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人民幣世界金融之橋

人民幣世界金融之橋

發布時間:2021-07-07 15:07:33

1. 人民幣在全球金融界地位

人民幣不是自由兌換貨幣,在全球金融界的地位確實有限得很。在亞洲區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居於日元之後。在全球來說,影響力比人民幣大的貨幣有很多種,例如:美元,歐元,日元,英鎊。 如果以後人民幣成為自由兌換貨幣,按中國的經濟總量估算,成為第四或第五位影響力最大的貨幣是沒有問題的。

2. 美國將人民幣從國際金融體系中剔除什麼意思

就是在國際貿易結算中取消人民幣。這是美國單方面的想法,人民幣的國際化,已經使其成為世界貨幣。

國際金融體系是隨著國際經濟交往的不斷擴大而產生與發展的。由於各國之間商品勞務往來、資本轉移日趨頻繁,速度也日益加快,這些活動最終都要通過貨幣在國際間進行結算、支付,因此,就產生了在國際范圍內協調各國貨幣關系的要求。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長期的戰略。人民幣作為支付和結算貨幣已被許多國家所接受,事實上,人民幣在東南亞的許多國家或地區已經成為硬通貨。從近幾年人民幣在周邊國家流通情況及使用范圍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韓國等國家。人民幣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隨旅遊業的興起而得到發展的。中國每年都有大批旅遊者到這些國家觀光旅遊,因而在這些國家可以用人民幣購買商品的購物店越來越多,可以用人民幣兌換本國貨幣的兌換店和銀行也開始出現。在韓國比較知名的購物商場、酒店、賓館等每日都公布人民幣與本地貨幣、本地貨幣與美元的比價。

人民幣同本地貨幣和美元一樣,可以用於支付和結算。在韓國幾乎所有的商業銀行都辦理人民幣與韓幣、人民幣與美元的兌換業務,也可以隨時用人民幣兌換歐元、日元、英鎊等所有的硬通貨。尤其在2004年12月29日,中國銀聯宣布,從2005年1月10日起正式開通「銀聯卡」在韓國、泰國、新加坡的受理業務。使持卡人在韓國、泰國和新加坡可以使用「銀聯卡」進行購物消費、也可以在這些國家的取款機上支取一定限額的本國貨幣。從2005年12月開始又在德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和盧森堡五國率先開通了中國銀聯卡ATM受理業務。這一切,都表明人民幣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而且使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得到進一步推進。

第二種,在中越、中俄、中朝、中緬、中老等邊境地區。人民幣的流通使用主要是伴隨著邊境貿易、邊民互

人民幣

第三種,,在中國的香港和澳門地區。由於內地和港澳地區存在著密切的經濟聯系,每年相互探親和旅遊人數日益增多,人民幣的兌換和使用相當普遍。資料顯示,在香港已有100多家貨幣兌換店和近20家銀行開辦了人民幣兌換業務。很多賓館、購物商場、尤其是遊人的購物點都報出人民幣與港幣的匯率並直接受理人民幣。由於港幣可以隨時兌換成美元,實際上人民幣也可以隨時通過港幣這個中介兌換成美元。據專家估算,日前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幣已達700多億元,成為僅次於港幣的流通貨幣,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研究人員調查統計,人民幣每年跨境的流量大約有1000億元,在境外的存量大約是200億元。中國人民幣供給量(M2)約為20000億元,這意味著境外人民幣大約是人民幣總量的1%。由此可見,人民幣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被中國周邊國家或地區廣泛接受,人民幣國際化處於漸進發展的階段。

3. 世界主要貨幣符號

1、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 貨幣縮寫:USD;ISO 4217貨幣代碼:USD;符號:USA$)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法定貨幣。目前流通的美元紙幣是自1929年以來發行的各版鈔票。美元的發行主管部門是國會,在二戰以後,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4. 世界上造價最貴的橋

世界上最長的橋——路易斯安那的龐恰特雷恩湖堤道(causeway) 1969年,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龐恰特雷恩湖2號堤道竣工,它把曼德韋爾和梅泰里連接起來,全長38.42千米.
最高的橋:米約高架橋的橋柱高達343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橋梁。這座大橋位於法國首都巴黎通往地中海地區的公路上,其落成典禮於12月14日舉行。

海拔最高的橋:青藏鐵路雅魯藏布江大橋

世界上最貴的橋:第一為5000億日元摺合人民幣300多億元的日本明石海峽大橋

5. 世界上最貴的橋耗資多少!

