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有哪些
主要以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基金等機構為主,三類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債券託管量佔比達到85%左右,其中商業銀行就達到了70%。
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平穩較快發展,市場規模已居於世界前列,形成了以銀行間市場為主、交易所市場及商業銀行櫃台市場為輔、互聯互通、分工合理的市場格局,有90%以上的債券託管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跨越式發展,使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社會融資結構、完善金融宏觀調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快速發展與商業銀行關系密切。在1997年銀行間債券市場成立之初,商業銀行即作為首批市場成員進行債券現券和回購交易。目前,商業銀行是銀行間債券市場主要的做市商機構,是央行公開市場業務的一級交易商,是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核心成員,也是國債承銷團的主要成員,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去年以來,商業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中的主導地位遭到市場個別人士的質疑,一種觀點認為,商業銀行持債比重高,單一的投資者結構使得債券市場成為買方市場;還有觀點認為,商業銀行持有債券與貸款一樣仍屬於間接融資,銀行體系存在較高的系統性風險。上述觀點明顯混淆了債券與貸款間的差別,漠視近年來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同時也忽視了我國是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這一現實。
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
已日趨多樣化
盡管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展初期,商業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居主導地位,但隨著市場發展,近年來商業銀行「獨大」的局面已有所改變,一是銀行間本幣市場成員中商業銀行絕對數量增加,但相對數量下降。2008年年末銀行間本幣市場成員1857家,其中商業銀行361家,佔比19%。至2015年5月末,銀行間本幣市場成員數總計8366家,其中商業銀行832家,佔比降至不足10%,表明銀行間債券市場已經成為以眾多合格機構投資者為主、專業化程度較高的機構間市場。
二是商業銀行在銀行間現券市場交易佔比呈下降趨勢,非銀行金融機構已成為信用債市場中的主要參與者。據統計,2011年至2014年,商業銀行參與的現券交易市場佔比在64%~68%之間,低於2007年至2010年的71%~75%。分市場看,在利率債市場,2007年至2014年商業銀行交易市場佔比在72%~81%之間,在信用債市場,交易比重在49%~64%之間,表明非銀行金融機構已成為左右信用債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三是商業銀行債券持有量比重呈下降趨勢,在信用債市場佔比已不足五成。2009年年末商業銀行的債券持有量為12萬億元,市場佔比接近70%,至2014年年末,商業銀行債券持有量升至20萬億元,但市場佔比已不足60%。分市場看,2009年年末,商業銀行國債持有量為30740億元,占國債未償余額的58%,2014年年末這一比例升至70%。2009年年末,商業銀行國開債持有量為24126億元,占國開債未償余額的75%,2014年年末這一比例大體保持不變。商業銀行持有較多的利率債,一方面滿足了銀行的資產配置需求;另一方面也為銀行開展流動性管理,參與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等提供了便利。在信用債市場,2010年年末商業銀行持有企業債4964億元,占企業債未償余額的34%,至2014年年末這一比重已降至23%;2010年年末,商業銀行持有短融及中期票據的比重均超過50%,但至2014年年末均已不足50%。
商業銀行深度參與
銀行間債券市場意義重大
盡管商業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中的持債比重呈下降走勢,但總體規模依然較高,這與我國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有關。以資產規模計算,截至2014年年末,商業銀行總資產達134.8萬億元,雖然2014年商業銀行債券投資余額僅占商業銀行總資產的15.2%,但龐大的資產規模使得商業銀行仍是債券市場主要的持有者。
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商業銀行深度參與銀行間債市,對於優化社會融資結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等均具有積極意義。央行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6萬億元,其中企業債券融資規模佔比14.7%,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規模佔比為2.6%。從存量數據看,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27.6萬億元,其中企業債券存量為12.1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存量為3.9萬億元。數據表明,債券市場已成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決定性力量。
