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液化天然气价格大幅度上涨,这都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伴随着寒冬各种能源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然而液化天然气的涨价特别明显,整体价格上涨了300%?如此价格暴涨的液化天然气让很多人很意外,价格暴涨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
其次,我们再来看当前面对着天然气价格的上涨,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实际上对于中国来说之前我们的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国,特别是液化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国。是澳大利亚,但是在目前来看,我们的天然气的供应渠道已经有了更加多元化的方向,一方面我们内部的供应,比如说西气东输工程能够将西部的天然气供应到东部已经有了一定的缓解,另外一方面我们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其他海外的天然气的进口渠道也不断打开,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的天然气供应实际上是稳定的,而且是日趋多元化的,所以在这样并不会因为一个渠道的价格的上涨就带动整个市场引发巨大的波动,所以从当前来看,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出现价格的上涨是一个暂时性现象,倒是不用对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带来比较大的担心。
第三,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液化天然气价格上涨实际上是难以持续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从国际市场来看整体国际市场受到疫情的影响,依然处于一个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的状态,另外一方面当前已经到了1月份冬天很快就会过去,一旦天气回暖,市场对于天然气的需求也就不会这么大,只要市场的需求不出现进一步的上升的话,实际上液化天然气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将会是大概率的事件,当前的上涨只是一个短时间的现象,不用过度担心。
⑵ 影响天然气价格走势的是什么因素
您好,影响天然气价格走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供求关系占主导
需求端:天然气从出现开始,替代以石油为代表的其他能源比例值逐年提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和加速以及能源结构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天然气的需求不断提升。
供给端:随着国际能源探测技术的进步,不断有新的气田被发现,天然气储存技术和运输技术的提高,提高了供给效率,进而推动天然气价格的变化。
2、替代品价格波动
由于天然气潜代燃料具有与天然气类似的使用特性,因此,与天然气相关的一些替代燃料的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然气产品的定价。在天然气长期合同中,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部分参考油价进行定价。如俄罗斯Gazprom和法国GDF签订的购气合同,价格公式以3个月平均油价为基础。即使从天然气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美国来看,其气价与油价也存在一定关联性。
3、成本因素
天然气的开采成本是影响天然气价格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天然气定价的价格底线。美国天然气井的钻井成本从1949年以来呈现出上涨的趋势,2006年的钻井成本平均在193万美元/口。天然气开采成本的不断攀升是助推天然气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美国天然气产量过剩,将会有一部分运输到欧洲并且迫使俄罗斯油气供应商Gazprom降低气价,与此同时也加速了燃气发电替代燃煤发电的进程。
“俄罗斯在欧洲的气价去年大跌可能不仅仅因为油价下降”,BP的发言人表示,“俄美双方其实在做价格竞争”。因为美国输送的LNG预计在未来五年持续上升并且价格维持在地狱4美元/mmBtu,俄罗斯方面必须压低价格来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
BP也发现,俄罗斯正在增加直接往德国输送LNG的管道数量而不是单单增加输送量。这个NordStream2项目虽然有很多大头的合作,但是也因为俄罗斯过于强硬的外交手段而导致在比利时地区的反对。
但是,美国液化气对欧洲地区更大的影响可能是推动燃气发电,也直接导致了煤去年的消耗量大幅度下降1.8%。
⑶ EIA天然气库存数据对天然气价格有什么样的影响
美国EIA公布的天然气库存一般每周公布一次,时间为每周四晚间11:30(夏令时10:30)公布回。
当天然答气库存增加,表明市场上天然气供应量过剩,导致天然气价格下跌,美元上涨,天然气下跌。
当天然气库存减少,表明市场上对天然气需求旺盛,导致天然气价格上涨,美元下跌,天然气上涨。
天然气库存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对天然气的供需情况,如果天然气库存大幅增加,表明美国市场上天然气的供应量过剩,从而激化供需矛盾导致天然气价格下跌。反之亦然。
⑷ 天然气价飙涨是怎么回事天然气价飙涨是原因
天然气价飙涨是怎么回事?天然气价飙涨是什么原因?
