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玩「王者榮耀」能學到理財的道理這是什麼道理
我在跟理財經理們講課時經常提到一句話——世界上所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就拿投資公募基金來舉例,我相信絕大多數人一聽到我提基金,第一反應就是「基金是個賠錢貨」,也是,我身邊70%的人投資基金都是虧損的。但是,如果你去調取過去十多年的數據,恐怕會大跌眼鏡!
大家看,根據萬得資訊的數據顯示:2005年到2015年這11年間,基金賺錢的概率是82%,平均年化收益率高達19.2%,要知道全世界最牛的基金公司——橋水基金,旗下的全天候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才9%而己,你能說中國公募基金的表現不優秀嗎?
那為什麼絕大多數人都是虧錢的呢?我覺得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大部分投資基金的人,並不懂得「延遲滿足」,而是想立馬得到收益。於是聽信消息、人雲亦雲、追漲殺跌、見風使舵。
人們常常嘲笑巴菲特老爺子的長期價值投資理論不適應中國市場,但是人家在2008年投資18億港幣購買比亞迪的股票,一直持有至今,即使中間跌幅高達40%也沒有動搖,現在市值己突破100億港幣。這個看似笨拙的方式,卻讓「時間的玫瑰」給了他充足的回報。
我常常表達一個觀點:沒有理財目標的收益是沒有意義的。打個比方:你有一筆錢是6年後准備給孩子上大學用的,這個時候,能最大程度的接近這個目標、偏離度最小的資產配置方案,就是好方案。又有什麼必要去過度追求高收益,或者過度害怕波動呢?關鍵原因還是「要立即得到滿足」的人性在作祟吧。
2. 橋水基金創始人稱比特幣類似黃金,比特幣和黃金有多大的差別
我覺得比特幣和黃金有以下幾點的差別:
一、黃金是實物,比特幣是虛擬貨幣
黃金的價值延續幾午年,無論是中國,印度,還是歐洲,美洲,在交通並不發達,交流相對封閉的情況下,每地人民都不約而同的選擇黃金作為通用貨幣,可見黃金本身就是一個硬通貨,而且這個硬通貨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比特幣老實說,我沒有摸過實物,網路上那些照片只是一個假設圖,讓更多人認識而創業的,比特幣並不是這個樣子:他是以一套加密演算法來記錄某些關鍵信息,由於這些信息存在價值,因此每一個比特幣都是有價的,由於存量穩定,所以與黃金的稀有屬性差不多,具有避險功能。
四、兩者的價值不同
從本質上講,黃金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在現實的應用場景上,黃金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而每個國家發行的法定貨幣多少,與本國的黃金儲備量有很大的關系。黃金儲存的越多,國家經濟發展越穩定,貨幣的發行也就趨於穩定,當出現超發或少發時,貨幣的價值也會隨之而漲高或下跌。但不管怎麼跌,黃金的價值是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雖然受到美元、股市、供需、通脹印象,但漲跌還是比較穩定的。比特幣就不一樣了,無論是應用場景、流通領域、流通范圍、公信度、價值穩定上都沒辦法與黃金相比。
黃金與比特幣雖然都具有很高的價值,但卻有明顯的區別,如果非得在兩者中選擇一個,我認為黃金的價值比較大,風險比較少。當然,比特幣這玩意,高風險意味著有高收益的可能。
3. 橋水基金作為最賺錢的對沖基金,是因為什麼引起的虧損
根據中國基金報的報道,2020年,全球各大基金賺得盆滿缽滿,數據顯示,20家頂級對沖基金2020年大賺635億美元(超4100億元),創十年來的最佳回報。然而,其中橋水基金卻為投資人虧了121億美元(超780億元)。1月25日,LCH Investments的最新排名顯示,喬·達里奧(Ray Dalio)的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於2020年令投資者損失了121億美元,(超780億元)。
但是問題是2020年經歷了太多的市場黑天鵝受到疫情的影響,美國股市出現了4次熔斷,這對於任何一家基金公司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沖擊,而且這種沖擊在橋水基金身上顯得更加明顯,因為它的低風險部分也就是阿爾法部分,實際上投資的時候是比較成熟的市場,但是美國的成熟市場反而給出了非常難看的市場表現,最終導致橋水基金一度陷入巨虧,甚至有市場爆倉的傳言。這就是橋水基金為什麼會虧損那麼多的重要原因。
