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中美互联网金融对比

中美互联网金融对比

发布时间:2021-04-13 09:45:01

㈠ 中国与美国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差异有哪些

随着P2P平台LendingClub的上市,美国互联网金融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近两年,版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迎权来高速发展期,但中美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监管制度方面:美国监管制度及监管部门早已确立并对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给予全面的指导。据悉,美国监管金融组织是从保护个人财产和隐私上入手,有一套相对健全和完善的体制。体系内各种法律法规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较好,能大体涵盖接纳互联网金融新形式,使之能在美国平稳有序发展;中国刚刚发布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指导意见,具体实施及执行效果需进一步落实。
经济结构方面:在监管政策和监管部门的共同作用下,美国科技、金融等行业在大的市场环境下发展、竞争较为有序、均衡,市场资源调配的自由化程度较高。虽然近几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但互联网金融与其他行业地位不平衡,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进一步加强。
金融市场方面:在美国,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已实现融合,二者共同为金融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尚处于调整时期,二者竞争较为激烈。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与需求较大,传统金融行业改革也步入正轨,未来二者融合也将是大势所趋。

㈡ 突然想问一句中美围绕P2P或者是互联网金融之间的监管侧重点的差别在哪里

监管的模式可以有很多,但是监管的初心和目的在全球范围来讲都是相类同的,就是内保护投资容者以及投资适当性的问题。通过有效有序的监管,令金融能够更加普惠,目的是一样的,但是它的方式方法可以是相同或者是不同的,至于中国的模式和美国的模式哪一个更好,我觉得不能这样直接比较。再说了国内的网贷你玩儿明白了?各平台都熟门熟路了?国内的搜易贷、宜人贷……不香吗 ?为什么要和国外比较,我们会有自己的监管方式干嘛一定要向别人靠拢

㈢ 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影响比美国大

中国互联网金融大行其道,是因为传统的金融行业、零售行业遭遇太多的政策壁垒、互联网金融可以填平空缺的结果。
人大特聘教授戴险峰发表《互联网金融真伪》的文章,指出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最早、最为成熟且应用领域最广的美国,并不存在所谓“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美国金融业并不是没有互联网,而是互联网已经嵌入到金融业后台,实现了无缝对接。
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电商的崛起密切相关,中国消费领域虽有长足进展,但长期以来市场分割、物流不畅、成本高昂、税收不力,使得电商甫一出世就攻城掠地,呈指数级增长。电商获得市场份额,进行网络支付,通过交易数据发放低成本小微贷,顺理成章。
今年7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了《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报告,提出了iGDP的概念,即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报告认为,2010年,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只占GDP的比例为3.3%,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到了2013年,中国的iGDP指数升至4.4%,已经达到全球领先国家的水平。
互联网金融借助支付与小贷而崛起,填补了以往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的空缺。大多数银行虽有许多数据,有效分析不够,各个银行的数据如同一个个孤岛,无法切入当地人情生态的信用链条中,导致小微贷款风险大成本高,银行小贷成本是阿里小贷的1000倍,如果中国电商进一步发展,能够覆盖绝大多数小微企业,中国小微企业的高息短期贷款得到了根本解决。
由此衍伸开来,在资金紧张时,余额宝、货币基金等草根理财模式,成为民间小额投资者的最爱。虽然余额宝等背后的货币基金遭到致命打击,但票据宝等产品应运而生,只要草根小额投资需要,只要银行不能提供相应的产品,互联网理财产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金融总体上好于发达国家,原因与中国大致相似,发展中国家原始商业系统、金融系统中的缝隙太大,监管无章法,使互联网在短期内得以水银泄地,四处渗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特别顾问朱民先生表示,“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和IT技术进步更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单是中国,一些发展中国家互联网金融普遍都走得很快;比如手机银行与金融在肯尼亚、孟加拉等非洲及南亚地区都发展迅猛。”
美国互联网金融已与传统金融交融。以互联网技术支撑的洲际交易所,推动了美国交易市场的巨大变化,甚至吞并了最能代表传统金融的纽交所。但是,并没有任何人将洲际交易所视为互联网公司,合并后的交易所也没被称为“互联网交易所”。
美国版余额宝paypal的货币基金,因为市场周期下行与监管规则改革,不得不宣布关闭。美国互联网金融有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需要提供注册资金,还需要去州政府注册和审批。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三大挑战还没到,首先是监管,监管规则一变、银行拆借利率下降,余额宝用武之地不大,未来最大的风险是电商平台税收规则改变;其次,是信用体系不彰,P2P行业发端以来至7月份,可查的P2P机构有1200家,实际上跑路的有150家,每个月有六七家跑路,几粒老鼠屎害了一锅粥;第三,互联网企业出现垄断趋势,一些平台抛弃草根,开始收取高溢价。
中国互联网金融超过欧美是暂时的,挑战与金融业的转变远未到来,任何行业最终能否发展要看规则与能力。

