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说不支持监管禁止平台设立风险准备金
一、不同金融对“风险准备金”的不同定义。
说实话,风险准备金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起码在金融领域,不同的金融产品对风险准备金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定义。
其实说到底,风险准备金中,准备是重中之重,建立防止风险爆发的危机意识,要对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或者不确定因素做好准备。这个准备,就是防控风险的最后一道抓手。
二、P2P的风险准备金尚无设立标准。
不管是禁止设立也好,允许设立也罢。我们先要从P2P的交易模式入手,看看设立风险准备金合理不合理。
情况一:平台自己出的
平台自己出的风险准备金,就是平台已自身自有资金放在一个账户里,防止风险的发生。如果借款人出现大面积风险导致投资人体现困难,平台会拿出这笔钱来优先兑付投资人,回头再找借款人算账。这倒是挺像“期货行业风险准备金”,维护正常的运转。
但是,关键问题来了,平台自己出钱就等同于给借款人交了“保费”。政策已经定性平台为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从这一点上讲,你拿钱出来,说他不还我替你还,就是典型的信用担保。所以,平台出资风险准备金,是不符合政策规定的。
情况二:投资人出资
我们假设平台将投资人的本金、利息按照“存款准备金”那样去计提留存。投资人投资100块钱,借款人只用到90块,那10块留着防止风险爆发兑付和投资人提现。
这样也不行,因为P2P属于直接融资,在投资融资过程中,不能存在资金的留存。如果计提投资人10块钱,那么这个钱是不是在平台账户上留下来了。就算是平台专门设立的风险准备金账户,也算是平台对投资人的资金沉淀,这是一个资金池的概念。而且,如果是计提投资人资金的话,也会造成债权错配的情况。
情况三:借款人出资
风险准备金由借款人出资,借款人借钱100万,出资10万的风险准备金。换句话说,还是等于借款人只是借走了90万。
如果借款人在还款过程中产生逾期,那我们如何去找借款人来增加保证金的金额呢?他连利息有可能都到期不还款了,怎么才能给你保证金呢?
如果我们从借款开始就让借款人接受这个“保证金另外出资”的条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风险,也合法合规,那么由借款人出资的这笔保证经落地账户放在哪里呢?
还有一个问题,不管风险准备金由谁出,如何去使用?
三、风险准备金是投资人最后一道心理安慰
此次风险准备金事件发酵的原因,从更生层次意义上看是“去刚性兑付”的风声。有消息称,今年监管部门还要统一管理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计划”业务,让银行理财、信托资管计划、公募、私募、保险资管计划去刚兑。
在金融知识普遍缺失的今天,很多投资人并不了解金融的实际内容,觉得金融就是赚钱,这没错。但是金融同样也能带来血本无归。
在信息缺失,信用缺失的今天,投资人需要“风险准备金”的有效保护,也需要一个有保障的软着陆。虽然,风险准备金无法覆盖大面积的风险,但是作为一个投资人来讲,也是他们心里最后一道安慰。
关于保证金如何设立监管部门还没有给出定论。但是,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它一定会存在于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市场,给投资人带来更多的自信,也能使整个行业有序的发展。
B. 谢平什么时候提出的"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谢平复在2012年4月7日"金融四十人年会"上首次制公开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概念。在短短几年中,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中国金融界和IT界热门的词汇,相关创业活动也非常活跃。互联网金融目前的六种主要类型--金融互联网化、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货币、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
谢平,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互联网金融"概念提出者。
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常务理事会副主席。
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非银行金融机构司司长、湖南分行行长、研究局局长、金融稳定局局长,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
曾经三次获得过“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研究领域涉及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等。
著有《中国金融制度的选择》、《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货币政策》、《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中国金融腐败:从定性到定量》、《中国金融改革思路:2013-2020》等多部学术著作。
C. 禁止P2P平台设立风险准备金是什么鬼
监管部门一直将抄互联网金融平台定义为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禁止互联网金融平台设立风险准备金也是出于这方面考虑。
风险准备金来源有种情况,一个是平台自有资金成立风险准备金,另一个是平台从投资人获取的收益中提取一部分收益成立风险准备金。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种情况:平台自有资金
平台用自有资金成立风险准备金账户,该风险准备金模式,是P2P平台对部分主债权的保障,本质上仍然是保证担保,涉嫌平台自身为平台提供增信。
第二种情况:投资人收益提取收益成立风险准备金
平台建立一个资金账户,从投资人通过平台获取的每笔投资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放入该资金账户,当借款人出现逾期或违约时,平台会按照相关合同约定该账户资金偿付投资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五条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金钱以特户、封金、保证金等形式特定化后,移交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以该金钱优先受偿。
此种情况,从某一种程度上是合规的,但是在操作方式上必须银行托管,专款专用。
D. 哪个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准备金比较高
你 可
E. 互联网金融里面的存管账户都是二类账户吗
是的,如果没有二级账户,基本可以判定为假存管了
F. 互联网金融有风险准备金安全吗悦享金服有吗
