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投資gdp

投資gdp

發布時間:2021-02-17 02:27:14

『壹』 GDP的投資是怎麼回事

在經濟學來、或總體經濟方面,自投資是指每單位時間內,所購入資本(財)的金額。所謂的資本,就是目的不在於消費、而主要著眼於其未來的生產能力,如公共建設、鐵路、工廠等。而人力資本方面的投入,包括新設立學校、或在職進修機構等。存貨(營運資本)的投資,就是指各種事業為營運需要、購置存貨的行為,此一行為可能是經過審慎的管理流程、也有可能只是因應需要而為之;而進貨的存量有時為正、有時候也可能變成負值。

『貳』 如何計算投資拉動經濟增長 投資額大於gdp

核算方法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衡量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造價值的一種方法,即從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核算期內生產的總產品價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核算方法。按照這種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相加得到。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產品和服務的最終去向,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貨物與服務凈出口三個部分。[2]一、用支出法核算GDP支出法核算GDP,就是從產品的使用出發,把一年內購買的各項最終產品的支出加總而計算出的該年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這種方法又稱最終產品法、產品流動法。從支出法來看,國內生產總值包括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用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以及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總額,它反映本期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使用及構成。[3]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產量,P1、P2……P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價格,則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Q1P1+Q2P2+……QnPn=GDP在現實生活中,產品和勞務的最後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這幾方面支出的總和。1.居民消費(用字母C表示),包括購買冰箱、彩電、洗衣機、小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的支出、服裝、食品等非耐用消費品的支出以及用於醫療保健、旅遊、理發等勞務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屬於消費。2.企業投資(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資本資產(包括廠房、機器設備、住宅及存貨)的支出。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兩大類。固定資產投資指新造廠房、購買新設備、建築新住宅的投資。為什麼住宅建築屬於投資而不屬於消費呢?因為住宅像別的固定資產一樣是長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貨投資是企業掌握的存貨(或稱成為庫存)的增加或減少。如果年初全國企業存貨為2000億美元而年末為2200億美元,則存貨投資為200億美元。存貨投資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因為年末存貨價值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年初存貨。企業存貨之所以被視為投資,是因為它能產生收入。從國民經濟統計的角度看,生產出來但沒有賣出去的產品只能作為企業的存貨投資處理,這樣是從生產角度統計的GDP和從支出角度統計的GDP相一致。計入GDP中的投資是指總投資,即重置投資與凈投資之和,重置投資也就是折舊。投資和消費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具體的分類則取決於實際統計中的規定。3.政府購買(用字母G來表示),是指各級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購買軍火、軍隊和警察的服務、政府機關公用品與公設施、舉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開學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給政府雇員的工資也屬於政府購買。政府購買是一種實質性的支出,表現出商品、勞務與貨幣的雙向運動,直接形成社會需求,成為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政府購買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轉移支付、公債利息等都不計入GDP。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產出來的商品與勞務的作為報償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失業救濟、貧困補助、老年保障、衛生保健、對農業的補貼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通過其職能將收入在不同的社會成員間進行轉移和重新分配,將一部分人的收入轉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實質是一種財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轉移支付發生時,即政府付出這些支出時,並不相應得到什麼商品與勞務,政府轉移支付是一種貨幣性支出,整個社會的總收入並沒有發生改變。因此,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國內生產總值中。4.凈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是指進出口的差額。進口應從本國總購買中減去,因為進口表示收入流到國外,同時,也不是用於購買本國產品的支出;出口則應加進本國總購買量之中,因為出口表示收入從外國流入,是用於購買本國產品的支出,因此,凈出口應計入總支出。