天然气价飙涨是怎么回事?天然气价飙涨是什么原因?随着今冬供暖季的来临,各地天然气告急的消息屡见报端。
湖北日报消息指出,该省天然气从11月22日起就开始吃紧。此前宁夏、陕西等地也传出类似消息,陕西日报消息指出,该省冬季采暖期天然气需求量增大,供需缺口扩大,天然气保供压力较大。
供应缺口导致价格上升,最直接的是液化天然气价格。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1月21日到30日,24个省(区、市)液化天然气(LND)价格是每吨5636.7元,比上期涨幅为28.3%,如果相比9月的同期价格,涨幅则到了60.2%。
为此,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统一部署相关省区市价格主管部门立即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提醒告诫辖区内各液化天然气生产流通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加强价格自律,规范价格行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 参加上述会议的涉及到液化天然气主产区企业、进口液化天然气主要接收站企业,以及液化天然气主销区企业。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短期液化天然气价格上涨快,与河北等地煤改气取暖等有关。但是这应该是局部紧张,两三周应该可以解决问题。
液化天然气价格两个月狂涨6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天然气供应紧张导致价格上涨目前在很多领域都有所体现,涨幅最大的是液化天然气。
以湖北为例,武汉天然气有限公司已经发出通知,近期全国范围内出现用气紧张,该公司已启动冬季保供应急预案,如情况进一步加剧,将对工商企业采取限量、限时和停供措施,全力保障民生用气需求。
11月28日,保定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向各用户单位发布消息指出,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北方分公司已经通知,自10月21日起,天然气供应资源将无增量。河北省发改委决定启动全省天然气需求侧管理机制,于11月28日零时起进入全省天然气供应橙色预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8月21-30日全国液化天然气价格是每吨3129.1元,9月同期价格为3519元,10月为4337.4元,11月为5636.7元。按此看,11月液化天然气价格比8月涨幅高达80%,比9月上涨60%,比10月上涨30%左右。
为什么液化天然气价格上涨如此之快?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高级顾问杨富强指出,因为居民用天然气和工商业用天然气不能乱涨价,但是液化天然气作为补充,走的是市场拍卖价格,所以涨得快。
“各地在加快煤改气治理,越往下往往会层层加码,这样减少了用煤,但是天然气需求增加,实际配套供应需要跟上。”他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随着“煤改气”等工程的推进,天然气需求旺盛,今年以来产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10月份,天然气产量124.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4%;进口天然气581万吨,同比增长52.1%,增速比9月份加快48.2个百分点。
金联创天然气市场分析师苗莹莹指出,总体来看,中国天然气需求的增速大于天然气供应的速度。国家从2016年开始对煤改气、气化农村、煤供暖改为天然气供暖,各方面对天然气的用量明显提升,所以天然气的整体消费量增长非常快,但是整个供应没有跟上消费的发展速度,导致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发改委开告诫会平抑价格
面对液化天然气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国家发改委要求11个地区在12月4日召开液化天然气价格法规政策提醒告诫会,并报送发改委价监局。
这些地区包括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山西、四川、山东、辽宁、江苏、北京、河北。参会人员包括主要的液化生产气主产区企业,相关协会等,以及液化天然气主要接收站销售企业和协会,液化天然气主销区企业和相关协会。
发改委提醒告诫各液化天然气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要维护行业秩序,不得恶意哄抬价格,不得价格欺诈,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额,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得达成垄断协议,不得实施其他任何形式的价格违法行为和价格垄断行为。
一位燃气行业专家指出,目前市场整体并不缺天然气,出现价格高且市场偏紧的情况,是有企业认为过去天然气价格销售太低,通过该方式可谋求更大利益。“说到底就是上游企业希望提高价格,下游企业希望买便宜的气,双方诉求不一致。”这位人士说。
根据了解,今年涉及到煤改气的京津冀地区有约200万户,加上山东、陕西等地煤改气的情况,实际全国可能有几百万户。根据国家政策,在冬季天然气消费旺季,非居民用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可以浮动20%以内。
苗莹莹认为,这次告诫会并未给天然气价格做出一个实际的限制,没有规定最低价格和最高价格,只是起到提醒告诫的作用,下一步还是要解决供需的矛盾,加大天然气供气能力建设。
⑸ 阶梯燃气价对消费者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有什么影响
对用户的估计气量大于实际气量,且估计气量比实际气量高出一档或两档,会多专计用户燃气费;对用户的属估计气量小于实际气量,且估计气量比实际气量低一档或两档,则会少计用户燃气费。由此可见,对居民用户用气量进行准确计量,是建立和完善阶梯气价制度的基础。因此,要消除普通燃气表因估计气量误差对用户燃气费的影响,燃气公司一方面应加强宣传按期抄表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应加快对居民用户燃气表的改造升级步伐,尽快将普通燃气表改换成远程智能燃气表。
⑹ 天然气的价格是受什么影响的
影响天然气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天然气开采成本、可替代能源的价格、市场供求关系、世界政治风云的变幻等等。
天然气投资和原油沥青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要关注的是美国方面的经济数据。其中有三个重要的消息面数据:EIA原油库存数据,初请失业金人数,美国非农数据。
一、EIA原油库存数据
现货原油市场的交易员和国际权威的能源咨询机构都是采用EIA的原油库存数据。该数据每周公布一次(周三22:30(冬令时23:30)公布),此数据主要显示了美国当周原油库存数量,对于原油及原油提炼品(汽油、柴油、沥青等)有较大影响。
一般来说原油走势与美元指数走势相反,与贵金属走势相同,特殊情况,原油走势与贵金属背离。
当原油库存增加,表明市场上原油供应量过剩,导致油价下跌,美元上涨,黄金白银下跌。
当原油库存减少,表明市场上对原油需求旺盛,导致油价上涨,美元下跌,黄金白银上涨。
二、初请失业金数据
初请失业金人数反映的是美国各州失业救助机构前排队申领失业保险金的人的多少,首次申领或持续申领的人数也同样重要。该数据每个星期都有,由美国劳工部公布,放映美国经济状况,每周星期四晚上8.30(夏令时)(冬令时,晚上9.30),会对美元有影响,同时就会影响到现货。