第一為5000億日元摺合人民幣300多億元的明石海峽大橋1991日本1998

其次為投資118億元的杭州灣跨海大橋

其他世界橋梁之最

現存最古老的敞肩拱石橋是河北趙縣趙州橋。隋朝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元年(595~605年)建。

現存最早的也是橋洞最多的聯拱石橋是江蘇蘇州寶帶橋。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始建。

現存最早的十字橋是山西晉祠魚沼飛梁,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建。

最早的開關活動式大石橋是廣州潮州廣濟橋。明宣德十年(1435年)建。

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石拱橋——1946年瑞典建成的綏依納松特橋,跨度為155m.
世界上第一座具有鋼筋混凝土主梁的斜拉橋——1925年在西班牙修建跨越但波爾河的水道橋,主跨為60.35m.
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西班牙的盧納巴里奧斯橋,跨徑達440m,採用了雙面輻射形密索布置.
世界第一的懸索橋——日本明石海峽橋,橫跨日本內海,使日本神戶與淡路島緊緊相連.這座大橋全長3190M,中央跨度1990m於1998年竣工.它可以承受里氏8.5級地震.

斜拉橋世界之最

1多多羅大橋890日本1999
2諾曼底大橋856法國1995
3南京長江二橋628中國2001
4武漢長江三橋618中國2002
5青州閩江大橋605中國1999
6揚浦大橋602中國1993
7徐浦大橋590中國1997
8名港中央大橋590日本1998
9Roin-Antirion3×560希臘2004
10斯卡爾桑德橋530挪威1991
11澩石大橋518中國1999
12鶴見航道橋510日本1994
13荊沙長江大橋500中國2002

懸索橋世界之最

1明石海峽大橋1991日本1998
2大帶橋1624丹麥1996
3恆伯爾橋1410英國1981
4江陰長江公路大橋1385中國1999
5香港青馬大橋1377中國1997
6費雷澤諾橋1298美國1964
7金門大橋1280美國1937
8HogaKuster橋1210瑞典1997
9梅克金海峽橋1158美國1957
10南備贊賴戶橋1100日本1988
11博斯普魯斯二橋1090土耳其1988
12博斯普魯斯橋1074土耳其1973
13喬治華盛頓橋1067美國1931
14來島第三大橋1030日本1999
154月25日橋1013葡萄牙1966
16來島第二大橋1010日本1999
17福斯橋1006英國1964

6. 人民幣能否成為世界貨幣需要什麼條件請金融高手解答用金融學的知識。還有這個回答越具體越好

人民幣在未來二十年內不能成為世界貨幣

成為世界貨幣必須的三個條件:
穩定是最大的條件,中國社會發展之中人民幣不穩定,人民幣在中國都做不到穩定,什麼時候該發放什麼時候該緊縮,中國都難以控制好,談世界貨幣只能是空談,沒有任何一個獨立的資源型國家願意用一種不穩定的貨幣來造成它的經濟時刻搖晃。
具有世界贊同性,這個贊同是世界要相信人民幣能夠帶動世界資源的全球流通性,它的流通要能夠帶動起世界的資源運轉,中國的世界地位雖然提升,這只是一種國家地位的提升,但是能夠影響帶動世界資源的運轉恐怕目前只有美國做得到。
人才,中國實際沒有金融大才,說白了中國沒有金融體系,經濟體系,都是政治政策體系。中國需要真正的經濟人才與金融人才來建立中國的經濟體系和金融體系,只有具備防範貨幣波動對實體經濟充斥的經濟金融體系,這個國家的金融資本才能拿出來投資於世界不同地區需要資金的地方,這才能帶動起世界資源的運轉。
就此三點,我斷定中國二十年內其人民幣不可能成為世界貨幣。美元堅挺的很啊。
根本上說中國沒有人才,中國的制度出不了大才,能成大才的人必是反對中國體質的人,中國的教育造不出這種人才,出來這種人才也是自學成功的。

