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关系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 全球性经济危机正在发生,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吧。次贷危机:Tony是美国一家公司的小职员。3年前花了10万USD买了一栋别墅,首付1万美金,20年还清。去年的某一天,他接到某银行信贷部业务员的电话,说他的房子现在值60万美金。还告诉Tony,他可以以他的这个房子做抵押,从银行再贷款50万USD.Tony欣喜若狂,股市正好,他准备拿来炒股呢。好景不长,股市不好,被套牢。房价也大跌,跌到只剩下20万。于是,Tony决定停止还款,于是银行不得不根据合同,收回房子,拿去拍卖,由于市场不景气,无法卖出。于是,银行开始出现坏账。这种案例越来越多。遇到类似情况的银行也越来越多。银行不得不更谨慎的房贷。这也影响到银行给其他行业的贷款,因为这个社会的100%的行业的99%的企业都会和银行发生借贷关系。银行收紧贷款,直接导致一些企业现金流紧张,于是开始出现了一些企业的倒闭。这进而更刺激银行不敢贷款。而银行的利润来源是把储户的存款用来投资所得,现在房贷市场出现赔钱,而其他贷款又不敢房贷,银行的收益大大减少,甚至是亏损,于是直接反映在各个银行季度财务报表上。因此标准普尔调低该银行信用评级。引起市场震惊。于是银行的储户开始怀疑银行是否会破产,而效益依然良好的银行怀疑坏账银行是否有破产可能转而停止银行间的正常拆借。政府知道,银行是金融系统的基石,一旦银行系统出现问题,必将导致社会大乱。于是,政府开始减息。以缓解贷款的企业和个人的贷款压力,以及银行的支付储户的利益压力。利息的减少和对银行破产的担心,使得储户觉得把钱存银行不保险,一旦破产,存款将一无所有。于是,储户开始从银行取款,取款多了就发生了我们看到的挤提现象。银行没有权利拒绝储户的取款,但是显而易见,储户放到银行的5000亿存款,银行房贷出去3000亿(其中1500亿都成了坏账),同业拆借500亿,只有1500亿可以支付给储户,但是却有4000亿的取款要求。银行怎么办???4种选择: 1)同业拆借。前面说了,同业拆借已经失灵,此路不通。 2)出售。找买家,如果找到合适的买家,就可以注资来解决问题。 3)政府干预。就如同冰岛政府前阵子做的那样。 4)宣告破产。如果以上各种方式都不行,只能宣告破产。于是,雷曼兄弟破产了。于是,美国政府开始拯救华尔街了。政府用纳税人的钱,为银行注资,恢复正常的银行拆借和借贷,企图让市场恢复信心。 以上这个过程,就是由次贷危机(房产再按揭贷款引发坏账形成危机),导致了金融危机(银行拆借失灵、贷款停止、储户挤提)最后导致了经济危机。为什么最后引发经济危机呢?因为金融危机导致企业信贷瘫痪,企业日常运作需要的现金流枯竭。企业不得不缩减开支,开源节流,停止业务扩展。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使得消费者对收入前景不乐观,减少消费,这就进而影响社会企业的销售收入。反过来又影响企业的发展,支撑不了的企业就倒闭了,消费者更悲观。。。。。。。。。。恶性循环。这就是经济危机。就是我们中学政治课本说的,万恶的资本主义,把白花花的牛奶不给人喝,白白倒掉的故事。
❷ 什么是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是什么
要说全部你才会动,可能会比较长,但是我相信你看了就会懂啦^_^
美国有很多人买不了房子,因为他们在银行的信誉的评价很差,银行不给他们贷款,但是当房产很好的时候,银行觉得房产这么好放贷给这些人其实还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就算这些人到时候不付贷款了 银行还是可以拍卖他们的房子来补帐的,所以很多银行就给这些人放贷,但是银行放贷多了 他自己能去投资的钱也就越来越少了,所以他就把这些贷款包装成债券,而且这个还是交易形的高利息债券(购买人收到的利息就是银行收这些屋主的利息来的),这些债券看似是很可口的,所以成了很多基金还有投行的投资组合,银行靠着"两房"(就是被Feb接管的Freddie Mac 和Fannie Mae)去债券市场发完债券有了钱以后就再去放贷,然后再发债券,这样一个循环,基本来算 贷款16天就能包装成债券脱手了,很多的投行还有个人都购进了不少这样的债券来做投资组合.但是当房价开始走低,这些债券就开始没人要了,当房价更低,这些房子就算拿去拍卖 也赎不回这些债券了,在投资次贷的这些的投行和个人里头,很多都是低利息的国家或是个人融资去持有这些债券的,所以当美国地产开始走低,这些债券基本就是废纸.但是要是投行也完全抛售的话 这个市场需求没有这么大 所以他们根本跑不了.