凈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把上述四個項目加起來,就是用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GDP=C+I+G+(X-M)在中國的統計實踐中,支出法計算的是國內生產總值劃分為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和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總額,它反映了本期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使用及構成。最終消費分為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居民消費除了直接以貨幣形式購買貨物和服務的消費外,還包括以其他方式獲得的貨物和服務的消費支出,即所謂的虛擬消費支出。居民虛擬消費支出包括以下幾種類型:單位以實物報酬及實物轉移的形式提供給勞動者的貨物和服務;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務;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服務。通過支出法計算的GDP,我們可以計算出消費率和投資率。所謂消費率就是最終消費佔GDP的比率,所謂投資率就是資本形成總額佔GDP的比率。按照有關統計資料,最近幾年以來,中國的消費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降趨勢,2005年中國的消費率為52.1%,投資率為43.4%。同世界水平相比中國的消費率明顯偏低。因此,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宏觀經濟調控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調整投資和消費的比例關系,擴大消費需求是擴大內需的重點。二、用收入法核算GDP收入法核算GDP,就是從收入的角度,把生產要素在生產中所得到的各種收入相加來計算的GDP,即把勞動所得到的工資、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資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業家才能得到的利潤相加來計算GDP。這種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在沒有政府的簡單經濟中,企業的增加值即其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就等於要素收入加上折舊,但當政府介全國GDP入後,政府往往徵收間接稅,這時的GDP還應包括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間接稅是對產品銷售徵收的稅,它包括貨物稅、周轉稅。這種稅收名義上是對企業徵收,但企業可以把它打入生產成本之中,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故也應視為成本。同樣,還有企業轉移支付(即企業對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慈善捐款和消費者呆帳),它也不是生產要素創造的收入,但要通過產品價格轉移給消費者,故也應看作成本。資本折舊也應計入GDP。因為它雖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總投資中。還有,非公司企業主收入也應計入GDP中。非公司企業主收入,是指醫生、律師、小店鋪主、農民等的收入。他們使用自己的資金,自我僱用,其工資、利息、租金很難象公司的帳目那樣,分成其自己經營應得的工資、自有資金的利息、自有房子的租金等,其工資、利息、利潤、租金常混在一起作為非公司企業主收入。這樣,按收入法計算的公式就是:GDP=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也可看成是GDP=生產要素的收入+非生產要素的收入從理論上講,用收入法計算出的GDP與用支出法計算出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三、用生產法核算GDP用生產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質產品與勞務的各個部門的產值來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生產法又叫部門法。這種計算方法反映了國內生產總值的來源。運用這種方法進行計算時,各生產部門要把使用的中間產品的產值扣除,只計算所增加的價值。商業和服務等部門也按增值法計算。衛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務等部門無法計算其增值,就按工資收入來計算其服務的價值。按生產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可以分為下列部門:農林漁業;礦業;建築業;製造業;運輸業;郵電和公用事業;電、煤氣、自來水業;批發、零售商業;金融、保險、不動產;服務業;政府服務和政府企業。把以上部門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加總,再與國外要素凈收入相加,考慮統計誤差項,就可以得到用生產法計算的GDP了。從理論上說,按支出法、收入法與生產法計算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實際核算中常有誤差,因而要加上一個統計誤差項來進行調整,使其達到一致。實際統計中,一般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支出法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計算出的國內生產總值為標准。在中國的統計實踐中,收入法計算GDP分為四項: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第一項為勞動者報酬。是指勞動者因從事生產活動所獲得全部報酬。包括勞動者獲得的各種形式的工資、獎金和津貼,既包括貨幣形式的,也包括實物形式的;還包括勞動者所享受的公費醫療和醫葯衛生費、上下班交通補貼和單位支付的社會保險費等。第二項為生產稅凈額,指生產稅減生產補貼後的余額。生產稅指政府對生產單位生產、銷售和從事經營活動,以及因從事生產活動使用某些生產要素(如固定資產、土地、勞動力)所徵收的各種稅、附加費和規劃費。生產補貼與生產稅相反,是指政府對生產單位的單方面的收入轉移,因此視為負生產稅,包括政策虧損補貼、糧食系統價格補貼、外貿企業出口退稅等。第三項為固定資產折舊,是指一定時期內為彌補固定資產損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資產折舊率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它反映了固定資產在當期生產中的轉移價值。第四項為營業盈餘,是指常駐單位創造的增加值扣除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和固定資產折舊後的余額。它相當於企業的營業利潤加上生產補貼。