7. 人民幣匯率怎樣影響世界金融,為何有這么大影響力

其實影響最大的不是人民幣匯率,是美元匯率,人民幣很多時候都盯緊著美元,受到美元的影響非常大。人民幣今年來一直升值主要就是因為美國和歐洲經濟危機造成的。中國本土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對外貿易非常相對比較繁榮,所以人民幣匯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看易匯通行情中心顯示,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浮動比較明顯,美元對人民幣的制約比較大。

8. 有誰知道世界第一的杭州灣跨海大橋總計要多少人民幣

杭州灣跨海大橋(Hangzhou Bay Bridge)是一座橫跨中國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它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比連接巴林與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還長11公里,成為繼美國的龐恰特雷恩湖橋後世界第二長的橋梁。 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後將縮短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120公里,是國道主幹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大橋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h,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約118億元。2003年11月14日開工,經過43個月的工程建設,2007年6月26日全橋貫通,計劃於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橋面鋪裝,大橋已於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車。 大橋的建設有利於主動接軌上海,擴大開放,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合作與交流,提高浙江省特別是寧波市和嘉興市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增強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有利於完善長江三角洲區域公路網布局及國道主幹線,緩解滬、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壓力;有利於改變寧波市交通末端的狀況,從而變成交通樞紐,實施環杭州灣區域發展戰略;有利於促進江、浙、滬旅遊發展的需要。 大橋概況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國道主幹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鄭家埭,跨越寬闊的杭州灣海域後止於寧波市慈溪水路灣,全長36Km。大橋建成後將縮短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 120餘公里,從而也大大緩解已經擁擠不堪滬杭甬高速公路的壓力,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兩小時交通圈。 大橋總投資預計超過160億人民幣,其中大橋36公里,118億;北岸連接線29.1公里,17億;南岸連接線55.3公里,34億。來自民間的資本佔了總資本的一半,包括雅戈爾、方太廚具、海通集團等民營企業都參與了對大橋的投資。大橋收費年限為30年,收費標准預計為55元/輛。 杭州灣跨海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Km/h,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約118億元。大橋設南、北兩個航道,其中北航道橋為主跨448m的鑽石型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35000噸;南航道橋為主跨318m的A型單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3000噸。除南、北航道橋外其餘引橋採用30~80m不等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結構。杭州灣跨海大橋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或在建的最長的跨海大橋,大橋主體工程確保2003年內順利開工建設,2008年建成,2009年通車。 2001年9月成立項目公司,大橋建設投資額為118億,資本金為38.5億元。其中,寧波方佔90%股份,嘉興方佔10%股份。公司資本金中民營企業投資佔到50.25%。本項目商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等四家銀行貸款70億元,已簽訂貸款協議。 大橋本身的經濟效益是吸引投資者看好的重要基礎。據交通流量調查推測,2009年通過大橋的車流量達5.2萬輛,2015年達8萬輛,2027年達9.6萬輛。經測算,大橋財務內部收益率將達8.03~10.1%,投資回收期14.2年,投資回報率15.10%(不含建設期)、12.58%(含建設期) 。 工程特點 1、工程環境特點 杭州灣氣象復雜多變,台風、龍卷風、雷暴及突發性小范圍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杭州灣自然條件有以下特點: (1)海域寬闊,台風多、潮差大、流速急,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氣候特徵,有效工作日少; (2)軟土層厚、持力層深,給海上基礎設計和施工帶來一系列問題; (3)南岸灘塗長,施工條件復雜,採用常規設計方案和施工方法很難滿足工期要求; (4)環境的腐蝕作用嚴重; (5)南灘塗多個區域淺層氣富集,危及施工安全。 2、工程建設難點 (1)工程規模大、海上工程量大。大橋工程全長36公里,海上段長度達32公里。全橋總計混凝土245萬立方,各類鋼材82萬噸,鋼管樁5513根,鑽孔樁3550根,承台1272個,墩身1428個,工程規模浩大。 (2)自然環境惡劣。潮差大、流速急、流向亂、波浪高、沖刷深、軟弱地層厚,部分區段淺層氣富集。其中,南岸10公里灘塗區干濕交替,海上工程大部分為遠岸作業,施工條件很差。受水文和氣象影響,有效工作日少,據現場施工統計,海上施工作業年有效天數不足180天,灘塗區約250天。 (3)制定總體設計方案難度很大。設計要求新,其中水中區引橋(18.27公里)和南岸灘塗區引橋(10.1公里),是整個工程的關鍵;結構防腐問題十分突出,且無規范可遵循;大橋運行期間,橋面行車環境受大風、濃霧、暴雨及駕駛員視覺疲勞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採取合理有效的設計對策是保障橋面行車安全的關鍵;設計方案涉及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多項大型專用設備的研製。 施工技術方面,面臨著海上激流區高墩區大噸位箱梁的整體預制、運輸及架設,寬灘塗區大噸位箱梁的長距離樑上運梁及架設,超長螺旋鋼管樁的設計、防腐與沉樁施工等諸多施工關鍵技術的挑戰;在測量控制方面,因橋梁長度超長,地球曲面效應引起的結構測量變形問題十分突出,受海洋環境制約,傳統測量手段已無法滿足施工精度和施工進度的要求,如何藉助GPS技術實現快速、高效測量施工是一個制約全橋工期的核心技術問題。 (4)建設目標要求高、施工組織與運行管理難度大。大橋工程規模宏大,備受世人矚目。建設之初,寧波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大橋工程要按照「三個一流目標」的標准來實施。面對復雜的建設環境,充滿挑戰的工程,組織和管理好大橋工程是擺在指揮部面前的巨大挑戰。因工程施工作業點多、戰線長,存在同步作業、交叉作業工序,施工組織難度大,工程質量、進度、安全及資金控制難度大。台風、大風、大潮、巨浪、急流、暴雨、大霧及雷電等氣象水文條件,如何採取切實有效的工程式控制制與運行管理措施是工程管理上需要面對的新課題。