这就是为什么倒闭的都是投行 虽然银行还是有些损失的 但是坏债都是投行吞了.
最后总结就是 很多次级信用的人贷款不还,最后让债权人损失了,金融市场的流通性就恶化了 这个就是次贷危机
❸ 什么是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也为应用写作所关注。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经济危机也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
❹ 美国次贷危机是如何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的
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随着2006年美国房价升值速度放缓,次级借款人利用房屋升值再贷款的资金链条出现问题,一些次级按揭贷款开始迅速恶化,购房者只好卖掉房屋偿还贷款。随着利率水平出现逆转,许多处于还款中后期的次级借款人无法承受利率大幅提高后的偿还义务,只能选择违约,不良贷款迅速积累。于是,次贷危机浮出水面。 一、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传导1、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诱发危机。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采取了极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经过13次降息,到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率从6.5%下调至1%,并一直保持到2004年6月30日。同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从事房屋信贷的机构,开始了降低贷款门槛的行动,不仅将贷款人的收入标准调低,甚至没有资产抵押也可以得到贷款买房,进而形成了比以往信用标准低的购房贷款。利率低到了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攀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可是,次贷的收益建立在一个贷款人信用低的基础平台上,一旦贷款人无力如期付息还本,放贷机构将蒙受巨大损失,风险甚大。上个世纪末,景气的美国经济掩盖了这一风险。进入21世纪后,次贷风行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给消费市场的活跃推波助澜。美联储储蓄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编织出一幅美好的前景,巨大的诱惑驱使着次贷在美国的欣欣向荣。而美国房地产不可能一直上升,利率也不可能持续保持超低水平。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2005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贷款机构无法收回贷款,而房价又不断贬值,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新世纪金融公司首当其冲因频临破产被纽约证交所停牌。2、金融创新、违规操作放大危机。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作为购买原始贷款人的按揭贷款、并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欧亚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历史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度是20%,也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首付。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静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突出的表现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而且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3、高杠杆运作将危机由虚转实。高杠杆率是当今资本市场金融交易的重要特点。所谓杠杆率是指金融机构的资产对其自有资本金的倍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均采用了杠杆经营模式,即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远高于自有资本规模。对于给定资本金,杠杆率越高,金融机构所能运作的资产越多,金融机构的盈利就越高。风险偏好高的金融机构倾向于保持较高杠杆率。对于给定的风险偏好,金融市场风险越低,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就越高。例如,过去5年间,雷曼兄弟的资产回报率不过微乎其微的0.76%,但是其股东权益回报率则高达20.39%,获得如此高收益的秘密就在于其杠杆比例高达26.83倍。在实现高杠杆运作过程中,金融机构纷纷发行商业票据或者以持有的证券作为抵押向货币市场借贷资金,然后再将这些低利率获得的资金投向高收益的投资品种,从而获得两者之间的利差。然而高杠杆率也是把双刃剑,高收益的同时承受着高风险,次贷危机发生后,由于参与次贷的各个金融机构资产迅速缩水,有的清盘破产,有的紧缩银根,银行之间的拆借几乎不可能,虽然美国和各国政府国有化这些机构也罢,向银行机构注资也罢,虽然试图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增强人们对流动性的信心,但是由于担心还有漏洞未有揭开及对信用的严重担心,金融机构给实体企业的放贷大幅减少、甚至不予贷款,这就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引起失业率增加,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次贷危机导致股市暴跌,人们资产不断缩水,失业率不断攀升,及大家对未来的信心直接影响到各国的消费,从而使世界的消费水平不断下降。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危机首先来自于欧美市场进口需求的放缓,而非银行体系的崩溃。美国的经济危机是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而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危机中所要面临的考验,则很可能是实体经济不景气因而拖垮本国的金融部门。 二、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启示在此次浩劫过程中,中国也难幸免,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对中国贸易,而且对中国金融也已经产生了实质性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资本市场倍受冲击,股市大幅下滑。2007年,中国股票市场一路走高,1月末上证指数只有2786点,到8月23日,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上证指数就突破5000点大关,10月15日又站上了6000点的历史高位,10月16日达到6124点,再创历史新高。但此后,股指一路走低,截止到2008年4月11日,上证指数为3493点,下跌2500多点,跌幅超过40%,是今年以来全球跌幅最大的证券市场。随着股指的大幅下挫,沪深股市总市值也急剧缩水。