第一是信用违约风险,即互联网理财产品能否实现其承诺的投资收益率。例如,阿里巴巴的余额宝当前的收益率低于5%,且余额宝的性质是货币市场基金。但网络百发的预期收益率高达8%,这就不由得让我们想问,百发最终投资的基础资产是什么?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国内制造业存在普遍产能过剩、国内服务业开放不足、影子银行体系风险逐渐显现的背景下,如何实现8%的高收益?除了给企业做过桥贷款、以及给房地产开发商与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外,还有哪些高收益率的投资渠道?第二是期限错配风险,即互联网理财产品投资资产是期限较长的,而负债是期限很短的,一旦负债到期不能按时滚动,就可能发生流动性风险。当然,金融机构的一大功能就是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因此金融机构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期限错配,而其中的关键是错配的程度。联想到网络百发给出的承诺是允许投资者随时赎回,这无疑最大程度地加剧了流动性风险。既要允许随时赎回,还能给出8%的预期收益率,这当然令缺乏经验的投资者欢欣鼓舞,但也会令富有经验的投资者疑虑重重。第三是最后贷款人风险。如前所述,尽管商业银行也面临期限错配风险、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也面临信用违约风险与期限错配风险,但与互联网金融相比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商业银行最终能够获得央行提供的最后贷款人支持。当然,这一支持是有很大代价的,例如商业银行必须缴纳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自有资本充足率必须高于8%、必须满足监管机构关于风险拨备与流动性比率的要求等。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目前面临监管缺失的格局,因此运营成本较低,但如果缺乏最后贷款人保护,那么一旦互联网金融产品违约,最终谁来买单?互联网金融企业有能力构筑强大的自主性风险防御体系吗?除上述传统风险外,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还面临一系列独特风险,以下笔者将按照重要性由高至低的排序来依次梳理这些风险:其一是法律风险。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尚处于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三无状态。这导致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尤其是理财产品)游走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区域,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非法集资”的高压线。例如,前段时间湖北省的天力贷在运行半年后被挤兑、停止运转后,就是被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立案的。由于缺乏门槛与标准,导致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鱼龙混杂,从业者心态浮躁、一拥而上,一旦形成互联网金融泡沫,并出现较大幅度违约的格局,就很容易导致中国政府过早收紧对互联网金融的控制,从而抑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应避免重蹈当年信托业、证券业发展初期的乱象。其二是增大了央行进行货币信贷调控的难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创新使得央行的传统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虚拟货币(例如Q币)是否应该计入M1?再如,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体系的约束,这实际上导致了货币乘数的放大。又如,如何来看待传统货币与虚拟货币之间的互动与转化?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削弱了中央政府信贷政策的效果。例如,如果房地产开发商传统融资渠道被收紧,那么很可能会考虑到通过互联网金融来融资。事实上,最近一年来中国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大发展,其宏观背景就与中国政府收紧了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控,导致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商等市场主体不得不寻找新的融资来源有关。其三是个人信用信息被滥用的风险。首先,由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获得个人与企业的信用信息,并将之用于信用评级的主要依据,此举是否合理合法?其次,通过上述渠道获得的信息,能否真正全面准确地衡量被评级主体的信用风险,这里面是否存在着选择性偏误与系统性偏差?其四是信息不对称与信息透明度问题。如前所述,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监管缺失的状态。那么,谁来验证最终借款人提供资料的真实性?有无独立第三方能够对此进行风险管控?如何防范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的监守自盗行为?毕竟,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互联网P2P类公司中,有专业的风险控制团队的仅占两成左右。其五是技术风险。与传统商业银行有着独立性很强的通信网络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处于开放式的网络通信系统中,TCP/IP协议自身的安全性面临较大非议,而当前的密钥管理与加密技术也不完善,这就导致互联网金融体系很容易遭受计算机病毒以及网络黑客的攻击。目前考虑到互联网金融账户被盗风险较大,阻碍了不少人参与互联网金融,这其中绝非没有专业的金融或IT人士。因此,互联网企业必须对自身的交易系统、数据系统等进行持续的高投入以保障安全,而这无疑会加大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运行成本,削弱其相对于传统金融行业的成本优势。
G. 如何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中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可抄以分为两类
第一、融资流动性风险,即为获取足够的资金履行其支付义务,而影响日常正常运作或基本财务状况的风险。
第二、市场流动性风险,即因市场原因导致出售资产或平仓时,可能遭遇市价大幅下跌,从而导致损失的风险。
防范流动性风险要素
1、针对信用风险问题,可以对行业准入门槛、行业经营准则进行明确规定,平台有责任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披露。
2、针对流动性风险,主要是建立流动性管理指标体系,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实时监测评估,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对流动性风险进行预测。
3、针对操作风险,减少终端、平台、网络的设计缺陷,提高使用的简单明了性,同时建立业务操作规范和系统,减少误操作的可能性。
4、针对这些安全措施,监管部门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标准,并保证这套技术标准的适用性和国际化。
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监管思路和方式有待创新,监管人才不足等问题。对互联网金融监管需要加强分工合作,实施市场化监管。
H. 现在互联网金融的风控模式主要有哪些
一、担保机制
二、大数据构建风控模型
三、风险准备金模式
四、分散模式
比较成熟而且安全的是履约保证保险类,我用的米缸就有
I.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是谢平什么时间提出来的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是谢平在2012年4月7日"金融四十人年会"上首次公开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