『叄』 GDP是什麼了和怎樣投資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ct,簡稱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版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權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共有四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額。用公式表示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為消費、I為私人投資、 CB為政府支出、X為凈出口額。

『肆』 GDP的組成部分中投資指的是啥

GDP中的投資,主要用於用支出法進行GDP計算時。
GDP = C + I + G +(X-M)
居民消費(用字母C表示)版
企業投資權(用字母I表示)
政府購買(用字母G來表示)
凈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
GDP中的投資是指增加或更新資本資產(包括廠房、機器設備、住宅及存貨)的支出。
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兩大類。固定資產投資指新造廠房、購買新設備、建築新住宅的投資。
為什麼住宅建築屬於投資而不屬於消費呢?
因為住宅像別的固定資產一樣是長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貨投資是企業掌握的存貨(或稱成為庫存)的增加或減少。如果年初全國企業存貨為2000億美元而年末為2200億美元,則存貨投資為200億美元。存貨投資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因為年末存貨價值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年初存貨。企業存貨之所以被視為投資,是因為它能產生收入。從國民經濟統計的角度看,生產出來但沒有賣出去的產品只能作為企業的存貨投資處理,這樣是從生產角度統計的GDP和從支出角度統計的GDP相一致。

『伍』 固定資產投資如何計入GDP

應該學過宏觀經濟學吧,在這我就不解釋原理了,按照支出法來計算:
gdp=c+i+g+(x-m)
其中i是investment,就是投資的意思,在支出法中c表示消費性支出,而消費性支出不可包含固定資產購買的支出,如房屋購買等,所以此類支出必須以資產折舊的方式計在i欄下,即以固定資產投資的形式,因此固定資產折舊也是計入gdp的.
結合你上面那道題目,屬於兩部門的gdp模型,只考慮c和i,每年的鋤頭折舊5元即為投資支出,按照會計准則,價值10元的固定資產以一定時期進行計提折舊,相當於等效為每年付5元,兩年付清(前提是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另外可以把投資固定資產等同於是投資他的使用權,比如一幢房屋100萬,50年報廢,按照你的思路,你不能說你每年的計提折舊或者投資是
-2萬元,這樣的思路是錯誤的,你可能把他理解為,這個房子是我投資買的,每年折舊了2萬,就是我的投資損失了2萬,所以計
-2萬,這樣就錯了,應該理解為,我購買這個房子,其實就是購買了50年的使用權,現在我以計提折舊的形式進行會計計賬,相當於玩分期付款的游戲,我每年必須為此償付2萬以購買使用權,而這個2萬就計在了資產折舊欄下,也就是說,會計上假設房子一次性被買下,而每年採用折舊的形式計賬,而事實上,你是以每年投資2萬的形式買下了房子50年的使用權.