2007年11月5日,随着中国石油的上市,沪深股市总市值一度达到33.6万亿元,但随着股指一路下滑, 目前两市总市值约为23万亿元,缩水10万亿元,蒸发速度之快为世界罕见,让社会各界深切感受到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大陆资本市场的影响。2、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受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在次贷危机不断扩散的过程中,美国不断采取降息、注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防止经济衰退,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再加上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更是无法阻挡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步伐,使中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保值增值的避风港。3、进口物资价格剧升,成为推高物价的重要动力。石油、粮食、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直接增加了我国上游产业的生产成本,这必然会挤压本产业内部的利润,或者向下游产业转移成本。我们认为,发生向下游产业转移成本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引起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发生。根据最新数据,3月份CPI上涨8.3%,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PPI涨幅也达到6.9%,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传导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虽然不能认为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国内CPI和PPI的大幅上涨都是由次贷危机及相关规避措施引起的,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美国次贷危机及其美元贬值确实推高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而增加了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加大了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此次次贷危机造成了全世界的恐慌,但从正面上看,美国这种金融创新还是分散了风险,对我国还是有启示意义的。于是,笔者认为应关注以下几点:其一,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合理调控。中国房贷市场与美国次级贷市场有一些相似性:对客户真实收入情况缺乏分辨力和监控力;随着人民币进入加息通道,客户还款压力增大,“优质贷款”有变质的可能;房价已经涨了10多年,有可能出现“拐点”等等。这些情况,足以警示银行未雨绸缪,加强风险管理,防止出现所谓“类次贷危机”。其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扩大内需,避免出口风险。次贷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高消费、低储蓄的发展模式。二是金融创新中存在问题。相比而言,前者更为根本和关键。正是由于美国的低储蓄、高消费,结果导致大量的透支消费和高负债,带来严重的风险。短期来看,美国政府救市对美国乃至世界都是有好处的,但是着眼长期,如果不改变高消费、低储蓄的发展模式,危机仍将再次发生。从短期来看,中国的出口导向难以很快改变。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必须加大产业调整力度,积极扩大内需,改变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生产和消费、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关系。其三,需要推动出口多元化,加强外汇储备管理,防范外部风险。中国出口依存度高,中国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每年出口大量的产品到美国,为避免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要尽快推动出口多元化,分散风险。同时,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持有大量的包括美国国债、公司债等在内的金融资产,风险比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外汇储备的管理,加强与我国对外经济金融关联度高的国家的风险的跟踪监测,并采取切实措施防范与化解风险。其四,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监控水平,建立早期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监测。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美国这样市场机制相对发达的国家也不会没有危机的发生,而我们正在进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的历史新时期,资产价格大幅上涨,面对自由市场机制下的持续发展,具前瞻性的风险调控与监管极为重要。次贷危机的教训之一就是金融稳定不能单纯依靠个别银行稳健就能达成,更要从宏观审慎角度着眼,审视可能影响整个体系层面的风险。不仅要关注单个银行的风险和监管,还应该深入到市场层面去关注银行的整体风险,关注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要认真搞好风险预警工作,尽快建立早期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监测,防止国际金融风险传导到国内产生系统性风险。其五,支持金融创新的同时对各环节操作严格把关,杜绝违规风险。房屋抵押贷款被证券化以后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会调动银行或次贷公司在重新获得现金流后扩大信贷规模的积极性,次贷不仅很快会被衍生出各种金融产品,并被分配到各种金融机构的投资产品组合中,而且与之相关的高财务杠杆工具会放大其风险,金融创新的杠杆效应就远离了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原则。因此,我们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必须很好地坚持审慎经营的基本原则
❺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是全球金融危机还是经济危机怎么界定
经济包括金融,金融是经济学的应用型学科。
❻ 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关系。
金融危机指的是与金融相关的危机,也就是金融资产、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的危机,如股灾、金融机构倒闭等。上述的个案金融危机国内外时有发生。但根据不同的市场和国家,如果个案危机处理不及时、不好,很容易演变为系统性金融危机。这次美国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列子。次贷只是美国这棵金融大树上的一个分枝,它的断裂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导致整棵大树几乎全面倒塌,整棵大树的倒塌又导致全球性的金融灾难.