這其中,商業銀行作為以間接融資業務為主的金融中介,通過將部分資產配置於債券,既實現了風險的分散化,又客觀上提高了我國直接融資比重,那種將銀行持有債券簡單地等同於貸款的觀點是不準確的。
一是與貸款相比,債券作為標准化產品具有較好的流動性,銀行可隨時轉讓。二是銀行可通過債券遠期、利率互換等衍生品對債券投資進行風險管理,因此與單獨持有貸款相比,銀行的抗風險能力更高。三是信用債發行人往往面臨較高的信息披露要求,其所面臨的外部約束明顯高於銀行貸款。四是銀行開展債券投資,不僅有助於債券順利發行與轉讓,也有助於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銀行將一部分資金配置於利率債及信用債,不是增加而是降低了銀行體系風險。
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銀行間債券市場仍是主戰場
盡管債券市場發展迅速,但總體來看我國直接融資比重依然偏低,為進一步提高我國直接融資比重,降低銀行系統風險,銀行間債券市場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大力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自2005年開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啟動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以來,相關制度已初步建立,產品發行和交易已開始採用備案制和注冊制,目前我國已迎來資產證券化發展的大好時期。未來,我國應遵循國際金融市場一般發展規律,立足銀行間債券市場,推動以合格機構投資者為主的資產證券化市場平穩有序健康發展。
二是積極推動信用衍生品市場發展。在銀行面臨的各種風險中,信用風險相對比較突出,但風險對沖工具匱乏。雖然2010年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啟了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的試點,但由於種種原因其交易極不活躍,風險管理功能無從發揮。有關主管部門應打破利益藩籬,攜手推動場外信用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基於前期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試點,可考慮先在銀行間市場推出以經濟主體為參考標的的單名信用違約互換,適時推出總收益互換、信用聯結票據以及信用違約互換指數等其他信用衍生產品,以為市場提供多樣化的產品選擇。
三是進一步優化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近年來,在人民銀行的推動下,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持續優化,多層次債券市場體系基本成形。年初至今,人民銀行又推動私募投資基金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並將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入市申請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額度管理同時取消。未來可考慮將養老金、住房公積金等長線投資者直接引入銀行間債券市場,以進一步擴大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主體范圍。
2. 債券投資有什麼風險
債券投資的投資風險有這些:
1、利率風險;
2、通貨膨脹風險;
3、信用風險;
4、轉讓風險;
5、回收性風險;
6、稅收風險;
7、價格變動風險;
8、政策風險。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3. 什麼是證券市場上最活躍的投資者
一、證券經營機構是證券市場上最活躍的投資者,以其自有資本、營運資金和受託投資資金進行證券投資。
二、證券經營機構是由證券主管機關批准成立的主要經營證券承銷、證券代理買賣、證券自營買賣、證券的登記和代保管、證券鑒證、證券過戶、代理證券還本付息或支付股利、證券投資咨詢及其他證券中介服務業務的金融機構。在美國,證券經營機構大多為合夥組織,西歐國家的商業銀行,大多直接經營證券業務,獨立的證券經營機構不多,在中國,目前主要是證券公司和信託投資公司。
三、證券經營機構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中介機構,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需要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的證券人才隊伍。10月22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512家,較上月增加108家,環比增長0.44%;管理基金數量117,484隻,較上月增加3,123隻,環比增長2.73%;管理基金規模19.18萬億元,較上月增加1,329.89億元,環比增長0.7%。
拓展資料
1、中國證券業至少發揮著四個重要作用:
