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1、理財不是省出來的。
省雖然很重要,但單單依靠省是省不出很多財富的。現在的理財理念,提倡的是合理的規劃你的支出,合理的消費、合理的投資理財。
2、要學會花錢。
理財只有先學會消費,才會明白如何賺錢。所以,不能只是一味的積蓄,適當的合理消費還可以提高生活質量。
3、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理財中,跟風的風險是最大的。越富裕,基本風險承受能力也越高。所以,選擇理財產品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4、多與投資人士交流。
多與投資人士交流,可提高自己對財富的人士,並且也容易從專業人士那裡獲得一些P2P網貸投資的建議,投資的資訊等。開放的態度比較能接受財富信息,也有利於增加財富。當然,也別忘記獨立和理性的思考,避免隨意的跟風和冒進投資,是財富喪失。
5、別讓你的錢閑著。
任何投資理財都會涉及到一些風險問題。這並不是說不應去冒風險,而是應當去冒合理的風險。無風險的投資只有存銀行拿利息,那是最低的收益。但是放在銀行也可能因為通貨膨脹問題而導致財富稀釋。因此,不要讓你的財富在銀行里閑置,盡量去使用它,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B. 如何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如今,「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道理早已深入百姓心中,但想要「快速的增值」是不是科學的理財觀念?或者說,想要達到上述的理財結果,應該持有什麼樣的科學理財觀念?似乎仍然是不少朋友心中不明白卻又迫切想要得到解答的難題。 光大銀行北京世紀城支行零售部經理趙海波認為,理財是一種人生規劃,是需要自己好好考慮的。理財的資金都是自己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個人資產的安全應該是放到首位的,不要相信理財能夠一夜暴富的神話。趙海波表示:「天下從來就沒有免費的午餐,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往往蘊含著高風險,近年來,很多客戶就是因為受到市場上一些所謂『高收益』產品的誘惑,最終導致血本無歸的,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那麼,究竟應該持有什麼觀念去理財呢?趙海波結合自己多年的從業經驗表示,讀者朋友們在理財時要注意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資產升值只是理財所要實現的目標之一,不要片面追逐高收益,一定要警惕風險;二是理財一定要盡早開始,科學的理財規劃也需要嚴格執行,這樣才能有效地達成理財目標;三是靈活運用信用卡等簡便的融資工具,提高個人資金的流動性;四是不要對保險產品存在偏見,咨詢一下理財師,你會發現保險其實是人生理財規劃中的重要一環。 樹立一個科學的理財觀念,需要想一想自己的理財目標是什麼?趙海波建議,實際上,做理財最重要的就是要設定自己的理財目標。由於不同的人在人生的不同時期,資產狀況、收入水平、家庭情況等都不盡相同,所以實現目標的方式方法也不同。 實現目標的方式方法就是理財規劃。「要做好安排,最好是找專業的理財師來幫助設計完成。就如同大多數人病了就去找醫生,要打官司就要找律師一樣,『請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您如果有理財的需求就需要到財富管理做得比較好的銀行找一個理財經理好好談一談了。」趙海波認為,理財規劃的過程包含了數據量化分析、市場分析、金融產品選擇等諸多環節,是一個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通過讓專業的理財師根據投資者當前的實際情況,分析理財目標,並結合目前的市場情況,通過對各種金融產品建立科學的投資組合設計,才能幫助投資者在未來逐步實現自己的理財目標。
C. 過去5-10年人們理財觀念及其變化
參考資料如下:
http://..com/question/26332764.html?si=1
http://..com/question/37599549.html?si=1
http://forum.yidaba.com/viewthread.php?tid=32430
http://money.hexun.com/2008-03-05/104230996.html
D. 未來幾年內人們的理財觀念會有怎樣的改變
理財會越來越普遍,許多人看起來是有錢人了,但是他們根本說不上是真正的富人,從回科學理財的觀答念看,憑高收入和攢錢來實現富裕的思路完全是錯誤的,依靠攢錢,不僅多數人無法獲得最終的財務自由,甚至不可能得到正確的理財觀念。那麼,怎樣的投資理財,怎樣的科學理財觀念才能做到量體裁衣,以財生財、一生無憂呢?這會是未來幾年內人們的一個大致的理財觀念
E. 如何樹立正確理財觀念
每一個人要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平時養成節約的好習慣。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所以平時我們要養成好習慣,樹立好的理財觀念。
F. 為什麼說投資理財改變觀念很重要
勝敗乃兵家常事,世上沒有常勝將軍。投資自然也不例外。對於投資者來說,面對變幻莫測的投資市場,調整和波動並不可怕,價格下跌其實是風險釋放的過程,下跌過後將出現逢低買入的良機。
投資理財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財富的增長也非一蹴而就。對於投資者來說,過分的激進或保守、急功近利地追漲殺跌或者簡單持有都是不可取的。良好的投資心態以及由此主導的理性操作才是我們獲取成功的根本。
了解自我、設定目標
對於每個人和家庭而言,人生階段、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等都不盡相同。專家建議投資者應在對個人和家庭情況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根據需求設定短期、中期和長期三種理財目標,合理配置資金,選擇適合的投資理財產品。
比如剛剛踏入社會開始工作的年輕人,他們的理財目標可能是購置房產,等到結婚生子後則需要開始為孩子籌備教育經費,而步入中年後就要為保障退休生活而理財了。
價值投資、去粗取精
在我們周圍,經常有些投資者喜歡聽信小道消息,熱衷於對一些有炒作題材的股票進行投機,希望實現一夜暴富,卻往往事與願違。
與這種短期投機行為不同,價值投資是對影響投資的經濟因素、政治因素、行業發展前景、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財務狀況等要素的分析為基礎,以公司的成長性以及發展潛力為關注重點,從而判定資產內在投資價值的投資策略。
價值投資的真諦就在於通過對資產基本面的分析,去評估資產的內在價值,並通過對價格和內在價值的比較去發現並投資那些市場價值低於其內在價值的潛力資產,以期獲得超過基準指數增長率的超額預期年化收益。顯然,價值投資理念更應該成為主流的投資理念。
認清環境、把握時機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除了充分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和理財目標外,投資者還需要對投資環境有足夠多的了解。投資市場與宏觀經濟環境、政治環境等息息相關:經濟衰退,股市萎縮,股價下跌;反之,經濟復甦,股市繁榮,股價上漲。在投資前應先認清投資的環境,避免逆勢操作。
一般的投資者可能會對通過什麼渠道了解投資環境產生疑問。事實上,信息時代,投資者了解投資信息的渠道很多,比如可以通過報章及互聯網了解經濟動態、最新政策以及股市變化;
通過上市公司的年報了解公司表現、財政狀況及未來發展計劃;或通過閱讀金融機構發布的研究報告或參加金融機構舉辦的研討會,獲得具有參考價值的數據和觀點。根據市況變化,投資者可以定期檢討投資組合,以提高投資效益。
G. 30歲以後如何改變理財觀念
李嘉誠有句名言:「30歲以前的人要靠體力、智力去賺錢;30歲以後的人更多的應該是靠錢去賺錢。」
30歲後的我,常盤算著自己的存款,有多少心裡才不慌?
