因为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政策,我国汇率采用的是与美元挂钩的
固定汇率
Ⅵ 固定汇率对贸易不良影响。
RMB在1994年前是典型的固定汇率。现在虽然也是浮动汇率,单受ZF干预较强。
缺点
(1)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
简单说就是对出口和进口贸易不利。
(2)为维护固定汇率制将破坏内部经济平衡。比如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汇率将下跌,成为软币,为不使本币贬值,就需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但这种会使国内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失业增加。
简单理解可理解为,缺乏经济抵抗力。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3)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就是一例。
Ⅶ 影响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的因素
晕,楼上的同学你回答的是通胀的问题吧。货币发行量只是影响汇率的一个普通因素而已!
我先说一下浮动利率。影响浮动利率的因素有三个:本国物价水平,外国物价水平以及实际利率。
本国利率水平正如楼上所说,从本质上讲是由本身发行量决定的,当本国发生通胀而其它因素不变时,本币贬值;同理,外国物价水平也是主要由由外币的发行量决定的。实际利率一般被视为外部因素。
固定汇率比较恶心。影响它的几乎没什么因素:国家只有要足够的外汇储备,从理论上它可以将汇率固定在任何自己想要的水平上。
几乎就是这些了。还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再补充,如果我没看到你给我留消息就可以了。
====
晕,同学,你补充的跟原来的问题没什么关系呀....
长短期利率是两个不同的工具,是针对不对的需求者的,所以无所谓一般意义上的好坏。借款者必须提交出明确的贷款去向和周转期限才可能贷到款,所以使用哪个利率要看他们的用款周期。
当然,当大经济环境不稳定时,借款者都会根据自己的预期选择合适的借款周期。
Ⅷ 人民币的贬值与升值后 会有什么影响
第一,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人民币升值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2002年中国的出口已经达到了3256亿美元,占中国GDP的30%多,对中国的经济有重大影响。人民币升值会减少中国的出口,增加中国的进口,加大中国国内就业的压力,对中国的制造业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其负面影响的大小依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大小而定;
第二,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结果是削弱外资对中国的投资。这与第一个影响是有直接关联的。外资之所以大量到中国投资,是从现在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来考虑的,如果升高人民币的价值,会使不少外资改变到中国投资的计划;2002年中国引进外资达到创记录的527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当年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虽然引进外资也有风险,对中国经济的成长也有负面影响,但总的来说,外资到中国的投资对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三,人民币现在升值不利于中国政治经济稳定。中国虽然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但由于经济基础差,人口基数大,长期面临将近3亿多人口就业或半失业的强大压力,需要保持较高速的经济增长;人民币升值表面上增加了人民币的购买力,也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但实际上却更容易掉进由于人民币增值而带来的经济繁荣脱离实际的虚幻陷阱;
第四,人民币的币值也并不是完全一成不变的,说中国人民币完全由政府控制,一直固定不变也不符合事实。从1994年以来,人民币其实已经有过两次升值。第一次升什值是明的,1997年从1994年的1美元兑换8。70人民币升为1美元兑换8。28人民币,升值了近5个%点,第二次升值则是实际上的,虽然明义上人民币没有升值,但在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中,当东南亚各国的货币纷纷大幅度贬值时,尤其是作为东亚最大的经济实体的日本也任凭日元贬值时,虽然中国人民币名义汇率还是稳定在1美元兑换8。28元左右,但在东亚各国货币贬值20—50%甚至更多的情况下,坚持不贬值实际上就是一种升值;还有专家认为,人民币实际上还有过第三次升值,就是近年来美元贬值了10%左右,而人民币没有贬值,实际上也是一种升值。
第五,中国还没有形成人民币自由浮动的机制上的准备,贸然放开人民币的管制,让人民币随国际市场变化而波动,就存在巨大的金融风险。例如,近年来,由于中国外汇管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已经造成数千亿美元合法或非法出逃,有专家甚至估计从中国出逃的美元超过了了中国引进的5000亿美元的数目。如果人民币存在升值的预期,就会引发投机性外资的大量进入,并且继续压迫人民币升值,造成人民币的市场价值脱离实际价值,而一旦中国经济出现问题,甚至出现人为的投机性资金的恶意操控或盲目流动,就会引发灾难性的金融危机。中国在东亚各国经济危机时尽自己的义务坚持人民升不贬值(实际上升值)是一回事,而作为一种长期的市场机制则是另一回事。在中国的外汇管制、外汇机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进一步完善时,人民币才有条件根据市场变化而升贬。
第六,中国坚持人民币暂不升值也是充分考虑到了稳定世界经济的需要,也是对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一种贡献。首先,在欧美日三大经济体低速增长时期,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对带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中国经济总量只占世界经济的4%左右,但对世界经济的增长的贡献却达到15—16%左右。中国大量出口的低价产品为世界上数以亿计的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也就是对世界经济的一种贡献。相反,如果中国经济因为人民币升值出现混乱甚至倒退,对世界经济也是一种负面因素;第二,美国、日本一些媒体别有用心地将美日经济出现的一些问题归罪于中国经济的出口,也是没有根据的。中国经济与美日经济增长没有太大关联: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在90年代中后期都同时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而日本经济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低迷不振,与中国经济高速成长并没有直接关系;中国出口量只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左右,不可能左右基数庞大的美日经济;相反,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些国家近年来对中国的出口都大幅度增长,即使是日本,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受益者之一,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进口国;第三,中国出口中的利润,并非中国所独占,在中国有大量投资的美日资本和其他的外资,实际上拿走了中国出口利益的大部分;还有专家分析指出,中国出口的动力,主要在于外资在中国的投资战略,并非中国本土产业的迅速发展;第四,中国的出口最主要靠的是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技术和质量的提高以基础设施方面的改进,而并非靠货币低值的优势;最后,即使中国政府从中国出口获得的大量的外汇存底,实际上也以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回到了美国,中国2003年6月购买的美国国债已经达到1220亿美元之多,成为美国的第二大国债持有者,这对稳定美国的经济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相反。
Ⅸ 固定汇率制度有何特点浮动汇率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特点:
固定汇率制度是货币当局把本国国币兑换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固定,并把两国货币比价的波动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对经济的作用:
1、浮动汇率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对汇率的适度管制可以保证金融市场的安全。
3、汇率政策是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