如果每周因失业而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增加,会严重抑制消费信心,相对美元是利空,利多黄金、原油。该项数据越低,说明劳动力市场改善,对经济增长的前景乐观,利于美元,利空黄金、原油。
三、非农数据
非农数据,是指非农业就业人数、就业率与失业率这三个数值。顾名思义,就是反映美国非农业人口的就业状况的数据指标。这三个数据每个月第一个周五北京时间(冬令时:11月--3月)21:30,(夏令时:4月--10月)20:30发布,数据来源于美国劳工部劳动统计局。
当就业人数增加,表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导致油价下跌,美元上涨,黄金白银下跌。
当就业人数减少,表明美国经济发展不景气,导致油价上涨,美元下跌,黄金白银上涨。
⑺ EIA天然气库存数据对天然气价格有什么影响
美国来EIA公布的天然气库自存一般每周公布一次,时间为每周四晚间11:30(夏令时10:30)公布。
当天然气库存增加,表明市场上天然气供应量过剩,导致天然气价格下跌,美元上涨,天然气下跌。
当天然气库存减少,表明市场上对天然气需求旺盛,导致天然气价格上涨,美元下跌,天然气上涨。
天然气库存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对天然气的供需情况,如果天然气库存大幅增加,表明美国市场上天然气的供应量过剩,从而激化供需矛盾导致天然气价格下跌。反之亦然。
⑻ 影响天然气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1.天然抄气需求的主要袭驱动因子是经济发展。影响天然气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天然气消费量与经济发展速度一般呈正比例变化,只是这个比例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世界经济增长是推动天然气消费的主要动力。
2.天然气需求跟人口增长呈同方向变化。居民生活对天然气既存在直接需求,又会通过产业关联形成对天然气的间接需求。
3.城市化进程是天然气需求增长的重要支撑。城市燃气是天然气的重要利用领域,具体包括: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居民炊事、生活热水等用气;公共服务设施用气等。城市人口规模及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是城市燃气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
如果还有不懂可以的问这方面的老,.师>ǫǫ485134929<会好一些。
⑼ 减税降费政策对天燃气公司有什么影响
“减税降费”具体包括“税收减免”和“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两部分。减税方面,全年将减税3500亿元左右,包括继续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将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优惠范围从年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到了75%等。
2018年9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简政减税降负措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2018年12月20日,减税降费当选为2018年度经济类十大流行语。
2019年2月6日,国务院2018年关键词发布:减税降费。
概念解读
“减税降费”具体包括“税收减免”和“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两部分。
减税方面,2017年将减税3500亿元左右,包括继续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将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优惠范围从年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到了75%等。
个税改革方案将部分收入项目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实行按年汇总纳税。财政部还将考虑适当增加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扣除项目,比如有关“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其他的专项扣除项目等。
降费方面,2017年降费约2000亿元。财政部重点做好两项工作,包括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改革到位后全国政府性基金将剩下21项;取消或停征35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中央涉企收费项目减少一半以上,将剩余33项。
具体改革
营改增已成为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的“触媒”。营改增后,建筑业积极探索装配式、工厂化模式,房地产业剥离施工、园林、物业等实行专业化、产业化,金融行业向资产管理、金融产品等现代金融服务延伸,餐饮业等服务业专业外包迅速发展、创新意愿强烈。
营改增成为撬动财税改革的典型杠杆。全面推进营改增优化了税制结构,促进了专业化分工,培育壮大了新动能,于是引起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给予的专业认可:营改增使中国的增值税制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中国经济改革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6年5月1日起,所有行业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均纳入中央和地方共享范围,中央和地方各分享50%。过渡方案确保地方既有财力不变,中央集中的收入增量通过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给地方,主要用于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2016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第一次比较系统提出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文件。这一改革将适度加强中央的财政事权,保障地方履行财政事权,减少并规范中央与地方共同的财政事权。
2018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规模达1.1万亿元的减税降费目标,此后又出台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措施,使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达到1.3万亿元以上。
2018年9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对减税降费作出重要部署,确定了落实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配套措施,决定完善政策确保创投基金税负总体不增,并明确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