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金融机构重大案件应急预案

金融机构重大案件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21-04-13 02:40:31

Ⅰ 银行常见的防范暴力应急预案有哪些

为了处置因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灾难、以及突发社会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由此而引发区域性的金融风险突发事件,防止风险的扩散和蔓延,保障全区国有资产安全,保证区金融业的持续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单位,因下列事件的发生而导致部门无法正常运转:
1、水灾、火灾、地震及重大疫情等事件的突然发生;
2、突生社会动乱或者恐怖袭击等危害公众安全事件;
3、各预算单位领导人员携巨款潜逃或单位突发被盗、被抢事件;
4、区本级“银—财—库”计算机网络系统突遭病毒或者黑客侵袭造成预算拨付瘫痪;
5、区本级银行账户遭上级或外地法院查封,影响到全区的正常运转;
6、辖区内金融机构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或危机。
二、组织体系
1、区人民政府成立突发金融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经济金融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财政局局长、区政府办主任担任,成员由市财政局国库处、市人民银行国库处,区公、检、法、工商、税务、宣传及辖区内金融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2、突发金融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风险处置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地点设在区财政局,由分管预算、国库的副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全区各预算单位的财务负责人组成。
三、职责分工
1、突发金融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在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负责对全区突发金融风险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突发金融风险事件的处置原则、处置方式;提出处置方案;向区政府报告突发事件的处置情况。
2、突发金融风险处置工作办公室的主要职责:负责接收、整理、上报有关信息资料;向领导小组汇报突发金融风险事件的相关情况;负责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负责对突发金融风险的处置提出具体建议并具体实施;负责档案管理及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四、风险报告的基本原则
总体原则:迅速、及时、准确。即最先接到突发事件信息的部门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报告;报告的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报告的渠道要畅通,不得延误、截留。
五、报告的程序及内容
1、发生金融风险事件时,突发事件的单位应立即向办公室报告;
2、办公室在接到金融风险突发事件的情况报告后半小时内电话报告给突发金融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并应于当天递交书面报告,同时应进入紧急应对状态,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3、报告的内容: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等级、原因、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可能造成的损失、发展态势、拟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等。
4、领导小组获悉后,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向区政府提出是否启动本预案的建议。
六、突发事件的等级及处置
1、一级事件:涉及金额不大及公众人数不多的,由办公室会同事件发生单位直接进行处置,并将处置结果上报领导小组。
2、二级事件:涉及金额较大及公众人数较多的,由办公室向领导小组汇报,在取得领导小组的处置建议之后,立即付诸实施。并将处置结果上报领导小组。
3、三级事件:突发区域性或系统性金融风险事件,立即向领导小组及区政府汇报,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由领导小组召集各成员单位召开紧急会议共同商讨处置方案,并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处置。
七、分析与总结
1、突发事件处置完毕之后,负责处置的有关部门应当形成书面报告,交由办公室统一归档。与此同时,各部门还应当针对事件暴露出的有关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应急措施、预警体系、防范手段。
2、办公室可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分析总结会,利用处置突发事件的具体案例。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业务培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不断提高干部的监管水平。
3、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v

Ⅱ 谁有金融资金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处置因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灾难、以及突发社会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由此而引发区域性的金融风险突发事件,防止风险的扩散和蔓延,保障全区国有资产安全,保证区金融业的持续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单位,因下列事件的发生而导致部门无法正常运转:
1、水灾、火灾、地震及重大疫情等事件的突然发生;
2、突生社会动乱或者恐怖袭击等危害公众安全事件;
3、各预算单位领导人员携巨款潜逃或单位突发被盗、被抢事件;
4、区本级“银—财—库”计算机网络系统突遭病毒或者黑客侵袭造成预算拨付瘫痪;
5、区本级银行账户遭上级或外地法院查封,影响到全区的正常运转;
6、辖区内金融机构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或危机。
二、组织体系
1、区人民政府成立突发金融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经济金融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财政局局长、区政府办主任担任,成员由市财政局国库处、市人民银行国库处,区公、检、法、工商、税务、宣传及辖区内金融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2、突发金融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风险处置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地点设在区财政局,由分管预算、国库的副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全区各预算单位的财务负责人组成。
三、职责分工
1、突发金融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在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负责对全区突发金融风险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突发金融风险事件的处置原则、处置方式;提出处置方案;向区政府报告突发事件的处置情况。
2、突发金融风险处置工作办公室的主要职责:负责接收、整理、上报有关信息资料;向领导小组汇报突发金融风险事件的相关情况;负责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负责对突发金融风险的处置提出具体建议并具体实施;负责档案管理及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四、风险报告的基本原则
总体原则:迅速、及时、准确。即最先接到突发事件信息的部门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报告;报告的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报告的渠道要畅通,不得延误、截留。
五、报告的程序及内容
1、发生金融风险事件时,突发事件的单位应立即向办公室报告;
2、办公室在接到金融风险突发事件的情况报告后半小时内电话报告给突发金融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并应于当天递交书面报告,同时应进入紧急应对状态,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3、报告的内容: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等级、原因、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可能造成的损失、发展态势、拟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等。
4、领导小组获悉后,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向区政府提出是否启动本预案的建议。
六、突发事件的等级及处置
1、一级事件:涉及金额不大及公众人数不多的,由办公室会同事件发生单位直接进行处置,并将处置结果上报领导小组。
2、二级事件:涉及金额较大及公众人数较多的,由办公室向领导小组汇报,在取得领导小组的处置建议之后,立即付诸实施。并将处置结果上报领导小组。
3、三级事件:突发区域性或系统性金融风险事件,立即向领导小组及区政府汇报,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由领导小组召集各成员单位召开紧急会议共同商讨处置方案,并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处置。
七、分析与总结
1、突发事件处置完毕之后,负责处置的有关部门应当形成书面报告,交由办公室统一归档。与此同时,各部门还应当针对事件暴露出的有关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应急措施、预警体系、防范手段。
2、办公室可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分析总结会,利用处置突发事件的具体案例。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业务培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不断提高干部的监管水平。
3、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Ⅲ 金融机构电子银行应急计划和电子银行应急预案的区别是什么谢谢你的回答