9. 為什麼歐洲各國都在爭奪人民幣離岸中心

近在歐洲除了英國,德國法國也都加入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爭奪,而早前在亞洲像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地區也有過類似的情況,各國為什麼會如此看重?這對各國將產生什麼影響?而對中國來說,又該如何選擇?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人民幣在國際金融體系當中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幾十年來,人民幣基本上是一個只可以在中國境內使用和交易的貨幣。除了有限的邊境貿易,個人旅遊消費,人民幣在中國境外難覓蹤跡。中國與外界的交易,是通過外幣進行的。換句話說,直到最近幾年,人民幣的離岸市場都是不存在的。
自從2009年我國開始試點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人民幣開始可以成規模的輸出境外。2010年,香港金管局和人民銀行更明確了人民幣在中國境外可以自由匯兌。在這個基礎上,香港的銀行可以根據常用的銀行慣例和規定,為客戶提供人民幣銀行服務。以此為基礎,一個包括了人民幣存款貸款外匯交易投資等業務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就此產生了。
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用戶,只要資金不與中國境內發生來往,就可以享受到和美元歐元類似的,不受中國境內資本管制的金融服務。利率和匯率都是由市場決定的,而且可以和中國境內的——即在岸的——市場不同。
所以,無論是基於便利性,自由度,還是風險控制,乃至於套利的動機,加之境內外的政策支持,離岸人民幣市場蓬勃發展了起來。現存於離岸人民幣市場當中的人民幣客戶存款總量已經超過一萬億元。如果把這些在中國境外進行付款的人民幣看作一種貨幣的話,這個貨幣已經是世界第七大支付貨幣,其每個月的支付量超越了港幣新加坡元乃至瑞士法郎。而這個支付貨幣的排名,在2012年1月的時候,還是世界第20。如此的交易量,如此的增長勢頭,令離岸人民幣作為金融機構的一種生意,乃至一個地區的金融產業發展,已經讓人完全不能小視。
而當我們考慮到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種種不足,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機遇就更加明顯了。香港是最先開始發展的離岸人民幣市場,擁有最早開始設立的、迄今運行最具經驗的金融基礎設施和運營人民幣業務的金融機構,但由於時區、客戶群的關系,香港市場並不能夠完美地為歐洲美洲地區的客戶服務。同時由於市場規模、流動性等的限制,現在的人民幣市場上所存在的金融產品,並不像美元歐元一樣豐富。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離岸人民幣都可以成為世界第七大支付貨幣,形成萬億元級別的規模,那麼如果在更多的金融中心,形成有一定規模和深度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對金融產業會產生怎樣的推動作用?
這些樸素的看法,相信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一些國家熱衷於獲得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地位的原因。
那麼所謂爭奪一個離岸人民幣市場中心的地位,究竟是在爭奪一些什麼呢?