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通常要被迫支付更高的利率、并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这个本来很自然的问题,却由于美国过去的6、7年以来信贷宽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这样一来,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有潜在变成现实。在这过程中,美国有的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纵容次贷的过度扩张及其关联的贷款打包和债券化规模,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次级按揭贷款违约事件规模的扩大,到了引发危机的程度。
这次金融危机就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就是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停止上涨。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知道,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用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还存在其他的负债,还不起房贷、违约是很容易发生的事。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它们也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干脆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即可,不亏还赚。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就不容易实现,或者办不到,或者亏损。在较大规模地、集中地发生这类事件时,危机就出现了。这次金融危机就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
❼ 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的区别,去时例子并分析
通俗解答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贷款者,如果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贷款者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其实银行知道你还不了。房价降温,另一方面升息都是他们一手掌控的)一个两个贷款者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贷款者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贷款者。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债危机。
❽ 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有什么不同之处,联系
影响范围不同,产生原因也不同,造成的威胁也不一样。
次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❾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发展及其对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
晕,这个写起来长的很啊~~~
才5分:(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早在07年春季就开始了,最早初露端倪的是美国房贷机构。
列举一个时间表的一部分:
2007年2月13日
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备
美最大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减少放贷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New Century Financial发布盈利预警
2007年3月13日
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布濒临破产
美股大跌,道指跌2%、标普跌2.04%、纳指跌2.15%
(下略)
这次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之前,美国表面上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其实主要是由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带动的,美国的房地产交易投机过度.其现象可以用我们方便理解的一个比方来形容:
都说股票赚钱,我们全民去炒股票,钱都投进去了还不过瘾,还想借钱生钱,就把手上的股票抵押了融资继续买入股票,而有的银行连你的抵押都不要就给你融资.
如此一来,风险就大量的积累下来了.
一旦哪一天,疯狂的炒股热潮有了退烧的迹象,股票也跌了,很多人也因还不上借款而割肉离场,又有很多人因还不上钱,抵押的财产被银行收了去,还有很多银行因为没有留取足够的抵押品,在贷款人无力还债的时候只好认赔.连锁反应下来,个人破产,信贷机构破产,经济萧条,通货膨胀.
再举一例:
(某次知道问题上的回答)
比如,你只有100块钱,你把这100块借给甲同学,利息是8%,没有要他抵押品(所以利率高),你觉得有风险,想转嫁风险,另外想让手里多点儿钱花。于是,你就向乙同学发行100元的债券,给他5%的利息,你给他的抵押就是那前一笔甲同学的100元贷款。意思就是说,要是你还不上这100元债券的债,至少甲同学还那100元贷款的时候就可以用来帮你还乙同学这笔债的。似乎乙同学是有保障的。而你呢,手上又有了100元,你又可以往外贷款了。每一个回合你赚3%的利息差,你贷了再借,借了再贷,做几个回合,你就赚了若干个3%。那么,同学,你就是一个狡诈的银行家了!
你借给甲的贷款就是“次贷”,你发行给乙同学的就是“次贷衍生债”。
危机就是这么积累起来了。
到某一天,甲同学告诉你:我买的东西不但没赚到钱,还跌了很多价,卖不出去了,还不上贷款了,就算割肉卖了,也不够还你的!
你傻眼了,乙同学也跟着傻眼了。
像你们三个这三种人多了,全世界都闹危机了!
美国政府是想抑制一下过于旺盛的投资,压缩信贷规模,以及控制被拉高了的物价,所以采取了紧缩银根的政策,其中升息是一条(1年多升息17次,从1%到5.5%),其他的还有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发行票据吸纳货币市场上的资金等等。
美国政治界经济界其实都是一帮政客,他们对管理国家经济的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病患一点都不察觉,采取的快速连续升息政策其实正是这次危机的导火索,此措施使得大量的贷款无法归还,引发连锁的坏帐反应,使美国不少金融公司以多米诺骨牌状的倒下,引发了金融危机。
美国企业界不光是金融业,包括福特汽车等工业也是一帮唯利是图、没有远见的家伙。
其实早在几年前,福特汽车等美国汽车公司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由于美国汽车长期以来主要发展的是大型汽车,而对经济型汽车、双能源汽车的研发根本看不上眼,所以在日本汽车的竞争下逐渐的落于下风。
本来由于油价的逐步高升,日本汽车在与美国汽车的竞争中就已经大大得分,而最近的金融危机更是严重的打击了大排量、高耗油汽车的销量。消费者在金融危机下偏向于消费保守,购买意愿降低,即使要买,也是买日本车,那么福特怎么能好过?更由于金融危机下,金融业的贷款更吝啬和苛刻,据说近日福特曾向银行申请贷款度日,而银行的答复是:福特的贷款信用额度为“0”!