『陸』 中國投資佔gdp多少

2011年,中國現價GDP總量為458217.58億元,同比增長15.1%;可比價GDP總量為154573.70億元,同比增長9.5%;GDP平減指數為296.44(1990=100),比上年上漲5.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9月20日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2011.09版預測,2011年中國經濟比上年增長9.5%,按本幣計算GDP總量為458217.58億元,按美元計算為69884.70億美元,年均匯率為1美元摺合6.5568元人民幣。 《世界經濟展望》預測,2011年,中國現價GDP總量為458217.58億元,同比增長15.1%;可比價GDP總量為154573.70億元,同比增長9.5%;GDP平減指數為296.44(1990=100),比上年上漲5.2%。 IMF預測,2011年人民幣對美元年平均匯率為每美元摺合6.5568元人民幣,比上年的6.7704升值3.3%。以此計算,2011年中國按美元計價的現價GDP規模為69884.7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9%。 IMF推算,2011年中國年中人口數為134812.1萬人,比上年增加670.7萬人。以此計算,2011年中國人均現價GDP為33989元,摺合5184美元;人均實際GDP為11466元,同比增長8.9%。 IMF估算,2011年中國PPP GDP規模為113162.24億國際元,比2010年增加11963.28億國際元,增長11.8%。人均PPP GDP為8394國際元,比2010年增加850國際元,增長11.3%。2011年中國PPP GDP佔世界的比重由上年的13.6%提高到14.4%,上升了0.8個百分點。人民幣對國際元的比率從上年的3.933貶值至4.049。 IMF預測,2011年中國總投資佔GDP的比例將達48.7%,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國民總儲蓄佔GDP的比重達53.8%,提高0.4個百分點。 IMF還預測,2011年中國CPI年均上漲5.5%,比上年擴大2.2個百分點,其中年末CPI漲幅將回落到5.1%,比上年同期擴大0.4個百分點。 IMF預測,2011年中國貨物和服務出口總值將增長15.6%,其中貨物出口增長15.6%,均比上年回落8.6個百分點;中國貨物和服務進口總值將增長16.5%,其中貨物進口增長16.5%,分別比上年回落3.3個和5.5個百分點。 IMF預測,2011年,中國石油進口量將達2267.5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8.6%;石油出口量將達274.7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6%。 IMF預測,2011年中國公共財政收入將達95612.02億元,同比增長18.0%,佔GDP的比重將達20.9%,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公共財政支出將達102806.85億元,同比增長13.9%,佔GDP的比重為22.4%,比上年降低0.3個百分點;財政赤字7194.83億元,佔GDP的比重為1.6%,比上年降低0.7個百分點。 IMF預計,2011年中國經常項目盈餘將達3605.36億美元,比上年的3053.00億美元增長18.1%,佔GDP的比重為5.2%,與上年基本持平。

『柒』 投資對GDP的影響。。

1、不一定。首先要明確一點投資資金不一定就來自本地區,還有可能來自外地,所以專考察投資消費比例屬地區范圍一定要夠大才有意義,比如中國范圍。如果投資來自外地,那麼對本地消費有促進作用,因為可以拉動就業,提高本地人均收入。
2、如果投資資金來自本地,那麼對於消費是有一定抑製作用的,但是並不絕對,只要投資不超過一個合理的比例,對消費影響不大的。

『捌』 在gdp核算中,投資包括哪些

存貨。
企業投資(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資本資產(包括廠房、回機器設備、住宅答及存貨)的支出。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兩大類。固定2.資產投資指新造廠房、購買新設備、建築新住宅的投資。為什麼住宅建築屬於投資而不屬於消費呢?因為住宅像別的固定資產一樣是長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貨投資是企業掌握的存貨(或稱成為庫存)的增加或減少。如果年初全國企業存貨為2000億美元而年末為2200億美元,則存貨投資為200億美元。存貨投資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因為年末存貨價值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年初存貨。企業存貨之所以被視為投資,是因為它能產生收入。從國民經濟統計的角度看,生產出來但沒有賣出去的產品只能作為企業的存貨投資處理,這樣是從生產角度統計的GDP和從支出角度統計的GDP相一致。

『玖』 投資怎樣折算gdp

閱讀全文

與投資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牛市滿倉買基金能翻幾倍 瀏覽:379
股票投資者賬戶金額信息 瀏覽:724
豎線寫價格指標 瀏覽:769
網智天元股票 瀏覽:275
招商至遠理財 瀏覽:980
6塊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53
銀行外匯點差多少 瀏覽:607
基金廣發穩健凈值 瀏覽:136
境外匯款電子銀行 瀏覽:266
連續漲停的股票怎麼操作 瀏覽:858
2018年12月24美元兌人民幣匯率 瀏覽:955
中信證券重組定價格 瀏覽:678
2014年抵押貸款利率 瀏覽:196
家族信託優勢 瀏覽:329
銀行信託證券保險 瀏覽:75
信託房地產風險 瀏覽:139
蘋果期貨利好股 瀏覽:513
買信託哪家好 瀏覽:741
一元人民幣對英鎊 瀏覽:794
萬雲股票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