初步來看,似乎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想擁有一個人民幣清算行。人民幣清算行的作用,在於架設一座境外與中國境內之間的橋梁,同時可以在當地為銀行提供一個人民幣清算的基礎設施。就是說,擁有了一個人民幣清算行之後,當地的銀行可以比較方便地幫客戶把人民幣付到中國境內,反之亦然;同時,人民幣清算行作為中心,當地的銀行去到人民幣清算行開戶,可以比較方便地形成一個當地的人民幣銀行間支付網路,那麼當地的銀行間開展外匯交易,並以此為基礎開展其他金融資產的交易,也都變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值得特別說明的是,此處的「當地」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並不一定局限在某一國,因為如果根據所在國家的金融法規,清算行可以為外國銀行開立人民幣同業賬戶,那麼所形成的網路就可以延伸到多個國家,形成輻射效應。從這點上看,也不難理解各國金融產業當局希望以點帶面的精神。
那麼,上文中「比較方便」這個短語便似乎比較值得玩味了。因為對一家銀行來說,開展跨境以及離岸人民幣業務,並不一定要求本國必須有一家人民幣清算行。如果一家境外的銀行想要經營跨境以及離岸人民幣業務,既可以選擇在中國境內的銀行開戶,又可以選擇在現有的清算行開戶,還可以選擇在與上述兩種銀行有業務關系的其他境外銀行開戶。當然這些選擇各有利弊,但至少為境外的銀行打開了經營這些業務的大門。事實上,在2013年台灣和新加坡擁有了當地的人民幣清算行之前,已經有上百個國家的銀行通過這些方式不同深度的參與到了人民幣的市場中來,而且包括世界上幾乎所有的主要跨國金融機構。
況且,離岸人民幣市場是一個可以自由兌換的市場,不存在資本管制,所以無論金融基礎設施在哪裡,各地離岸人民幣的利率匯率都應該是基本一致的,否則套利機制也會把差異抹平。
所以客觀的講,人民幣清算行在歐洲的設立,不是創立一個新的與其他離岸人民幣市場不同的市場,而是讓參與離岸人民幣市場的門檻降低了,能夠鼓勵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到離岸人民幣市場中,進而為更多的客戶提供服務。建立清算機制,是人民幣的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個地區的金融機構會有更多的有機會,當地實體經濟也會受益,這一點當然是各地政府當局願意看到的。
台灣和新加坡是繼港澳之後,在2013年所出現的新的人民幣清算行。在台灣,人民幣清算行的主要作用在於支持本地銀行業處理人民幣業務,而且負責處理當地和大陸的人民幣結算。伴隨著人民幣清算行的設立,台灣監管當局也放鬆了對本地銀行處理人民幣業務的限制,令台灣民眾和當地企業可以使用人民幣,所以我們看到了台灣人民幣存量的井噴式發展。但台灣可能是更加內生的發展,畢竟台灣並非一個外向型的金融中心,所以目前來看輻射周邊的作用比較有限。
對於新加坡而言,出現人民幣清算行之前,新加坡的銀行已經可以處理人民幣業務(當然主要通過香港進行),也被認為是一個主要的人民幣離岸市場,有著比較顯著的人民幣交易量。那麼為什麼還需要一個清算行呢?其中一個原因,也許就是清算行的帶動作用,令當地用戶更加自信,更加習慣,同時也輻射周邊其他國家的人民幣業務。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當地人民幣清算量不斷增長,但是相對於香港清算量仍然較低。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這是香港先發優勢的體現;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說明清算行不一定非要在本地設立才能夠開展業務。新加坡人民幣清算機制,希望可以令那些之前難以參與香港人民幣市場的機構和他們的客戶,接觸到人民幣。
所以我們放眼歐洲,會發現以歐美為總部的主要的跨國金融機構,已經通過他們在亞洲的分支機構開展人民幣業務有一段時間了。但由於時區等關系,在歐洲當地的人民幣服務並不能像在亞洲提供的一樣高質量,銀行間市場也相對有限,這些限制了當地人民幣業務的發展,換一個角度而言也就是有巨大的機會。一旦擁有人民幣清算行,基礎設施便會更加健全,也會有更多的參與者參與到當地的人民幣銀行間市場當中來,人民幣的清算時間可以進一步延長,離岸人民幣的外匯交易的流動性可以顯著提高、甚至可以第一次有機會全天24小時進行,這些都會令人民幣的離岸市場發展進一步深化。
