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障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权是指什么
保障安全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版不受损害的权利权。保障安全权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消费者依法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必须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所谓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
2. 消费者在什么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权
消来费者安全权包括以自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人身安全权。它又包括:
1)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权。即消费者的生活不受危害的权利,如因仪器有毒而致使消费者残废,即侵犯了消费者的生命权。
2)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权。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善不受损害的权利,如食物不卫生而致使消费者中毒或因电器爆炸致使消费者残废等均属侵犯消费者健康安全权。
2、财产安全权。即消费者的财产不受损失的权利,财产损失有时表现为财产在外观上发生损毁,有时则表现为价值的减少。
3. 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权,那能不能说消费者享有生命健康权呢
能啊,消费者也是公民啊
4. 提供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具有哪些特殊义务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内务符合保康人身容、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所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是指商品或者服务必须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没有相应标准的,必须符合社会公认的安全要求。现实生活中,使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产品质量有瑕疵,二是由于对产品使用方法、性能等不熟悉,使用不当造成的。而对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机制、性能等方面的了解程度,经营者要比消费者熟悉,一般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使用都依靠经营者对产品使用方法所作出的说明。因此,经营者除了要保证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安全标准外,还具有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作出警示说明的义务。如果经营者未正确履行警示说明义务,即使消费者是因使用不当而造成人身、财产的损害,经营者也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5. 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基本内容包括()
消费者人身、财产不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并受到法律保护。
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比较满意,希望给个采纳鼓励我!不满意可以继续追问。
6.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吗
保障安全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回的权利。保障安全权是消答费者最基本的权利。消费者依法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必须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所谓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包括:商品和服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该标准。如食品、药品、家用电器等;商品和服务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社会普遍公认的安全、卫生要求,这主要适用于服务和某些新研制开发的商品。
7. 确保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怎样进行监管
第一条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回康发展,制答定本法。
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第三条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
8. 消费者在( )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9. 什么是人身财产安全
人身财产安全
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主要类型及常见的防患知识
(一)、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类型
人身伤害根据造成损害的原因,分为四个类型:自然灾害造成的人身伤害;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人为因素造成的人身伤害;不法侵害造成的人身伤害等。
(二)、危及财产安全的主要类型
我国民法依据财产权产生的根据,将财产权分解为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继承权。学生个人财产的保护途径一是他力保护,二是自力保护。他力保护就是利用法律、法规和规章,依靠国家行政、司法机关、高校保卫职能部门和其他行政组织的保护。自力保护或称自我保护,是凭借自己对财产安全的防范意识和基本常识,依靠自己的力量,对财产的不法侵害进行事前的预防和适时的防卫以及事后的保护。事前预防主要体现为防盗、防抢劫、防诈骗、防意外事故等;适时防卫主要体现阻止侵害、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事后保护主要体现为惩治侵害挽回损失。根据造成财产损失的原因,主要分为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类型。
(三)、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的一般知识
1、要有防的意识,保持良好的防护习惯。
2、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及时规避可能针对自己的侵害。
3、发生案件、发现危险要快速、准确、实事求是的报警求助。
4、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特别是面对暴力犯罪,要坚决制止不法侵害。
5、主动积极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创造和谐有序的环境。
(四)、积极预防不法侵害危及的人身财产安全。
1、抢劫的预防。(1)注意观察,及时识别。(2)选好外出行走路线。(3)不在陌生人面前暴露自己的行踪。(4)保持行车途中及住地警惕。(5)遇到抢劫时沉着冷静应付。(6)及时报案,以便组织追捕。
2、滋扰的预防。(1)慎重处置。(2)依靠集体力量,积极制止违法犯罪行为。(3)注意策略,防止事态扩大。(4)自觉寻找证据,用法律保护自己。
3、诈骗的预防。(1)多学习观察。(2)不贪钱财,不图便宜。(3)保守自我信息秘密。(4)慎重交友,不感情用事。(5)多与同学和老师斟酌。(6)慎重对待他人的财物请求。
二、做好几种易受侵害环境下的人身安全预防
1、处于公共场所时的人身安全预防。(1)尽可能减少深入场所的时间和频率。(2)不得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3)注意观察治安安全条件是否符合要求。(4)寻找自救条件。(5)正确应对不法侵害。
2、处于体育运动时的人身安全预防。(1)加强运动安全意识。(2)掌握运动安全知识。(3)运用法律法规自卫。
3、处于外出旅游时的人身安全预防。(1)出行准备尽量周全。(2)人在旅途牢记安全。(3)坚持到底顺利返程。(4)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4、处于网络交友时的人身安全预防。(1)明确正确对待朋友的基本原则。(2)上网交友应当时刻保持警惕。(3)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三、人身财产安全隐患常见事例
根据警方的统计,现在校内发生的治安案件中最突出的是侵财案件,其中,手机、随身听、自行车等物品最容易丢失。某日,一高校学生在校内体育场踢球,将书包放在球门旁边,40分钟后发现书包中的手机被盗。又某日,一名学生
离开自习室去卫生间,回来后发现放在座位上的手机丢失。从警方掌握的情况看,某校仅9月份,在校园内丢失的手机就有12部,而这些手机的失窃都是由于学生防范意识不强,把手机这类的贵重物品放在自习室、阅览室、球场等公共场所,让小偷钻了空子。分析这些小偷的身份,多数是校内学生作案,还有一些是校外人员窜入校内的。
另外,校园里的火灾隐患不容忽视。07年8月12日,某校的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两个学生的床铺被烧。失火原因是学生没有及时拔掉音箱的电源,造成了电器短路,引起火灾。由于保卫干部的及时扑救,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从这起事故看,学生的防火安全意识还比较差,而使用违规电器,在宿舍里使用明火、抽烟等行为都容易引起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