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豆油期貨的計量單位
大連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貨合約的標的物是黃大豆。 2002年3月,由於國家轉基因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進口大豆暫時無法參與期貨交割,為此,大商所對大豆合約進行拆分,把合約拆分為以食用品質非轉基因大豆為標的物的黃大豆1號期貨合約和以榨油品質轉基因、非轉基因大豆為標的物的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近年來,隨著我國榨油業發展迅速,榨油用大豆已成為我國大豆市場的主流品種,其生產、流通和加工都具有相當規模,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中文學名 大豆 別 稱 毛豆(包括青豆、黑豆、紫豆和斑茶豆等)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豆目 科 莢豆科 亞 科 蝶形花亞科 屬 大豆屬
目錄1 大豆簡介 ▪ 大豆分類 ▪ 大豆用途 2 生產消費 3 價格因素 4 標准合約 5 交易規則 ▪ 保證金 ▪ 漲跌停板 ▪ 限倉制度 ▪ 大戶報告 ▪ 強行平倉 6 國際狀況 7 國內狀況 8 宏觀狀況 9 政策影響 10 現貨價格
大豆簡介編輯
大豆屬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別名黃豆。中國是大豆的原產地,已有4700多年種植大豆的歷史。歐美
各國栽培大豆的歷史很短,大約在19世紀後期才從中國傳去。20世紀30年代,大豆栽培已遍及世界各國。
從種植季節看,大豆主要分為春播、夏播。春播大豆一般在4-5月播種,9-10月收獲。東北地區及內蒙古等地區均種植一年一季的春播大豆。夏播多為小麥收獲後的6月份播種,9-10月份收獲,黃淮海地區種植夏播大豆居多。從種植方式看,東北、內蒙古等大豆主產區,種植方式一般以大田單一種植為主;而其他地區,則多與玉米、花生等作物間作種植。
大豆分類
根據種皮的顏色和粒形,大豆可分為黃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它色大豆、飼料豆 (秣食豆)五類。黃大豆的種皮為黃色,臍色為黃褐、淡褐、深褐、黑色或其它顏色,粒形一般為圓形、橢圓形或扁圓形。
❷ 大豆油期貨行情主要看哪只
看持倉量和交易量,主要看數量最大的那隻。
❸ 大豆油是否屬於期貨類
豆油是屬於期貨類的,現在的大連商品交易所就有豆油這個品種。
❹ 豆油期貨的豆油簡介
烹飪用油 。烹飪用油是豆油消費的主要方式。從世界上看,豆油用於烹飪的消費量約占豆油總消費的70%。從國內看,烹飪用豆油消費約占豆油消費量的78%,約占所有油類消費的35%左右,它和菜籽油一起成為我國烹飪的兩大主要用油,但是因天氣炎熱造成大豆產量降低從而造成豆油價格上漲。
食品加工。豆油除了直接食用外,還可以用於食品加工。豆油可以用來製作多種食用油,如涼拌油、煎炸油、起酥油、人造奶油等。此外,豆油還被用於製造蛋黃醬等食品。我國食品加工用油量約占豆油總消費量的12%左右。由於餐飲習慣的不同,西方國家的這一比例要高於中國,如美國食品加工用油量約占國內豆油總消費的25%以上。 大豆原油
豆油是大豆加工的油脂產品的總稱,豆油按其加工程度可分為大豆原油和成品大豆油。在我國,大豆原油(也稱毛油)主要為工廠的中間產品,目前我國進口大豆油也全部是大豆原油。由於大豆原油具有貿易量大、品質均一、容易儲存、與國際現貨和期貨市場接軌等優勢,所以是比較適合進行期貨交易的品種。 大連商品交易所豆油交割質量標准
豆油期貨交割質量標准以我國豆油國標為藍本,項目設置、數值選取基本一致,同時對與現貨市場發展情況不相符的個別指標及取值進行了微調。如增加了國標中沒有但現貨企業普遍使用的含磷量指標,並設計含磷量≤200mg/kg,將酸值由國標中的≤4.0mg KOH/g調整為≤3.0mg KOH/g。這樣,國產大豆原油基本能夠達到該交割標准;進口豆油在溶劑殘留量等指標上有可能不達標。但是,經過簡單加工,進口豆油完全可以滿足期貨交割質量標准。同時為簡化合約,豆油期貨不設等級升貼水。 大連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
按照豆油生產、流通的格局,豆油合約交割地設立於張家港上海、天津和連雲港日照地區,其中連雲港日照地區的交割庫為非基準交割庫,可以貼水50元/噸進行交割。張家港上海以及日照地區也是黃大豆2號合約、豆粕合約的交割地,這樣的交割地點設置有利於黃大豆2號、豆粕和豆油合約間的套利交易和保值操作。 10噸/手
現貨市場上豆油運輸使用的罐車最小載重一般是10噸,大商所的大豆、豆粕合約的交易單位都是10噸/手。為了和現貨市場接軌、方便跨品種套利交易,豆油合約的交易單位定為10噸/手。 2元/噸