4. 著名的橋水基金採用何種投資模型
橋水基金管理公司(Bridge water)由Ray Dalio在1975年創建,是目前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橋水的全天候基金(Bridewater All Weather Fund)是該公司的主要基金產品之一,截止2016年年中該基金大約管理600億美元左右的資產規模。
全天候策略的目的是向投資者提供一套旱澇保收的投資方法,不管是經濟處於擴張,收縮或者蕭條的不同周期,該策略都能給予投資者不錯的回報。全天候策略基於Ray Dalio自己提出來的理論基礎,叫做Risk Parity(風險平價)。風險平價的意思是在資產配置中包括不同的資產(比如股票,債券,黃金等),並保持這些資產被分配到的風險保持均衡。
根據橋水公司公布的對於全天候策略的解釋的文件顯示,全天候策略將基金面臨的風險分為四大類:經濟增長,通脹,經濟萎縮,通縮。為了應對這些不同經濟周期的風險,該策略配置了不同類型的資產,每個資產受到的風險配重為1/4。比如為了應對通脹風險,該投資組合需要持有防通脹債券,大宗商品和發展中國家債券。
注意這里指的1/4不是這些資產的市值配重,而是他們的風險配重。由於股票的波動率比較高(風險比較大),而債券的波動率比較低(風險比較低)。那麼在全天候策略中,為了平衡股票和債券之間的風險差異,在配置中我們需要極大的增加債券的配重。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全天候策略並不是嚴格全天候的。舉個例子來說,橋水全天候在2013年的回報是負3.9%,而同年美國股票的回報為+30%左右,巴克萊全球債券指數回報為負2%左右。也就是說,在2013年,無論和債券比,還是和股票比,橋水全天候的回報都更加糟糕。
橋水基金推出的全天候策略,其投資的門檻是比較高的。由於橋水是對沖基金,因此只有高凈值個人投資者才有資格購買他們的基金。而由於橋水的規模非常大,一般只對大型機構或者投資額度非常高的超高凈值個人投資者開放,這也導致很多普通投資散戶無法購買到全天候策略基金。因此很多投資者比較關心的問題是:橋水的全天候配置策略能否復制?
當然,橋水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有非常雄厚的資金和人才資源,因此想要完全復制其旗艦產品,全天候基金是不可能的。一家好的基金,其優勢不光在於他們開發出來的過去的產品,更重要的是其不斷創新的能力。如果投資者去購買全天候基金,看重的可能並不只是他們過去的業績,而是他們持續創新,改進產品的能力。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被對沖基金投資門檻排除在外的投資者來說,依照上面提到的資產組合方式,通過指數基金ETF來設計一個簡單的全球資產配置組合,也能達到接近橋水全天候基金的回報和風險,那麼這樣的投資組合就能夠給一些投資者帶來價值。最重要的是,要達成這些投資組合並不那麼復雜,有一些金融知識的朋友甚至可以自己動手DIY。為自己建立一個度身定做的全天候資產配置策略,這難道不是一件很酷的事么?
5. 橋水基金登陸A股,大家覺得此事對A股會有什麼影響
對沖基金橋水登陸A股,對於改變目前滬深股市的格局具有長遠的意義。隨著A股逐步開內放「對沖容基金」,單邊做多的傳統投資理念將受到沖擊。但短期沒有太大影響,橋水基金進入A股市場的數量想必受到限制。
橋水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資產達到1300億美元之多。但是,它們不可能都投資A股,也未必都投資股票。債券、外匯、期貨可能都是橋水基金的投資標的;該基金亦未必都是做空。做多和做空都是投資的手段,並非一成不變的教條。
A股目前市場容量很大,上市公司數量龐大;而且經過長期陰跌,很多股票價值已經凸顯。雖然這些股票短期內業績沒有明顯改善,但是股市是看預期的。再加上市場對央行放水有預期,資金面方面不是問題。
所以一個以做空出名的對沖基金,在A股登記私募基金資格對A股影響並不大,不會出現跟風大量做空A股的行為,畢竟市場目前的話語權還不在海外對沖基金手裡。滬深股市最大的空頭乃我們自己,乃基金以及券商,橋水基金根本不是它們的對手。
然而,對此亦不可過於樂觀,橋水基金等做空基金,在股市低迷之際,如果砸盤其殺傷力不小。一旦做空成為常態,散戶投資者將更加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