㈣ 国外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1、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化
国外金融业在互联网出现不久就开始了将业务实回现方式向网络方向延伸拓展。答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化即金融互联网服务,互联网与金融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金融服务的推动作用,即传统金融业务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了服务
的延伸,是一个互联网化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国外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通过互联网、手机、
PDA
等终端设备实现银行业务功能;券商建立互联网平台以实现让客户通过网络完成证券
交易;
保险公司依托互联网交易平台实现保单出单和在线理赔;
还有诸如通过互联网平台实
现资产管理等业务。
这些业务的本质是技术创新带来的银行传统业务渠道的信息化升级。
2、第三方支付
国外第三方支付的概念类似于国内同类型三方支付产品,
但从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看,

外三方支付的起步时间和发展远远领先于国内。

㈤ 为什么现代金融最发达的美国,却没有国内热炒的“互联网金融”

主要是美国的传统金融比中国发达许多,人们的生活已经非常方便,不需要都全部都搬到互联网。

㈥ 中美互联网论坛后,互联网金融也越来越多,各种收益,眼花缭乱,究竟哪些值得信赖、好赚钱求指教!

不管是哪种理财都是有风险的,不要贪多,合理规划方为上策。

㈦ 美国的Fintech和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有何异同

Fintech一词其实是Financialtechnology(金融科技)的缩写合成词,根据维基网络的解释它是回指一群企业通过运用科答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因而形成的一种经济产业。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和上述所说的Fintech可不太一样,根据网络的解释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从定义以及所例举的平台业务模式来看,我们发现美国的Fintech公司更多地是强调金融经济的产业化以及科技化,而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则更多地是强调互联网化以及平台的服务,重点在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就业务覆盖范围而言,美国的Fintech更为广泛。

从发展环境这一层面来说,美国的Fintech更像是新老金融企业的科技创新革命,而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更像是传统金融的普遍化以及互联网化的缺口补充。

㈧ 中外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top10是哪些

2016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平台top10:

①中国平安:陆金所;

②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专;

③腾讯:财付通、理财通;属

④苏宁云商:苏宁金融;

⑤网络:网络金融;

⑥京东集团:京东金融;

⑦万达集团:万达金融;

⑧乐视网:乐视金融;

⑨国美集团:国美金融;小米:小米金融。

炎黄财经


国外就不知道了

㈨ 我国互联网金融和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区别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还是比较基础的,大多数时候就是停留在一个概念上,做的事情还是和线下一样的。