回到最初的"爭奪"二字。一旦擁有了以清算行為代表的基礎設施,便會回歸到真刀真槍的業務競爭。那麼哪裡的基礎設施發達、服務先進、政策環境良好、軟硬體配套齊全、客戶眾多、服務客戶方便,哪裡便更加有可能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的中心。當然在現在的所謂爭奪戰中,主要參與的也都是老牌的金融中心,這些條件都比較優越。那麼先發優勢,盡快形成集聚便更加重要。這大概也就是"爭奪"二字的應有之意。
比如倫敦。作為老牌的外匯交易中心,歐洲美元的中心,倫敦在離岸人民幣發展之初便十分重視,在倫敦與香港業界所召開的論壇當中,便取得了一個巨大的成果,就是讓香港本地的人民幣清算系統一直運行到每天晚上十一點半,來覆蓋倫敦的交易時間,可謂利用現有基礎設施之典範。但是,倫敦業界依然希望擁有一個當地的清算行,大概就是看重了清算行在推動人民幣業務普及和增強流動性方面的的積極作用。
其實除了清算行以外,另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可能是流動性方面的支持,也就是當地銀行在頭寸比較緊張的時候,除了在銀行間市場籌措以外,央行也是一個流動性的來源。這也就是為什麼諸多國家的中央銀行會和人民銀行簽訂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擁有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以後,境外市場的央行便可以視需要,從人民銀行獲得人民幣,支持當地人民幣銀行間系統的流動性。此次央行與歐洲簽訂的主要是清算備忘錄,而貨幣互換協議已經簽訂過,所以這里關於本幣互換的討論暫且不太多展開。
對於我國而言,設立人民幣清算行以至於在更多地方建立互相聯系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也是有積極作用的。對於中資銀行而言,在世界不同地區作為人民幣清算行,有利於他們的全球布局和開展其他業務。而同時一個更廣闊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可以更有效地促進人民幣的跨境使用,對我國的金融改革,金融風險的管理,國際貨幣體系的演化,都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當然,單純從技術層面上講,設立特別多的人民幣清算行,也未必是必由之路。我國也在研究建立一個更為統一的人民幣國際支付系統,讓全球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有一個更好的基礎。但在此過程中,為各地業界建立更好的人民幣市場創造條件,也是很好的舉措,可謂「樂見其成」。
那麼是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會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呢?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了我國支持香港發展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這也是迄今官方唯一明文指出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對於其他地方希望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願望,周小川行長在今年兩會的記者會上是這樣表述的——也以此作結:
歐洲有幾個國家都對於發展人民幣業務顯示出了比較大的興趣。我們說,歐洲究竟會怎麼樣形成人民幣業務的中心,這個主要還是取決於市場的力量。所以從我們的角度來講,如果有人有熱情,而且願意這樣做的話,我們應該給他們創造一個條件,就是他們可以開展離岸人民幣業務。至於能不能形成中心,可能還要靠他們自己努力,也要看天時地利,看市場參與者的意見。
你剛才提到巴黎有這個積極性,一般來說,我們做這個事,可能雙方要考慮一個人民幣業務的清算機制,就是清算工作怎麼做,這是從雙方央行層面上需要考慮的。此外,人民幣業務開始運轉的時候,有時候資金會多,有時候資金會少,總要有個頭寸調整和供給的問題,如果缺的話,有時候需要頭寸供給。這種機制可以有多種多樣的方式,其中一個方式就是雙邊貨幣互換,可以提供頭寸。同時,貨幣互換也有助於雙方增強信心,使流動性比較平穩,這個也是在考慮范圍之內的。