最小變動價位是期貨合約價格變動的最小單位。大商所從提高市場運行效率、與CBOT豆油合約接軌等角度出發,確定豆油合約的最小變動價位為2元/噸。 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5%
在豆油現貨市場中,日價格變動在4%以上的概率不足2%,同時考慮到豆油期貨與大豆和豆粕期貨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將豆油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確定為4%。 合約價值的7%
為使最低交易保證金與漲跌停板相協調,大商所將豆油合約的最低保證金確定為5%,同時該規定與現有大豆和豆粕品種也保持一致。 1、3、5、7、8、9、11、12月
綜合豆油消費、生產和進口的季節性特點和與豆油、豆粕的套利關系,豆油的交割月份設計為1、3、5、7、8、9、11、12月。與豆粕期貨合約交割月份一致,與CBOT豆油合約相比,大商所豆油合約少了10月合約、多了11月合約,這樣的設計有利於跨品種和跨市場交易。 合約月份第十個交易日
最後交易日與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和豆粕期貨合約保持一致。 最後交易日後第三個交易日
最後交割日的規定與黃大豆2號合約相一致。 實物交割
豆油的交割方式與豆粕合約保持一致,採用期轉現和滾動交割等方式,廠庫倉單和倉庫倉單相結合的倉單流轉方式,方便投資和保值。
❺ 期貨大豆油怎麼看
豆油仍然偏弱,但下行空間已經有限了,做空要小心,情況不對就要跑,急跌之後會有反彈。
❻ 豆油期貨的交易規則
(一)保證金制度
豆油期貨合約的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交易所保證金實行分級管理,隨著期貨合約交割期的臨近和持倉量的增加,交易所將逐步提高交易保證金。當豆油合約出現連續漲(跌)停板時,交易所將適當提高交易保證金。
1、豆油合約臨近交割期時交易保證金收取標准 交易時間段 交易保證金(元/手) 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第一個交易日 合約價值的10% 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第六個交易日 合約價值的15% 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第十一個交易日 合約價值的20% 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第十六個交易日 合約價值的25% 交割月份第一個交易日 合約價值的30% 2、豆油合約持倉量變化時交易保證金收取標准 合約月份雙邊持倉總量(N) 交易保證金(元/手) N ≤40萬 手合約價值的5% 40萬手 按上述文字描述規則 50萬手 按上述文字描述規則 60萬手 按上述文字描述規則 3、當豆油合約在某一交易日(該交易日記為第N個交易日)出現漲跌停板單邊無連續報價的情況,則當日結算時,該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按合約價值的6%收取(原交易保證金比例高於6%的,按原比例收取)。若第N+1個交易日出現與第N個交易日同方向漲跌停板單邊無連續報價的情況,則第N+1個交易日結算時起,該豆油合約交易保證金按合約價值的7%收取(原交易保證金比例高於7%的,按原比例收取)。若某期貨合約在某交易日未出現與上一交易日同方向漲跌停板單邊無連續報價的情況,則該交易日結算時交易保證金恢復到正常水平。
(二)漲跌停板制度
交易所實行價格漲跌停板制度,由交易所制定各期貨合約的每日最大價格波動幅度。交易所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各合約漲跌停板幅度。
豆油合約交割月份以前的月份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交割月份的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6%。
新上市合約的漲跌停板幅度為一般月份漲跌停板幅度的兩倍,如合約有成交,則於下一交易日恢復到一般月份的漲跌停板幅度;如合約無成交,則下一交易日繼續執行前一交易日漲跌停板幅度。
當某合約第N+2個交易日出現與第N+1個交易日同方向漲跌停板單邊無連續報價的情況,則在第N+2個交易日收市後,交易所將根據市場情況採取以下風險控制措施中的一種或多種:暫停交易,調整漲跌停板幅度,單邊或雙邊、同比例或不同比例、部分會員或全部會員提高交易保證金,暫停部分會員或全部會員開新倉,限制出金,限期平倉,強行平倉,強制減倉或其他風險控制措施。
(三)限倉制度
交易所實行限倉制度。限倉是指交易所規定會員或客戶可以持有的,按單邊計算的某一合約投機頭寸的最大數額。
當豆油一般月份合約單邊持倉大於10萬手時,經紀會員該合約持倉限額不得大於單邊持倉的20%,非經紀會員該合約持倉限額不得大於單邊持倉的10%,客戶該合約持倉限額不得大於單邊持倉的5%。