20萬或是一套有著貸款的小房,恐怕都無法避免「中危」,焦慮一遍又一遍被掀起。
工作穩定帶來固定收入,有一個美好的家庭穩穩帶來支出。
如今中產們正忙著消費升級,除了羨慕,怎麼做才能追上別人的腳步?
用戶理財故事:我從月光族變身土豪
先自我介紹下,本人性別女,31歲,已婚。2016年是我財務上重獲新生的一年,2017年是我財務上開花結果的一年,通過這1年多的努力,實現了17%的財富增值,收獲財富的同時我也收獲了信心。
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可能是由於平時父母照顧的比較多,我們兩個都沒在理財上花過心思,家庭支出更是沒有計劃。很多時候沒到月底,兩個人的工資就都花光了,便伸手向父母要點零花錢。
2016年4月17日,我發現自己有寶寶了,這個發現讓我又喜又驚,喜的是長輩們如願了,自己也是很喜歡孩子的;驚的是要為人母了,確突然發現自己沒做好任何的准備。回想這些年的財務狀況簡直是一團糟,寶寶的到來才真正使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要改變自己的財務狀況,給寶寶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就像父母愛護我那樣愛護他(她)。
於是我開始給自己定了個理財的計劃,從最容易的開始做起——記賬。記賬是理財的最初階段,你不記賬就不會知道你有多少錢可以理,記賬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習慣。記賬也能幫助我發現那些不必要的生活支出,從而避免,記賬能夠讓我一點一點的把錢存起來。到2017年1月底,也就是春節之前,我和老公的家庭存款已經有了7萬元。當我把這筆數目拿給老公看的時候,他有些不敢置信的眨眨眼,驚愕之後簡直把我誇上了天,心裡真是美滋滋的。
這一年的春節婆婆給了我個10萬元的大紅包,其實也是給寶寶的。收獲了這份大禮,我的存款直接上升到了17萬元,我把這部分存儲分為三份,一份給寶寶買了儲備保險,一份做了定期銀行理財,投資期限6個月,年化收益5.5%,另外一份在一份經常理財的朋友指導下買了P2P理財產品,投資期限3個月,年化收益8%。
2017年底,我對這一年從春節後到現在的投資和收益做了統計,當然這包括我通過記賬不斷的存款,還有理財產品的復投,累計收益超過了1萬元,這是我超有成就感。對未來通往財務自由的路充滿了信心。我為明年做了理財規劃,由於寶寶的出生,家庭開支加大,記賬顯出了更的優勢,明年的目標是凈資產超過20萬,加油!
30歲,將財富緊緊抓在手裡!
投資【新華金典理財】
輕松穩步幫你實現財富的增長!
強力助力財富升級!
編輯:小新
關注新華金典理財
小新持續跟您分享最新理財資訊
幫您理財的同時,我們希望能夠給您提供生活中更多的價值資訊。
互聯網投資理財的道路上,新華金典理財常伴你左右!
H. 日本人越來越喜歡存錢,疫情讓你的理財觀念有何改變
受新冠肺炎的影響,好多人在這段期間內都無法正常工作賺錢,受這次事件的影響對於很多日常不愛存錢的日本人他們也改變思維越來越喜歡存錢了。而通過這次事件在理財方面我也有了很大的轉變。一個就是減少日常高額開銷,把攢下的錢存起來;另一個就是多學習學習理財,一個好的理財習慣可以幫我們積攢更多的財富。
存錢和減少高額開銷在社會當中,存錢和開銷這兩個詞經常和“月光族”聯系在一起,而所謂的月光族就是指一些人在一個月之內就會把所開的工資全部花費掉,一個月下來相當於一分錢沒轉下來。而在社會當中,這樣的月光族隨處可見而在社會當中,這樣的月光族隨處可見,特別是以剛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為主,這部分人在進入社會後,工資較少,而且受到時代的影響他們喜歡追求品質生活,在他們的思維里認為一個人可以貧窮,但是品質不能夠掉下來。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人認識和理解理財產品的重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把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放在銀行里屬於是資金閑置,如果用這些錢來做理財那麼就可以讓錢生錢,畢竟在辛苦賺錢的同時可以得到一筆輕松的理財增值是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而且如今的理財產品已經走入到了千家萬戶,只要你用心去了解總會找到一款屬於自己的理財產品。