第一,通過為企業發展籌集巨額資金進行資源分配。
第二,促進眾多公司以重組方式發展壯大。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已成為行業的領頭羊,而且,這些公司在公司治理水平、風險控制能力和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都有了極大提高。
第三,提供了不同的投資工具,有助於金融服務業的發展。經過近20年的發展,投資產品的數量和種類成倍增長,為投資者提高了差別化的投資選擇。同時,證券業的發展對銀行業的改革、增加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強服務都有促進作用。
第四,隨著日益加強的國際合作和對外開放,證券業為外資在中國的投資提供了一個新渠道。
2、證券行業是提供智力服務、專業服務的金融中介,專業化程度要求高。截至目前,行業登記從業人員數量超過36萬人,行業人才的平均年齡為35.4歲,青年人才佔比超過60%;具有律師資質的人才佔比在4%,具有注冊會計師(CPA)資質的人才佔比超過了6%,具有特許金融分析師(CFA)資質、金融風險管理師(FRM)資質的人才佔比均在1%左右;具有本科以上學歷佔比超過了90%;具有兩年以上境外工作經歷的人才佔比穩步提升至2.4%,具有境外留學背景的人才佔比超過20%。其中,保薦代表人7299名,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佔比80%;證券分析師3582名,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佔比90%;證券經紀人58667名,證券投資顧問69620名。行業人才隊伍呈現出年輕化、專業化、高學歷、國際化等特徵,人才隊伍的素質、結構及穩定性不斷優化和提升。
3、據國家統計局消息,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265元,比去年同期實際增長9.7%。市場觀點認為,隨著居民收入增加以及累計財富增長,中國財富管理訴求也在不斷增強,而作為財富管理產業的重要參與者,證券行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4、伴隨著國民理財意識的提升,近年來財富管理、權益類資產投資等業務都迎來了新的發展高峰,而這些其實都離不開券商。截至2020年末,全行業共有95家券商設立研究部門,總人數達6150人,其中分析師佔比54.69%,研究銷售人員佔比22.55%。
4. 什麼是債券的收益率
債券是講收益率的(買賣的差價加利息的和與買入價的比率),波動幅度大說明該債券比較活躍。強烈推薦企業債券,選高利率(8%以上)、信用評級較高、投資主體較好、交投活躍(變現能力較強)的債券,長期持有,股票行情不好時收益還是很不錯的
影響債券價格的因素主要如下:
1、待償期。債券的待償期愈短,債券的價格就愈接近其終值(兌換價格)M(1+rN),所以債券的待償期愈長,其價格就愈低。另外,待償期愈長,發債企業所要遭受的各種風險就可能愈大,所以債券的價格也就愈低。
2、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債券的名義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債券的售價也就愈高。
3、投資者的獲利預期。債券投資者的獲利預期(投資收益率R)是跟隨市場利率而發生變化的,若市場利率高調,則投資者的獲利預期R也高漲,債券的價格就下跌;若市場的利率調低,則債券的價格就會上漲。這一點表現在債券發行時最為明顯。
投機因素。在債券交易中,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地賺取價差,而一些實力較為雄厚的機構大戶就會利用手中的資金或債券進行技術操作,如拉抬或打壓債券價格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變動。
5. 正確評估債券投資風險有何重要意義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風險不僅存在於價格變化之中,也可能存在於信用之中。盡管和股票相比,債券的利率一般是固定的,但人們進行債券投資和其它投資一樣,仍然是有風險的。因此正確評估債券投資風險,明確未來可能遭受的損失,是投資者在投資決策之前必須的工作。
1、信用風險,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是指發行債券的借款人不能按時支付債券利息或償還本金,而給債券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在所有債券之中,財政部發行的國債,由於有政府作擔保,往往被市場認為是金邊債券,所以沒有違約風險。但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地方政府和公司發行的債券則或多或少地有違約風險。因此,信用評級機構要對債券進行評價,以反映其違約風險。一般來說,如果市場認為一種債券的違約風險相對較高,那麼就會要求債券的收益率要較高,從而彌補可能承受的損失。規避方法:違約風險一般是由於發行債券的公司或主體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高帶來的風險,所以,避免違約風險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不買質量差的債券。在選擇債券時,一定要仔細了解公司的情況,包括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的以往債券支付情況,盡量避免投資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好的公司債券,在持有債券期間,應盡可能對公司經營狀況進行了解,以便及時作出賣出債券的抉擇。同時,由於國債的投資風險較低,保守的投資者應盡量選擇投資風險低的國債。