當豆油一般月份合約單邊持倉小於等於10萬手時,經紀會員該合約持倉限額為20,000手,非經紀會員該合約持倉限額為10,000手,客戶該合約持倉限額為5,000手。豆油合約進入交割月份前一個月和進入交割月期間,其持倉限額為:
單位:手
交易時間段經紀會員非經紀會員客戶
交割月前一個月第一個交易日起 8,000 4,000 2,000
交割月前一個月第十個交易日起 4,000 2,000 1,000
交割月份 2,000 1,000 500
套期保值頭寸實行審批制,其持倉不受限制。
❼ 豆油期貨規定的質量標準是幾級
豆油期貨的大豆油和現貨的大豆油是兩碼事,期貨交易的品種名稱是「大內豆原油」,是不能直接容食用的,要經過提純後才可以食用。而大豆原油提純後生成的食用油才分為一級、二級等不同等級,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現貨大豆油的等級。
豆油期貨的質量標准有國標:GB1535,裡面規定了水分及揮發物、雜質、酸值、過氧化值等理化指標,並沒有等級之分。 這就好比石油的原油是沒有等級之分的,而原油提煉出來的汽油、柴油則有等級之分。
❽ 大豆油品期貨交易平台
去正規期貨公司開戶,然後就可以交易豆油、豆粕、大豆等期貨品種了;不懂得也可以先去游俠股市做做模擬
❾ 豆油期貨的市場
豆油的供給與需求 2004年世界豆油產量與棕櫚油的產量相當,位居所有植物油的前兩位。豆油貿易量佔世界植物油總貿易量的23% ,居各類植物油的第二位。
美國、巴西、阿根廷、中國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產國,2004/05年度四個主產國的產量佔到世界總量的91%,從歷史統計數據看,大豆主產國就是豆油的主要生產國,2004/05年度美國、巴西、阿根廷、中國的豆油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的27%、17%、16%、17%,四國產量之和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77% 。歐盟作為一個整體,產量也比較高,佔世界總產量的8%。
世界豆油產量呈逐年遞增的態勢,2004/05年度與1993/94年度相比,產量增加了79%。在世界四大豆油主產國中,美國始終占據著第一的位置,但其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份額已經由1993/94年度的35%下降至2004/05年度的27%;巴西豆油產量在1993/94年度至2004/05年度間增長了59%,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份額保持在17%左右;在此期間,中國豆油產量增長了397%,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份額由1993/94年度的6%增長至17%,2010年已經超過阿根廷成為第三大豆油生產國。
在世界豆油總產量不斷增長的同時,世界豆油貿易量也不斷上升。2004/05年度世界豆油的出口量達到933萬噸,較1993/94年度增加193%。其中,阿根廷出口量增長很快,2004/05年度較1993/94年度提高了248%,佔世界豆油出口總量中的比例也由30%提高至53%,世界豆油第一大出口國的地位日益鞏固;巴西和美國的出口量也較大,2004/05年度上述兩國豆油出口量佔世界豆油出口總量的25%和7%。
從2004年至今,世界豆油進口情況發生了明顯變化,進口量增加很快,2004/05年度較1993/94年度增加了191%。變化最明顯的是印度,在1993/94年度印度的進口量為2.9萬噸,2001/02年度則達到135.8萬噸,佔世界總進口量的19%。中國也是重要的豆油進口國,除2000/01年度和2001/02年度以外,中國在1993/94-2004/05年度期間的豆油進口量均佔世界豆油進口總量的10%以上,2003/04年度中國豆油進口增加迅猛,較2002/03年度增加了1倍多。
從2004年至2010年之間,世界豆油的消費量一直保持著逐年上升的趨勢,已成為世界產銷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之一。1996/97年度豆油消費量突破了2000萬噸之後,2004/05年度豆油消費量提高至3193萬噸。歐盟、美國、中國是豆油消費量增加的主要國家和地區。
豆油消費的明顯特點是:主要的生產大國阿根廷消費量一直較低;中國是豆油消費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2004/05年度較1993/94年度增長了327%,消費量增加了552萬噸。
從豆油消費的區域特點來看,主要的消費大國是美國、中國、巴西和歐盟。另外,日本、孟加拉國、墨西哥、伊朗的豆油消費量也較高。 除此之外,其他國家的消費量都比較小。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大豆榨油的國家,歷史已近千年。目前我國仍然是世界豆油生產和消費大國,2004/05年度豆油產量為577萬噸,消費量為785萬噸。2010年至2013年間,豆油市場比較活躍,市場價格變動較為劇烈。
