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問題
股票就是賭博
② 股票除權後怎麼計算30個交易日均價
1)除息報價。除息報價=股息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股利(股息)
(2)除權報價。版
a. 送股除權報價=股權登權記日收盤價/(1+每股送股比例)
b.配股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1+每股配股比例)
c. 送股與配股同時進行時的除權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1+每股送股比例+每股配股比例)
(3)除息與除權同時存在時的除權除息報價。 除權除息報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比例-每股現金紅利)/(1+每股送股比例+每股配股比例)。
③ 評估基準日前30天股票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數怎麼算數據在哪裡可以找到
不用算,看30均線就是
就是前30交易 日收盤價的平均價
④ 我想查詢股票30日均價和72日均價如何查
在股票行情系統,進入k線,把滑鼠放在任意一條均線上,可以進行參數設置專,選2個分別填入屬30和72 就可以看到了。
股票均價就是幾天以來價格的平均價,比如5日均價,就是連續5天股票價格的平均數,10日均價就是10日股票價格的平均數。均價每天都在變動是因為每天都有一個新的價格,均價也隨之變動,比如今天6號,昨天的均價就是過去5個交易日的平均數,即1、2、3、4、5號價格的平均數(假設他們都是交易日),今天的均價就是2、3、4、5、6號的價格平均數。 10日均價、20均價等以此類推。
股票均價的計算公式為:
均價=(E分時成交的量×成交價)/總成交股數
簡單的計算:買入成本=股價*1.0064*股數;賣出收入=股價*0.9936*股數;式中系數構成為:印花稅0.003、手續費0.003、、雜費每手5元、過戶費0.001/每股(深市不收)。記住兩個系數就能算出相應的費用,簡單實用 。
⑤ 股票里說10日均線和30日均線之間是主力成本價,怎麼理解希望發個圖
主力的成本價一般情況下,別人是無法知道的。這是主力的絕對秘密。回
但是,在日常交易中,答我們利用統計的方法可以估算出主力的大概成本價,現在有許多這樣的軟體,可能會准確一點,但你得掏錢買。
我的方法是:首先確定買賣計劃,是短線、中線、還是長線;再找市場的大概成本,短線看10日均線,中線看30日,長線看120日;再結合SLL指標和動態籌碼分布來判斷;另外,我還可使用軟體的成本分布、火焰山等功能知道主力的大體成本。如:
主力600842的成本價是多少?
主力600842的成本價在3.40-3.80;市場平均成本:3.45,獲利盤:23.23%,等等。
你可以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先在裡面練習一下比較好,我開始就是這樣學習的。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⑥ 公告招股意向書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與前一個交易日的均價區別
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平均價:前面20天的股票價格相加,再除以20.
前一專個交易屬日的均價:是前一天分時圖中的均價線,最後一刻的價格,就是前一個交易日的均價。
上市公司進行增發,須按照以下規則確定價格。第一類是公開增發,「發行價格應不低於公告招股意向書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或前1個交易日的均價。」注意這個規定最後部分是一個「或」字。
第二類是定向增發,「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百分之90」。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的計算公式為: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額/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量。並不是把每天的收盤價加起來除以20。
⑦ 為什麼應不低於募集說明書公告日前二十個交易日該公司股票交易均價和前一交易日的
為了不致於讓增發價過低,損害原股東利益.
⑧ 哪裡可以查到所有股票的五日,十日,三十日平均價
看的圖形上方抄去看不同顏色的襲字顯示MA5 MA10 MA20 等這些就是5 10 20均線你到了日線圖上 後面跟的價格就是對應數字就是多少日均線了
平均價是指上市證券在成交過程中,每一種證券品牌成交額之和除以成交量的商所形成的價格
平均價反映每一種證券品牌的平均成交價格。或者是每一種證券品牌各種成交價 格的算術平均值。
⑨ 如何計算前30個交易日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
計算前30個交易日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的方法:看30日均線即可。
30日均線是滬、深股市大盤的中期生命線,每當一輪中期下跌結束指數向上突破30日均線,往往會有一輪中期上升。對於個股來說,30日均線是判斷有庄無庄、莊家出沒出貨以及其走勢強弱的標准。30日均線有著非常的趨勢性,無論其上升趨勢還是下跌趨勢一旦形成均很難改變。
30日均線是中長線投資者的保護神和迴避風險的有利武器。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30日均線是選擇強勢股的標准。當然,投資者也可根據自已的習慣和需要,將30日線變通為20日、25日、35日或40日等等,但不管您用哪一條中期均線,都應堅持不懈地長期運用,切忌來回換。
30日均線與5日、10日均線等配合使用權用效果更好,如股價突破30日均線時,5日、10日均線也上穿30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甚至形成多頭排列,可以互相印證。
上升趨勢中股價回檔不破30日均線是較佳買入時機。股價回落並相繼跌破5日和10日均線,但卻在30日均線附近獲得支撐且成交量明顯萎縮,30日均線仍上行,說明是中期的強勢調整,莊家並未出局,上升遠未結束,常常是新的上升浪的開始。
上升趨勢中股價跌破30日均線後很快又重回30日均線上方是新的買入時機,這對於始終跟蹤一隻股票做波段操作的投資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