金融机构电子银行应急预案是还没有确定下来的,是预备状态,应急计划是当出现紧急情况时需要用此计划方案是已经确定了的

Ⅳ 中国人民银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第二章

第五条人民银行及其各司局、分支行和企事业单位在依法行政或经营管理过程中,因突发事件可能形成下列一个或多个风险的必须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无法正常、全面、充分地履行法定职责或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二)人员伤亡;
(三)较大财产损失或依法须由本单位承担法律责任的他人较大财产损失;
(四)危害县(市)以上区域的经济正常运行、金融稳定;
(五)危害人民银行的公共关系和形象,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人民银行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可根据实际需要,责成相关部门或单位制定针对其他风险的应急预案。
各司局、分支行和企事业单位可以实际需要制定针对其他风险的应急预案,或将其应急处置纳入适当的应急预案中。
第六条各司局、分支行和企事业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定期或实时评估突发事件风险,提出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各司局的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报告报人民银行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审核认定;分支行、企事业单位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报告报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导机构审核认定,并报上级单位或归口司局备案。
第七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的定期报告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二年。
各司局报告周期,由各司局提出意见,报人民银行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确定。
分支行、企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本着及时、有效和简便的原则,自行确定报告周期。
与主要计算机业务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相关的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定期报告周期不得超过一年,也可以根据技术进步、系统升级、应对风险变化等情况,采取实时评估的方式。
第八条定期的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一)报告起止期及完成日期;
(二)报告期内主要突发事件风险的变化情况;
(三)对下一报告期内主要突发事件风险的预测分析;
(四)关于现有应急预案有效性的评估;
(五)关于是否需要修订现有应急预案或制定新应急预案的明确意见,以及修订内容或新应急预案的框架;
(六)报告期内与应急预案相关的演练、宣传和培训情况及下一报告期内的演练、宣传和培训计划;
(七)报告单位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内容;
(八)报告参与人员名单及其签章。
第九条各级应急预案领导机构根据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研究确定本单位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应急预案起草任务,并责成相关单位落实完成。
第十条人民银行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五个层次:
(一)总体应急预案,确定人民银行应急处置的指挥体系、操作指南以及与应急处置相关的主要原则、标准和程序等。
(二)部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其他部门、单位的参与或协作,并列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部门应急预案目录”和《中国人民银行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部门应急预案目录”。
(三)专项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实施不需要其他部门、单位的参与或协作,针对人民银行依法行政所必需的重要计算机业务系统、网络通信系统所面临的突发事件风险,列入《中国人民银行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专项应急预案目录”。
(四)内部应急预案,针对各自机关内部工作制定的应急预案,包括为确保机关正常工作而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而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
(五)分支机构预案,各分支行、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的需要,制定的与上级单位应急预案相衔接的上级单位预案的分预案、子预案及次级预案等。
第十一条总体应急预案由办公厅起草,经人民银行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审核后,以人民银行发文颁布施行。
总体应急预案修订,由办公厅根据部门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内部应急预案的调整等情况适时提出修订意见,经人民银行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审核后,以人民银行发文颁布。
第十二条部门应急预案由各司局、分支行和企事业单位提出立项、修订意见,报人民银行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审核后,完成征求意见稿,以人民银行办公厅发文征求其他部门、单位意见,协商一致并经人民银行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同意,以人民银行发文颁布,并向国务院完成备案程序。
第十三条专项应急预案由各司局、分支行和企事业单位提出立项、修订意见,征求相关司局、单位意见,报经人民银行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同意,以人民银行发文颁布。
第十四条内部应急预案由各职能部门或单位自行制定施行,报本单位办公厅(室)备案,修订和解释亦同。
第十五条分支机构应急预案由各分支机构、企事业单位按照上级单位要求,自行制定和确定发文形式,报上一级单位相关部门和办公厅(室)备案。
第十六条应急预案的起草、修订和评估可根据需要聘请外部专家、咨询或研究机构参与。

阅读全文

与金融机构重大案件应急预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德融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浏览:176
理财段位 浏览:425
理财发布论坛 浏览:619
公墓陵园融资 浏览:788
中国银行香港人民币汇率今日汇率 浏览:761
p2p理财产品有那些 浏览:238
上海市九卿投资 浏览:623
信托的违约风险 浏览:735
非洲投融资 浏览:574
圣诞来信托 浏览:77
融资结构调整 浏览:187
融资比例越大 浏览:457
投融资平台是什么意思 浏览:147
悟空理财月息 浏览:155
北京电影项目融资 浏览:150
外汇美元骗局 浏览:285
钱时代理财真的假的 浏览:968
海格通信股票股吧 浏览:760
贾探春理财 浏览:711
理财信息平台 浏览: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