2、利率風險。債券的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利率變動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的風險。毫無疑問,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利率提高時,債券的價格就降低;當利率降低時,債券的價格就會上升。由於債券價格會隨利率變動,所以即便是沒有違約風險的國債也會存在利率風險。規避方法:應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總之,一句老話: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3、通貨膨脹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又稱購買力風險,是指由於通貨膨脹而使貨幣購買力下降的風險。通貨膨脹期間,投資者實際利率應該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若債券利率為10%,通貨膨脹率為8%,則實際的收益率只有2%,購買力風險是債券投資中最常出現的一種風險。實際上,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於國民經濟一直處於高通(微博)貨膨脹的狀態,我國發行的國債銷路並不好。規避方法:對於購買力風險,最好的規避方法就是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使購買力下降帶來的風險能為某些收益較高的投資收益所彌補。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將一部分資金投資於收益較高的投資方式上,如股票、期貨等,但帶來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4、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即變現能力風險,是指投資者在短期內無法以合理的價格賣掉債券的風險。如果投資者遇到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他想出售現有債券,但短期內找不到願意出合理價格的買主,要把價格降到很低或者很長時間才能找到買主,那麼,他不是遭受降低損失,就是喪失新的投資機會。規避方法:針對變現能力風險,投資者應盡量選擇交易活躍的債券,如國債等,便於得到其它人的認同,冷門債券最好不要購買。在投資債券之前也應考慮清楚,應准備一定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債券的中途轉讓不會給持有債券人帶來好的回報。
5、再投資風險,再投資風險是指投資者以定期收到的利息或到期償還的本金進行再投資時市場利率變化使得再投資收益率低於初始投資收益率的風險。規避方法:對於再投資風險,應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迅速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也就是說,要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並使一些風險能夠相互抵消。
6、經營風險。經營風險,是指發行債券的單位管理與決策人員在其經營管理過程中發生失誤,導致資產減少而使債券投資者遭受損失。規避方法:為了防範經營風險,選擇債券時一定要對公司進行調查,通過對其報表進行分析,了解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信譽等。由於國債的投資風險極小,而公司債券的利率較高但投資風險較大,所以,需要在收益和風險之間做出權衡。
6. 債券基金和基金的區別
1、發行機構不同:債券由政府、企業、銀行等機構發行的;而基金由基金公司發行。
2、性質不同:債券是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而基金是投資者把資金交給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管理人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的投資,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
3、風險不同:總體來說債券風險小於基金,債券是以發行人信用為擔保,相對來說風險較小;而基金不具備任何東西做擔保,所以風險比較大,但也有風險低的基金,比如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等。
4、收益不同:債券預期收益低於基金,債券的收益主要包括債券的利息收入和債券買賣的價差收入兩部分,收益較為穩定;而基金收益主要由投資標的決定。
5、交易場所不同:而債券主要在銀行端交易,證券交易所可以交易可轉債和國債逆回購;而基金主要在基金公司、代銷機構和證券交易所交易。
拓展資料:
公司債券是指股份公司在一定時期內 (如10年或20年) 為追加資本而發行的借款憑證。對於持有人來說,它只是向公司提供貸款的證書,所反映的只是一種普通的債權債務關系。持有人雖無權參與股份公司的管理活動,但每年可根據票面的規定向公司收取固定的利息,且收息順序要先於股東分紅,股份公司破產清理時亦可優先收回本金。公司債券期限較長,一般在10年以上,債券一旦到期,股份公司必須償還本金,贖回債券。 [1]
主要特點編輯 播報
風險性較大