美国华尔街是世界金融中心,美国经济是世界最大经济体,它出了重大问题,世界都要受连累。别的国家先不说,先说比如中国。
以下是中国受美国危机影响的金融业的损失(仅金融业的部分数据,不是全部,也没列举其他行业):
民生银行:
截止08年6月30日,持有的“两房”债券总规模为2.2695亿美元。截至9月22日,本公司未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债券。
招商银行:
截至08年6月末,公司持有的涉及房利美、房贷美的债券总计2.55亿美元,市值评估浮盈83万美元。截至9月17日,本公司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其中,高级债券6000万美元,次级债券1000万美元。
兴业银行:
截至9月18日,公司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相关的投资与交易产生的风险敞口总计折合约3360万美元。
交通银行:
截至08年6月30日,本行持有“两房”债面值0.27亿美元,本行积极应对美国两房危机影响,及时处置了相关债券投资,未造成任何损失,较好的规避了“两房”风险。9月19日公告,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截至本公告日,本行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002万美元。
工商银行:
2008年中报披露,截至报告期末,持有与美国房地产按揭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有关的债券面值合计27.16亿美元,其中房地美和房利美发行债券4.65亿美元,信用评级均为AAA1;房地美和房利美担保抵押债券22.51亿美元,该类债券目前还本付息正常;持有Alt-A住房贷款支持债券面值合计6.51亿美元;持有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支持债券面值合计12.14亿美元;持有结构化投资工具面值合计0.55亿美元,上述债券投资面值合计19.20亿美元。9月19日公告,截至本公告日,本行及其控股机构持有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相关的债券约为1.518亿美元,其中,本行境内外机构直接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约1.39亿美元,全部为高级债券;本行控股子公司—澳门诚兴银行持有一笔与美国雷曼兄弟信用相挂钩的债券,面值1亿港币(约合1,281万美元)。
建设银行:
截止08年6月30日,持有美国次级按揭贷款支持债券账面价值2.7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8.73亿元);持有美国房利美公司和国房地美公司相关债券账面价值32.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22.79亿元)。9月20日公告,截至本公告日,本行及所属子公司持有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相关债券共计1.914亿美元,其中高级债券1.414亿美元,次级债
券0.5亿美元。
中国银行:
08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美国Non-Agency住房贷款抵押债券的账面价值为50.77亿美元。
08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美国房地美和房利美发行债券的账面价值为106.37亿美元,“两房”担保住房贷款抵押债券的账面价值为66.49亿美元;截至8月25日,集团持有的“两房”发行的债券减少到75.00亿美元,“两房”担保的住房贷款抵押债券减少到51.74亿美元。
9月18日公告,截至本公告日,中国银行集团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及其子公司发行债券7562万美元。其中,中国银行(香港)公司共持有上述债券6921万美元。此外,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对雷曼兄弟控股公司贷款余额5000万美元,对其子公司贷款余额320万美元。
中信银行:
截至2008年6月末,本集团未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支持债券,本集团持有外币住房抵押债券共计12.53亿美元;本行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担保的住房抵押债券分别为3.84亿美元和7.97亿美元,本行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发行的机构债分别为2.32亿美元和1.71亿美元。9月22日公告,经统计,截至本公告日公司与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相关的投资与交易产生的风险敞口总计折合约7600万美元,公司未持有该公司的次级债券。
中国平安:
10月18日公告,本集团对富通集团股票的总投资成本为人民币238.74亿元。按审慎原则和相关会计政策,本集团在2008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对富通集团股票投资进行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把在本集团08年9月30日净资产中体现的约人民币157亿元的市价变动损失,转入利润表中反映,受此影响,本集团08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预计将出现亏损!(上年同期业绩:净利润116.79亿元、每股收益1.65元)。
已经很长了,不多写了,世界各国的损失数以万亿计。
❿ 什么是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有什么区别(还有次贷危机)
经济危机
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金融危机
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泰国的金融危机事发于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动乱。首先是外汇市场的美元收缩冲击,使得泰铢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幅度贬值,进一步影响了泰国的股票市场和金融体系,东南亚的金融市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捆绑经济,而且各国的货币不统一,在国际化的金融市场上美元最终成为交易单位。间接的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创造了助动力。
所以,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来自于外汇市场的冲击,货币危机又成了金融危机的附属,金融危机又称为经济危机的附属。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