我國是世界四大豆油生產國之一,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我國豆油產量增長很快,從不足100萬噸上升到2004年的577萬噸的水平。
1983-1987年是我國植物油消費快速增長的時期,產銷出現缺口,必須依靠進口來緩解國內的供求矛盾。1990年我國政府提高了油脂定購價格,從而刺激了大豆生產和豆油加工業的發展。1993年油料市場放開後,大豆加工廠的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從而使國內豆油產量提高到80-100萬噸。隨著進口大豆數量的增加,我國可供榨油的大豆數量明顯提高,豆油產量增長很快,2004/05年度達到577萬噸。
我國豆油的生產分布面較廣,在上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內,我國豆油生產主要集中在黑龍江省等大豆主產區。2004年以後的五年中,南方沿海地區興建了很多大豆加工廠,它們大多使用進口大豆進行加工,其中江蘇、山東、遼寧、廣東等四省區是榨油能力最集中的區域。
我國大豆的人均產量較低,豆油一直存在供給缺口。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豆油進口量逐年增加,1993/94-1997/98年度曾經超過100萬噸,而後逐漸穩定,2003/04年度,進口量近300萬噸。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豆油出口量很少,近幾年,年均出口在5萬噸左右。
從豆油進口的主要國家來看,阿根廷和巴西是我國豆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國。近幾年,我國豆油進口量90%以上來自這兩個國家,而美國對我國豆油進口數量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豆油的銷售輻射范圍主要受到費用的制約,其中運輸成本是影響銷售費用的重要因素。2000年來隨著鐵路運輸費用的逐步降低,豆油的銷售區域和輻射范圍正呈現著穩步擴大的趨勢。
由於銷售價格越來越透明,中間經銷商的利潤越來越低,原有的貿易公司正逐漸淡出豆油的流通環節,更多的是大豆加工廠直接將豆油送達終端銷售商或用戶手中。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國豆油消費量只有100萬噸,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豆油消費增長很快,十多年來增長了近6倍,2004/05年度已經達到700多萬噸,豆油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植物油品種。
❿ 期貨市場上的豆油包括哪些
大連商品交易所豆油交割質量標准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1.1 本標准規定了用於大連商品交易所交割的豆油質量指標與分級標准。
1.2 大連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貨合約中所規定的大豆原油是指以大豆為原
料加工的不能供人類直接食用的大豆油,產地不限。
1.3 本標准適用於大連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貨合約交割標准品。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堪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
於本標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 1535 大豆油
SN/T 0798 進出口糧油、飼料檢驗 檢驗名詞術語
GB 5537 植物油脂檢驗 磷脂測定法
3.術語和定義
3.1 含磷量:符合SN/T 0798中的相關規定。
3.2 其他術語和定義:符合GB1535中的相關規定。
4.質量要求
4.1 特徵指標:符合GB1535中的相關規定。
4.2 質量等級指標:
氣味、滋味具有大豆原油固有的氣味、滋味,無異味
水分及揮發物(%)≤0.20
不溶性雜質(%) ≤0.20
酸值(mg KOH/g)≤3.0
過氧化值(mmol/kg)≤7.5
溶劑殘留量(mg/kg)≤100
含磷量(mg/kg) ≤200
4.3 衛生指標:按GB 1535中的規定執行。
4.4 其他:按GB 1535中的規定執行。
5.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簽
5.1 含磷量檢驗 按GB 5537執行。
5.2 其他:按GB 1535中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