債券的還款來源是公司的經營利潤,但是任何一家公司的未來經營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公司債券持有人承擔著損失利息甚至本金的風險。
收益率較高
與風險成正比的原則,要求較高風險的公司債券需提供給債券持有人較高的投資收益。
選擇權
發行者與持有者之間可以相互給予一定的選擇權。
經營權
反映的是債權關系,不擁有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權,但是可以於股東優先享有索取利息和優先要求補償和分配剩餘資產的權利。
債券擔保編輯 播報
(1)擔保范圍包括公司債券的本金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
(2)以保證方式提供擔保的,應當為連帶責任保證,且保證人資產質量良好。
(3)設定財產擔保的,擔保財產權屬應當清晰,尚未被設定擔保或者採取保全措施,且擔保財產的價值經有資格的資產評估機構評估不低於擔保金額。
債券上市編輯 播報
(1)公司債券的期限為1年以上;
(2)公司債券實際發行額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元;
(3)符合法定的公司債券發行條件。
暫停上市編輯 播報
(1)公司有重大違法行為;
(2)公司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不再符合公司債券上市條件;
(3)公司債券所募集資金不按照核準的用途使用;
(4)未按照公司債券募集辦法履行義務;
(5)公司最近2年連續虧損。
存在的風險編輯 播報
風險種類
1.利率風險。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利率提高時,債券的價格就降低,此時便存在風險。債券剩餘期限越長,利率風險越大。
2.流動性風險,流動性差的債券使得投資者在短期內無法以合理的價格賣掉債券,從而遭受降低損失或喪失新的投資機會。
3.信用風險,是指發行債券的公司不能按時支付債券利息或償還本金,而給債券投資者帶來的損失。
4.再投資風險。購買短期債券,而沒有購買長期債券,會有再投資風險。例如,長期債券利率為14%,短期債券利率13%,為減少利率風險而購買短期債券。但在短期債券到期收回現金時,如果利率降低到10%,就不容易找到高於10%的投資機會,還不如當期投資於長期債券,仍可以獲得14%的收益,歸根到底,再投資風險還是一個利率風險問題。
5.回收性風險,具體到有回收性條款的債券,因為它常常有強制收回的可能,而這種可能又常常是市場利率下降、投資者按券面上的名義利率收取實際增額利息的時候,一塊好餑餑時常都有收回的可能,我們投資者的預期收益就會遭受損失,這就叫回收性風險。
6.通貨膨脹風險,是指由於通貨膨脹而使貨幣購買力下降的風險。通貨膨脹期間,投資者實際利率應該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若債券利率為10%,通貨膨脹率為8%,則實際的收益率只有2%,購買力風險是債券投資中最常出現的一種風險。
防範措施
針對利率、再投資風險和通貨膨脹風險,可採用分散投資的方法,購買不同期限債券、不同證券品種配合的方式;針對流動性風險,投資者應盡量選擇交易活躍的債券,另外在投資債券之前也應考慮清楚,應准備一定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債券的中途轉讓不會給持有債券人帶來好的回報;而防範信用風險、回購風險,就要求我們選擇債券時一定要對公司進行調查,通過對其報表進行分析,了解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經營狀況和公司的以往債券支付等情況,盡量避免投資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好的公司債券,在持有債券期間,應盡可能對公司經營狀況進行了解,以便及時做出賣出債券的抉擇。
主要特徵編輯 播報
1、公司債券是要式有價證券;
2、公司債券是金錢證券,融資證券;
3、公司債券是流通證券,可以轉讓、抵押而流轉;
4、公司債券是證權證券。
5、公司債券由公司盈利償還,風險高,收益高。
主要分類編輯 播報
按是否記名可分為
①記名公司債券,即在券面上登記持有人姓名,支取本息要憑印鑒領取,轉讓時必須背書並到債券發行公司登記的公司債券。
②不記名公司債券,即券面上不需載明持有人姓名,還本付息及流通轉讓僅以債券為憑,不需登記。
分配利潤依據
①參加公司債券,指除了可按預先約定獲得利息收入外,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參加公司利潤分配的公司債券。
②非參加公司債券,指持有人只能按照事先約定的利率獲得利息的公司債券。
按是否可提前贖回分為
①可提前贖回公司債券,即發行公司在債券到期前購回其發行的全部或部分債券。
②不可提前贖問公司債券,即只能一次到期還本付息的公司債券。
按發行目的分類
①普通公司債券,即以固定利率、固定期限為特徵的公司債券。這是公司債券的主要形式,目的在於為公司擴大生產規模提供資金來源。
②改組公司債券、是為清理公司債務而發行的債券,也稱為以新換舊債券。
③利息公司債券,也稱為調整公司債券,是指面臨債務信用危機的公司經債權人同意而發行的較低利率的新債券,用以換回原來發行的較高利率債券。
④延期公司債券,指公司在已發行債券到期無力支付,又不能發新債還舊債的情況下,在徵得債權人同意後可延長償還期限的公司債券。
按有無選擇權分類
①附有選擇權的公司債券,指在一些公司債券的發行中,發行人給予持有人一定的選擇權,如可轉換公司債券(附有可轉換為普通股的選擇權)、有認股權證的公司債券和可退還公司債券(附有持有人在債券到期前可將其回售給發行人的選擇權)。
②未附選擇權的公司債券,即債券發行人未給予持有人上述選擇權的公司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