首先,我們是聽說台灣方面希望就貨幣互換進行討論,但是還沒有正式開始。所以,這可能還只是有所醞釀,當然醞釀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能會有進一步的消息告訴你。
至於說在台灣的人民幣業務發展來講,應該說已經很快了,你也提到了人民幣的存款量達到了2000億人民幣,比香港快。但是總體來講,我們有兩個意見,一個是這些業務還是要穩步發展,穩步發展就比較牢靠,不出毛病,如果太著急的話,可能有些東西會做得不是那麼穩妥。再有一個,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和投資的結算方面,我們是強調多為實體經濟服務。所謂多為實體經濟服務,就是多做貿易結算,包括海外第三方的,也不見得就是兩地之間的,還有其他方面貿易結算方面的需要,比如說東南亞或者其他方面的。再有是多做實際投資項目,就是所謂FDI、ODI,也就是直接投資方面的結算。適當地掌握一下節奏,在一些組合投資產品方面走得太快,有時候沒有太大把握,同時我們主要鼓勵的方向是支持實體經濟的經濟活動,有直接貿易投資的發展,同時根據發展的程度逐步放寬政策。
香港的人民幣業務應該說是發展得很不錯的,而且不僅在香港,在整個國際上都有一個中心的作用,能夠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東南亞人民幣的運用發揮很好的作用。至於提出所謂每日兩萬元換匯的限制,當時制定這個政策的時候是很寬的,現在有些人提出是否能夠進一步放寬,這個想法、這個提議,是去年夏天剛提出來的,所以首先要有個研究的過程。另外,不是針對這一項政策,主要是其他政策的配合關系、先後順序的安排。但是我覺得有一點大家可以相信,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穩步推進、加快實現人民幣可兌換,在這個過程中,這些限制性的措施肯定會逐步越來越少,將來都會放開的,這個方向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人民幣的業務在發展過程中,有很多人都有熱情發展人民幣業務,這是個好事,也給香港帶來很多機會。很多地方都想成為「中心」,但實際上是不是「中心」,還是要市場承認,還是要真正有優勢,真正服務到家。我認為香港是有明顯的優勢的,剛才也提到了香港現在起到的作用,香港傳統上所起的作用,香港有亞洲以及國際級的金融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等等,所以香港的這個地位我認為還會進一步發展,還會起到更大的作用。
但是與此同時,香港也要不斷地創新,不斷地發展,不斷地體現更好的服務和更強的競爭力,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人民銀行的角度歷來是支持的。
加勒比自由貿易區是由安地卡及巴布達發起,加勒比共同體成員國參與建設的自由貿易商業園區。加勒比自由貿易區遠期規劃總面積為165平方公里,由15個國家園區組成。

閱讀全文

與人民幣世界金融之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日菜百黃金價格多少錢一克 瀏覽:29
速賣通外匯申報 瀏覽: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瀏覽:745
通達信資金分時凈買入指標 瀏覽:277
北川幣理財 瀏覽:319
df融資 瀏覽:462
手機版東方財富怎麼看北向資金 瀏覽:26
一元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584
股票什麼書好 瀏覽:722
eg1906合約最後交易日 瀏覽:401
ST岩石有投資價值嗎 瀏覽:651
徵信信用貸款逾期13次 瀏覽:755
建行個人理財產品 瀏覽:85
中航機電股票代碼 瀏覽:804
熱軋卷板期貨行情1910 瀏覽:902
期貨研投公眾號有哪些 瀏覽:298
神龍理財公司 瀏覽:286
外匯雙頭低 瀏覽:102
銀行理財投資者穿透 瀏覽:839
豐樹基金出錯嗎 瀏覽: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