㈩ 美国的Fintech与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有何不同

在美国,没有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只有Fintech这个词。主要指互联网公司或者高科技公司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开展的低门槛金融服务。这些服务和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是颠覆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
美国Fintech公司的发展现状,近距离观察和比较了中美互联网金融与Fintech的发展环境与内部机理,与银行同业交流了面对金融科技脱媒压力而主动创新转型的做法和经验。本文是一个框架性的描述。
1.中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环境比较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在近三年发展得如火如荼。究其机理,主要原因是金融抑制带来的普惠金融供给不足,还有就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包容监管的环境下进行了大规模的监管套利。而在美国,没有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只有Fintech(金融科技)这个词,主要指互联网公司或者高科技公司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开展的低门槛金融服务。这些服务和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是颠覆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
从美国的金融竞争环境看,金融供给还是比较充分的。unbanked(没有被银行服务覆盖到的客户或市场)的缝隙,被Fintech所弥合。而且美国的金融监管框架是矩阵式的,既有OCC(货币监理署)、FDI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SEC(证券交易委员会)这些传统的功能监管机构,还有在金融危机后新成立的FSPB(金融服务专业委员会)等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既有联邦一层的伞形监管,又有地方州政府一层的区域监管和协调监管。所以,美国并没有给Fintech太多的套利空间,而是靠一系列有效、严密,呈矩阵式的监管条例,来规制金融科技公司不能无序竞争和侵害消费者权益。
2.美国大银行网点转型和全渠道协同的借鉴
美国大型银行在金融危机后,基于成本压力,确实在收缩零售网点。但是从趋势看,网点并没有因为千禧一代的崛起,数字技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脱媒压力而呈消亡趋势。比如,花旗银行在美国的零售网点收缩到六个重点城市,并且出售了中美洲和欧洲的部分零售资产。但是,花旗对现有的网点进行了有效的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
走进CITIGold(“花旗金”,是花旗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客户服务中心),里面的客户经理都是持手持pad和客户友好攀谈,提供咨询和营销。厅堂内的自主服务设备(如ATM或者网银终端),不是非常花哨,布放得十分标准化,且简单易用。二楼的高端客户服务区,更像一个咖啡馆或者书吧,有宾至如归的温暖。
照花旗的理念来说,冷冰冰的高科技设备不会拉近反而会拉开与客户的距离,所以更重要的,是以营造温馨社交氛围的理念让客户在银行网点觉得舒适,在愉悦的环境中满足金融需求。网银、手机银行和平板终端,与网点之间的配合非常无缝,不刻意区分线上与线下,而是保证服务流程的衔接平滑。让客户在最合适的场景,选择最合适的服务渠道,对客户需求的响应恰到好处,感觉随时、随地、随心。花旗的渠道战略是eco-system(生态圈)建设,让客户在旗舰店、全功能网点、简易型网点、ATM和电子银行之间自由穿梭,无缝衔接服务流程。
3.跨国银行跨境供应链和支付清算业务的经验
大银行的战略十分清晰,根据公司的传统优势和市场洞察,确定主攻方向和特色业务领域,而不是全面开花。比如德意志银行,确定了不再单纯坚持全球规模领先,而是在个别地理区域的完胜;不再追求做全能银行,而是聚焦在投入产出比较高的产品线。
花旗银行的贸易金融取得市场领先者地位,所以就加大投入,把贸易金融和全球现金管理、跨境清算业务优势发挥到极致。花旗的CITIDirect企业门户,集成集团上述全球公司金融业务的产品和服务资源,能够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快速响应、移动tablet支持、最优资金汇划路线和最佳收费模式的服务。花旗甚至把SWIFT交易数据进行挖掘,发现国际汇款收款方的结汇习惯,而采取由本行售汇,而不是白白将这部分手续费收益让渡给收款行的传统做法。
花旗贸易金融的六大支柱,不是以银行产品为中心,而是根据客户不同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阶段提供灵活组合的贸易融资产品、工具和资产配置服务方案。在跨境业务中,花旗把合规作为第一前提,在全球各国家、地区的业务拓展,必须谙熟当地的合规规制,遵循而非去尝试触碰监管红线,因为一旦违规被惩罚的成本是极高的,且将带来一定的声誉风险。
4.美国银行如何应对新兴互联网技术公司的挑战
面对Paypal、Lending Club、On Deck、MCX等互联网科技公司或者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新进入者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传统银行一般采取三种策略应对。
一是在银行内部开展互联网新技术创新,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比如花旗银行开始把电子银行的安全认证工具,从物理的etoken更新为内置在手机上的一个APP,大大降低了机具的投入费用开支;又如银行根据客户的信用卡消费记录,挖掘客户的生命周期,并主动推动消费分期的消费金融服务;再如在网银的页面上开展类似PowerBall(彩票)让客户参与博手气的营销活动,以增加银行服务的趣味性。这些内部创新,达到了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客户忠诚度的目的。
二是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达到提升服务黏性或者拓展全新客群的目标。比如,大通银行与MCX(二维码扫码支付公司)合作,将8900万个人客户开放给MCX,作为使用扫码支付pilot的天使客户,意在为自己的零售客户提供全新的支付体验,提升黏性;再如大通银行与On Deck合作,使用该公司网络贷款平台的大数据挖掘和信用评价技术,拓展自己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而对市场则以银行服务面目出现,内部使用On Deck的技术平台并付license费用。
三是直接投资Fintech公司,为未来的经营周期转折做准备,比如富国银行对Lending Club的股权投资。
5.美国P2P行业的业态发展和监管框架
首先,美国的P2P商业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平台型,利用网络技术撮合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方,即借贷双方。另一种则是自营模式,凭借自己上市融资或者从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自行放贷,但一般利率比银行要高。
其次,美国的P2P投资和融资双方都有监管要求,一是融资方要按规定进行必要且充分的信息披露,并遵循保护金融消费者权利的各项义务;二是投资方也要进行准入,要到SEC进行登记并准入资格,成为合资格投资者。因为监管部门认为P2P交易的是收益权凭证,有证券的属性。
银行与P2P平台的接入合作,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结算与托管服务;第二种是以投资或协议合作形式,介入平台;第三种是直接收购,比如前述提到的富国银行通过收购Lending Club的股份成为股东

阅读全文

与中美互联网金融对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结构调整 浏览:187
融资比例越大 浏览:457
投融资平台是什么意思 浏览:147
悟空理财月息 浏览:155
北京电影项目融资 浏览:150
外汇美元骗局 浏览:285
钱时代理财真的假的 浏览:968
海格通信股票股吧 浏览:760
贾探春理财 浏览:711
理财信息平台 浏览:135
大华银行理财怎么样 浏览:769
投资理财演讲稿 浏览:667
投资决策前考虑的因素 浏览:6
代客理财三点 浏览:39
白领理财节 浏览:39
立马理财最近怎么了 浏览:948
掌悦理财是p2p吗 浏览:713
吉林理财规划师报名时间 浏览:681
理财规划范文 浏览:808
fox理财 浏览: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