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還記得畢業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嗎曾遭董明珠怒斥,如今現狀如何
「您好,您的餓了嗎到了。」
對於這句親切的問候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了,只要動動手,在手機「餓了嗎」軟體上搜索一下,應有盡有:飯店、超市、鮮花、蛋糕……基本生活類產品這上面都有。
在2020年的疫情期間,有多少人是靠在「餓了嗎」上面搶菜、點外賣度過的?如果沒有「餓了嗎」,真不敢想像我們現在的生活會變成怎麼樣。而這一切,都是因為2008年有幾位大學生用獨到的眼光開發了這片市場。
如今他的伏牛堂已經改名霸蠻,從一家店變成了連鎖店,他自己也成了名副其實的CEO。
不僅如此,他的成功給新一代的年輕人指引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一條不用「被選擇」,而是去選擇的人生之路。
小結:
張天一的故事也許不是典型,但也不是個例,共享單車OFO的創始人戴威也是北京大學的研究生,他在畢業後創立的OFO單車讓他躋身「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業精英」行業,OFO單車曾在2017年創下融資1億的記錄。
這些年輕人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用玩票的心態去創業,在他們成功的背後是踏實的實干精神。張天一在大二的時候就開過飲食店,當時也曾經發展成好幾家店的規模,後來因為一些原因沒有繼續下去,但是已經為將來的路打下了基礎,他想開一家牛肉粉店的想法並非心血來潮,而是運用他所學知識進行過市場考察,再結合他的經驗來做的。
從張天一寫過的文章里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是厚重的,他的言語邏輯清晰、簡潔,振奮人心,這一切都與他深厚的教育背景分不開,他的每一步選擇都是為了實現更好的自己而做的。
這一代大學生不再是盲目的,他們不再單一地認為實現人生價值就該進大企業、做公務員、開豪車、住別墅,他們追求的更多的是自我認知的價值。
張天一說過,創業的真正意義在於讓你發現真正的自我,因為這個事情太難完成了,在進行的過程中,你的優點缺點全都會被放大,它讓你對自己有更好的認知。
在人生的追夢路上,有的人選擇走好走的路,有的人選擇走喜歡的路,也許最後到達的終點是一樣的,但是其生命的厚重度是不一樣的,選擇的途中即使失敗,過程中收獲的遠遠比整日碌碌無為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